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P504S、p63、34βE12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38例前列腺癌(PCa)、9例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变(HGPIN)、5例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AAH)、11例基底细胞增生(BCH)、3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标本中P504S、p63、34βEl2的表达情况。结果P504S在PCa、HGPIN、AAH、BCH、BPH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7%、88.9%、20.0%、0、9.4%,PCa、HGPIN显著高于AAH、BCH、BPH(P〈0.05)。p63、34βEl2在PCa中无表达,在HGPIN、AAH、BCH、BPH中100%阳性表达,PCa显著低于HGPIN、AAH、BCH、BPH(P〈0.01)。P504S表达强弱与PCaGleason评分无关(r一0.035,P=0.833)。结论P504S、p63、34βE12联合检测可提高前列腺癌病理诊断的准确率及小灶性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穿刺活检的小标本。  相似文献   

2.
应李雄  王照明  丁伟  任国平 《浙江医学》2011,33(8):1162-1164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GDFl5基因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前列腺癌组织(PCa组,其中Gleason评分5~7分42例,〉7分30例)、22例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组织(PIN组)、2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BPH组)中GDFl5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情况。结果GDFl5在PCa、PIN、BPH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8%、727%、87%;其在PCa及PIN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BPH组织(均P〈0.05),而且在PC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也明显高于PIN组织(P〈0.05)。中分化PCa组织中GDFl5阳性表达率为92.9%(39/42),低分化PCa组织中为100.0%(30/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Fl5在前列腺癌中高表达,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起到重要作用。检测GDFl5在正常前列腺组织、高级别PIN、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有助于病理学上早期诊断前列腺癌。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α-甲基酰基辅酶A消旋酶(P504S)在前列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以评价其在前列腺疾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00例前列腺疾病组织及部分相关转移灶标本,其中前列腺癌(PCa)组织标本77例,前列腺小细胞癌(SCCP)1例,不典型小腺体增生(ASAP)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118例,前列腺上皮内瘤变(HGPIN)2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P504S在各类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此外部分标本还同时检测细胞角蛋白(CK)34βE12及前列腺基底细胞核染色的标记物p63的水平。分析Gleason评分与P504S表达水平的关系、手术方式对P504S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PCa组织标本的P504S阳性率为91.2%(73/80),BPH组织标本的阳性率为0,2例HGPIN组织标本均示P504S 。不同Gleason评分PCa组织标本的P504S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052,P<0.01),不同手术方式获取的PCa组织标本中P504S阳性率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18.882,P<0.05)。BPH组织标本中,绝大多数腺体均具有完整的基底层,34βE12的阳性率达98.3%;PCa组织标本中,70例典型缺乏基底层,10例可见不完整基底层。2例HGPIN组织标本的腺体基底细胞34βE12也呈阳性表达,但相对BPH组织标本强度有所减弱。本研究中仅83例组织标本进行p63标记,所有BPH组织标本(39例)都呈阳性表达;而44例PCa组织标本中,39例呈阴性表达,5例呈阳性表达。结论检测P504S蛋白表达有助于辅助PCa的病理诊断,特别适用于体积较小的前列腺穿刺标本的良、恶性鉴别。P504S与34βE12、p63联合应用则更有帮助,为临床早期发现、早期治疗PCa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前列腺癌患者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组织中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α-methylacyl-CoA racemase,P504s)、高分子量角蛋白(high molecular weight keratin,CK-h)、p63、细胞角蛋白5/6(CK5/6)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金华市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22年1月171例前列腺癌患者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免疫组化法进行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P504s、CK-h、p63、CK5/6阳性表达率,分析P504s、CK-h、p63、CK5/6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癌组织中P504s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CK-h、p63、CK5/6阳性率低于癌旁组织(P<0.05)。P504s、CK-h、p63、CK5/6表达与病理分级、分化程度、Gleason评分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 P504s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升高,CK-h、p63、CK5/6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降低,且P504s表达水平随着病理分级、分化程度、Gleason评分逐渐增强,表明P504s、CK-h、p63、...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P53蛋白在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及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两者在前列腺癌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BPH、40例前列腺癌及1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P53及HIF-1α表达情况。结果:P53在正常前列腺组织中不表达,在BPH、癌性前列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t0%(4/40)、80%(32/40),其在BPH组织中表达率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率高于BPH组织(P〈0.05)。HIF-1α在正常前列腺组织中不表达,在BPH、癌性前列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16/40)、75%(30/40),在BPH组织中表达率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率高于BPH组织(P〈0.05)。P53、HIF-1α与前列腺癌的分期有关(P〈0.01)。前列腺癌组织中HIF-1α与P53表达呈正相关(r=0.648)。结论:HIF-1α、P53的异常表达在BPH和癌变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作为判断前列腺癌临床分期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雄激素受体(AR)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组织的表达,探讨雄激素受体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关系。方法:BPH,PCa和正常对照组各20例,AR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用半定量方法计算结果。结果:BPH组腺上皮和间质中AR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2,P=0.0276),同时腺上皮中AR强阳性率亦高于对照组(P=0.008),BPH组中AR在腺上皮中的表达比间质中强(P=0.0001)。PCa组AR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前列腺对照组(P=0.027)。阳性染色颗粒主要分布在前列腺腺上皮的细胞核中,结论:AR在BPH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而在PC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前列腺组织,AR主要在前列腺腺上皮的细胞核中表达。  相似文献   

7.
