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资料显示女性膀胱静止状态下充盈至最大时大约有23%出现膀胱颈开放现象,但是并非所有这些患者均出现压力性尿失禁。作者通过影像尿动力学技术试图了解膀胱静止期膀胱颈处于开放状态与压力性尿失禁的关系。该研究共对102例伴有泌尿系症状的女性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  相似文献   

2.
Zhang P  Wu ZJ  Yang Y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17):1321-1324
目的 探讨影像尿动力检查在下尿路排尿障碍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2月至2010年3月对115例下尿路排尿障碍患者行影像尿动力检查,确定排尿障碍类型,分析各类疾病的影像尿动力特点.结果 神经原性膀胱患者37例,男性25例,女性12例.其中逼尿肌无反射(DA)18例,膀胱过度活动(OAB)2例,低顺应性膀胱伴肾积水10例,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7例.非神经原性排尿障碍患者59例,男性34例,女性25例;其中膀胱出口梗阻40例,DA 15例,单纯OAB 4例.膀胱扩大术后复查患者7例,男性4例,女性3例.可控回肠膀胱术后男性患者1例.输尿管再植术后男性患者1例.影像尿动力检查显示膀胱尿道功能基本正常者10例,男性6例,女性4例.结论 影像尿动力检查通过压力-流率曲线与实时影像结合分析,可为各类下尿路排尿障碍疾病提供准确的诊断及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原发性男性膀胱颈梗阻的尿动力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男性原发性膀胱颈梗阻之尿动力学改变,包括尿流率、残余尿量及多通道尿动力学检查,并结合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膀胱镜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尿流率异常,可表现为最大尿流率降低,尿流曲线为钟型达峰时间延长或低平型.压力-流率检查可出现三型:高压-低流、正常压-低流、低压-低流,膀胱颈开放时间延迟在三型中均有出现.结合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膀胱镜检查分析对确定诊断有重要意义.结论 普通尿动力学检查对原发性膀胱颈梗阻可作出初步诊断,明确诊断需结合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尿动力学特点,总结尿动力与前列腺增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收纳的98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均留置尿管进行尿动力学检查.一周后按是否存在逼尿肌过度活动现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逼尿肌过度活动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对照组为无逼尿肌过度活动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各49例.分析尿流动力学参数中最大逼尿肌压力等指标差异,总结尿动力与前列腺增生关系的定量化关系.结果 AUCdet/Vol诊断相较于传统方法的准确率为67例,即符合率为68.38% (67/98),其中诊断出无梗阻的几率为90%(27/30),可疑梗阻的几率为42.30% (11/26),梗阻的几率为69.04% (29/42).诊断出无梗阻几率高于可疑梗阻及梗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尿动力学参数在最大逼尿肌压力(cmH2O)、直线被动尿道阻力梗阻分级、初始感觉时膀胱容量(mL)、膀胱顺应值、测量容积(mL)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动力学检查可明确前列腺增生患者膀胱功能状态,逼尿肌过度活动的患者膀胱容量、尿道阻力关系及梗阻程度均大于非过度活动组患者.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尿动力检查,有利于提前防治膀胱出口梗阻引起的急性尿潴留等情况,及早恢复膀胱功能及减轻患者尿路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5.
影像尿流动力学检查在膀胱输尿管反流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影像尿流动力学检查在膀胱输尿管反流研究中的意义。方法;对行影像尿流动力学检查的18例有排尿障碍并伴肾积水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出现膀胱输尿管反流,其中7例出现反流时膀胱内压力≤3.92kPa,1例〉3.92kPa。出现反流的8例中,7例有膀胱顺应性降低,逼尿肌反射异常或膀胱颈梗阻。  相似文献   

6.
