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筛查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并检测其血清胃蛋白酶原(PG)的含量,探讨Hp感染与血清PG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间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体检的735名受检者,采用HG-IRIS13C红外光谱仪测定Hp感染情况,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检测血清中PG I和PGⅡ水平。结果:血清PG I水平异常组(高于正常组、低于正常组)的Hp阳性率明显高于PG I水平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G II水平高于正常组的Hp阳性率明显高于PG II水平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 I/II比值低于正常组的Hp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的血清PG I、PG II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 I/Ⅱ比值则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Hp感染与血清PG I、PG II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PGI/II比值呈负相关。结论:血清PG水平的变化与Hp感染相关。血清PGI、PGII水平升高,PG I/PG II比值下降提示HP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联合肿瘤标志物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109例胃癌患者(胃癌组)、11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良性组)、112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组)、109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组)及104例体检筛查健康者(健康组)的临床资料,均行血清PGⅠ、PGⅡ、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水平检测及Hp感染情况检查。对比各组上述指标,并比较各组Hp阳性者与Hp阴性者上述血清指标的差异。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PGⅠ/PGⅡ联合肿瘤标志物对Hp阳性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结果  血清PGⅠ、PGⅠ/PGⅡ水平在健康组、良性组、低级别组、高级别组、胃癌组依次降低(P<0.05);胃癌组、高级别组、低级别组血清PGⅡ、CEA、CA199、CA724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及良性组(P<0.05);胃癌组、高级别组、低级别组、良性组的Hp阳性率均高于健康组(P<0.01);健康组、良性组、低级别组、高级别组、胃癌组中的Hp阳性者的血清PGⅠ、PGⅡ、CEA、CA199、CA724水平均高于Hp阴性者(P<0.05),PGⅠ/PGⅡ均低于Hp阴性者(P<0.05)。血清PGⅠ/PGⅡ、CEA、CA199、CA724联合诊断Hp阳性早期胃癌的特异度与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各指标单独诊断(P<0.05);胃癌组Hp阳性患者中PGⅠ/PGⅡ>2.32的占比低于Hp阴性者(P<0.05),CEA>66.99 ng/mL、CA199>110.35 U/mL、CA724>44.20 U/mL的占比高于Hp阴性者(P<0.05)。  结论  联合检测PGⅠ/PGⅡ、CEA、CA199、CA724可提高对Hp阳性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蜂胶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长爪沙鼠胃黏膜的影响.方法 5周龄长爪沙鼠1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感染组和蜂胶组.所有沙鼠禁食24h后,感染组和蜂胶组灌胃Hp菌液109cfu/ml,0.5 ml/只,连续灌胃3次,感染后4周每隔5d灌胃一次,感染后第16周连续5d每天灌胃一次加强感染;对照组灌胃无菌肉汤;蜂胶组在第22周和第24周灌胃蜂胶溶液,感染组和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27周处死所有试验动物,测量肝、肾、脾重量并计算脏器系数,测定血清IL-8,取胃黏膜进行Hp定量培养和病理学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血清IL-8显著降低(P<0.05),与感染组相比,蜂胶组血清IL-8显著升高(P<0.01);各组肝脏、肾脏和脾脏脏器系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蜂胶组的Hp数量(246±172 cfu/mg)显著低于感染组(1075±688 cfu/mg)(P<0.05);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感染组胃黏膜炎症较严重.结论 蜂胶可抑制沙鼠胃内Hp的生长,具有一定的黏膜修复和器官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类型慢性胃病患者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Hp)和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探讨Hp感染的慢性胃病患者的血清PG水平变化,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及早期胃癌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对105例住院患者血清中PG水平进行了检测,观察不同疾病组患者PG水平变化;同时观察Hp感染相关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及非Hp感染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血清中PG水平,判断Hp感染对PG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各组PGⅠ的比较中,除非萎缩性胃炎组,其他组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各组PGⅡ的比较中,胃癌组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各组PGⅠ/PGⅡ的比较中,除非萎缩性胃炎组,其他组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除对照组的其他四组两两比较中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Hp阳性与Hp阴性比较中PGⅠ、PGⅡ、PGⅠ/PGⅡ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Hp慢性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早期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GI和PGI/PGⅡ水平明显减低,这一结果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早期胃癌的发现及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方香玉  许程洁  罗萍 《广东医学》2016,(24):3683-3686
