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2020年沈阳市大东区东塔社区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20年5月在沈阳市大东区东塔社区抽取3 869例居民开展调查。筛查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分析危险因素暴露情况。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3 841份,问卷有效应答率为99.28%(3 841/3 869)。有效问卷中检出高危人群962例,总检出率为25.05%(962/3 841)。社区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检出率与性别和年龄相关,其中男性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高于女性,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吸烟、缺乏运动、血脂异常及糖尿病的暴露率在不同性别脑卒中高危人群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缺乏运动、脑卒中家族史、明显超重或肥胖及血脂异常的暴露率在不同年龄脑卒中高危人群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2020年沈阳市大东区东塔社区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和危险因素暴露率均处于中等水平,应根据高危人群的具体危险因素制订精准的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老年人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为该地区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6年4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杨浦区社区2 022名≥60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分析该社区老年人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结果上海市2 022名社区老年人对吸烟、饮酒、高血压、心血管病、糖尿病、高血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房颤、左心室肥厚、超重或肥胖等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的暴露率分别为9.1%、3.5%、62.8%、15.1%、17.9%、16.3%、8.2%、4.0%、2.9%、48.0%。不同性别社区老年人比较,男性老年人对吸烟和饮酒的暴露率均高于女性老年人,对心血管病和房颤的暴露率均低于女性老年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社区老年人比较,不同年龄男性老年人对吸烟、饮酒、高血压、心血管病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暴露率不同,不同年龄女性老年人对高血压和心血管病的暴露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和女性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风险积分平均分分别为(9.42±2.67)和(9.37±2.63)分,不同性别社区老年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男、女性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风险积分平均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男性和女性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比例分别为47.7%和48.7%,不同性别社区老年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男、女性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上海市社区老年人对高血压、超重或肥胖、糖尿病、高血脂和心血管病等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处于较高的暴露水平,近半数的老年人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对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院》2017,(6):844-84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桃源社区40岁以上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了解我市本土化的脑卒中高危因素顺位及其人群分布情况,为制定社区居民脑卒中特异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深圳市桃源社区4 006例40岁以上常住居民为筛查对象,所有筛查对象均使用统一的脑卒中风险评估表进行风险初筛,并进行初步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查;对初筛判定为高危风险的人群进一步进行高危人群复筛。结果本社区4 006例筛查对象中的脑卒中风险因素顺位依次为血脂异常、高血压、明显超重或肥胖、体育锻炼少、吸烟、脑卒中家族史、糖尿病、房颤、脑卒中病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人群中具有1项、2项、3项、4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分别有1 275、878、429、278例;研究对象中,男性组的高血压、异常血脂、糖尿病、吸烟、明显超重或肥胖、体育锻炼少、脑卒中家族史、脑卒中病史的检出率均高于女性组(P<0.05);明显超重和肥胖、高血压在不同受教育程度者之间检出率均较高(P<0.05);40~69岁组,血脂异常、吸烟、明显超重或肥胖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P<0.001);筛查人群中有76人被诊断为脑卒中,脑卒中粗患病率为1.90%;脑卒中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低危人群2 791人(69.67%),中危人群493人(12.31%),高危人群646人(16.12%)。