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从文献计量角度分析近10年有关从脾论治类风湿关节炎(RA)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期望为RA以后的临床和科研提供借签。方法:全面检索中医药治疗RA的文献,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主,辅以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等,以题名为"类风湿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关"检索2001—2010年的文献,并追踪综述类文献后的参考文献,逐篇阅读检索到的文献,从中摘录临床从脾论治,或未明确提到从脾论治,但用药中包含归脾经药物的文献,分别从它们的年代分布、期刊来源、文献类型、研究方法、中成药或院内制剂发表2篇文献以上的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近10年中医药治疗RA文献3074篇,对所检文献进行逐一整理,去掉重复的、不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获得从脾论治RA有效文献820篇。结论:从脾论治RA渐渐成为中医药治疗RA的热点,但随机对照的研究质量或报告方法缺少规范,需要进行借鉴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方法,进一步提高从脾论治RA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质量。  相似文献   

2.
从脾论治类风湿关节炎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经》理论为依据,从临床证侯着眼,论证了风寒湿三气杂至。安内按兼证的不同分为脾之阴、阳、气、血虚四型处方用药,攘外则以自拟“类风方”。通过多年临床验证近远期疗效均好。  相似文献   

3.
周淑华 《山西中医》2013,(12):43-44,47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周围关节对称性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侵袭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关节软骨及骨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RA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又称为“历节”、“虺痹”、“骨痹”。笔者回顾了古代医家对瘀与痹证的相关论述,并结合现代近10年的研究成果,对瘀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关系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类风湿关节炎是风湿科常见疾病,其特点是病程长、难治难愈,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病因及治疗有独到理解,认为无论是内因还是外因均可引起血瘀,血瘀作为一种病理产物,又可作为一种致病因素贯穿于类风湿关节炎的始终。文章从类风湿关节炎与"瘀"之间的关系,论述痹证多瘀、因瘀致痹的病机特点、治痹必先祛瘀的治法、类风湿关节炎从瘀论治的临床疗效,以及现代病理、药理对治痹祛瘀的认识,为类风湿关节炎从瘀论治的深入研究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建华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8):1574-1574
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归于中医“顽痹”范畴。历代医家对本病论述颇多。明代张景岳提出“痹者闭也,以血气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清代王清任认为“痹由淤热致病”,强调淤血在痹证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叶天士对痹久不愈者有“久病入络”之说。笔者近年来在对该病的治疗中,不论何型何期,均辅以活血化淤治法,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且致残率高,常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痛苦的折磨。该病因病机十分复杂,在临床当中的治疗颇为棘手。常规的西医治疗以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以及抗风湿药物等来控制病情,但疗效并不显著,因此临床上常常结合中医药治疗以提高疗效。中医临床多认为RA的病因病机与肝、脾、肾三脏密不可分,且该病常累及经脉、筋、骨、关节等部位。文章基于“筋骨-经脉”理论,从肝、脾、肾三脏的角度出发,着重讨论了RA病因病机与肝、脾、肾三脏的关系,肝、脾、肾三脏的脏腑功能失调是其发病之本,肝失疏泄、肝失所养,脾失健运、脾气虚弱,肾精亏虚等均可导致痹证发生。又从“肝脾肾-筋骨”、“肝脾肾-经脉”两个方面深入探讨了RA的辨治,“肝脾肾-筋骨”方面,在中医临床中常常以健脾除湿、补益肝肾为基本治疗原则,以使筋骨得以强健,关节得以流利;“肝脾肾-经脉”方面,从肝经、脾经、肾经的角度出发,调畅肝、脾、肾三经气血,则通而不痛。文章以此理论为核心探究RA论治,并结合医案予以辅证,以期为临床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持与...  相似文献   