目的:探讨性别、年龄、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对胃蛋白酶原( PG)的影响,分层建立成都地区体检人群血清PG的参考区间,为胃癌等胃部疾病的早期筛查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2970名作为研究对象, 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样本中PGⅠ、PGⅡ含量,计算PGⅠ/PGⅡ比值,并进行相应统计学处理,分析性别、年龄、Hp感染对PG的影响并分层建立其参考区间。结果男性PGⅠ、PGⅡ水平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Ⅰ/PGⅡ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p阳性组血清PGⅠ、PGⅡ水平显著高于Hp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Ⅰ/PGⅡ显著低于Hp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GⅠ、PGⅡ与年龄呈正相关(rPGⅠ=0.244,rPGⅡ=0.299,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PGⅠ、PGⅡ水平逐渐升高;PGⅠ/PGⅡ水平与年龄几乎不相关(r=-0.082,P<0.05),且不同人群PG参考区间存在差异。结论 PG与性别、年龄、Hp感染均相关,根据以上相关因素分层建立的成都地区体检人群血清PG的参考区间,将进一步有助于胃癌等胃部疾病的早期筛查与诊断。  相似文献   

6.
胃癌手术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PGⅠ、PGII及PGI/PGⅡ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胃镜检查确诊的胃癌65例,用免疫放射法(IRMA)测定手术治疗前后患者血清PGI及PGⅡ,同时计算PGI/PGⅡ(即PGR),并设健康对照组。结果:胃癌组血清PGⅠ及PGR分别为92.91±40.99mg/L及5.91±3.24,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较术前降低更为明显,复发者PGⅠ及PGⅡ分别为98.44±37.51mg/L和15.97±5.94mg/L,较术后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测定血清PGⅠ、PGⅡ水平及PGR值对胃癌患者的疗效判定及复发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PG)Ⅰ、Ⅱ水平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胃癌患者40例(胃癌组)、萎缩性胃炎45例(萎缩性胃炎组),慢性胃炎45例(慢性胃炎组)和同时期就诊健康人群40例(正常对照组),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测定血清PGⅠ、PGⅡ水平,应用快速尿激酶法测定各组Hp感染情况,分析PGⅠ、PGⅡ水平与Hp感染的关系。结果慢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及胃癌组Hp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2.22%(28/45)、66.67%(30/45)、70.00%(28/40)比17.50%(7/40),P<0.05],而胃癌组、慢性胃炎组及萎缩性胃炎组H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及胃癌组血清PGⅠ[(91.17±12.85)、(86.68±11.02)、(82.49±9.96)μg/L比(99.36±15.36)μg/L]、PGⅠ/PGⅡ[(5.92±1.78)、(5.67±0.85)、(5.38±0.78)μg/L比(14.48±2.63)μg/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慢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及胃癌组Hp(+)者血清PGⅠ、PGⅠ/PGⅡ水平显著低于Hp(-)者(P<0.05),而各组Hp(+)者血清PGⅡ水平与H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Hp(+)者血清PGⅠ、PGⅠ/PGⅡ水平低于慢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及对照组(P<0.05)。萎缩性胃炎Hp(+)者血清PGⅠ、PGⅠ/PGⅡ水平低于慢性胃炎组及对照组(P<0.05),慢性胃炎Hp(+)者血清PGⅠ、PGⅠ/P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与PG水平有密切的关系,血清PG水平可作为Hp阳性胃病患者癌前病变患者筛查指标,有助于早期胃癌诊断。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对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共66例,分别检测术前、术后1、3 、5、7、14 d的血清IL-6及CRP水平.结果 患者术前血清IL-6水平为(38.5±8.2)pg/mL,术后1 d急剧升高,之后迅速下降,术后3 d恢复至正常值,与术前比较,术后1 d血清IL-6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血清CRP水平为(5.3±2.2)mg/L,术后逐渐升高,术后第3天达到最高峰(126.7±43.6)mg/L,之后逐渐回落,与术前比较,术后各时间点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是否发生术后感染分为未感染组(60例)和感染组(6例),术前2组血清IL-6、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感染组血清IL-6、CRP水平的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和CRP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动态监测血清IL-6和CRP水平对早期诊断术后感染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边春红  梁乐  王永刚  尚杰  郭胜香  潘玥 《西部医学》2020,32(7):1071-1075
【摘要】目的 检测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疾病患者血清中胃蛋白酶原(PG)与肿瘤坏死因子(TNF α),并探讨PG与TNF α在Hp相关性胃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237例Hp相关性胃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Hp相关性胃疾病组,其中73例为非萎缩性胃炎,66例为萎缩性胃炎,68例为消化性溃疡,30例为胃癌;同期选取19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CG组)。