膀胱镜检查和尿细胞学检查是检测表浅膀胱癌的标准方法。尿细胞学检查对分级低的膀胱癌敏感性低 ,膀胱镜检查有创、费用高 ,对膀胱原位癌或上尿路肿瘤敏感性低。BTA检查是一种快速、无创、定性的尿液检查 ,检测尿中有无膀胱肿瘤相关抗原 (人类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 )。最近一篇回顾性研究报道BTA检查检测不同分级及Ta、T1期膀胱癌的敏感性比尿细胞学检查显著提高。作者首次用前瞻性研究 ,旨在比较BTA检查与尿细胞学检查检测表浅膀胱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膀胱镜检查未发现癌 ,而BTA检查阳性的意义。材料和方法  4 4 5例怀疑膀…  相似文献   

7.
膀胱肿瘤抗原与尿细胞学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膀胱肿瘤中的比较[MurphyWM,etal.JUrol,1997,158∶2102]膀胱肿瘤抗原(BTA)检查,是一种检测与尿路上皮肿瘤相关的基底膜复合物的凝集反应。不像尿细胞学检查,它所检测的不是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耻骨上膀胱穿刺尿动力学检查在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 BPH)患者中应用的意义。方法36例BPH患者因不能经尿道插管或不能耐受疼痛接受该检查。采用16^#胸穿针于耻骨上穿刺入膀胱并置入硬膜外麻醉用导管,测定膀胱压,行压力-流率测定并观察膀胱顺应性、逼尿肌稳定性等指标。结果36例患者全部完成检查。无一例出现感染、血肿或尿外渗。结论经耻骨上膀胱穿刺尿动力学检查适用于不能经尿道置管的BPH患者,可减少检查带来的痛苦并排除测压管对检查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在不同膀胱灌注量下漏尿点压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在术前行尿动力检查时分别给予膀胱灌注200、250、300、350 mL时,测出腹压漏尿点压及咳嗽漏尿点压并分别进行比较。结果:不同膀胱容量下同时测得的腹压漏尿点压及咳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联合应用尿细胞学、尿BTA、经腹B超检查在膀胱癌术后病人随访中的价值。方法 对 31例膀胱癌术后随访病人 ,先行尿细胞学、尿BTA、经腹B超检查 ,再行膀胱镜检查。以膀胱镜检查及活检为金标准 ,分析各种检查的效果。 结果  31例经膀胱镜检查及活检证实肿瘤复发 14例。尿细胞学、尿BTA、经腹B超检查的灵敏度分别为 5 0 .0 %、78.6 %、6 4.3 %。三种检查联合应用的灵敏度为 92 .9% ,与膀胱镜检查比较 ,统计学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 尿细胞学、尿BTA、经腹B超联合检查可以部分取代膀胱镜检查用于膀胱癌病人的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1.
回肠新膀胱术60例报告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总结10 年来行回肠新膀胱术的手术体会。 方法 对60 例行回肠新膀胱术患者进行尿流可控性、尿动力学、影像学、核医学及生化检查,手术并发症及生存情况的随访观察。随诊时间6 ~96 个月,平均3 年。 结果 病人白天均可自控排尿,仅有2 例夜间尿失控。尿动力学检查显示新膀胱容量为250 ~400ml( 平均300ml) ,膀胱充盈时最大内压15 ~25cmH2O( 平均20cm H2O) ,排尿膀胱压力为50 ~70cm H2O( 平均56cm H2O) ,平均最大尿流率16ml/s,剩余尿为0 ~120ml( 平均20ml) 。影像学检查仅发现2 例上尿路轻度扩张,肾功能均正常,无电解质紊乱现象,肾图无梗阻。再次手术修补尿瘘2 例,肾盂输尿管轻度扩张2 例,围手术期死亡1 例。肿瘤转移死亡12 例,尿道肿瘤复发1 例,与肿瘤无关死亡3 例。 结论 对于肿瘤未侵犯前列腺或尿道的膀胱肿瘤病人和结核性挛缩小膀胱的病人,回肠新膀胱是一种低并发症的膀胱替代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型的隔膜型人工膀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一种新型的隔膜型人工膀胱并制定了相应的植入手术方法。植入15只犬,观察11天~6个月,进行了血与尿检测、X线检查、流体力学测试及尸检。结果表明,人工膀胱的贮尿器植入后能保持设计容量,流体力学性能良好;85.0%以上受检肾无积水或仅有轻度积水,肾功能均正常;植入1个月后贮尿器尿液细菌学检查均为阳性,但肾盂尿阳性率仅8.3%。