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比CT常规扫描与薄层骨算法重建扫描在颅底骨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80例外伤性颅底骨折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所有检查均采用SOMATOMAR或GEHispeedNX/iProCT扫描机,均先行头颅CT常规扫描,层厚层距均为10mm,再行薄层颅底扫描骨算法重建,层厚层距均为1mm~3mm。结果80例颅脑外伤均有颅底骨折的临床体征,但头颅CT常规扫描仅有23例显示骨折线,而薄层骨算法重建扫描颅底80例均见明确骨折线,其中19例见多发骨折。并且对中颅窝、前颅窝极不容易直接显示骨折的部分区域也可清楚显示。同时可更清楚地显示出筛窦、蝶窦、及乳突气房内积液情况。结论薄层颅底扫描骨算法重建明显优于头颅CT常规扫描,它可以明确显示颅底骨质损伤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而客观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2.
3.
外伤性颅底骨折及并发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5.
6.
颅底骨折的CT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8.
颅底骨折继发颅内感染12例防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底骨折继发颅内感染是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为预防此类现象的发生 ,我们采用全身及鞘内注射抗生素治疗 12例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15~ 5 6岁 ,平均 2 8 5岁。致伤原因 :车祸 8例 ,坠伤 2例 ,斗殴伤 2例。伤后至入院 30min~ 2d 6例 ,3~ 9d 4例 ,>10d 2例。其中院外颅内感染后入院 6例。头痛、呕吐 6例 ,嗜睡 3例 ,休克 1例 ,瞳孔不等大 1例 ,偏瘫 4例。均有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熊猫眼”合并脑脊液鼻漏 2例 ;外耳道出血双侧 3例 ,单侧 7例。均行头颅CT检查 ,颅骨骨折合并硬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底骨折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3例颅底骨折患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合并硬膜外血肿13例,硬膜下血肿56例,脑挫伤61例,视神经损伤11例,并发颅内动脉瘤3例,结论:在颅底骨折患中除面注意颅内血肿情况的发生外,尚需对视神经损害及可能出现的动脉瘤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诊断颅底骨折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高分辨力多层螺旋CT扫描对颅底骨折诊断价值。方法 :对 48例患者行常规轴位CT扫描与高分辨力薄层轴位扫描及直接冠状位扫描 ,比较常规轴位CT扫描与高分辨力薄层轴位扫描图像对骨折的显示率 ,同时又对薄层扫描MPR冠状位重建图像与直接冠状位扫描图像对骨折的显示进行比较。结果 :前组二者有明显差异 (P <0 0 0 1 ) ,后组图像骨折显示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多层螺旋高分辨力薄层CT扫描对提高颅底骨折诊断率有明显价值 ,并可替代直接冠状位CT扫描成像  相似文献   

11.
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肿瘤患者胸部检查中的价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肿瘤患者胸部检查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 2 9例已确诊为各种恶性肿瘤的患者 ,连续行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 (195mAs)和低剂量 (30mAs)胸部扫描 ,对比二者诊断效果。从图像总体质量、肺内小的转移灶 (2~ 7mm)和纵隔小的淋巴结 (直径 <10mm)的检出几方面来比较。结果 两种扫描方案在空间分辨率方面无差异 (χ2 =0 ,P >0 .0 5 ) ;在噪声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χ2 =30 .4 5 ,P <0 .0 1) ,对肺内和纵隔内的小病灶 ,两种扫描检出的结节总数、结节大小和部位分布均相同。结论 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肿瘤患者胸部检查中几乎能达到和常规剂量相同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2.
