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脊髓损伤的治疗与功能康复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课题。研究不同脊髓损伤平面以及损伤程度的患者功能是否能改善、改善的时间,以及根据急性损伤时的相关因素预测脊髓损伤患者的预后,对于判断患者预后、合理制定康复计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分析脊髓损伤康复评价量表和预后随访时间的选择、预后研究情况、预后预测因素和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是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影响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且影响患者的全面康复,给患者、家庭带来极大的精神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早期发现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判断影响其发生的可能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观察脑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尿酸(UA)水平,分析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与CRP、UA的相关性,探讨影响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和程度的相关因素,为早期预测和早期干预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与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P300的差异及P300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电生理技术检测2000-12/2003-12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住院及门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38例及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的P300。应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评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阿尔茨海默病患者P300检测结果中在Fz犤(402.50±3.77)ms犦、Cz犤(425.81±1.90)ms犦和Pz犤(366.31±1.61)ms犦3点P300潜伏期与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相比均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性(t=4.23,2.79,4.56;P均<0.01);在Fz犤(5.05±0.65)μV犦、Cz犤(3.93±0.56μV犦和Pz犤(7.97±0.73)μV犦3点波幅明显减低,与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02,3.75,2.85;P均<0.01)。阿尔茨海默病患者P300在Fz,Cz及Pz3点潜伏期与简明精神状态量表分数显著负相关(r=-0.78,-0.76,-0.77,P均<0.01);在Fz,Cz及Pz3点波幅与简明精神状态量表分数显著正相关(r=0.77,0.78,0.75;P均<0.01)。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P300在Fz、Cz与Pz3点潜伏期延长及波峰减低的现象与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差异以及与简明精神状态量表分数的关系,有助于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出血转化是其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恶化和预后不良。出血转化的发生主要与梗死后炎症机制、血脑屏障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凝血功能异常等相关。识别出血转化的早期预测因子有助于降低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但出血转化的发生机制复杂,目前对其的预测尚无统一标准,该文旨在对卒中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机制和早期预测因子进行综述,以期为早期识别及预防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视觉空间忽略是卒中的常见并发症。本研究探讨了急性忽略损伤的特定属性及其与功能恢复的关系。对牛津认知筛查(OCS)和OCS-Tablet研究中收集的数据进行二次分析,确定研究对象为400名中风患者,他们接受了急性认知筛查和为期6个月的随访。回顾数据以评估与慢性忽略相关的因素,以及急性忽略亚型和预后之间的交互作用。在400名研究对象中,35.5%的患者在基线时表现出明显的忽略。其中50%只涉及以自我为中心的忽略,28.9%只涉及非自我为中心的忽略,21.1%同时涉及两者。随访中,69%的忽略病例已完全康复。回归分析发现,急性非自我为中心忽略的初始严重程度是远期功能预后不良的显著预测因子(P<0.001)。以自我为中心的忽略则不是这样。结论:这项针对卒中患者的研究发现,非自我为中心忽略的严重程度是功能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以及尿失禁的恢复对脑卒中患者3个月预后的影响。方法:以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两周内有尿失禁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人口特征、脑卒中危险因素、最初脑卒中严重性(眼球运动障碍、失语、吞咽困难、意识状况),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I)及简易精神状态测定(MMSE);3个月后随访,调查尿失禁恢复情况及功能康复情况(OHS),根据尿失禁的预后把患者分为两组:恢复自主排尿组和持续尿失禁组,并对两组患者以上各方面特征进行比较。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小于或等于9分的患者比评分10~15分的患者3个月后持续尿失禁的可能性大犤OR=20.93;95%CI(4.32,101.36)犦;有认知功能缺损的患者3个月后恢复自主排尿的可能性小犤OR=14.19;95%CI(3.81,52.80)犦。3个月后生活不能自理者,在恢复自主排尿组18例(21%,18/86),持续尿失禁组24例(80%,24/3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33.60,P<0.001)。结论:脑卒中急性期严重意识障碍、认知功能缺损是尿失禁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指标,持续尿失禁的脑卒中患者3个月后生活多不能自理。  相似文献   