认为此型人工膀胱的植入为一种比较理想的尿流改道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见,左侧输尿管开口可见,喷尿清。完善相关检查后行经尿道膀胱囊性肿物电切术,手术结束后可见膀胱颈口处梗阻解除(图3),术后病理回报符合膀胱良性囊肿(图4)。术后7 d拔出尿管,患者诉排尿通畅,术后随访2年,行超声检查未见囊肿复发(视频1)。讨论膀胱囊肿是一种罕见的膀胱良性疾病,发病原因尚不明确。膀胱囊肿合并先天性孤立肾更是极为罕见,通过检索文献,仅有一例相关报道[1]。膀胱囊肿的位置可位于膀胱颈、膀胱壁、膀胱三角区[2-3]。因其可能造成膀胱出口梗阻,膀胱容量减少或继发泌尿系感染等,故可能出现排尿刺激症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增生引起膀胱出口梗阻诊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增生患者出现一系列下尿路梗阻症状的主要原因是膀胱出口梗阻和膀胱逼尿肌功能受损,而原因不同治疗方案截然不同。因此,明确诊断可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目前,尿动力学检查是诊断膀胱出口梗阻的“金标准”。超声检查已成为诊断前列腺增生的首选,且在诊断膀胱出口梗阻方面已有很大的进展。本文对此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指标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成形术治疗氯胺酮所致膀胱挛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氯胺酮所致膀胱挛缩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吸食氯胺酮导致膀胱挛缩患者25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4(19~28)岁.服用氯胺酮时间0.7~4.0年.均有严重的尿频、尿急、尿痛和(或)血尿症状.尿培养阴性.肝肾功能正常.B超检查提示双侧上尿路积水23例,集合系统分离(1.8±0.7)cm.膀胱残余尿22例,残余尿量平均80(45~150)ml.IVU检查提示肾小盏扩大呈圆形、膀胱挛缩呈球形23例.尿动力检查25例,膀胱容量(89±34)ml,储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48±26)cm H2O(1 cm H2O=0.098 kPa),最大尿流率(7.8±2.3)ml/s,残余尿量(82±47)ml.膀胱镜下活检均提示为膀胱黏膜炎性改变.停用氯胺酮,系统药物治疗(抗生素、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胆碱能受体阻滞剂、戊聚硫钠和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行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 结果25例手术顺利.平均随访18(6~36)个月.尿动力学检查排尿状况明显改善,膀胱容量增至(375±53)ml,储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降至(13±9)cm H2O,最大尿流率增至(17.6±5.8)ml/s,残余尿减少至消失,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排尿通畅有力,无尿失禁、遗尿,尿频、尿痛等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IVU检查输尿管无反流现象,肾盏无扩张或肾小盏穹窿变钝.结论 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可降低膀胱内压力,增加膀胱容量及顺应性,明显改善氯胺酮所致膀胱挛缩患者肾积水状况及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改良Studer回肠新膀胱术后早期连续尿动力学变化特征。方法选取因患膀胱癌而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改良Studer回肠新膀胱术术后早期(术后1年以内)规律行尿动力学检查的患者49例,对比分析其尿动力数据。结果共有49例患者(男33例,女16例)至少在术后早期规律完成两次尿动力学检查,其中21人规律完成3次尿动力学检查。