腮腺区肿块性病变的CT检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分析了15例腮腺区肿块性病变的CT表现,着重讨论了腮腺CT平扫,静脉团注射法增强,腮腺造影CT扫描的优缺点,腮腺良恶性肿块及腮腺内外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鼻骨骨折的CT检查与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改善CT扫描技术以提高鼻骨骨折的CT诊断正确率.材料和方法:对60例临床和CT诊断的鼻骨骨折病人和40例正常志愿者的HRCT横断位和改良冠状位扫描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CT改良冠状位显示鼻骨孔35对,优于横断面扫描(显示20对);60例鼻骨骨折中改良冠状位扫描检出鼻骨骨折58例(96.7%),高于横断位检出(42例,70%),但鼻区并发症检出(17例)明显低于横断位(46例).结论:改良冠状位HRCT扫描可以提高鼻骨骨折检出率,结合横断位则更好,并可以提高鼻区并发症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及其阻塞的CT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50例正常肺CT片肺段以上支气管的正常所见,并统计其显示率:舌叶段分支30%,中叶外支70%,内支40%,其余分支均在90%以上。另取支气管阻塞片50例,其CT所见分两类,即直接表现:狭小消失、管腔中断、不整形狭窄、管内息肉,管壁受压移位等。间接表现:管外肿块、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胸水等。结论是:CT诊断支气管阻塞的价值是肯定而准确的,有时可取代常规体层片及支气管造影,但非组织学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 2种扫描方法的对比 ,探讨CT薄层扫描 ,高分辨重建技术的特点 ,各类参数的使用 ,以及该技术在颅底骨折检查中的优越性。方法 对经筛选的 2 8例脑外伤病人除进行常规CT检查外 ,又对其颅底进行薄层扫描 ,并进行高分辨重建。结果  2 8例脑外伤病人在常规CT检查时 ,只有 2 0例怀疑有颅底骨折 ( 71.4%) ,但不能确诊 ,在进行薄层扫描 ,并进行高分辨重建后 ,2 8例均可确诊为颅底骨折 ( 10 0 %)。高分辨薄层图像 ,清晰显示骨折线 ,并且每个病例有多幅图像支持诊断。结论 对疑有颅底骨折的病人 ,正确而熟练地运用CT薄层扫描 ,并进行高分辨重建 ,能明确诊断 ,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肝内门-体循环分流的MS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时肝内门-体循环交通的多层螺旋CT(MSCT)成像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13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内门-体循环交通,描述其横断面及三维成像特点.扫描采用准直2.5mm或5mm,非离子型碘剂90ml,3ml/s,延迟55~60s扫描;重建方法包括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显示(VR).结果:门脉左支经肝左内叶与副脐静脉交通11例,5例伴有典型"水母征"腹壁静脉曲张;门脉右支经右肾静脉与下腔静脉交通2例.VR结合横断面源图像很好地显示了这种肝内门-体循环交通.结论:肝硬化肝内门-体循环分流并不常见,MSCT成像可以直观而详细地显示分流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CT对眼眶爆裂骨折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筛选24例眼眶爆裂骨折患者,男18例,女6例。采用GE 8800型CT扫描仪扫描。结果:单眶壁爆裂骨折15例,双眶壁爆裂骨折5例,复合爆裂骨折4例。结论:CT是诊断眼眶爆裂骨折最精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螺旋CT泌尿系统重建成像在血尿诊断上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螺旋CT泌尿系统重建成像在泌尿系统疾病特别是血尿原因检查方面的临床价值做进一步探讨。材料和方法:对152例病人进行螺旋CT泌尿系统成像(血尿患者138例),其中非增强螺旋CT肾输尿管成像72例,排泄性CT泌尿系造影80例重建成像进行分析,包括:①结合临床检查结果确定诊断;②对照轴扫图像和影像检查资料主要是IVP,对重建成像效果和临床价值进行评价。结果:非增强肾输尿管成像72例中,发现输尿管结石45例(3例合并肾结石),膀胱结石7例;膀胱癌(1例合并肾盂癌)9例,腹膜后病变导致输尿管狭窄9例;未见明确异常7例。80例SCTU中,肾实质肿瘤侵犯肾盂22例,肾盂癌5例,慢性肾盂肾炎2例,输尿管病变18例,后腹膜及盆腔肿瘤压迫输尿管7例,膀胱肿瘤7例,先天畸形5例,结核2例,肾脓肿3例,未见明确异常4例。SCTU与IVP对照,两者对泌尿系解剖部位的显示(肾盂,输尿管,膀胱)大致相当。所有IVP所提示的病变,SCTU均能发现。11例IVP不能确定者于SCTU明确诊断。结论:螺旋CT泌尿系统重建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望取代IVP成为血尿原因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眼部病变的MRI征象及与CT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病变MRI征象,并与CT比较,加深对眼部病变MRI和CT的认识.材料和方法:53例的MRI和CT,其中43例手术证实,其余临床随访证实。结果:MRI诊断符合率为88.79%,CT77.2%,常见的眼眶病变如血管瘤,炎性假瘤、泪腺混合瘤等都具有一定信号特征.结论:本文着重讨论了眼眶病变的MRI表现,认为可以根据病变部位以及MRI信号特征对大多数的眼眶病变做出准确诊断,MRI的定性能力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的16层螺旋CT冠脉成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不断发展使得其临床应用更加可靠而广泛.本文重点介绍16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狭窄、粥样硬化斑块、支架、桥血管等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