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与周围动脉压及左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行左心导管术的老年患者84例,根据患者袖带法测定的肱动脉血压情况分为高血压组(52例)和非高血压组(32例),用导管测定两组患者升主动脉处中心动脉收缩压(CSP)和中心动脉舒张压(CDP);应用超声多普勒测定患者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反映左心功能的指标.结果:①两组对象CSP均明显高于袖带法测定的肱动脉收缩压(P<0.05);CDP与肱动脉舒张压无统计学差异(P>0.01);高血压组CSP及CDP均高于非高血压组(P<0.05).②高血压组IVST、LVPWT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组(P<0.05);LVDd、LVEF显著低于非高血压组(P<0.05).③随着心功能的降低,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脉压升高,反射波增强,压力增高,压力增强指数比值增大(P<0.05).结论:袖带法测量的肱动脉血压不能完全代表中心动脉血压,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的改变可以反映患者左心功能情况,中心动脉脉压升高、增强指数增加可能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心动脉压与周围动脉压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中心动脉压与周围动脉压的关系。方法 :对 65例行左心导管术者 ,用导管直接测定升主动脉、胸主动脉及股动脉压 ;同时用袖带汞柱血压计测定右上臂肱动脉压。结果 :从升主动脉、胸主动脉到股动脉 ,收缩压逐渐升高 ,非高血压组 40岁以下者有显著性差异。升主动脉收缩压明显高于肱动脉压 ,高血压组及非高血压组 40岁以上者有显著性差异 ;二者差值与升主动脉脉压显著正相关。结论 :血管内股动脉收缩压高于升主动脉压 ;升主动脉收缩压高于袖套法测定的肱动脉压 ,二者差异与动脉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动脉僵硬度和中心动脉压升高是全身动脉硬化的早期表现。早期评价血管系统的上述改变并进行逆转对于维护血管健康及预防致死致残血管事件的发生极为重要。高血压作为影响人群最广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关注的焦点已从舒张压(DBP)转向收缩压(SBP),并评价正常和异常搏动血流状态下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相似文献   

4.
彭晓东  吴铿  徐晓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2):3921-392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肱动脉内皮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对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脉压分成4组,在静息、反应性充血时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应用B超分别检测其肱动脉舒张期内径,比较各脉压组在不同状态下其肱动脉舒张期内径的变化情况。结果高血压患者随脉压增大,肱动脉扩张系数(DC)、横断面顺应性(CSC)逐渐减小,而硬度指数(β)逐渐增大;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在4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脉压与FMD呈显著性负相关(r=-0.878,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脉压与肱动脉内皮功能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预测高血压患者动脉内皮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背景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心血管疾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在高血压患者中应尽早进行诊断和干预.研究发现中心动脉压(CAP)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高于周围动脉压.但目前对于高血压合并ASCVD患者无创CAP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ASCVD患者及不合并ASCVD患者间无创中心动脉收缩压(S...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心动脉压在老年心脑血管患者中的检测价值及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65例心脑血管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人6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在治疗基础上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受试者周围及中心动脉血压参数,同时分析观察组患者中心动脉压与周围及血管功能检测指标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周围及中心动脉压参数、血管检测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心脑血管患者中心动脉收缩压(CSBP)和脉压(CPP)与年龄、周围动脉收缩压(PSBP)、周围动脉脉压(PPP)、最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max)、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存在显著相关性(均P<0.05)。结论检测及评估中心动脉压参数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且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后,可显著提高心脑血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8.
