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源性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辅助治疗新生儿科的大量羊水吸入性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科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住的新生儿大量羊水吸入所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32例,通过知情同意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16例,对照组16例。两组均应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商品名珂立苏,北京双鹤现代医药技术有限公司)40100 mg/kg。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1、12、24、36 h血气在正常范围的呼吸机参数变化。监测吸氧浓度、血气分析的结果,计算OI和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观察上机、用氧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给予PS气管滴入后,呼吸机参数明显下调,OI明显降低,a/APO2明显升高,肺氧合功能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上机时间、用氧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S治疗新生儿大量羊水吸入所致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对改善症状及预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128例患有NRDS的新生儿依据用药方案差异分为两组,其中63例给予吸痰、吸氧、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其余65例在此前提下采用PS制剂气管内给药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6 h后PaO2、pH、PaO2/FiO2值均显上升趋势(P〈0.05),而PCaO2下降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分别为23.08%与41.27%,观察组相对较低(P〈0.05);两组住院与机械通气时间及其疗效(分别为95.38%与82.54%)对比观察组均更为理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S用于对新生儿NRDS的治疗,可明显改善其临床病症与缩短治疗时间,也有利于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疗效,该法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方法参照组患儿均送入新生儿CCU病房实施重症监护。给予其常规的保暖、静脉营养、感染防控、水电及酸碱平衡维系及其他相应对症治疗,同时应用CPAP辅助呼吸治疗。临床组在参照组的常规治疗方案及CPAP辅助呼吸的基础上,额外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比照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气指标中血液pH、PaO2及PaCO2的治疗前后改善情况。最后统计两组CPAP呼吸辅助总时长及吸氧总时长。结果临床组总有效率为94.03%,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1.64%(P<0.05)。两组治疗前pH、PaO2及PaCO2三个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较治疗前相比显著改善(P<0.05),且临床组其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临床组其CPAP呼吸辅助总时长及吸氧总时长均显著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其临床疗效显著,可迅速恢复患儿的自主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4.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性的抽取了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48例肺透明膜病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4例。研究组在出生后1d内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来治疗,对照组不使用。比较X线、并发症和呼吸时间,评测肺表面活性物质疗效。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在X线、并发症和呼吸时间等有明显差异,卡方检验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上有较好的疗效,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能减少新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与晚使用的疗效区别。方法:对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28例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按用药时间即用药于出生后3~12h、12~24h分组进行临床观察,比较两组低流量(每分氧流量〈40%)吸氧血氧饱和度达90%以上所需时间和总用氧时间。结果:生后3~12h用药者低流量(每分氧流量〈40%)吸氧血氧饱和度达90%以上所需时间和总用氧时间比生后12-24h用药者明显缩短。结论:对于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及时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尽可能在出生3~12h之前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能发挥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按照数字表法将2011年5月~2013年5月本科收治的肺透明膜病患者86例分成对照组34例和试验组52例,其中对照组未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试验组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比较两组的患者应用机械通气率、存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应用机械通气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存活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可尽早改善患者的症状、有效的降低应用机械通气率、显著的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大大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PS在足月新生儿肺出血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40例肺出血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组PS组(机械通气+气管内滴注血凝酶和PS)和对照组(机械通气+气管内滴注血凝酶),每组20例,机械通气12 h,行血气分析,同时记录呼吸机的相关参数(RR、Vte、PIP、Pmean、Crs);治愈新生儿肺出血停止平均时间 和撤离呼吸机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PS组治愈18例,死亡2例;对照组治愈17例,死亡3例,病死率(10% vs 15%)较相近(P﹥0.05);PS组肺出血停止和辅助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43.78±8.14 vs 50.65±7.77,70.56±6.92 vs 76.06±7.29,h)(P﹤0.05);呼吸力学指标PS组PIP和 Pmean 低于对照组(27.72±1.41 vs 28.12±1.27,24.50±1.54 vs 26.06±1.25 , cmH2O)(P﹤0.05),Crs高于对照组(0.85±0.13 vs 0.76±0.09, ml/cmH2O)(P﹤0.05), RR和Vte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氧动力学指标PaO2 、SaO2比较变化相近(P﹥0.05),PS组PaO2/ Fi O2高于对照组(234.11±30.14 vs 215.88±14.30)(P﹤0.05)。结论 外源性 PS主要通过改善氧合及呼吸力学效应等机制,有效防治足月新生儿肺出血。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20,(1):166-168
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共计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n=40)和对比组(n=40),对比组新生儿行常规呼吸支持治疗,研究组新生儿在对比组基础上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比分析不同组别新生儿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血气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新生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和用氧时间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新生儿治疗前各项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研究组新生儿的PH和PaO2均高于对比组、PaCO2低于对比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新生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比组新生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7.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效果更佳,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和用氧时间,改善新生儿血气指标,可在临床中予以广泛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9.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黎  夏传雄  刘亚玲  徐崇民 《医药导报》2003,22(11):788-790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用肺表面活性物质首剂120 mg,给药时间为出生后3~16 h,平均(5.9±3.2) h,12 h后再用120 mg.分右侧卧、左侧卧、平卧3个体位各1/3剂量,每注入1/3剂量后用复苏气囊供氧1~3 min,使药液在肺内均匀分布,约10 min完成注药过程.