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长度均衡方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下肢长度均衡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42例(44髋)接受全髋置换术的病人,男24例,女18例;患者平均年龄61.5岁(48~72岁)。左髋24例,右髋20例。术前Harris评分平均53.5分(46~62分)。术前拍摄双髋关节前后位X线片,健侧下肢内旋15°,用模板测量髋臼的旋转中心和股骨偏心距,标记出需切除骨距位置。对单侧置换的患者,术中依健侧股骨偏心距重建患侧偏心距;对双侧同时置换的,采用双侧偏心距一致的方法。术中假体试模安装完毕后,测量股骨头中心与股骨大粗隆顶点高度是否一致。麻醉下牵拉患肢测试关节间隙为4~5 mm,比较双侧膝关节是否在同一水平等,据此选取人工股骨头的颈长,以避免下肢的不等长。结果经上述方法完成的全髋置换术,36例(83%)下肢长度一致,使下肢不等长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平均随访时间3~15个月,术后Harris评分平均89.6分(82~93分)。结论通过术前测量和术中综合应用上述方法,使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长度均衡的问题得以很好地解决。 相似文献
2.
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等长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如何准确达到下肢等长。方法:1996年5月-2001年7月有88例(92侧)髋关节置换术,男52例。女36例。年龄40-96岁。平均62.5岁。其中有76例下肢术前不等长。下肢长短状态分为可变下肢长度与不可变下肢长度。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X线片模板测试及下肢长度测量。不可变下肢长度(即患肢长短固定。不发生变化)术中采用克氏针标记骨盆。股骨之间距离,置入假体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长度;可变下肢长度(即术前患肢长短随时可发生变化)靠“三要素”来衡量,结果:术前患肢缩短1-4cm的76例患者中,术后仅有6例患肢延长0.5-2cm。2例患肢缩短1cm和2cm;术前12例下肢等长患者中有2例患肢延长1.5cm和2cm。结论:术前模板测试及下肢长短准确测量,术中通过克氏针标记骨盆与股骨技术及“三要素”衡量。能准确达到下肢等长。可以预防下肢不等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长度不等长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50例,然后行骨盆平片检查,测量双下肢长度,根据双下肢长度差值(limbs length discrepancy,LLD)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LLD≤5 mm)、Ⅰ组80例(5 mmLLD≤10 mm),Ⅱ组20例(10 mmLLD≤20 mm),Ⅲ组9例(LLD20 mm),应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价各组髋关节功能,并比较各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和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对照组和Ⅰ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Ⅱ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Ⅲ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满意率显著高于Ⅰ组、Ⅱ组和Ⅲ组,Ⅰ组满意率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Ⅱ组满意率显著高于Ⅲ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长度不等超过10 mm对髋关节功能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中3种常用的下肢长度测量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其在平衡下肢长度和防止术后双侧下肢不等长方面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1-01—2021-10完成的14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A组42例术中采用屈膝触摸术侧与健侧长度对比法调节股骨假体颈长,B组42例术中参考对侧股骨头旋转中心与股骨大粗隆尖方向的垂直关系调节股骨假体颈长,C组56例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法调节股骨假体颈长。在不考虑患者性别、年龄差异的情况下,于术后第3天通过临床和影像学方法测量双下肢长度。结果 术后第3天摄X线片复查假体在位,未出现假体松动迹象。A组42例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值为(6.8±2.0)mm,其中3例下肢不等长超过10 mm;B组42例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值为(4.8±1.9)mm,C组56例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值为(3.1±1.2)mm;3组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组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值小于A组和B组,且B组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值小于A组。结论 参考对侧股骨头旋转中心与股骨大粗隆尖方向的垂直关系法与C型臂X线机透视法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可更好地避免术后双下肢不... 相似文献
5.