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血清中的PGⅠ、PGⅡ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TNF α水平,同时检测各组患者Hp感染情况;分析PGⅠ、PGⅡ及PGR和TNF α对Hp相关性胃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Hp相关性胃疾病组血清中TNF α、PGⅠ、PGⅡ水平均显著高于CG组,PGR水平显著低于CG组(P<005);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中PGⅠ、PGR水平显著低于非萎缩性胃炎(P<005);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中TNF α、PGⅡ水平显著高于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PGⅠ水平显著高于萎缩性胃炎,PGR水平低于非萎缩性胃炎高于萎缩性胃炎(P<005);胃癌患者血清中PGⅠ、PGR水平显著低于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TNF α、PGⅡ水平高于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P<005);Hp阳性的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中TNF α水平均显著高于Hp阴性组(P<005);Hp阳性的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患者血清中PGⅠ水平均显著高于Hp阴性组(P<005);Hp阳性的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患者患者血清中PGⅡ、PGR水平均显著高于Hp阴性组(P<005);TNF α、PGⅠ、PGⅡ、PGR诊断Hp相关性胃疾病患者的AUC分别为0842(95%CI:0807~0877)、0.844(95%CI:0808~0879)、0864(95%CI:0831~0896)、0874(95%CI:0789~0906),截断值分别为14563、114404、25483、4710,特异性分别为645%、698%、755%、657%,敏感度分别为897%、877%、862%、959%;PGⅠ、PGⅡ、PGR分别与TNF α联合诊断Hp相关性胃疾病患者的AUC分别为0922(95%CI:0898~0945)、0925(95%CI:0902~0948)、0937(95%CI:0916~0951),特异性分别为792%、857%、804%,敏感度为933%、851%、938%。结论 PGⅠ、PGⅡ、PGR联合TNF α可作为诊断Hp相关性胃疾病的参考指标,对Hp感染胃疾病的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宁波地区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现症感染情况以及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分析Hp现症感染与PG水平间存在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幽门螺杆菌IgG抗体检测试剂盒(ASSURE H.Pylori Rapid Test)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测定宁波市医疗中李惠利医院体检中心852例体检人员的Hp现症感染率与血清PG Ⅰ/Ⅱ水平,用SPSS软件对该人群不同性别和年龄段间血清PG Ⅰ、PGⅡ、PG Ⅰ/PGⅡ比值以及Hp现症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男女间以及同性别不同年龄段间Hp现症感染率并无差异;男性PG Ⅰ较女性高;血清PG Ⅰ含量随年龄段的升高基本呈上升趋势,血清PGⅡ含量随年龄段的变化相对较小;无论男女、不同年龄组Hp现症感染阳性组的PG Ⅰ、PGⅡ的值都明显高于Hp现症感染阴性组人群,而PG Ⅰ/PGⅡ比值则明显降低.结论 宁波地区体检人群中,血清PG水平与年龄、性别、Hp现症感染相关,定期进行Hp现症感染的检测及血清PG Ⅰ/Ⅱ水平的检测对早期胃部疾病的评估与筛查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治疗浊毒内蕴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幽门螺杆菌感染(Hp)患者的Hp根除率及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CAG伴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化浊解毒方口服,每日1剂;对照组先予标准四联杀菌疗法服用2周,继予安慰剂口服,每日1剂。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胃镜黏膜征象积分、病理学组织改变积分、胃泌素-17(G-17)、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PGR)、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空泡细胞毒素(VacA)及尿素酶B(UreB)水平变化;治疗前、治疗6周、治疗3个月记录Hp根除率,并随访6个月,观察Hp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0.01),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组的胃镜黏膜征象积分、病理学组织改变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0.01),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PGⅠ、PGR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GⅡ、G-17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0.01),优于对照组(P<0.05~0.01)。2组CagA、VacA及UreB的阳性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组Hp根除率优于对照组(P<0.05~0.01)。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化浊解毒方治疗浊毒内蕴证CAG伴Hp感染,抑杀Hp效果好,复发率低,且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病理组织学病变、促进黏膜修复,其治疗CAG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CagA、VacA、UreB、PGⅠ、PGⅡ、PGR及G-17的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PPI)联合铝镁加混悬液治疗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我院消化科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ESD术后溃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便利抽样法分为C组和O组,C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O组在C组基础上增加铝镁加混悬液。对比两组的治愈率、胃蛋白酶原(PG)水平、术后不同时间点的溃疡面积、延迟性出血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O组的治愈率高于C组(P<0.05),两组延迟性出血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4周、8周,两组间的PGⅠ、PGⅡ、胃蛋白酶原比值(PGR)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O组的溃疡面积均小于C组(P<0.05)。结论:PPI联合铝镁加混悬液可提高ESD术后溃疡患者溃疡愈合的效果,缩小溃疡面积,但调节PG水平和降低延迟性出血的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13.