结果:用药后即刻症状和体征改善,血气分析明显好转,吸入氧浓度降低,48 h内X线胸片明显改善.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对NRDS疗效肯定,在改善氧气交换和肺部病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有呼吸困难症状的新生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儿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保温、吸痰、吸氧、补充能量等传统治疗,研究组患儿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固尔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h血气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前,血气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h后,两组患儿的血气指标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患儿改善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均更低(P<0.05)。结论 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具有较好的效果,对于新生儿肺功能的提高亦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并可降低新生儿呼吸困难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聂振清  陈晓燕 《安徽医药》2019,23(6):1222-1225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联合不同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连续性纳入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监护室所收治的NRDS病人共72例,均给予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据病儿家庭经济条件及家长意见病儿分别接受猪肺磷脂注射液(40例)和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32例)治疗,比较两组病儿临床治疗结果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两组病儿血气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猪肺磷脂注射液组在用药后第4小时及第24小时血气氧分压[p(O2)]分别为(78.39±12.34)、(85.61±9.46) mmHg,显著性高于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 h=2.079,P4 h=0.041;t24 h=2.257,P24 h=0.027);猪肺磷脂注射液组第24小时血气二氧化碳分压[p(CO2)]为(38.16±11.72)mmHg,显著低于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组(t=2.193,P=0.031)。猪肺磷脂注射液组给药时间为(4.73±1.67) min(t=13.142,P<0.001),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时间为(96.34±22.17) h(t=3.227,P=0.002),均显著性低于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组,但两组重复给药比例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猪肺磷脂注射液应用方便,可更加有效地改善病儿血气指标,缩短CPAP时间,且不增加病儿治疗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酚妥拉明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8例重症新生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每次0.5 g,每6 h给药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酚妥拉明0.2 mg/kg,每天给药2次。两组均治疗5 d。比较两组的症状改善情况、血清炎症因子和肺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有效率74.07%比较,观察组有效率88.89%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每天吸痰次数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4(IL-4)以及白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降低,白介素-10(IL-10)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第一秒最大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气25%流速(MEF25)、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及用力呼气50%流速(MWV50)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酚妥拉明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的效果较为确切,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效果。方法将本院NICU收治的40例MAS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外源性PS。结果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死亡、气漏、败血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PS治疗MAS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患儿的病死率及并发症,减轻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氨溴索和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将47例NRDS随机分为两组,氨溴索组22例,30mg/(kg·d),分3~4次静脉给药,连用3d;PS组25例,首剂200mg/kg,气管内给药,重复100mg/kg,间隔6h以上,最多用3次。结果氨溴索组治愈13例占59.18%,好转3例占13.6%,死亡6例占27.3%;PS组治愈18例占72%,好转2例占8%,死亡5例占20%。两组比较,PS组疗效高于氨溴索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7,P〉0.05),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5,P〉0.05)。结论氨溴索与PS治疗NRDS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5.
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且疗效显著。但具体实施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临床方法学问题尚未达成普遍共识。本文归纳了以近三年为主的国内外文献,对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NRDS的用药时机、给药途径及剂量范围等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薇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7):2592-2593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将60例NRDS患儿按照是否使用PS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析比较其血气分析指标、吸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治疗6h后,治疗组血pH值(7.41±0.11)、氧分压(PaO2) (69.8±11.9)mm Hg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 (48.7±11.1)mm Hg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7.24±0.13)、(53.3±9.8)mm Hg、(59.1±12.7)mm Hg(t =3.35、2.88、3.24,均P<0.05);治疗组吸氧时间(98.2±29.2)h、机械通气时间(77.6±30.4)h及住院时间(12.9±1.7)d也短于对照组的(143.9±26.5)h、(121.4±22.9)h、(17.6±2.1)d(t=4.56、5.32、4.86,均P<0.05).结论 在NRDS治疗中应用PS,有助于改善患儿通气和换气功能,缩短患儿吸氧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7.
姚兴联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1646-1647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联合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37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珂立苏联合NCPAP组,23例)、对照组(单纯NCPAP组,14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效果及血气分析、胸片等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缓解,血气分析显示pH值和PaO2、PaCO2较治疗前显著好转;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珂立苏联合NCPAP治疗NRDS可有效改善患儿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8.
姚兴联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2):1646-1647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联合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37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珂立苏联合NCPAP组,23例)、对照组(单纯NCPAP组,14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效果及血气分析、胸片等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缓解,血气分析显示pH值和PaO2、PaCO2较治疗前显著好转;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珂立苏联合NCPAP治疗NRDS可有效改善患儿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