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微细结构受损及骨强度降低,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好发于绝经后的妇女及老年人.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相关骨折发病率将逐年增加.2002年至2006年北京地区50岁以上人群中女性髋部骨折发生率增加约58%,男性髋部骨折发生率增加约49%[1].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愈合缓慢,治疗此类骨折还需抗骨质疏松治疗.抗骨质疏松药物通过抑制骨吸收或促进骨形成干扰骨组织的代谢.骨折愈合是骨折后骨组织的自我修复过程,也是骨代谢的一种表现形式.使用干扰骨代谢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对骨折愈合有何影响,目前文献报道不多,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袁冰  韦卓 《骨科》2014,5(2):125-128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大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由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骨质疏松症的原始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及术后再骨折过程中抗骨质疏松药物的治疗非常重要,临床应用的抗骨质疏松药物主要包括两大类:骨吸收抑制类及促进骨形成类。随着骨代谢途径认识的不断加深,不断升级目前已有药物、已有药物的合理配伍使用、研发新型的改变细胞功能和基因表达的药物、继承和发展祖国传统中医药等都是值得探索的方向。随着这些新进展、新方案逐步通过临床试验的检验,将会给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常发生于股骨颈、胸腰椎和股骨转子间等部位。骨质疏松 性骨折的发病率除了与骨密度和骨强度的降低相关,还与年龄、性别、种族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骨质疏松性骨折多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严重影响老年 人的生活质量。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分为抑制骨吸收以及促进骨形成两大类,抑制骨吸收类药物可防止骨吸收,而促进骨形成药物可以促进新骨形成。促进骨形成 类药物在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症、替代性骨质疏松症药物失效、不耐受的个体、伴有其他骨质疏松症的禁忌症,以及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中可以起到主要作 用。而目前针对骨质疏松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及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本综述的主要目的是讨论药物和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 折治疗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范围内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骨质疏松症患者不仅易于发生骨折,他们在接受牙种植、人工关节置换等治疗时,还经常存在生物植入材料骨整合不佳、甚至松动脱落的问题,严重限制了中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探索各种科学、合理的方法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代谢状况,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改善骨质疏松状态下植入体的骨整合已经成为骨科、矫形外科、口腔颌面外科以及老年医学等多学科领域内亟待解决的难题。近期的研究发现,微量元素锶是一种具有促进成骨和抑制骨吸收双重作用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本文就微量元素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抗骨质疏松药物对骨质疏松性骨折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并发症,在治疗骨折的同时还需要抗骨质疏松治疗,但这些药物是否干扰骨折愈合以及骨折后是否可以使用,如何使用?临床争议较大。本文的主要是对抗骨质疏松药物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进行概述。抗骨质疏松的药物可以分为:膳食补充剂、抗骨吸收药物、促进骨形成药物和同时具备这两种效果的双重作用药物,以及最近尚在研究的一些新药物。众多学者对抗骨质疏松药物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做了大量的研究,大多数临床和实验室的证据表明治疗骨质疏松药物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有中性的或者积极的影响,但也有些研究得出不同的结论,归纳和总结这些结论将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细微结构受损,导致脆性骨折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随着人类寿命延长和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持续增高,且所致的疼痛和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故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非常重要。目前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明确,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手段,但临床上发现单药治疗作用有限,基于不同的作用机制,有学者提出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联合治疗。本文针对抗骨质疏松症药物中的两类即抗骨吸收和促骨形成药物之间的联合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过程及期问的细胞学变化情况。方法切除成年雌犬双侧卵巢,造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并人为造成胫骨骨折用螺钉内固定,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发现骨质疏松性骨折后两周左右,骨折骨小梁表面及周围有大量大小不等的圆形细胞增殖,骨吸收陷窝内有胶原纤维形成,但比较稀疏、紊乱。在骨折塑形改造期,破骨细胞性骨吸收活动显得异常活跃,而成骨细胞性骨形成显得异常微弱。结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不但要使骨折良好复位,坚强固定,而且在骨折塑形改造期,更应该促进成骨细胞的活性,降低破骨细胞活性,使骨形成增加,骨吸收减少。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之一,无论是 1 型还是 2 型糖尿病患者,其发生骨质疏松症和糖尿病性骨折的风险均显著升高。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骨转换指标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尤其是骨形成动力不足。目前针对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尚无明确的指南。抗骨质疏松症药物尤其是抗骨吸收药物,可进一步降低骨转换,同时,其可能影响骨钙素(osteocalcin,OC)等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对糖代谢产生不利影响。而目前许多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发现,常用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用于糖尿病患者不仅有抗骨质疏松作用,甚至可能对糖代谢产生积极影响。