6.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神经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神经与坐骨神经损伤发生的原因。方法 研究分析了我院 1983~ 1998年所施行的 5 87个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 共有 9例神经损伤 ,8例为坐骨神经损伤 ,1例为股神经损伤 ,均为非完全性损伤。肢体延长与神经损伤之间无明显关系 ,两者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而手术的难易程度与神经损伤之间有非明显的关系 ,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我们认为大多数神经损伤是由于手术中直接或间接的机械损伤所致。 相似文献
7.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184-187
[目的]探究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长度关系和外展偏心距在术中的恢复方式。[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于本院骨科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按照是否重建股骨偏心距分为重建组和未重建组,重建组45例,未重建组15例。所有患者于术前及术后行骨盆正位X线片检查,测量双下肢长度及股骨外展偏心距,探究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长度差与术中重建股骨外展偏心距的关系。[结果]重建组术后双下肢的等长率明显高于未重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股骨偏心距的差值与双下肢长度差明显相关(r=0.751,P<0.05);股骨偏心距差值较小的患者双下肢长度差值明显小于股骨偏心距差值较大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前及术后根据影像学资料测量双侧股骨偏心距差值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差值大小决定是否于术中重建股骨偏心距以及术后对重建股骨偏心距差值不理想的患者及时作出调整可降低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概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全髋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荫宇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0,4(3):163-166
全髋置换术有多种术式 ,本文介绍的术式是经过多年来许多临床医师不断改进最后认定的最佳术式 ,也是迄今为止国际上最通用的经典术式。其它术式如Smith -Petersen前外切口进路术式组织损伤太大 ,Charnley的外侧切口进路术式将大转子截骨后进入髋关节 ,术后再将大转子截骨复位并用钢丝或螺钉固定 ,常造成截骨面分离或不愈合 ,这些术式都因种种缺陷现已基本被淘汰。本文介绍的术式 ,其最大优点是 :损伤小 ,操作方便 ,安装假体容易掌握正确的位置 ,从而缩短了手术时间和降低了手术后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方法.方法自1996年对23例强直性脊柱炎后髋关节强直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21例,女2例;年龄21~37岁,平均28.4岁.术前Harris评分平均40分(15~64分).结果术后所有23例病人无脱位,髋关节疼痛消失.平片示假体位置良好.术后平均随访31个月(1~77个月),患者Harris评分平均79分(62~89分).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只要术中采取正确的关节置换技术,均可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强直性脊柱炎的全髋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方法。方法 自1996年对23例强直性脊柱炎后髋关节强直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21例,女2例;年龄21-37岁,平均28.4岁。术前Harris评分平均40分(15-64分)。结果 术后所有23例病人无脱位,髋关节疼痛消失。平片示假体位置良好。术后平均随访31个月(1-77个月),患者Harris评分平均79分(62-89分)。结论 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只要术中采取正确的关节置换技术,均可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因髋臼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dysplasiaofthehip,DDH)致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手术方法。方法1986年2月~2004年11月,对24例因DDH致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4例,女20例。年龄33~59岁,平均47岁。双侧8例,单侧16例。主要症状为疼痛及跛行。根据Hartofilakidis分类方法,半脱位2髋,低位脱位21髋,高位脱位9髋,术前Harris评分分别为56.70±2.75、36.09±4.16及29.45±2.16分。结果术后均获随访6个月~8年,平均3年4个月。半脱位、低位脱位及高位脱位患者术后Harris评分分别为93.10±2.10、92.73±3.20及88.09±3.6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侧下肢轻度跛行,均无疼痛,可以长距离行走。X线片示人工髋关节位置佳,无明显松动及下沉。结论加深髋臼、内移髋关节活动中心及改进植骨方法,是增加人工臼稳定性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arthroplasty,THA)术中髋臼中心重建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2010年1月,对29例(32髋)DDH患者行THA。男6例(6髋),女23例(26髋);年龄45~67岁,平均50.6岁。左侧22髋,右侧10髋。DDH按照Crowe分型标准:Ⅰ型12髋,Ⅱ型20髋。患者双下肢不等长,相差1.9~4.4 cm。髋关节Harris评分为(50.7±8.6)分。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1髋发生髋关节后脱位。2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年~4年6个月,平均2.3年。术后下肢延长0.5~5.8 cm,平均2.5 cm。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7.7±5.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7,P=0.00)。X线片检查示,术后1例1髋髋臼杯假体松动,1例1髋髋臼杯假体外移且外展角过大;其余患者随访期间无髋臼杯及股骨假体松动和下沉。术后1年髋臼中心水平位置、髋臼中心与泪滴连线垂直距离、髋臼垂直外展角、股骨偏心距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DDH行THA时重建髋臼中心能有效延长患者肢体,提高关节功能,降低关节置换失败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化脓性髋关节炎继发髋关节骨关节病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2000年5月~2005年3月,收治15例化脓性髋关节炎继发髋关节病患者,男7例,女8例;年龄36~56岁。患化脓性髋关节炎时年龄为8~15岁,平均11.3岁。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时感染静止时间为23~44年,平均29.5年。所有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关节僵硬,髋关节各方向活动度总和为30~110°。4例患者下肢有2~6cm的短缩,平均3.8cm。2例患者窦道闭合后形成贴骨瘢痕。所有患者均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3例采用小型髋臼杯和先髋细直柄假体,2例采用普通假体结合髋臼后上方结构性植骨。股骨侧和髋臼侧均采用生物固定4例,其余患者股骨侧和髋臼侧均为骨水泥固定。骨水泥固定患者术后2周扶拐下地,非骨水泥固定患者术后3~4周扶拐下地,行结构性植骨的2例术后12周下地行步态练习。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切除组织行细菌培养和病理检查结果均为阴性。4例患肢短缩者术后双下肢长度差距均控制在1.3cm以内。随访16~72个月,平均49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6分,增至术后平均90.5分。随访期内未发生无菌性假体松动和感染复发,无血管神经损伤。结论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骨关节病的患者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早期疗效满意,能有效缓解疼痛,解除关节僵硬和患肢短缩等问题。采用特制的小型髋臼杯或自体结构植骨能较好地重建髋臼,必要时选用先髋细直柄假体能较好地解决严重的股骨上段畸形。 相似文献
14.