陈飞  刘国伟 《浙江医学》2018,(9):952-955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合并有冠心病的早期胃癌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ESD治疗。观察组患者于ESD前2周给予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100ml/次,1次/d,术后继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心功能,包括舒张早期/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E/A)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氧(ROS)、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结果术后1d和术后2周,观察组患者E/A和LVEF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d和术后2周,观察组血清cTnI、CK、CK-MB、ROS及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SOD和T-AOC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心功能起保护作用,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损伤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 CEA)及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对颈动脉狭窄患者尿酸(Uric Acid, UA)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 IL-6)变化的影响。 方法:回顾分析了2018年6月至2022年1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住院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共135人,其中63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入CEA组;40例患者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入CAS组;另有32例患者选择保守治疗,入对照组。检测CEA、CAS组术前、术毕、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1周血清UA及IL-6水平(对照组同时间节点检测UA及IL-6水平),并随访3月观察UA、IL-6浓度变化。 结果:CEA组及CAS组UA及IL-6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CEA及CAS组血清IL-6的浓度于术后第1天开始升高达到峰值(P<0.05),第3天开始降低(P<0.05),术后1、3月时CAS组较CEA组有显著差异(P<0.05)。组内比较:CEA组在术后第1天显著升高(P<0.05),自第3天开始明显下降(P<0.05),随访至术后3月时,IL-6已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CAS组术后1天时,IL-6较术前有显著差异(P<0.05);自第3天开始降低IL-6开始显著减低,随访至术后1、3月时,IL-6再次升高并维持较高水平,较术前有显著差异(P<0.05)。UA指标的组间、时间及交互作用的整体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炎性因子IL-6与手术方式直接相关,CEA会对患者产生强烈而短暂炎症刺激,而CAS会对患者产生相对轻度但长久的炎症刺激;高尿酸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狭窄具有相关性,而和手术本身及手术方式的选择不具备相关性;炎性因子的水平变化证明CEA在颈动脉狭窄的治疗中仍然优于CAS,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CEA仍是我们的首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PGⅠ/PGⅡ(PGR)、胃泌素-17和幽门螺杆菌(Hp)检测在胃部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321例胃部病变患者,根据胃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组14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80例、胃溃疡组57例和胃癌组36例。4组患者均行胃镜检查并取胃黏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来确定Hp感染情况(不确定时以14C呼气试验证实);同时采集所有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5mL检测并分析PGⅠ、PGⅡ、PGR和胃泌素-17的差异;比较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患者Hp阳性率及血清PGⅠ、PGⅡ、PGR和胃泌素-17差异;通过ROC曲线分析血清标志物、Hp感染单独以及联合对胃癌与慢性萎缩性胃炎鉴别诊断的效能。结果胃溃疡组Hp阳性率最高;胃癌组PGⅠ、PGⅡ和胃泌素-17水平均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癌组PGR低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Ⅰ+PGⅡ+PGR+胃泌素-17+Hp+性别+年龄的联检法(7MP)在胃癌和慢性萎缩性胃炎鉴别诊断中的AUC为0.87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78和0.875。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和胃癌患者的血清PGⅠ、PGⅡ、PGR和胃泌素-17水平及Hp检查结果存在差异性,7MP对胃癌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好的效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 Hp )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胃肠激素变化及意义。方法:从本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和Hp阴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分别选择40例进行研究,并从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中选择4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的血胃泌素( GAS)和生长抑素( SS)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的血胃泌素( GAS)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Hp阳性组的血胃泌素( GAS)水平均显著高于Hp阴性组,P<0.05;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的生长抑素( SS)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Hp阳性组的生长抑素( SS)水平均显著低于Hp阴性组,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肠激素水平会出现异常的改变,其中,Hp感染会对GAS和SS的异常分泌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木香顺气散联合恒温雷火灸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胃泌素-17(gastrin-17,G-17)、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PG)的影响。