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和血脂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1年01月~2013年01月收治的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体检人员,分别作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清检测,对其血清检测相关指标结果加以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三项指标结果分别是(7.90±2.51)umol/l、(15.00±2.88)mg/l以及(0.93±0.17)mg/l,和对照组的对应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血清检测工作后,发现此类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发生了明显变化,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大小呈现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杨华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3):409-41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浆D二聚体(D—dimer)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183例糖尿病患者(其中85例并发脑梗死,98例无脑梗死)HbA1C、hs—CRP、D—dimer水平,并与89例健康人作比较。结果(1)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组HbA1C、hs—CRP、D.dimer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2)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组的HbA1C、hs—CRP、D—dimer含量均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结论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浆D二聚体(D—dimer)是诊断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糖尿病患者HbA1C、hs—CRP和D—dimer水平的变化有利于观察病情,对预防发生脑梗死和评价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院》2019,(10):1537-1539
目的探讨碱性磷酸酶、C反应蛋白、D-二聚体与腔隙性脑梗死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为观察组,选取本院同期排除腔隙性脑梗死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碱性磷酸酶(ALP)、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imer)水平,分析ALP、CRP、D-Dimer等指标水平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轻度梗死组、中度梗死组、重度梗死组ALP、CRP、D-Dime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LP、CRP、D-Dimer水平与腔隙性脑梗死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rs=0. 836,0. 921,0. 875,P=0. 021,0. 014,0. 018)。结论碱性磷酸酶、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与腔隙性脑梗死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王亚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422-5423,5425
目的 分析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5月~2011年5月,分别检测146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59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41例血清中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结论 血清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中明显升高,并且其水平与冠心病的病情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冠心病早期发现的指标,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D-二聚体、P选择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3种指标的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选取4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中D-二聚体、P选择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结果:各组组间D-二聚体、P选择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0.32,F=94.17,F=40.89;P<0.01)。随着病情的进展,D-二聚体、P选择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逐渐增高,以CDN组D-二聚体、P选择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为最高。D-二聚体、P选择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结论:D-二聚体、P选择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DN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本院门诊和住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6例,根据骨密度水平分为:合并骨质疏松组42例,骨量减少组28例,单纯2型糖尿病组46例。降血糖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Hcy、超敏C反应蛋白、25(OH)D、血钙、骨密度水平。结果合并骨质疏松组患者血清Hcy(15.48±3.65)μmol/L、超敏C反应蛋白(13.15±1.98)mg/L明显高于骨量减少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骨量减少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Hcy、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25(OH)D、骨密度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Hcy、超敏C反应蛋白与骨密度均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Hcy、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联合检测对评估患者病情和判断预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本院2010年到2011年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和8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中Hcy、hs-CRP及血浆D-D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分析比较。结果经研究显示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脑梗死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hs-CRP、D-D在脑梗死患者中均显着升高,通过各种途径参与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分别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和乳胶免疫比浊法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血糖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组的血糖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明显增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动态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对监测急性脑梗死病情变化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魏世锦 《现代保健》2010,(21):145-146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水平与脑梗死病变的关系。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治疗的120名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24h以内和治疗2周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监测情况与门诊健康体检者30名的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比较,有显著差异。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健康组(P〈0.01),发病24h的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治疗两周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P〈0.01)。