7.
8.
从"毒邪"论治类风湿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仓良 《中医杂志》2007,48(12):1141-1142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中医"痹症"或"风湿病"的范畴。现从"毒邪"角度对RA病因病机和治疗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
介绍施杞教授从热毒痹论治急性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学术观点。认为本病由热毒蕴结,流注筋骨、关节,导致气血壅滞不通而引起;临证应从热毒痹论治,以清热解毒和祛风湿、通经络为主,兼疏风清热、清热利湿、滋阴清热、祛瘀化痰等。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0.
从脾论治类风湿性关节炎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慢性滑膜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呈持续、反复发作过程,致残率高,是目前公认的疑难之病。近3年来,笔者从脾(胃)论治拟定基本方,随证加减组方治疗RA,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46例,其中男17例,女29例;年龄为18~67岁,平均42.7岁;病程6个月~14年,平均3.72年。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ARA)1987年修订的RA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及辨证标准参照卫生部1993年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急性类风湿关节炎病因病机的分析,讨论桂芍知母汤治疗急性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行性,并进一步探讨分型论治加减用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结构化的方剂信息数据库,挖掘方剂中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进一步研究方剂的配伍规律。 方法: 运用基于正则表达式的信息抽取方法,以vs 2008编程实现自动抽取,并以SQL Sever 2005进行关联规则挖掘。 结果: 生成了结构化的方剂信息数据库,并初步抽取方剂信息81 305条;在最小支持度为10%,最小置信度为70%的条件下,得到高频药物9味,生成规则4条。 结论: 基于正则表达式的信息抽取方法使全面大规模研究方剂配伍规律成为可能,挖掘结果与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总体相符,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也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类风湿性关节炎证候要素为关键词,定向文本挖掘中药配伍规律。方法:在数据库中收集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文献数据,格式化后,以"寒"、"热"、"虚"、"瘀"为挖掘词挖掘,结合人工降噪,分析配伍规律。结果:寒证、热证用药对比鲜明,虚证、瘀证用药相似,各证型均涉及桂枝芍药知母汤。结论:以证候定向文本挖掘方法,可总结中药配伍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中医"痹症"范畴,而民族医学对RA有着独特的认识,民族药在RA的治疗方面,有着长期临床实践积累以及显著的疗效,目前已经成为治疗RA重要的手段之一。该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回药、蒙药、藏药等民族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及其在RA治疗中的常用药材和方剂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RA的治疗及创新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痹证的发生,风、寒、湿、热只是发病的外部条件或因素,而正气不足才是发病的根本因素。因此治疗上注重内因,强调扶正,调阴阳与寒热并举,局部、整体相结合用药。并提倡早用补肾药,顾护胃气。RA病机复杂,变化多端,并非一种方法即达疗效,应该把握复法和复方的应用,临证随时调整,应多途径、多层次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16.
逄妍 《天津中医药》2015,32(12):722-724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肝肾亏虚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和治疗组(微波配合中药组),以14 d为观察周期,比较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疼痛个数,血沉(ESR)和类风湿因子(RF)变化及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晨僵、关节疼痛个数、RF、ESR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晨僵、关节疼痛个数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F、ESR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的总有效率为83.3%,微波配合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波配合中药治疗可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和实验指标,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临床应用情况及其证治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集近30年临床医家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医案,利用频数分析法及黄金分割法对医案进行分析统计。结果113例医案中男性患者49例(43.36%),女性患者64例(56.64%),男女比例约为1:1.31。发病年龄最大者84岁,最小者丨6岁,平均年龄47.4岁。年龄在31~50岁之间的共有56例,占基本年龄医案分布的62.2%。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频次为72次,所占比例最高(63.72%);其中眩晕症37例(51.39%)、梅尼埃病16例(22.22%)、颈性眩晕9例(12.5%)。舌色、苔色、苔质、舌形分别以淡舌(59.2%)、白苔(89.2%)、腻苔(72.7%)、胖大舌(47.2%)及齿痕舌(44.4%)为主。脉象以滑脉、弦脉为主,共占总脉象的62.9%。临床表现以头晕、恶心、目眩、呕吐、纳差、乏力、耳鸣为主要症状,共占基本症状总频次的64.7%。服用剂数在0〜15剂的比率为72.3%。加味药物中出现较多的是石菖蒲23次(6.78%)、泽泻22次(6.49%)、代赭石16次(4.72%)。有70例医案用陈皮代替橘红。113例医案均记载了药后疗效,其中痊愈95例(84.1%),显效15例(13.3%),有效3例(2.7%)。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证男女均可发生,以女性较多;患者以青壮年居多;症状以头晕、恶心、目眩、呕吐、纳差、乏力、耳鸣等为主要症状。半夏白术天麻汤广泛运用于各科疾病,治疗病种有所扩展,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RA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中药加MTX治疗,B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Y)加MTX治疗,总疗程24周。患者在第1次用药及在此后第4,8,12,24周时随访,随访期间接受体检、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规定检查。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疗效评定标准判断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病情逐渐改善,2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加MTX治疗RA的疗效与MTX加SASPY治疗RA的疗效相当,但前种方法耐受性及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RA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中药加MTX治疗,B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Y)加MTX治疗,总疗程24周。患者在第1次用药及在此后第4,8,12,24周时随访,随访期间接受体检、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规定检查。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疗效评定标准判断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病情逐渐改善,2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加MTX治疗RA的疗效与MTX加SASPY治疗RA的疗效相当,但前种方法耐受性及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the most common inflammatory arthropathy word wild, is a systemic autoimmune disease that mainly affects the synovium of joints with a high disability rate. Metabolic mis-regulation has emerged as a fundamental pathogenesis of RA linked to immune cell dysfunction, while targeting immunometabolism provides a new and effective approach to regulate the immune responses and thus alleviate the symptom of RA. Recently, natural active compound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TCMs) have potential therapeutic effects on RA and regulating immunometabolism. In this review, in addition to updat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ellular metabolism and cell function in immune cells of RA, we summarized that the anti-inflammatory mechanisms of the potential natural compounds from TCM by targeting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of immune cells, and discusses them as a rich resource for providing the new potential paradigm for the treatment of 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