解剖型非骨水泥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近中期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解剖型非骨水泥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5年6月,采用Ribbed解剖型非骨水泥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34例(38髋)。年龄29~55岁,平均42.7岁。病程3~18年,平均5.2年。其中股骨颈骨折7例7髋,髋臼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5例5髋,股骨头坏死15例16髋,强直性脊柱炎7例10髋。术后获随访的21例患者术前Harris评分25~57分,平均38.6分。结果21例(23髋)获随访8~61个月,平均35个月。术后Harris评分76~98分,平均92.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3.5%。其中4例出现轻微大腿疼痛,经休息或服用非甾体类止痛药物后缓解。随访时X线片未见假体松动和下沉,呈骨长入性稳定。结论应用Ribbed解剖型非骨水泥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近中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保留股骨颈(collum femoris preserving,CFP)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中期疗效。方法 2004年1月-2007年2月,对45例髋关节疾病患者行CFP型THA。男29例(31髋),女16例(17髋);年龄38~60岁,平均48.8岁。左侧20髋,右侧22髋,双侧3髋。其中骨关节炎2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3例,髋关节发育不良致创伤性关节炎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髋臼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例,Perths病1例。病程2~13年,平均6.1年。手术前后摄X线片,行Harris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测量关节活动度;术后评估患者步态,应用SF-36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4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8年,平均6.4年。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髋关节脱位、神经损伤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6例(13.3%)患者术中发生假体远端股骨外侧皮质劈裂骨折,未作特殊处理,均于术后8个月骨折愈合。4例(8.9%)患者出现轻度异位骨化,无特殊不适;5例(11.1%)发生股骨近端骨密度降低。末次随访时臼杯和假体柄生存率均为100%。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VAS评分、关节活动度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术后1年与末次随访时比较除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Harris功能评价获优31髋、良11髋、中6髋,优良率达87.5%。末次随访时SF-36评分结果除了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和总体健康得分较四川省城市男性的参考值低(P<0.05)外,其余各项得分与参考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FP型THA中期疗效满意,是股骨颈完整、无骨质疏松年轻患者行THA的一种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6.
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晚期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晚期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3月始,采用微创技术治疗18例22髋国际骨循环学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分期Ⅲ、Ⅳ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24~57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4.6(17.1~30.1),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46分。均采用改良的后外侧切口、非骨水泥假体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微创组)。与同期常规人工全髋置换术的18例22髋(对照组,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43分)进行比较,包括:围手术期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早期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术后两组均获随访6~20个月,平均11个月。对照组1髋术后2d脱位,微创组中无并发症发生;微创组手术切口长9.3cm(8.7~10.5cm),较对照组16.8cm(14.0~20.0cm)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随访6个月时Harris评分分别为92、9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相近,但围手术期出血量及引流量微创组较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恢复较快。结论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较快,但开展此手术的初期,应由有经验的医师及有相应设备的医院、有选择地用于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从髋关节假体的生存谈初期稳定和感染性松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的初期稳定与假体感染性松动之间的关系。方法2000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110例110髋THA术后需翻修者,其中15例为部分假体感染性松动。男8例,女7例;年龄42~75岁,平均62岁。初次关节置换术后6个月~2年出现感染症状,均为TsukayamaⅣ型、晚期感染。6例为单纯髋臼假体松动,其中5例一期、1例二期翻修髋臼;7例为单纯股骨假体松动,其中4例一期、3例二期翻修股骨柄;2例仅关节囊内感染、窦道形成,无假体松动,行关节清理和术后持续抗生素冲洗。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4个月。13例翻修者术后X线片示股骨柄和髋臼假体位置良好,无临床和影像学感染、松动征象。2例关节囊内感染者,术后6个月内窦道复发,但无髋关节疼痛,负重、行走及髋关节活动基本正常。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2分提高至术后85分,获优4例,良7例,中4例。结论THA术后感染可为全关节、半关节或仅关节囊内感染;假体的初期稳定性将影响假体的长期生存率。如假体达初期稳定,即使存在感染,也将被局限。 相似文献
18.