本文通过综述抗骨质疏松症药物对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及骨代谢的影响,旨在为糖尿病患者抗骨质疏松治疗及避免糖尿病性骨折的发生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不同于其他抗骨质疏松药,雷尼酸锶是新型具有双重药理作用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即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雷尼酸锶可改变骨微结构,增加骨密度和骨强度,从而降低骨折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研究显示,它能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椎体和非椎体骨折的风险,并具有作用长久、安全性好、耐受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老年人,但在其他年龄段也有可能发病。脆性骨折好发部位多集中在髋关节、脊柱及腕关节。目前有多种现成的及有效的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如双膦酸盐、降钙素等。但由于医师及患者对骨质疏松知识不够熟悉、患者过度担心药物不良反应、抗骨质疏松药价格过高等因素的影响,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率与依从性仍较低,这导致了骨密度增加减慢,骨折发生率增加,很大程度的加重了临床和经济负担。因此,提高骨质疏松患者的药物治疗率及依从性变得至关重要,早期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和长期坚持服药可以缓解骨量流失甚至提升骨量,显著降低患者骨折风险。本文主要回顾综述了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率及依从性现状,影响药物治疗率和依从性的原因,以及提出改善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率和依从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与植骨融合方式之间的关系,以探讨胸腰椎骨折植骨融合的最佳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1995年5月~2005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病人197例,其中A组单纯内固定(不植骨)患者14例,B组“H”形椎板植骨21例,C组横突间植骨67例,D组椎间、椎内联合横突间植骨95例。[结果]术后随访6~32个月,内固定断裂12例,其中A组4例,B组3例,C组5例,D组0例,4组中D组内固定断裂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椎间、椎体内联合横突间植骨重建脊柱三柱的稳定性,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能有效降低内固定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volume of the hypophysis, of the epiphysis and of the subfornical organ to body weight and volume of the hypothalamus were studied on 193 rodents belonging to 41 species. Concerning the volume of the hypophyseal lobes the regression slopes of Rodentia occupy an intermediate position between those of Isectivora and Prosimians studied by BAUCHOT. The volume of the epiphysis increases more rapidly with the weight of the body than that of the hypophyseal lobes, the volume of the subfornical organ increases on the contrary more slowly.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Summary The properties of the afferent fibres from the capsule of the hip joint have been studied in the cat in situ, in relation to joint rotation, and in an isolated capsule preparation which was opened and stretched directly with an actuator.In situ two types of afferent fibres were found, those having a full range of sensitivity and others having only a limited range in response to the joint rotation. When studied in isolated tissue the afferent fibres of the capsule were uniform in threshold and sensitivities, and no full range receptors were found. We conclude that the full range receptors which enter the articular nerve of the hip are spindle afferents and not capsule receptors. On the basis of these and previous results in animals and man the role of joint receptors in kinaesthesia and position sense is discussed.
Résumé Les auteurs ont étudié les propriétés des nerfs afférents à la capsule de la hanche, chez le chat en imprimant à l'articulation des mouvements de rotation et sur des préparations de capsule isolée et ouverte en l'étirant directement grâce à un dispositif mécanique.In situ, on a trouvé deux types de nerfs afférents, les uns ayant en réponse à la rotation articulaire une étendue complète de sensibilité et les autres seulement une sensibilité limitée. Sur la capsule isolée les nerfs afférents sont indentiques en ce qui concerne le seuil et la sensibilité et on ne trouve aucun récepteur complet. On en conclut que les récepteurs de toute l'étendue de la sensibilité qui pénètrent les nerfs articulaires de la hanche sont des fibres en fuseau d'origine musculaire et non des récepteurs capsulaires. Sur ces bases et sur les résultats précédemment obtenus chez l'animal et chez l'homme, les auteurs discutent le rôle des récepteurs articulaires dans la cénesthésie et le sens des positions.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