结论桃源社区≥40岁人群脑卒中粗患病率为1.90%,与2012年全国粗患病率接近(1.96%);血脂异常、高血压、明显超重或肥胖为影响该社区居民脑卒中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和掌握北京市房山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及其人群分布特征,为社区建立脑卒中高危人群干预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房山区户籍>45岁居民6 342人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6 342名居民中有1 853人被评估为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为29.22%。高危人群中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者205人,脑卒中危险因素≥3项者1 648人。在1 648名脑卒中危险因素≥3项的高危人群中,高血压、明显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缺乏锻炼、脑卒中家族史、吸烟、房颤暴露率分别为85.62%、77.55%、40.96%、36.59%、35.38%、33.07%、32.89%、3.16%;女性高危人群糖尿病、血脂异常、明显超重或肥胖、缺乏锻炼、脑卒中家族史危险因素暴露率高于男性,男性高危人群吸烟率高于女性;高危人群的慢性病共患暴露率较高。结论房山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整体暴露水平较高,应积极采取措施,有效控制高危人群的血压、血糖和体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和掌握北京市大兴区946例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及其人群分布特征。方法抽取大兴区亦庄镇、旧宫镇和安定镇3个乡镇中的各1个社区,采取整群抽样方法 ,对3个社区中≥45岁的1000名北京户籍居民进行调查。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对符合入选标准者进行一般项目及脑卒中常见危险因素现况调查;按年龄和性别分组,对危险因素暴露率及其人群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和描述。结果符合纳入标准且最终纳入数据统计分析的人数为946人,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卒中家族史、肥胖、吸烟、饮酒等因素的暴露率分别为34.5%、7.5%、13.7%、26.5%、37.1%、23.3%和31.9%。男性年龄组心脏病、糖尿病、吸烟史和饮酒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年龄组高血压病、心脏病、卒中家族史、肥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间肥胖、吸烟史和饮酒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及性别间收缩压、舒张压和体质指数(BMI)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兴区946例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整体暴露水平较高,各因素暴露水平与年龄、性别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分布及超重肥胖状况,以明确干预工作的重点,为社区制定脑卒中防治干预策略服务。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对社区50岁及以上本市户籍居民1374人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检,然后将调查数据进行网上录入分析。结果 1374名居民中有1129人被评估为脑卒中高危人群,占总人数的82.17%,超重453人,占高危人群总数的40.12%,肥胖453人,占高危人群总数的40.12%,中心性肥胖826人,占高危人群总数的73.16%,超重且中心性肥胖777人,占高危人群总数的68.82%;超重、肥胖男女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不同年龄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60~69岁年龄组超重、肥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50~59岁年龄组。结论社区中老年人群超重、肥胖发生率较高,60岁以上女性超重、肥胖发生率较高,应立足社区卫生服务,从宣传教育和健康促进入手,对高危人群进行体重管理及综合干预,重点关注60岁以上女性,降低或延缓脑卒中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汉中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高危因素分布特征及暴露水平,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和干预措施,提高群众的生命质量。方法对医院门诊及随机选定某一个镇全体40岁以上人群进行脑卒中常规初筛,共有6 580人次,其中,危险因素大于等于3个的为高危人群共计1 278人,符合统计要求共1148人,对此人群进行各危险暴露率的统计描述;对1148人每100人次抽取约10人,得119人样本,进行高盐、高脂饮食与高血压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1 148人群中不同性别间:糖尿病、心脏病、吸烟、大量饮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肥胖、吸烟、体育锻炼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高危人群中,高盐、高脂饮食与高血压之间统计学意义不确定(P≈0.05)。结论汉中1148例脑卒中高危人群高危因素整体较高,一些危险因素暴露水平与年龄、性别相关;脑卒中高危人群中,高盐、高脂饮食、高血压并存且较高水平,但二者之间相关性不确定。  相似文献   

8.