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的神经损伤程度、梗死灶大小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中医医院脑病科住院的100例脑梗死患者,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酶循环法、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两组对象的CRP、Hcy、D-二聚体的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脑梗死组CRP、Hcy、D-二聚体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Hcy、D-二聚体的血清及血浆浓度值随病情的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重症患者明显高于轻型患者,并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Hcy、D-二聚体的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时明显升高,为脑梗死的诊断、了解病情变化及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LP-PLA_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D-二聚体(D-Dimer)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62例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LP-PLA_2、VEGF、和D-Dimer的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上述3项实验室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LP-PLA_2、VEGF和D-Dimer水平增高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血清LP-PLA_2、VEGF、和血浆D-Dimer水平的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评估和预后分析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与C反应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将56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急性脑梗死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组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中度、重度急性脑梗死组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而重度急性脑梗死组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度(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与C反应蛋白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推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程度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丁苯酞序贯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对其神经功能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3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均给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丁苯酞序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神经功能均较治疗前得到改善,且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改变,而观察组两项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两组治疗3个月后两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丁苯酞序贯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而且能够使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在急性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05月-2016年06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78例为观察组,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hs-CRP和Hcy水平,并对两组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hs-CRP和Hcy水平及血清hs-CRP和Hcy水平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和Hcy参与并促进了脑梗死的炎症反应,hs-CRP和Hcy检测在急性脑梗塞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aD)患者病情程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255例为观察组,利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按不同病情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患者,另取同期的健康者112例为对照组,采用酶循环法检测2组人员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散射比浊法检测2组人员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D-二聚体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cy、hs-CRP、D-二聚体浓度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病情程度患者之间比较,VaD患者Hcy、hs-CRP、D-二聚体与MMSE评分之间呈负相关性,即VaD患者MMSE评分越高,痴呆严重程度越低,并且血清Hcy、hs-CRP、D-二聚体水平降低,轻度痴呆患者血清中Hcy、hs-CRP、D-二聚体的水平值明显低于中度、重度痴呆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hs-CRP、D-二聚体可能参与了VaD的发病,血管性痴呆严重程度与Hcy、hs-CRP和D-二聚体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早期肾损害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2月~2010年7月收治的73例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MS1(39例)、MS2(34例)两组,MS1组患者肾功能正常,MS2组患者伴早期肾功能损害,选取3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记为对照组,对所有受测人群的年龄、性别、血脂、血压、血糖进行分类总结,对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肾功能损害指标进行监测,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与代谢综合征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并对肾功能早期损害患者进行系统性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MS2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9.23±0.52)mg/L,MS1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1.75±0.38)mg/L,对照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0.18±0.12)mg/L,代谢综合征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在一定范围内成正相关。对MS2组患者进行干预治疗后,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与肾损害呈正相关,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判断代谢综合征患者病情进展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疗效及其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5月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塞病人28例为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同时期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塞26例为对照组,应用小牛血去蛋白血清治疗,观察两者的疗效并比较两组病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08%,两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于治疗2周后其下降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法拉奉是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剂,是治疗急性脑梗塞很有效的药物。其对脑神经有修复保护作用。另外依达拉奉具有抑制损伤后炎症反应的作用,且于临床应用中未见有不良反应,症明其中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的变化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其中稳定期患者43例(COPD组),急性加重期患者46例(AECOPD组),选取同期4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采集静脉血进行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的检测,观察比较三组的观察指标含量及阳性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OPD组、AECOPD组的血浆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含量均明显增高,且AECOPD组更为显著,而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AECOPD组的血浆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的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AECOPD组明显高于CO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COPD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病情评估及预后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学工程》2016,(2):205-206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脑梗死病情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Hcy(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及hs-CRP(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水平。同时根据不同脑梗死体积将观察组细分为小梗死组(35例)、中梗死组(35例)及大梗死组(30例),比较三组血清Hcy及hs-CRP水平,并分析脑梗死体积与血清Hcy及hs-CR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Hcy及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梗死体积患者的血清Hcy及hs-CRP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及hs-CRP水平与梗死体积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直线相关性(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及hsCRP水平显著升高,且与梗死体积有显著的相关性。血清Hcy及hs-CRP的检测可应用于监测急性脑梗死的病情。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检测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临床意义。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1979~2011.01)、VIP(1989~2011.01)和万方数据库(1997~2011.01)有关文献,采用RevMan 4.2.2.0软件对入选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6篇研究符合要求,纳入分析。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检测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