7.
雷诺氏综合征(Raynaud’s syndrome,RDS)是由于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肢端小动脉痉挛现象的疾病犤1犦,严重时可伴有局部血供和营养障碍,甚至发生肢端缺血坏死。分局限性、系统性两种,目前病因不明。临床以四肢端阵发性对称性间隙发白、紫绀和潮湿增厚为表现,发病率占结缔组织病第3位。属中医痹症、血痹、脉痹范畴,素体阳气不足或气血亏虚是根本犤2犦。目前治疗此病,主要是局部处理:恢复肢体功能及外形;全身用药:以改善某些脏器的功能,延长生命,促进健康犤3犦。因此雷诺氏综合征的护理极为重要,现将该病的护理现状综述如下。1心理护理本病女性多于男性,以20~49岁的青中年为主犤4犦,大部分病人患病后因容颜发生巨大变化而难以接受现实,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及厌世心理,且此病病程长,导致患者在经济及精神上消耗很大。因此,护理人员应理解支持患者;以关怀体贴、热情诚恳的态度,和蔼、充满信心的语言,坚定他们生存的信念;平时多观察患者的言行,与其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鼓励和引导其进行情感宣泄,一旦发现消极的行为及时疏导;同时注意建立社会支持体系,指导家属及朋友多陪伴、安慰病人,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被遗弃感。指导患者减轻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8.
<正>脑卒中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全球致残最主要的因素[1]。卒中后8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随着康复治疗的介入,仅有12%的患者手功能可以得到较好的改善[2]。卒中后手功能的不良预后严重限制了患者日常生活的正常参与,如何使其最大限度地恢复已成为临床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常规康复治疗是改善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主要手段,但这种训练过程模式单一,患者易疲劳[3]。  相似文献   

9.
0引言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的临床治疗一般使用左旋多巴(L-DA),而长期使用L-DA往往存在着较严重的不良反应犤1犦。随着对PD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认识到PD的治疗应该主要遵循综合治疗模式,多巴胺(DA)替代疗法和简单的手术切除不是首选。1PD的疾病机制的新认识PD是一个多因素引起的氧化性疾病,在存在基因易感性的基础上,后天环境中的多种因素共同参与PD的发生犤2犦。机体衰老可能是PD的发生基础犤3犦,环境因素在PD的发生过程中已得到了充分的认识。1.1线粒体功能障碍线粒体功能障碍是PD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性质、部位和程度与情感障碍是否相关,并初步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对2002-01/2004-01安阳地区医院内六科收治的86例伴有情感障碍脑卒中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并分析与脑卒中发生的性质、部位及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存在抑郁犤(56±11)分,t=10.827犦,焦虑犤(49±8)分,t=5.525犦障碍;脑出血组存在抑郁犤(54±8)分,t=9.276犦,焦虑犤(47±9)分,t=4.011犦障碍P<0.01),(与脑卒中病灶的性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部位情感障碍的发生率:左半球48.4%,多于右半球25.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中、重(3组情感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33%,3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出现情感障碍,其发生与病灶性质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关,与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1.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是颅脑外伤、特别是眼眶周围损伤极易并发的眼部严重疾患。检眼检查无眼球及视神经改变的外伤后视力障碍,称之为间接性视神经损伤犤1犦。尽管已广泛采用长期、大量、系列的视神经保护性治疗,但最佳治疗方法尚存争议犤2犦。目前,有关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很多,特别是运用中医辨证施治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2.
植物状态(vegetativestate,VS)是Jen-nett和Plum1972年首先应用于描述由各种原因造成脑严重损害后出现的一种没有感知的觉醒状态犤1犦。其发生机制为双侧大脑半球白质、皮质广泛性神经元变性,丘脑坏死,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功能被阻断。目前持续植物状态(PVS)的治疗尚在探讨中,现就颅脑损伤后PVS的治疗现状综述如下。1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PVS是近年来研究较多并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高压氧使大脑内毛细血管血氧增加,改善缺血半影区的缺氧状态,促进侧支循环的生成,使神经细胞功能得以恢复犤2犦。PVS患者病情平稳即…  相似文献   