哈尔滨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城市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T2DM)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适宜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8年11月—2009年5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在哈尔滨市抽取的4个社区1 491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调查的1 491名社区居民中,T2DM患者456例,T2DM患病率为30.58%;不同特征社区居民T2DM患病率比较,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超重或肥胖、腹型肥胖、高血脂、体育锻炼和饮酒居民T2DM患病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人均年收入和吸烟居民T2DM患病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糖尿病家族史、高血脂、腹型肥胖、高血压、超重或肥胖是哈尔滨市社区居民T2DM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糖尿病家族史、高血脂、高血压和肥胖是哈尔滨市社区居民T2DM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本研究了解辽阳县柳壕镇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脑卒中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18-01-15-2018-03-25在辽阳县有一定基础的乡镇选取>40岁常住居民,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式,评估出脑卒中高危人群。对筛查结果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 412名常住居民中共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人群929名,检出率为38.52%;不同性别(χ~2=15.91,P<0.01)、年龄(χ~2=200.75,P<0.01)和受教育程度(χ~2=56.20,P<0.01)脑卒中危险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职业脑卒中危险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83,P=0.45。在高危人群中,危险因素暴露率顺位为高血压病(92.03%)、血脂异常(67.38%)、脑卒中家族史(53.82%)、吸烟(46.07%)、糖尿病(41.66%)、缺乏运动(32.62%)、明显超重或肥胖(29.60%)、心房颤动(1.72%);不同性别高危人群中,吸烟(χ~2=169.03,P<0.01)、血脂异常(χ~2=4.15,P=0.04)、糖尿病(χ~2=10.04,P<0.01)、缺乏运动(χ~2=18.08,P<0.01)的暴露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间的高血压病(χ~2=13.52,P<0.01)、血脂异常(χ~2=10.60,P=0.02)、脑卒中家族史(χ~2=28.41,P<0.01)、明显超重或肥胖(χ~2=80.20,P<0.01)、缺乏运动(χ~2=42.52,P<0.01)的暴露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辽阳县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和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均较高,针对较高的高危人群检出率,应采取有效的三级预防措施,对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高危人群进行重点干预,从而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描述社区≥40岁人群超重与肥胖的人群分布并探讨其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水平.方法 2003-2004年,在上海市奉贤区某社区整群抽取≥40岁人群11 791人,符合纳入标准且有应答者10 565人,设计统一的脑卒中危险因素调雀表,进行脑卒中常见危险因素现况调查,调查方法为面对面的询问方式,测晕身高、体重、血压等指标,进行脑血流动力学参数(CVHP)检测.描述该人群超重与肥胖的年龄、性别分布,并以60岁为截断点,分别按正常体重、超重、肥胖分成3组,比较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的组问差异.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男性超重与肥胖率为28.5%和4.1%,女性为26.3%和4.2%(P=0.045);超重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分别为(132.5±19.4)mm Hg和(83.9±10.5)mm Hg(I mm Hg=0.133 kPa),均低于肥胖组,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在<60岁年龄组,心脏病、脑卒中家族史的暴露率以及≥60岁年龄组的糖尿病暴露率随BMI增加而显著升高;两个年龄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和CVHP积分异常率均随BMI的增加而显著上升;多因素分析显示,与超霞和肥胖有关的独立因素分别是高血压、脑卒中家族史、心脏病史、积分值<75分、性别和年龄.结论 社区≥40岁人群中超重或肥胖的比例约占30%,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整体暴露水平随着BMI的增加而上升,尤其在中年人群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吉林省部分农村地区中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聚集情况,为该地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09-2011年吉林省40~79岁中老年1 291例,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调查内容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年龄、疾病史、家族史、吸烟饮酒史等。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聚集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中老年人吸烟、重度饮酒、超重/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的暴露率分别为39.66%、15.10%、38.50%、36.33%、34.24%、7.05%。朝鲜族老人重度饮酒、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的暴露率均高于汉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性别之间,吸烟、重度饮酒和超重/肥胖暴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年龄组间,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的暴露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有12.32%的研究对象不暴露任何危险因素,暴露1、2、3种危险因素的对象分别有25.56%、27.73%、34.