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治疗少阳病主要方剂,药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组成,治疗伤寒少阳证,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为主要脉症。笔者认为,小柴胡汤虽为和解少阳、疏利肝胆而设,但其疏肝解郁、调达升降、宣通内外之功深含殊义。在临床中,辨证用治他病,取得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颖  韩为  张道宗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12):1080-1081
张道宗,教授,主任医师,全国第三、第四批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业医40余载,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内、外、妇、儿各科疑难杂症。笔者有幸师从张老,受益匪浅。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少阳病篇》。少阳病的主要脉证有: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不欲  相似文献   

3.
名称小柴胡汤。方剂组成柴胡4钱黄芩3钱党参3钱半夏3钱甘草1钱生姜3钱大枣4枚。源流发展本方为张仲景所拟,是《伤寒论》的名方,应用范围甚广。据统计,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载的270余条药方中,杂证除外,平均每条方的治证2条左右,而小柴胡汤的治证则有36条,其重要性可以想见。仲景原来以本方主治少阳经病,证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  相似文献   

4.
少阳病辨证施治举例王冠华易颂余作者单位:225700江苏省兴化市中医院王冠华男31岁主治医师少阳病居太阳之表与阳明之里之间,是半表半里的外感热病。其主要脉证为: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脉弦等。治疗大法以和解为主,源于《伤寒论》〔1〕,对于急性...  相似文献   

5.
王红 《当代护士》2003,(9):31-32
《伤寒论》是由医圣张仲景撰写的医学巨著 ,他所创立的辨证论治法则不仅注重论治 ,而且十分注重施护。笔者试就《伤寒论》辨证施护的方法分析归纳 ,予以讨论。1 把握病机 ,观察证候1 1 《伤寒论》按照疾病的病位、病机、证候和发展规律归纳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证候群。六经证候 ,以阴阳为纲领 ,以寒热辨疾病的性质 ,以表里辨疾病的部位 ,以虚实辨邪正的盛衰。1 2 六淫之邪 ,是通过三阳之表渐次传入三阴之里的。在病理变化上 ,表证病位浅 ,病势轻 ,这时要掌握服药的方法和出汗的程度。《伤寒论》桂枝汤方下有“………  相似文献   

6.
六经辨证,是汉代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论》一书中提出来的。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种不同的证型。一般说来,三阳证是指人体反应性增强或元盛而出现的证候;三阴证是指人体反应性减弱或衰弱而出现的证候。三阴证多由三阳证传变而来,一般传变规律是太阳→少阳  相似文献   

7.
小柴胡汤是临床常用方,《伤寒论》中关于小柴胡汤的论述多达10余条,应用范围从呼吸系统的疾病到消化系统疾病均有涉及,中医师在临证过程中也多以小柴胡汤为基础方治疗各种疾病,今通过分析伤寒论探讨小柴胡汤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验案探讨小柴胡汤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小柴胡汤源于《伤寒论》,是张仲景为和解少阳,疏利肝胆、通达表里而设。但其解郁利气,调达升降之机有良效。它的主证是脉弦细、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等,合称“柴胡八  相似文献   

9.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六经病中少阳病的主方,方中柴胡、黄芩清热解少阳经腑之邪热,且又疏肝利胆;生姜、半夏和胃止呕,能开能降,以助柴胡之透达而散邪气;人参、炙甘草、大枣温补脾气,扶正祛邪以阻断邪气内传太阴之路,也取肝病实脾之意。全方共凑辛开、苦降、甘调之功。此方虽治在肝胆,但又旁及脾胃,虽……  相似文献   

10.
小柴胡汤为张仲景《伤寒论》治疗少阳病之方。少阳应包括足少阳胆与手少阳三焦,性喜条达疏泄,有启陈致新之能。少阳之气能枢转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促进气血津液的运行。如果少阳受邪则枢转无力,使得周身气机不畅,内外上下之气不通,气血津液不行,则诸病生焉。小柴胡汤应用  相似文献   

