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排便障碍主要表现是便秘和排便困难 ,女性多见。1 排便障碍的概念排便障碍主要表现是便秘和排便困难。①便秘的定义是 2~ 3日或数日排便 1次 ,粪便干硬。②排便困难的定义是排便费力 ,排便时间长 ,粪便难以排净 ,仍有残便感。便秘为主症的常并有排便困难 ;排便困难为主症的也常并有便秘。排便障碍的患者随着病史延长便秘和排便困难也逐渐加重。2 排便障碍病因学分类2 .1 按病理、生理分类 器质性 ;功能性 ;肠外症候性 ;药物性。2 .2 按大肠肛管和盆底部位分类 结肠性 ;直肠肛管性 ;盆底性。按大肠肛管盆底分类有利于大肠肛门学科重视…  相似文献   

2.
骨科卧床病人便秘原因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淑平 《天津护理》2007,15(2):119-120
便秘是指粪便停留在肠内时间过久,毒素蓄积,粪便干燥硬结,排便困难或排便频率减少[1]。其便秘的临床分型多因直肠和结肠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而引起[2]。  相似文献   

3.
潘琼  张雅丽 《护理研究》2013,(27):2952-2954
便秘是肛肠病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粪便干结、质硬、排便困难或排便时间延长[1]。便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发病率随年龄上升而增加[2]。根据便秘发生的原因及发病机制不同常可分为4种类型:器质性便秘、功能性便秘、症状性便秘、药物性便秘。便秘可导致腹胀、腹痛、头痛、头晕以及食欲缺乏等不[3]。便秘亦可诱发或加重其他疾病,如肛管直结肠疾病(肠梗阻、肠癌、痔疮、肛裂等)、前列腺  相似文献   

4.
便秘是老年人消化系统的常见症状,其发生率和便秘的程度均随年龄逐渐增加。便秘可以是以下三种排便障碍中的任何一项或组合: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排便不尽感、粪便干结坚硬。便秘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粪性溃疡、肠梗阻, 甚至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猝死等。60 岁以上且长期或慢性功能性便秘称为老年习惯性便秘,也可称为结肠性便秘和直肠性便秘。如何根据患者产生便秘的具体因素和临床表现实施有效护理是一项有价值的课题。采用科学完整的护理方案, 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1]。本文就老年患者习惯性便秘的可能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慢运输型便秘是除外解剖性,器质性及结肠外病因所致的便秘。大便量太少、太硬、排出太困难,长期用力排便,直肠胀感,排便不完全,手法协助排便,7天内排便次数少于2次,持续6个月以上,做结肠运输试验即可诊断。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塞与便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文献报道和我们临床实践,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常因便秘用力排便,诱发各种严重并发症或突然死亡并不少见。为此,本文重点谈谈急性心肌梗塞可能发生便秘的原因和不良后果以及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易发生便秘的原因,一般认为正常排便动作是,粪便入直肠后,刺激直肠壁内感受器,其冲动经盆神经和腹下神经传至脊髓腰骶段排便中枢,上传至大脑皮层,通过盆神经、腹下神经传出冲动,使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收缩,肛门括约肌舒张,以及腹肌和膈肌同时收缩,增加腹内压,使粪便排出体外。关于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发生便秘的原因可能有:  相似文献   

7.
便秘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一星期排便不超过2次,而且排便又非常困难,量也很少,称为便秘。便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工作生活紧张、环境改变、滥用药物、食物结构不合理、肛周疾病(直肠肿瘤、结肠过长等)。便秘时病人感到不适或虽有便意而排便困难;便秘时粪便干燥坚硬,主要聚集在直  相似文献   

8.
耳穴贴压对临床各种便秘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和(或)粪便干燥难解,一般2d以上无排便,分为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1]。属于中医内科的“便秘”或“脾约”症,多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中。便秘可以导致腹胀、恶心、食欲下降、头痛、眩晕和粪压性溃疡等不良后果,而且患者便秘努责,可诱发血压升高、出血性脑  相似文献   