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朝鲜族人群至少暴露1、2、3种危险因素是汉族的1.297、1.368、1.477倍;男性至少暴露1、2、3种危险因素是女性的8.553、11.550、19.381倍。结论吉林省部分农村地区的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聚集暴露率较高,特别是高龄的朝鲜族男性,要重点关注和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并比较湖北省某城乡社区(即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城市社区与黄冈市福主农村社区)中老年人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情况,为制定相应的脑卒中危险因素管理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健康体检收集两地675名中老年人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675人,3.3%的被调查者患有脑卒中(22人),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率从高到低依次是高血压44.1%、吸烟25.0%、缺少锻炼23.7%、明显超重或肥胖20.9%、血脂异常19.7%、高同型半胱氨酸17.0%、高血糖11.7%、家族史8.6%以及心脏病5.5%。城乡排序有差异,城市人群高血压、缺少锻炼、血脂异常比较突出,农村吸烟、高同型半胱氨酸特别突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危险因素个数以1~3个最多,城乡脑卒中危险因素个数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2个及以上危险因素比例均高于农村,城市和农村的男女脑卒中危险因素个数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2个及以上危险因素的比例均高于女性。结论根据城乡差异、性别差异积极采取措施管理脑卒中危险因素,城市社区注重引导居民调整不健康生活方式,农村地区高同型半胱胺酸不容忽视,男性吸烟、女性肥胖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上海市≥50岁城镇社区居民脑卒中危险因素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CVHI)异常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在上海市长白和五角场镇社区抽取的2 031名≥50岁社区居民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CVHI检测。结果上海市≥50岁城镇社区居民高血压、心血管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家族史、超重或肥胖、吸烟和饮酒等危险因素暴露率分别为51.1%、30.3%、18.2%、21.6%、26.9%、46.3%、11.6%和8.0%;CVHI积分值<75分的脑卒中高危个体比例为42.0%,且随着年龄增长呈显著的上升趋势(χ2=100.620,P<0.01);CVHI积分值0~24.9、25.0~49.9、50.0~74.9、75.0~100分者分别占7.9%、12.6%、21.5%、58.0%,不同年龄居民CVHI积分值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87,P<0.01)。结论上海市≥50岁城镇社区居民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暴露率处于较高水平,脑卒中高危个体较多,且高危个体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南京市江宁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现状和相关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为进一步开展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在南京市江宁区土桥、麒麟2个街道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6 061名40岁以上常住居民作为筛查对象,采用项目统一制定的调查问卷,由经培训合格的调查员采用一对一询问的方式进行入户调查。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脑卒中高危人群的主要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共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人群845人(13.9%)。高危人群中高血压(72.0%)、缺乏锻炼(63.4%)、超重或肥胖(38.8%)、血脂异常(34.9%)、吸烟(33.1%)、糖尿病(22.5%)、脑卒中家族史(21.9%)和房颤或明显的脉搏不齐(2.4%)等危险因素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非高危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房颤或明显的脉搏不齐、吸烟、缺乏锻炼、超重或肥胖、脑卒中家族史均与脑卒中高危密切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16.412、10.928、23.471、11.520、6.922、40.414、5.320和142.446,P0.01)。结论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管理,控制和消除危险因素,对脑卒中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不同危险因素人群的社区脑卒中干预效果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社区脑卒中干预在不同危险因素人群中的效果。方法1987年在北京和长沙两城市各选择2个不相邻、框架人口约为1万的自然人群,分别作为干预和对照社区,从2个社区35岁以上人群中分别选取2700名既往无脑卒中病史的居民作为队列人群,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基线调查,两城市共入选干预队列5319人,对照队列5506人。在干预队列,对筛查出的高危对象进行社区干预,对照队列的人群则顺其原有医疗不予干预。干预时间为12年。结果干预队列脑卒中发病的危险比对照队列低22%(HR=0.78,95%CI:0.66~0.92)。无论居民是否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干预队列脑卒中发病率都低于对照队列,无论教育水平如何、是否肥胖或超重,脑卒中发病率均有明显降低,但是在男性、吸烟和饮酒者中脑卒中发病率在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队列脑卒中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队列(HR=0.27,95%CI:0.17~0.42)。脑卒中死亡率在不同危险因素水平均有明显的降低(P<0.05)。结论经过长期的社区干预,不仅可以降低高危人群脑卒中的发病和死亡危险,无危险因素的社区居民也受益。但是男性、吸烟和饮酒者的干预还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6.
