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8 毫秒
1.
目的探究整体干预在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护理中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医治依从性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失代偿期的11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前提下施以整体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依从性评分(24.65±2.17)分,显著优于对照组(20.28±1.59)分,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失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采取整体护理策略,可有效改善患者医治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对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17)行常规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教育组(n=25)除常规治疗和护理外,对患者和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两组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进行评估。结果两组焦虑、抑郁均得到改善,但教育组同时改善了恐惧和躯体化症状,并且教育组与对照组相比恐惧和抑郁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心理功能均有改善,教育组干预后躯体功能(P〈0.05)、心理功能(P〈0.01)、生活质量总分(P〈0.01)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教育组与对照组相比心理功能(P〈0.01)、生活质量总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干预能改善患者心理,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生存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住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心理治疗师指导,采用松弛疗法及个性化心理护理6周。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存质量状态评分及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和满意度的变化。结果:(1)2组患者治疗后SAS及SD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而且心理护理组治疗前与治疗后SAS、SDS评分差值(d)较常规护理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2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四个领域评分及评分升高值(d )均有上升,而且心理护理组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评分较常规护理组上升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6周后心理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低于常规护理组(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6周后,心理护理组患者总体满意度(94%)高于常规护理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从而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三合一心理干预模式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名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三合一心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采用SCL-90量表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量表)测评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变化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护理后,患者在抑郁及焦虑等维度得分较护理前显著降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因子变化更为显著(P<0.01),同时生活质量的8个维度均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实施三合一心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状况、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3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6)和对照组(n=37),两组均遵医嘱执行各项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评分差异。结果:干预后实验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SCA量表总得分和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质量评估:除躯体健康和躯体疼痛外,实验组SF-36量表中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智能和心理健康评分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提高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方式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和心理干预,评价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肝硬化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97.14%)与对照组患者(74.2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肝硬化患者护理之后的SDS评分和SAS评分为(40.02±4.03)分和(40.12±5.04)分,与对照组肝硬化患者的(48.35±5.21)分、(47.12±6.71)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加心理干预的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参研对象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医院治疗的82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标准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前者实施心理护理,后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况、生存质量以及并发症率。结果干预组心理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生存质量、心理状况以及并发症情况能够通过心理护理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我院消化内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0%,观察组为10.0%,两组比较P<0.05.结论 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帮助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改善肝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表现。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F-36量表各因子得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联合心理护理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 了解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抑郁状态,探讨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②方法 对81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行抑郁量表(CES-D)调查,发现62例(76.5%)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不作心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③结果 3周后CES-D评分干预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干预组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④结论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抑郁状态发生率较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心理干预可有减轻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抑郁状态,利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给予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以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接诊的4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为观察分析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传统护理组22例患者,观察护理组22例患者。给予传统护理组患者以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给予观察护理组则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以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精神状态改善情况。结果分析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观察护理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好于传统护理组患者,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以心理护理干预,利于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林  刘容  康成玉 《广东医学》2007,28(8):1371-137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38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采用生活质量测评表(QOL)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在痰病相关知识、并发症的防治、自我护理方法的掌握和负性心理控制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健康教育可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生活质量.结论 护理干预可明显地提高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护理介入创新型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治疗患者90例。运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介入创新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得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5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00%;观察组依从性平均得分(95.36±2.57)分高于对照组(80.22±2.39)分;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17.78%,观察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护理应用创新型护理干预,满意度较高,患者依从性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4月该院收治的9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5例,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促肝细胞生长素及甘草酸二胺等综合性护肝、保肝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治疗前后Child-Pugh评分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TBiL、ALT及AST的值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同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BiL、ALT及AST改善程度相比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 Child-Pugh 评分分别为(8.50±1.51)分、(6.08±0.91)分,对照组治疗前后Child-Pugh评分分别为(8.31±1.68)分、(4.19±1.04)分,两组治疗后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5.
谢京辰 《现代医学》2014,(6):687-68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患者遵医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肝硬化失代偿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遵医依从性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4个月总的生活质量、总的健康状况、生理、心理、社会关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肝硬化患者的遵医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以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7月84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综合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42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差异,指导肝硬化患者的护理实践。结果:综合心理护理的肝硬化患者在焦虑、失眠、满意度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综合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不但利于临床治疗的开展,也对患者生活有着正面影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干预组于患者入院后连续干预7次,每日干预1次,每次干预15~20 min。结果心理护理组患者抑郁评分(1.55±0.56)分、焦虑评分(1.50±0.48)分,常规护理组抑郁评分(1.89±0.64)分、焦虑评分(1.79±0.5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问卷核心量表中生活满意度评分(32.86±7.63)分、自我概念评分(41.98±6.16)分、健康和功能状态评分(31.75±7.12),常规护理组生活满意度评分(26.92±7.45)分、自我概念评分(37.57±5.64)分、健康和功能状态评分(26.13±6.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护理中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宝丰县人民医院6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0例于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GSES)评分及遵医行为。结果干预后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遵医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自我效能,提高其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所有患者均遵照医嘱行抗病毒、抗炎保肝及抗纤维化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基础护理、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ESCA与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ESCA与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程度、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恶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失偿期肝硬化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对促进疾病痊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