术后第3月、6月及12月尿动力学检查中最大膀胱容量(274.0±88.3 vs.296.7±91.3 vs.350.5±98.0)mL、充盈期最大膀胱压(31.1±13.9 vs.27.8±20.2 vs.19.6±12.8)cmH2O、充盈期新膀胱出现收缩时新膀胱容量(139.0±71.0 vs.150.5±85.5 vs.210.1±76.9)mL,其中术后第6月及12月尿动力学参数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最大尿流率(9.1±5.1 vs.8.5±4.8 vs.8.6±5.5)mL/s、残余尿量(22.5±53.8 vs.36.1±80.0 vs.21.0±46.2)mL、最大尿道关闭压(59.8±26.2 vs.69.6±42.2 vs.71.7±46.7)cmH_2O、功能尿道长度(31.5±8.5 vs.32.1±9.9 vs.30.5±9.8)mm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12月,男性最大尿道关闭压(88.6±54.5)cmH_2O、功能尿道长度(34.6±9.5)mm分别与女性最大尿道关闭压(49.1±22.3)cmH_2O、功能尿道长度(24.0±6.4)mm相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Studer回肠新膀胱术是一种理想的尿流改道方式,具有适当容量、低内压、良好顺应性特点,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膀胱的功能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联合应用尿细胞学、尿BTA、经腹B超检查在膀胱癌术后病人随访中的价值。方法 对31例膀胱癌术后随访病人,先行尿细胞学、尿BTA、经腹B超检查,再行膀胱镜检查。以膀胱镜检查及活检为金标准,分析各种检查的效果。结果 31例经膀胱镜检查及活检证实肿瘤复发14例。尿细胞学、尿BTA、经腹B超检查的灵敏度分别为50.0%、78.6%、64.3%。三种检查联合应用的灵敏度为92.9%,与膀胱镜检查比  相似文献   

18.
从 1945年Papanicolaou和Marshall开始 ,尿细胞学一直用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筛选和监测。作为一个金标准 ,对大多数病变而言 ,由于其较低的敏感性 ,是有主观性的诊断标准。尿细胞学检查不可否认不能令人满意 ;但对于一个同类组织发生和发展的移行上皮细胞癌的报告系统来说 ,尿细胞学检查仍是一种更加经得起检验方法。表浅性膀胱癌尿细胞学阳性率的总敏感率大约为 40~60 % ,即使膀胱镜正常表现时 ,阳性细胞学的阳性高度提示移行上皮细胞肿瘤。因为早在尿路有膀胱镜可检测到的病变前就可能有恶性细胞出现。收集取标本的方…  相似文献   

19.
由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尿控学组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承办的全国尿失禁及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专题研讨会于2007年3月22~25日在成都市召开。会议就尿失禁、神经源性膀胱、女性盆腔脏器脱垂、女性膀胱颈梗阻等专题进行了广泛深人地讨论,围绕尿近代学组今年的主要任务——尿动力标准化建设这一主题,组织了尿动力学检查技术和操作标准化培训。本次学术会议盛况空前,参会代表超过了300名,会议自始至终充满了浓厚的学术气氛,代表们均表示有较大的收获。  相似文献   

20.
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的治疗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鲁金莹 《护理学杂志》2002,17(6):480-480,F003
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 (BS)的发生率较高(约 5 0 % ) [1] ,是造成术后疼痛和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伴随尿动力学检查技术的开展 ,逼尿肌不稳定在临床上受到广泛关注。现就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治疗护理进展作一综述。1 临床表现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后 ,病人常可出现尿意及便意急迫感 ,膀胱逼尿肌出现间歇性无自主性收缩 ,感觉膀胱阵发性痉挛性疼痛 ,同时冲洗液血性颜色可明显加深 ,冲洗液不能顺利滴入膀胱 ,甚至出现逆流现象 ,影响前列腺病人术后的恢复。个别严重者 ,每隔 10min就出现 1次膀胱收缩。病人如合并冠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