核小体结合蛋白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Song G  Zhou LQ  Weng M  He Q  He ZS  Hao JR  Pan BN  Na YQ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8):1962-1965
目的 通过检测核小体结合蛋白1(NSBP1)在正常前列腺(NP)、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前列腺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NSBP1在10例NP组织、15例PCa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差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9例NP组织、26例BPH组织、40例PCa组织中NSBP1的表达水平。结果 NSBP1在PCa组织中蛋白表达高于在NP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308,P〈0.01)。3种组织中NSBP1的阳性及弱阳性表达率为56.5%(48/85),其中NP、BPH、PCa组织中分别为36.8%(7/19)、34.6%(9/26)、80.0%(32/40)。PCa组织中NSBP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P及BPH组织(t=-3.569,-4.152,P〈0.01)。在PCa中NSBP1的表达水平与PCa病理分期、Gleason评分(GS)、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均不相关(P=0.911,0.666,0.779)。结论 NSBP1在PCa中高表达,并可能参与了PCa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504S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前列腺癌、非典型腺瘤样增生和良性增生进行观察,用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04S、34βE12、P63在各类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28例前列腺癌中,93%(26/28)阳性表达P504S,其中3 阳性表达占72%,2 阳性表达占15%,1 阳性表达占7%,表现为癌细胞弥漫性胞质内阳性。7%(2/28)阴性表达P504S均为亮细胞型;3例前列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显微弱阳性表达;25例前列腺良性增生病变未见P504S阳性表达。结论 P504S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与34βE12及P63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9.
p15 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戚好文  郝光辉  李焕章 《医学争鸣》2002,23(13):1206-1208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p15 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揭过p15基因的失活与肺癌的发生和其组织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对病理确诊的93(非小细胞肺癌65,小细胞肺癌28)例肺癌病理组织切片,采用p15 cDNA探针以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15 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p15 mRNA阳性表达于肺癌组织细胞质或细胞核中,在细胞质中可到较多的棕黄色颗粒,而细胞核内棕黄色颗粒相对少见。p15 mRNA的阳性表达率:非小细胞肺癌为46%(30/65),其中鳞癌46%(23/50),腺癌47%(7/15)。小细胞肺癌20%(5/25)。非小细胞肺癌p15 mRNA阳性表达率高于小细胞肺癌;高分化的鳞、腺癌阳性表达率高于同组中的低分化的鳞、腺癌(P<0.05)。结论 p15基因的失活与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而且其失活程度与肺癌组织类型的恶性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504S与p63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5例前列腺穿刺及经尿道电切活检标本,其中40例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标本。结果:20例前列腺癌中P504S均呈阳性表达,1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中有12例呈阳性表达,20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50例前列腺良性增生组织中均未见其表达。20例前列腺癌中均未见p63表达,1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中有4例呈阳性表达,20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均呈阳性表达,50例前列腺良性增生组织中有44例呈阳性表达。结论:联合检测前列腺病变组织中P504S与p63的表达,对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survivin和p16蛋白在前列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化平  尚培中 《现代医学》2007,35(6):439-441
目的 探讨survivin和p16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级、分期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5例前列腺癌组织和2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survivin和p16蛋白表达水平,并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在前列腺癌组织中,survivin和p1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1%(32/45)和57.8%(26/45);survivin和p16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分级、分期和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survivin蛋白表达与p16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survivin和p16蛋白表达可作为临床判断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前列腺癌Survivin和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Survivin和p53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的 表达及生物学意义,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 方法检测55例前列腺癌组织中Survivin和p53蛋白的表达. 结果:Survivin和p53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例数 分别为43(78.18%)和27(49.09%),并且均与肿瘤的病理 学分级、临床分期相关(P<0.05).在前列腺癌中两种蛋白的 表达密切相关(r=0.629).结论:Survivin蛋白的表达和p53 突变对凋亡抑制的协同作用可能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前列腺腺癌中P504S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Xiao Y  Chen J  Luo YF  Cao JL  Ling Q  Jin F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6):1362-1366