9.
骨折卧床病人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梅 《当代护士》2006,(1):17-18
便秘是指粪便贮留在结肠内时间过久,水分被吸收,粪便变干、变硬,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现就对我科200例骨折卧床病人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0例,男168例,女32例。年龄18~86岁之间,其中脊椎骨折30例,骨盆骨折40例,下肢骨折110例,全身多处骨折20例,便秘多出现在伤后3~10天,多伴有腹胀、腹痛。2原因分析2.1骨折病人大多数是因突然外伤致活动障碍,病人容易产生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恐惧、担心愈合,从而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而抑制迷走神经,导致肠内蠕动减弱,引起便秘。2.2排便习惯及姿势的改变,正常人常采用蹲势或坐式排便,利用重力和增强腹内压促进排便。而卧床病人只能床上使用便盆排便,所需的腹压增高或床上排便不习惯,均抑制排便反射,盈便秘发生。2.3心理活动特点传统观念上,排便是一件非公开的事情,排便时所产生的气味和声音很容易传出去,使病人心情紧张,从而产生意识性抑制排便均可导致便秘。2.4骨折病人大多卧床时间较长,运动量不足,导致流向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胃肠蠕动减弱,而致便秘。2.5饮食量太少或饮食不合理,大多数病人家属认为给病人进食高脂、高蛋白的食物能够促进疾病早日康复,因此...  相似文献   

10.
人类排便机制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复杂的生物调节过程。导致排便异常的因素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数个因素并存,起相互协同作用或连锁反应,甚至形成恶性循环。近年来,随着便秘的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排便生理学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取得了长足进展。1正常排便活动的必备条件1.1结构正常的排便通道结肠、直肠、肛管的结构特征如下。1.1.1大肠纵肌在结肠形成结肠带和结肠袋,有利于内容物推进性和非推进性袋状运动。在直肠纵肌分散更有利于缩短肠管,利于粪便排出。1.1.2大肠环肌是肠管蠕动运动的基础。大肠末端的环肌层增厚并持续性张力收缩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金陵术治疗顽固性便秘患者的术后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1-10月行结肠次全切除联合直肠后升结肠直肠端侧、侧侧吻合(即金陵术)的47例顽固性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7例患者术后1~3 d肠道恢复通气;排便不费力,粪便性状由最初的糊状过渡到稀便、软便,无干燥;术后3~6个月平均排便次数1~3次/d;术后3个月手术满意率为80%,术后6个月满意率为91%;1例患者术后7 d发生吻合口瘘,给予放置腹腔双套管持续负压冲洗等对症治疗和护理后瘘口愈合。结论腹腔镜下金陵术治疗顽固性便秘效果良好,术后加强患者心理、活动、饮食、排便的观察与护理以及腹腔引流管和腹带使用的护理,对确保手术疗效、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便秘多见于老年人,可分为结肠便秘和直肠便秘。老年人牙齿多不健全,喜吃低渣精细饮食,因而缺少纤维素对肠壁的刺激,使结肠运转粪便的时间延长;加之老年人运动少,肠肌收缩力普遍下降,均易促成结肠便秘。老年人的提肛肌和肛门括约肌松弛无力,造成粪便嵌塞在直肠窝内而造成直肠便秘。便秘也可由肛周疾病如痔、瘘、结肠癌、  相似文献   

13.
健康指导在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靳彦  姜明杰 《护理研究》2002,16(1):30-31
老年习惯性便秘是指年龄在 60岁以上 ,长期或慢性功能性便秘。有学者将它分为结肠性便秘和直肠性便秘 ,以大便次数减少、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及大便干结、排出困难或不尽为临床特点[1:42 ] 。一般两天以上无排便 ,可提示老年习惯性便秘的存在。分析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的形成 ,做好预防性护理对治疗此病具有重要意义。1 临床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 3月我科共收治老年病人 30 0例 ,其中 12 6例患有习惯性便秘 ,占 42 % ,男 76例 ,女 5 0例 ,年龄 60岁~ 87岁 ,平均年龄 67.18岁。1.2 方法 病人住院后 ,认真详细…  相似文献   