11.
小柴胡汤方证的现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柴胡汤证出于《伤寒论》,据原文记载小柴胡汤证证治非常广泛,涉及十多个病症。论述条文散见于太阳、少阳、阳明、少阴、厥阴、差后劳复、呕吐哕下利病、妇人产后病、妇人杂病等等篇章,所占篇幅比较其他方剂都要大得多。有关小柴胡汤“主证”和“或然证”的论治以及小柴胡汤化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是《伤寒杂病论》的组成部分,东汉时张仲景所著。它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和伤寒诊治方面的丰富经验,在《内经·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创立了六经病证的辨证法则,成为中医学四大经典之一。一千多年来它不仅指导了外感热病的辨治,而且也广泛地应用于辨治各种杂病,从而形成了六经辨证体系。自金代成无己撰写《注解伤寒论》以来,相继注解《伤寒论》者不下二、三百家之多,是四大经典著作中注释最多的一部典籍,成为学习中医学的必读之书。  相似文献   

13.
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病的代表方剂。中医习惯“以汤名证”,故把小柴胡汤的适应证称之为“小柴胡汤证”。小柴胡汤的总病机是正邪分争在表里之间,即半表半里。总的表现是: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其总的治则是:和解表里。  相似文献   

14.
小柴胡汤载于仲景的《伤寒论》,是治疗少阳半表半里的主方,由柴胡、半夏、人参、甘草、黄芩、大枣、生姜共7味物组成,临床上,我们应用此方的体会是,本方多不限于原方所系的用途,临床灵适应用,其效甚捷。一、胁痛(胆石症术后)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虽以六经分证,然其病理变化却主要落实在脏腑之上。论中对五脏各有治法,就治心法而言,可谓据证立法,法随方出,面面俱到。兹将运用养心复脉、强心固脱、补益心阳法治疗心血管疾患的点滴体会,笔之于后。一、养心复脉法心主血脉。心气充沛,自可昼夜不停地鼓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是汉代名医张仲景的著作,以六经作为辨证的纲领。“伤寒”二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如《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由此可见,广义的伤寒,为一切外感疾病的总称。而狭义的伤寒,则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六经是指: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  相似文献   

17.
小柴胡汤是仲景所创,为众多名家喜用的名方.后世医家在研究《伤寒论》的实践运用中,多认为是和解少阳而治少阳半表半里之方,现今的方剂学教材亦作为和剂的首方予以讨论.其实,本方通过变通在临床上运用十分灵活广泛.  相似文献   

18.
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伤寒论》中治疗少阴病的方剂。《伤寒论》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原方治少阳阳虚兼太阳外感之证,笔者临床使用多年,体会本方不仅可治外感病,亦可治内伤病,在心血管疾病中如用之得宜,常可获良效。 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为治少阴病兼太阳病而设,故辨证要以少阴病提纲为辨证要点。《伤寒论》281条云:……  相似文献   

19.
<正>下利证是一常见的临床症状,在中医临床中属于"泄泻""痢疾""霍乱"范畴,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其进行详细的论述,虽以六经辨证立论,但八纲辨证具体应用于其中,可以说八纲辨证的具体应用实始于《伤寒论》,我们从八纲辨证的角度对《伤寒论》下利证作一论述,希望对进一步学习掌握《伤寒论》的辨证论治方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周围性面瘫为临床常见病,常于劳累受风后急性发病,西医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病机制,治疗效果虽可,但药物副作用较多,疗程长,而中医简便、灵验、副作用少,优势显著.目前,中医多采用中药和针灸治疗手段,中药多从祛风通络立法,针刺多从阳明经选穴.根据文献记载和临证经验,结合八纲和六经辨证思路,认为本病多为正气亏虚,邪犯少阳经,"少阳为枢",导致少阳枢机不利,气机升降出入失常,气血、津液及相火失其正常输布,面部筋肉失养而发为面瘫.本病病位在少阳经,证属小柴胡汤证,临床以小柴胡汤加减以和解枢机.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该方具有抗病毒、抗炎减轻水肿、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也切合该病的西医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