方法将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20 mg/次,早7点与晚9点服用;阿莫西林:1 g/次;克拉霉:0.5 g/次,均早餐与晚餐1 h后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木香顺气散与恒温雷火灸治疗,木香顺气散:8 g/次,三餐前开水冲服;恒温雷火灸:取双侧足三里、神阙、中脘四穴,1次/d,10~20 min/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or pylori, Hp)转阴率,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G-17及PGI、PGⅡ、PGⅠ/PGⅡ比值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G-17、PGⅠ、PGⅠ/PGⅡ比值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PGⅡ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观察组G-17、PGI、PGⅡ、PGⅠ/PGⅡ比值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木香顺气散联合恒温雷火灸治疗萎缩性胃炎,可促进患者血清G-17及PG水平的提高,避免胃黏膜进一步萎缩,提高了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铋剂四联疗法联合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血液透析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88例血液透析合并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香砂六君子汤。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p根治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Hp根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PGⅠ、PGⅠ/PG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低分子肝素钠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铋剂四联疗法联合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可以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患者Hp根治率,改善临床疗效,且治疗安全性良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藿朴夏苓汤辅助PPI四联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收集16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Hp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3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呋喃唑酮片、胶体果胶铋剂四联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藿朴夏苓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Hp根除率、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和Ⅱ(PGⅠ&PG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Hp根除率、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G-17、PGⅠ、PGⅡ等水平均有提高(P<0.05),观察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TNF-α、IL-6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低(P<0.05)。结论藿朴夏苓汤辅助PPI四联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Hp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提高Hp根除率,促进胃黏膜修复,降低炎症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肝癌患者二次射频消融术后机体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1月经临床确诊为肝癌,并进行二次肝癌射频消融患者30例(包含彩超或CT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术),二次射频消融术相隔时间为40~ 45 d.分别抽取外周血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记录首次肝癌射频术前1日,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以及其第2次肝癌射频术前1日,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时T淋巴细胞(CD+3 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CD+4/CD+8 T)频数的变化.结果 (1)30例肝癌患者均完成至少2次肝癌射频消融术治疗,随访1~5个月,平均随访3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无1例死亡.(2)首次肝癌射频消融术后1周CD+3 T淋巴细胞频数较术前增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较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第2次射频术后1周CD+3 T淋巴细胞频数较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4周CD+3 T淋巴细胞频数较术前降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射频术后1周、4周CD+4 T细胞频数较术前均升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射频术后1周、4周CD8+T淋巴细胞频数较术前均有下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射频术后1周、4周CD+4/CD+8 T比值较术前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第2次射频术后1周、4周CD4+T细胞频数较首次术后1周、4周均有提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射频术后1周CD+4/CD+8 T比值较首次射频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射频术后4周CD+4/CD+8 T比值较首次射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免疫功能和抗肿瘤能力有所增强,二次射频术后在短期内患者免疫功能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