连续有创动脉测压的维持方法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和中心动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心内科2011年3~6月住院的非心力衰竭冠心病患者150例,符合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标准且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呈阳性。根据血压情况将患者分成高血压组(n=90)和非高血压组(n=60)。冠状动脉造影前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浆BNP水平,冠状动脉造影后计算各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评分。所有病例在造影前后采用无创测量法测量中心动脉压,记录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平均值及中心动脉压脉压差(PP)。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PP与BNP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P<0.05)。冠状动脉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的SBP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PP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冠状动脉三支、双支和单支病变的血浆BNP水平都明显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P<0.05)。PP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P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病变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BNP关系密切;PP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病变评分和BNP复相关系数为0.91,其线性模型为PP=0.543病变支数+0.656病变评分+0.864 BNP。结论 PP是冠状动脉狭窄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BNP可以作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血浆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不少病人因双上肢外伤或烫伤导致上肢血压不便测量,为了了解病人的血压状况,便于制定治疗方案,不得不被迫采用下肢动脉测量法。而下肢动脉的测量足背动脉比胭动脉测量更便捷。为了证实下肢动脉血压(即足背动脉血压)测量的可行性,笔者随机抽取了127例健康成年人来分别测量他们的肱动脉血压和足背动脉血压作进一步的对比研究,从研究所得出的结果证实测量足背动脉血压是完全可行的,报导于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有创中心动脉压(invasive central aortic pressure,ICAP)与外周动脉压的相关性及中心动脉压的影响因素。方法分别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测155例患者的有创中心动脉压、有创外周肱动脉血压(invasive brachial artery blood pressure,IBABP)和有创桡动脉血压(invasive radial artery blood pressure IRABP),结果显示共有48例非心血管病患者、107例心血管病患者,记录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肱骨下端周径、桡骨下端周径、空腹血糖、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参数值,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及t检验。结果①收缩压方程式:a(中心动脉压)=13.999+0.856b(肱动脉血压)(P=0.000);a=37.92+0.64c(桡动脉血压)(P=0.000)。②舒张压方程式:a=16.292+0.836b(P=0.000);a=31.038+0.637c(P=0.000)。结论有创中心动脉压与有创肱动脉血压的一致性更好,年龄、肱骨下端周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是影响中心动脉压的敏感因素,尤其是肱骨下端周径X2、甘油三酯X6水平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平板运动心脏负荷试验前后中心动脉压与外周动脉压的对比,探讨无创中心动脉压检测在血压管理及长期锻炼的健康人群健康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志愿者139人,受检者卧床休息10min后测量运动前左上肢肱动脉血压、心电图(ECG)、用无创主动脉脉波分析仪测量中心动脉压:启动运动试验直至达到目标心率后停止运动,受检者卧床休息6min后测量ECG和无创中心动脉压。结果:139例平板运动试验受检者运动前后外周动脉收缩压(SBP)及外周动脉舒张压(DBP)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此时中心动脉收缩压(CSBP)及中心动脉舒张压(CDBP)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运动前后中心脉压(CPP)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①运动前后外周动脉血压差异显著时中心动脉压无差异。②无创中心动脉压检测比外周动脉压测量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准确性。③长期锻炼的健康者心脏负荷试验前后中心与外周血压的变化规律与一般人群有所不同。④无创中心动脉压检测在高血压诊断与血压管理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杨锋  卢竞前  何亚磊  李易  王新楼  吕云  田青 《吉林医学》2013,(34):7168-7169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测定中心动脉压(cSBP)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分别选择77例高血压患者应用欧姆龙HEM9000AI系统检测cSBP,47例高血压患者在进行经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时直接测量cSBP。结果:欧姆龙HEM9000AI系统检测的cSBP较无创血压(SBP)要明显高(146.54±16.30与139.97±16.77,P=0.000),而直接测量的cSBP较无创血压(SBP)要明显低(131.51±20.01与145.28±23.95,P=0.000),但两种方法测得cSBP和SBP之间相关性均高(P<0.01)。结论:不同方法测定的cSBP的在数值上及和SBP间高低上存在很大差别,在临床使用中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4.
维吾尔族健康人群肾功能与年龄及中心动脉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维吾尔族健康人群肾功能与年龄及中心动脉压(CAP)的关系.方法 于2009年7至8月从新疆和田地区,筛选临床健康居民638名,依据年龄分为4组(<30岁、30~岁、45~岁、≥60岁)检测血压、血肌酐等指标,用中国人校正的MDRD公式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用澳大利亚PWA仪测定CAP,主要包括中心收缩压(C-SBP)、中心脉压(C-PP)、增强压(AP)、增压指数(AIX)等组分.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CAP和肱动脉压均呈增高的趋势,肾功能随增龄减退;肾功能及AP、AIX的增龄改变存在性别差异(P<0.05);在各年龄组中,女性的AP及AIX升高更为明显(P<0.01);高AIX人群比低AIX人群年龄偏大(52±12岁比44±13岁,P=0.000),肾功能减退明显[eGFR(121±25)m1.min.(1.73 m2)-1比(131±33)ml.min.(1.73 m2)-1,P=0.000],且C-PP和AP增高明显(P=0.00);多元回归分析显示eGFR和AIX呈负相关(P<0.01),与肱动脉压无关(P>0.05).结论 中心动脉压与肾功能的生理性衰退相关,在老年人群中进行中心动脉压监测,有助于筛选高危肾脏疾病人群,为临床探讨保护肾脏衰老的措施提供新的治疗理念和途径.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cline of age-related renal function and central arterial pressure (CAP) in Uygur healthy popul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638 healthy Uygur inhabitants from Hetian region, Xinjiang province were enroll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4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ages. Their blood pressure, serum creatinine and other indicators were detected. eGFR (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was calculated by the formula of Chinese-based MDRD (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 CAP was measured by a pulse wave analyzer including central arterial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C-SBP), central arterial pulse pressure (C-PP), augmentation pressure (AP), augmentation index (AIX) and other components. Results CAP and brachial arterial pressure tended to increase and renal function declined with age. There were gender differences in renal function. Both AP and AIX changed with age ( P < 0. 05 ). In each group, AP and AIX increased even more significantly in females ( P < 0. 01 ).The average age of subjects with a high AIX was 52 y ± 12 y. And it was elder than that of those with a low AIX (44 y ± 13 y, P =0. 000). The renal function of those with a high AIX was lower than those with a low AIX [(121 ±25) ml. min. (1.73 m2) -1]vs (131 ±33) ml. min. (1.73 m2) -1, P=0. 000]. The levels of C-PP and AP were much higher in those with a high AIX ( P = 0. 00). The results of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eGFR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level of AIX ( P < 0. 01 ). And it had no relationship with the brachial artery pressure ( P > 0. 05 ). Conclusion Central arterial pressur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decline of age-related renal function. Monitoring of CAP may help to screen the high-risk patients in the elderly population. This study provides rationales for new therapeutics of protecting the aging of kidneys.  相似文献   

15.