目的 评价P504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前列腺腺癌活检标本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观察P504S在150例前列腺腺癌和相关疾病[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前列腺上皮内肿瘤(PIN)、不典型小腺体增生(ASAP)]前列腺标本中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并结合HE切片、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CK34BE1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105例前列腺腺癌病例中,P504S染色阳性率为98.1%,其中弥漫阳性率(≥ )为97.1%,染色情况与Gleason评分、患病年龄、血清总。PSA值的关系无显著意义。在腺癌病例中:24例癌周有PIN,全部P504S弥漫阳性;82例周边有良性前列腺腺体,其中有8例P504s呈( )(9.6%);8例周边有基底细胞增生(BCH),P504S均为阴性。在42.例BPH中10例P504S呈( )(23.8%),1例( )(2.4%);在3例ASAP中未见阳性。结论 P504S是诊断前列腺腺癌的阳性标记物,具有较佳的敏感性(97.1%)和特异性(86.0%)。在进行前列腺腺癌及其相关疾病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及鉴别时,还应结合HE切片、PSA、CK34BE12和p63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以及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4.
p63、P504S、Ki67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63、P504S、Ki67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研究54例乳腺良恶性疾病中p63、P504S及Ki67的表达。结果在乳腺良性病变组中p63阳性率是100%,P504S和Ki67均阴性;在浸润性导管癌及浸润性小叶癌中p63均呈阴性;在良恶性病变组之间,Ki67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导管癌P504S表达阳性,而小叶癌P504S则表达阴性。结论p63蛋白表达强度在良性肿瘤较强,恶性肿瘤最弱。P504S的染色有助于小叶癌与导管癌的鉴别诊断。Ki67的检测可作为鉴别乳腺良恶性疾病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陈刚  唐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17):1573-1575
目的通过检测新的凋亡抑制因子Clusterin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与bcl-2和p53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lusterin、bcl-2、p53在1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BPH)、49例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结果Clusterin在前列腺正常、增生、癌组织中的阳性及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1/10)、66.6%(10/15)、91.8%(45/49).前列腺癌组织中Clusteri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前列腺正常组织(P<0.005)及增生组织(P<0.005),且在癌组织中与肿瘤临床分期(P<0.001)、病理分级(P<0.001)呈正相关.前列腺癌Clusterin表达与bcl-2(P<0.05)及p53(P<0.001)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Clusterin基因可能通过抑制凋亡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其表达与bcl-2、p53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蛋白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3例前列腺癌和5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PCa组织Survivin蛋白的表达率为81.40%(35/43),其中低、中、高分化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84.62%、57.14%;临床分期A—B、C—D期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41%、100%。5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未见阳性表达。[结论]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检测Survivin对诊断前列腺癌、判断其恶性程度及预后均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一次性标记的方法,探讨混合型抗体P504s/P63/34βE12在前列腺癌穿刺标本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前列腺穿刺标本50例,包括前列腺癌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10例。同时采用双酶标记法检测混合型抗体P504s/P63/34βE12及单酶标记法分别检测单标抗体P504s、P63及34βE12,观察两种方法的标记结果。结果在40例前列腺癌中,用P504s/P63/34βE12双酶标记法有37例(92.50%)P504s阳性表达,P63、34βE12全部阴性表达;用单酶标记法有36例(90%)P504s阳性表达,P63、34βE12全部阴性表达;1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中,两种方法结果完全一致,P504s全部病例阴性表达,P63、34βE12全部病例阳性表达。两种方法在前列腺穿刺标本中表达的一致率为98%。结论通过对两种染色方法的比较,混合型抗体P504s/P63/34βE12双酶标记法较单标抗体单酶标记法更易于观察分辨,尤其对前列腺穿刺标本,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更高,但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金属硫蛋白(MT)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不同Gleason分级的66例PCa组织、20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MT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MT在BPH组织和PC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20/20)和59.1%(39/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在BPH组织和PC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3/20)和69.7%(4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Gleason评分及临床分期的PCa组织中MT和VEGF的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P=0.004).结论 MT的高表达可能是PCa发生的一种生物学标志,且与VEGF存在协同作用.联合检测MT及VEGF对诊断PCa,判断其恶性程度及预后均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