14.
王庆华  刘化侠  周希环  栾顺莲 《护理研究》2005,19(17):1540-1541
[目的]分析慢传输性便秘(slowtransit constipation,STC)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3年来手术治疗的46例STC病例特点、围术期护理、手术效果.[结果]STC主要临床表现为排便间隔时间延长,4.8 d~7.4 d 1次,90.9%的病人靠服用泻剂排便.本组病人结肠传输均明显减慢,72.7%的病人伴有直肠内脱垂.大多数病人结肠存在肌间神经变性和黏膜炎症(77.3%、75.0%),44.7%病人的结肠发生肌萎缩.所有病人术后恢复良好,83.3%病人在术后半年大便次数正常.[结论]全结肠切除术是治疗STC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围术期护理对病人的手术效果和机体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于腹腔镜下回直肠侧侧吻合分流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护理的意义。方法对24例结肠传输型便秘的患者行腹腔镜下回直肠侧侧吻合分流术,将快速康复护理融于术前、术后护理,观察患者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和便秘症状的改善。结果患者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提前,术后并发症少。结论腹腔镜下回直肠侧侧吻合分流术的术前、术后护理遵循快速康复理念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加速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蒋永萍  叶雯丽  熊小彩 《全科护理》2023,(21):2962-2964
目的:观察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护理配合对神经源性直肠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神经源性直肠便秘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及治疗组各4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治疗组基于常规组护理基础上进行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护理配合;于干预前后,比较两组肛肠压力、排便频率及所需时间、便秘程度[便秘症状评估量表(CAS)]、生活质量[便秘病人生活质量量表(PAC-QOL)]。结果:干预后两组肛管最大收缩压、排便频率有所提高,排便所需时间缩短,且治疗组肛管最大收缩压、排便频率高于对照组,排便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CAS、PAC-QOL评分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护理配合能够提高神经源性直肠便秘病人肛肠压力及排便频率,缩短排便用时间,减轻便秘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措施在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下肢骨折老年患者154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对发生便秘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患者入院后均通过中医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一般排便情况、症状分级评分以及结肠传输试验检查钡条分布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每次排便时间明显缩短,且平均每周排便次数较为正常,而对照组患者平均每次排便时间大于25min,平均每周排便频率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ristol评分和CC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钡条总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其中右结肠区和左结肠区的钡条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区的钡条数目差异变化不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医辨证饮食、情志护理以及各种中医护理技术运用到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中,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便秘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8.
我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草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玉丁 《临床荟萃》2003,18(20):1178-1179
1 便秘诊治流程提出的背景便秘主要是指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或不尽感以及排便次数减少等。便秘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常见病症 ,包括胃肠道疾病、累及消化道的系统性疾病 ,许多药物也可引起便秘。不少便秘无器质性病因 ,罗马Ⅱ功能性胃肠疾病 (FGID)提出和便秘有关的病症有功能性便秘、盆底排便障碍及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其中功能性便秘需除外器质性病因以及药物因素。而盆底排便障碍需符合功能性便秘的标准 ,并具备盆底排便障碍的客观检查依据。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以便秘为突出表现。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便秘已…  相似文献   

19.
2004年2月~2005年6月我科共收治便秘患者253例。顽固性便秘是非手术治疗不能奏效,以及药物不能治愈的一类疾病。经X线钡灌肠加X线排便造影可确诊,将其分为直肠型、结肠型、混合型便秘。现将直肠型便秘围手术期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直肠指力刺激法在防治胸腰椎骨折术后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不同节段的胸腰椎骨折术后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早期采用直肠指力刺激直肠,配合常规肠道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肠道护理。结果两组首次排便间隔时间、排便所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即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便秘发生率占65%,实验组便秘发生率占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对不同节段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定时采用指力刺激法,能刺激腰骶部排便反射,促进排便,降低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