朱宏燕  甘舜进 《当代医学》2009,15(27):38-39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脉压(P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a)的高血压病患者283例,男183例,女100例,所有患者造影同时测量中心动脉血压参数,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根据脉压水平分为PP〉40mmHg组及PP≤40mmHg组。结果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冠心病组中心动脉压的收缩压、脉压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PP〉40mmHg组有患者215例,有冠心病患者172例(80.0%),PP≤40mmHg组有患者68例,其中冠心病28例(41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PP与冠脉病变相关,且可能是冠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王彦  陈兵 《重庆医学》2004,33(4):591-594
目的测量踝动脉收缩压(ankl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s, ASBP)和计算踝肱压指数(ankle brachial pressure indices,ABPI)是评估下肢血供的一项操作简便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但在糖尿病下肢动脉钙化时,ASBP会异常升高.有学者推荐使用趾动脉收缩压(to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s,TSBP)和趾肱压指数(toe brachial pressure indices,TBPI).本研究旨在发现趾压和踝压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医生在什么时候更应该测量趾血管指数而不是踝血管指数.方法 41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3例正常对照者用多普勒仪测量肱动脉收缩压、ASBP和TSBP,并分别计算ABPI、TBPI,根据ABPI值对所有下肢进一步分组,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ASBP与TSBP相关很微弱.当下肢血管钙化因素对ASBP及ABPI影响很明显时,TSBP和TBPI的测量值受其影响不明显.结论对于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测量TBPI不比ABPI更有优势.只要ABPI不是明显的假性增高(例如>1.3),它就和TBPI一样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可信的参考.但当患者有明显的动脉中膜钙化(ABPI≥1.3)时,趾压指数因受其影响不显著而更有诊断价值.同时测量TSBP和计算TBPI,可减少因ABPI造成的糖尿病足漏诊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患者下肢不同测量部位与肱动脉无创血压的差异,并行相关性分析。方法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行静吸复合麻醉,根据下肢测量部位随机分为4组:腘窝上组(A组)、小腿上组(B组)、小腿中组(C组)和小腿下组(D组),每组20例。分别记录右侧上下肢相同时刻测量出的SBP,DBP,MAP,HR。结果各组上下肢SBP,DBP差异有显著性(P<0.01);A,B组上下肢MAP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C,D组上下肢MAP差异无显著性(P>0.05)。A,B,C,D组上下肢血压均呈明显正相关(r>0.6),其中可见C组上下肢SBP,MAP的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均为r=0.817(P<0.01)。结论当肱动脉血压无法测量时,可直接以小腿中部测得的MAP作为标准判断患者的循环状况,也可利用回归方程根据小腿中部血压推算出肱动脉血压,且小腿中部测压简便易行,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肱前动脉血压测量替代上肢测压的可行性。方法:卧位规范测量510名成年人的双侧肱动脉和肱前动脉血压分别计算胫前动脉血压与右友动脉血压差值,并分高血压和正常血压二组作比较。结果:两侧胫前动脉血压无显著差异;肱前动脉血压与肱动脉血压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胫前动脉测压方便、可靠,可以替代上肢血压测量,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肱动脉与足背动脉血压值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方法 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6例,测量其平卧位时健侧肢体肱动脉与足背动脉血压,采用自身配对方法,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及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患者肱动脉血压显著低于足背动脉血压(P<0.01).足背动脉血压与肱动脉血压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重型脑损伤后测量肱动脉血压困难时,可测足背动脉血压,并根据回归方程推算肱动脉血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