Crowe Ⅱ/Ⅲ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近端形态学变化及其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CroweⅡ/Ⅲ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近端的形态变化及其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影响。方法将14例(15髋,CroweⅡ型9髋,CroweⅢ型6髋)成人CroweⅡ/Ⅲ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侧股骨设为治疗组,男2例,女12例;年龄35~61岁。所有患者均未行矫形治疗。15例(15髋)单侧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健侧股骨为对照组,男3例,女12例;年龄35~57岁。其中12例为治疗组单侧脱位,3例为单侧CroweⅠ型髋关节发育不良。对股骨进行CT扫描,测量股骨头高度(height of centre of femoral head,HCFH)、峡部位置(isthmus position,IP)、颈干角(neck-shaft angle,NS)、股骨前倾角和髓腔闪烁指数及髓腔宽度等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HCFH分别为50.1±6.7mm和50.1±7.4mm,IP分别为107.4±21.5mm和108.7±18.1m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S分别为138.3±10.0°和126.7±5.7°,前倾角分别为36.5±15.9°和18.8±5.4°,髓腔闪烁指数分别为4.47±0.40和5.01±0.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腔宽度方面,治疗组在小转子中点上2cm和小转子中点下4cm的内外侧和前后侧宽度均较对照组变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峡部水平的髓腔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CroweⅡ/Ⅲ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时,术前应评估股骨近端的形态学变化,选择直型较小号的股骨假体,术中放置股骨假体于合适的前倾位置。 相似文献
19.
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血肿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血肿形成的原因及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方法对2000年3月~2006年10月收治的103例骨水泥型THA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其中男44例,女59例;年龄36~89岁,平均55.3岁。股骨颈骨折49例(均为Garden4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26例(均为Ficat4期),骨关节炎28例(均为Tonnis3期)。病程1d~8年,术前Harris评分19~48分,平均36分。2000年3月~2003年12月收治的43例按常规THA术进行操作(A组);2004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的60例在常规THA的基础上,采用术中缝扎外旋肌断端、拔管后加压包扎、延长术后卧床时间等改进方法(B组)。结果A组术后9例假体周围发生血肿,9例抽出积血量为110~410ml,平均317.8±75.3ml;第1次抽出积血量为50~125ml,平均86.7±30.7ml;抽血2~7次,平均4.2次。B组术后2例假体周围发生血肿,2例抽出积血量分别为110ml和160ml;第1次抽出积血量分别为40ml和60ml;抽血3次和4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共91例(A组39例,B组52例)获随访1.2~5.5年,平均3.7年,采用Harris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A组平均78分,B组85分。其中,疼痛项评分:A组A级(44分)16例,B级(40分)24例,C级(30分)3例;B组A级48例,B级12例,无C级。两组间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缝扎外旋肌断端、拔管后加压包扎、延长术后卧床时间等方法,可有效减少骨水泥型THA术后假体周围血肿的发生率及积血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股骨近段的形态学改变,及其改变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假体选择的意义。方法1999年1月~2004年6月,将13例(16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设为选择组,患者均已出现关节强直,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另16例(19髋)为对照组,为非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而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两组患者均摄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测量Singh指数、髓腔张开指数、皮质形态指数及皮质骨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选择组Singh指数、髓腔张开指数及皮质形态指数分别为3.81±0.54、2.63±0.41及2.02±0.38,对照组分别为4.63±0.62、3.03±0.27及2.76±0.2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组皮质骨指数为1.69±0.69,对照组为2.12±0.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组患者髓腔呈烟囱型10例13髋,普通型3例3髋;对照组烟囱型3例3髋,普通型13例16髋。结论强直性脊柱炎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应采用骨水泥型人工关节假体,并根据患者髓腔形态使用定制型骨水泥假体,以达到更好的近段固定效果。对于有严重骨质疏松者应按关节翻修术处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