唐山市4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和掌握河北省唐山市4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及其人群分布特征.方法 在唐山市整群抽取年龄≥40岁的人群作为目标人群.设计统一的卒中危险因素调查表,对符合入选标准者进行一般项目及脑卒中常见危险因素现况调查;采用现况研究方法,按年龄和性别分组,对危险因素暴露率及其人群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和描述.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且最终纳入数据统计分析的人数为5 267人,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卒中家族史、肥胖、吸烟、饮酒等因素的暴露率分别为30.70%,21.80%,5.45%,29.07%,20.24%,22.78%和11.24%.除男性肥胖和女性饮酒外,各年龄组及性别间危险因素暴露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男性体质指数(BMI)外,不同年龄组及性别间收缩压、舒张压和体质指数(BMI)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暴露水平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结论 唐山市≥40岁人群中脑卒中危险因素整体暴露水平较高,各因素暴露水平与年龄、性别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建立甘肃省兰州地区脑卒中防控数据库,对兰州地区城市和农村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结果及危险因素对比分析,为兰州地区脑卒中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2016年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兰州市城关区临夏路社区、榆中具三角城乡2个社区抽取≥40岁5 341名常住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对调查的高危人群登记编码,并填入建立的脑卒中防控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应用SPSS 24.0软件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5 341名筛查对象中,城市居民3 796名,其中脑卒中高危人群982名(25.9%),农村居民1 545名,其中脑卒中高危人群281名(18.2%),城市脑卒中高危人群所占比例高于农村人群,年龄大于农村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兰州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前5位依次为:高血压(70.7%)、明显超重或肥胖(61.1%)、缺乏体力活动(60.5%)、高脂血症(55.9%)和吸烟(40.0%)。城市脑卒中高危人群高脂血症(63.6%)、糖尿病(32.1%)、缺乏体力活动(66.2%)和脑卒中家族史(29.8%)比例显著高于农村(分别为28.8%、10.3%、40.6%和16.4%),农村明显超重或肥胖(68.7%)、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9.5%)比例高于城市(分别为59.0%、1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吸烟、房颤或心脏瓣膜病城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高盐饮食、高脂饮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水果缺乏(84.3%)、蔬菜缺乏(49.5%)高于城市(分别为62.6%、1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兰州地区城市脑卒中高危人群比例高于农村,但农村高危人群更年轻化,应对兰州地区脑卒中高危因素(高血压、超重、缺乏体力活动、高脂血症、吸烟)采取相应的健康宣传或干预措施,以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鄞州区社区居民的高血压相关因素调查,分析其危险因素,为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 011名35岁以上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男性高血压患者多于女性;高血压患者的糖尿病、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饮酒和肥胖人群的高血压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结论]高血压与性别有关;高血压是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的高危因素;饮酒和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太仓市社区管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和相关因素,为有针对性的开展患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高血压规范化管理项目实施方案》对患者进行信息采集和血压测量等,按年龄和性别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太仓社区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平均水平为(140±16)mmHg,舒张压为(86±9)mmHg,不同性别、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等疾病患病率分别为5.2%、4.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脑卒中、冠心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增加明显。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等家族史发生率均以45~54岁年龄组最高,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中,除不经常锻炼外,肥胖、腹型肥胖、品味偏咸、经常饮酒和经常吸烟发生率均以45~54岁年龄组最高,肥胖、腹型肥胖、不经常锻炼等发生率女性均高于男性,经常饮酒、吸烟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较为理想。应根据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的不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预防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50岁以上农村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分布情况,为社区建立脑卒中高危人群干预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怀柔区户籍≥50岁农村居民1965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然后将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50岁农村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为77.4%,除家族史、年龄为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外,主要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56.0%),其次为吸烟(33.5%)和肥胖(22.6%)。男性主要危险因素为吸烟、高血压;女性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肥胖。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高血压、肥胖患病人群和吸烟(男性为重点人群)所占比例较高,应作为脑卒中干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