13.
慢性乙型肝炎(CHB)易反复发作,约20%CHB可发展为肝硬化(LC)和原发性肝癌(Hcc),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相关的疾病,占各种疾病死因的第9位犤1犦。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一些研究已注意到CHB与心理因素有关犤2犦。社会支持是建立在社会网络机构上的各种社会关系对个体的主观和/或客观的影响力犤3犦。具有缓解压力和直接影响病人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的作用。作者对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便探讨CHB反复发作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状况并了解心理因素与CHB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长程脑电图监测对重症脑功能损伤的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琳  宿英英 《中国急救医学》2003,23(10):696-697
目的 应用长程脑电图 (EEG)研究重症脑血管疾病的EEG动态变化 ,旨在建立评价脑功能损伤程度和预测预后的新方法。方法 对于CT或MRI证实病变位于大脑半球的急性重症 (GCS评分 <8分 )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床边长程脑电图动态监测 ,按Young氏分级标准分级判断 ,同时进行GCS -P评分。结果 EEG分级Ⅰ级的生存率为 6 1 9% ,EEG分级≥Ⅲ级的生存的可能性极小。EEG分级生存预测的准确率 92 31% ,死亡的预测准确率 70 5 9%。GCS -P生存的预测准确率84 6 2 % ,死亡的预测准确率 70 5 9%。结论 长程EEG动态监测和分级判断可以准确、客观地评价和预测重症脑血管疾病脑功能损伤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胃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四大恶性肿瘤之一犤1犦,5年生存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为肿瘤的分期犤2犦。因此准确的术前分期,对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评估手术切除的可能性、估计预后等有重要意义。而胃癌的术前诊断长期以来主要依赖上消化道钡餐及纤维胃镜检查,上述影像  相似文献   

16.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是颞颌关节常见的疾病。多数学者认为与精神心理因素或咬合因素有关犤1犦。该综合征分为三类:①咀嚼肌功能紊乱;②结构紊乱;③器质性改变,即X线证实有关节骨质改变及(或)关节盘穿孔犤2犦。关节器质性改变是其晚期病变犤3犦。临床上X线证实有器质性改变的病例比较多见,但关节骨质改变与关节盘穿孔之间关系如何,目前尚无定论。本文对215例(286侧)TM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关节骨质改变与关节盘穿孔之间的关系,探讨其临床价值。1资料与方法1.1材料选取我院1998年9月~2000年…  相似文献   

17.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到终末阶段的主要临床表现,其发病率高、预后差,对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准确评估心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判断其预后,不仅为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提供依据,而且有助于合理的分配医疗资源。本文描述心衰患者的死亡预测因素及其目前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运动康复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抽签法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康复组(2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介入系统的运动康复干预,对照组(20例)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结果:康复组呼吸困难改善(0.95±0.21,t=1.56)、哮鸣音(0.29±0.08,t=2.60)、呼吸频率犤(20.08±1.56)次/min,t=-3.02犦、功能残气量犤(1.64±0.29)mL,t=-2.86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康复组治疗总有效率(90.0%,χ2=4.64,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平均住院时间犤(33.26±4.51)d,t=3.24,P<0.01犦、并发症发生率(5.0%,t=1.75,P<0.01)明显较对照组低;但康复组时间肺活量犤(61.23±5.92)%,t=0.84犦、时间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犤(56.83±4.32)%,t=3.61)、动脉血氧分压犤(11.21±1.04)kPa犦、二氧化碳分压犤(5.24±0.86)kPa犦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t=2.48,1.64,P>0.05)。结论:系统运动康复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较好疗效,其临床症状及客观活动量明显好转,提高了出院时生活质量,但其呼吸生理功能指标改变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炎症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汤益明 《江西医学检验》2003,21(4):289-290,278
1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炎症性疾病犤1犦近年来,不断增加的证据表明炎症可能在AS的起始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关键证据包括:(1)AS斑块的病理学特征是慢性炎症;(2)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的主要机制是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而其发生可肯定与急性炎症反应有关犤2犦;(3)基础研究表明AS发生及发展主要的机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氧化修饰、内皮功能的损害及单核、巨噬等炎症细胞的活化。这三者相互影响促使AS病变的发生及发展犤1犦;(4)AS及冠心病(CHD)各阶段均已证明有循环炎症标志物的升高犤3犦,其水平且与CHD危险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复方丹参滴丸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患者35例(具有冠心病危险因素)口服复方丹参滴丸(20粒/次,2次/d,)3个月后,利用高分辨力超声检测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肱动脉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改善犤(10.38±3.04)%和(3.50±1.28)%,t=6.826,P<0.01犦。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血流量增长百分率亦明显升高犤(370±247)%和(203.2±134)%,t=15.31,P<0.05犦。结论:具有冠心病危险因素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伤是可逆性的,中药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明显改善损伤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