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至2011年间收治的24例川崎病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验及教训。结果本组24例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对冠状动脉病变患儿随访1年,均好转。结论早期诊断及早期IVIG治疗是减少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的关键,对减低川崎病所致的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8月间652 例K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完全KD与典型KD进行比较.结果:在冠状动脉病变(CAL)发生率方面不完全KD(18.5%)明显高于典型KD(7.5%).结论:不完全KDCAL发生率高,临床应重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陕西省蒲城县医院2000年5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不典型川崎病30例进行回顾分析,早期表现其实验室指标。结果 80%以上的不典型川崎病患儿有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增快、白细胞增高、冠状动脉受累。结论在临床表现不足时结合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才能提高临床医师对不典型川崎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儿科2008年2月至2012年12月诊治的18例KD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18例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对冠状动脉病变患儿随访1年,均好转。结论及时正确的诊断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对减少患儿因川崎病导致的冠状动脉异常所致的后天性心脏病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孙姜明 《淮海医药》2013,(6):508-509
目的 探讨不完全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不完全川崎病的诊治水平,降低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方法 对本院儿科2007年1月~2012年4月期间24例不完全川崎病住院患儿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患儿中有24例发热(100%),21例淋巴结肿大(88%),20例唇红皲裂杨梅舌(83%),16例肛门潮红(67%),14例手足硬肿(67%),13例多形红斑皮疹(54%);其中21例CRP增高(88%),18例ESR增快(75%).确诊后给予静脉丙种球蛋白静滴加阿司匹林(潘生丁)口服治疗,均获得有效疗效,无死亡病例.结论 不完全川崎病早期容易被误诊,结合多方面资料可诊断,采用典型川崎病治疗方案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6.
<正>川崎病(KD)是一种急性、自限性、自身免疫性血管炎综合征,因日本医师川崎富作该病于1967年首次报道而得名[1]。以后在全世界各地及各种族均有报道。随着人们对该病认识的不断深人,一些表现不典型或不完全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的病例在国内外越来越多。日本近年的研究表明,不完全KD占KD患儿的13.8%,国内一项研究发现,19.4%的KD患儿的表现不典型或不完全[2]。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完全川崎病(IKD)和典型川崎病(CKD)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IKD的认识,从而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十堰市中医院住院的105例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包括80例CKD和25例IKD,比较分析IKD组和CKD组患儿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脏器损害情况、诊断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患儿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1岁年龄段患儿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P<0.05);与CKD组比较,IKD组口腔黏膜病变、指趾脱皮、皮疹、肛周潮红脱皮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降低(χ2分别为6.11、16.51、15.80、9.14、9.88,P<0.05 或P<0.01);两组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比容(HCT)、最大血小板(PLTmax)计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沉(ESR)、白蛋白(AL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KD组冠状动脉扩张(CAD)、瓣膜反流、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于CKD组(χ2分别为13.22、4.14、3.96,P<0.05 或P<0.01);IKD组诊断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25±3.05)d 和(13.85±5.10)d,长于CKD组的(4.50±2.25)d 和(11.25±4.50)d(t分别为3.11、2.44,P<0.05 或P<0.01),所有KD患儿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和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均治愈或好转。结论:IKD患儿临床表现不典型,实验室检查与CKD患儿无明显差异,冠状动脉病变(CAL)发生率较CKD高。临床医师应结合实验室检查及心脏影像学检查,及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吕银  吕文丽 《哈尔滨医药》2013,33(2):103-104
目的分析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指导。方法诊断参照第三届国际KD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和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的不完全川崎病诊断指南,结合临床经验,分析总结13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各种临床表现及其出现时间和几率。结果小于1岁者发病者5例,1~5岁者4例,大于5岁发病4例,平均年龄3.5岁,年龄最小3个月,年龄最大9岁。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指(趾)末端脱皮、双球结膜充血、唇红皲裂的发生率分别为100%、38.4%、38.4%、38.4%、46.1%、53.8%。指(趾)末端脱皮、肛周皮肤、阴囊皮肤潮红在起病在病程的第1~2周,病程2周内发生心脏冠状动脉病变达60%。本病主要用口服阿司匹林和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结论发热、淋巴结肿大、皮疹、唇和口腔黏膜改变是川崎病的早期主要临床表现。肛周潮红及其脱皮、阴囊脱皮、血小板(PLT)增高、肝酶、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升高有早期诊断的价值。不完全川崎病疑似病例应尽早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冠脉病变可以为诊断提供有力证据,且尽早正规治疗可明显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9.
任玮  张瑜  包瑛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1):3207-3208
目的:探讨分析不完全川崎病(KD)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以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1月本院收治的59例KD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完全KD在早期最常见的是发热,口咽黏膜潮红、皲裂,眼结膜充血,肛周潮红、脱屑,典型症状指趾膜状脱皮出现较晚,多数患儿伴白细胞总数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增快、血小板升高。结论:对持续发热5天以上的婴幼儿,具有包括发热在内的川崎病3或4条诊断指标,同时具备外周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沉增高或者冠状动脉扩张,排除其他疾病后,应及早按不典型川崎治疗,以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本文仅就8例川崎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 8例中男6例,女2例,年龄最小8月,最大5岁,≤3岁5例,>3岁3例。2 临床表现 8例均以发热起病,热程长,入院时发热已5~14天,平均9.5天。7例有全身一过性多形性皮疹,其中5例为红色斑丘疹,1例呈粟粒样皮疹,1例呈猩红热样皮疹;最短于发病当天出疹,最长于第10天,平均4天;皮疹持续时间最短2天,最长9天。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6例(耳后1例,颈部2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对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60例川崎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早期均有持续发热,皮疹,双侧球结膜充血,口腔及咽部黏膜弥散充血潮红,唇红干裂,杨梅舌,肛周皮肤潮红、脱屑,其典型症状如较特异的手足硬肿出现较晚。结论川崎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且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正确的鉴别诊断是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冠状动脉病变(CAL)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3年6月入住我院的115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男73例(63.5%),女42例(36.5%),5岁以内96例(83.5%)。(2)典型KD 90例,不完全性KD(IKD)25例;IKD组婴儿(〈1岁)比例和CAL发生率均高于典型KD组(44.0%vs 7.8%,40.0%vs 17.8%,P均〈0.05);除肛周脱屑、卡疤红肿外,IKD组其他临床症状发生率低于典型KD组,出现时间晚于KD组(P均〈0.05);除血红蛋白外,两组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CAL组男性比例、婴儿比例、发热时间、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大(高)于非CAL组(P均〈0.05)。(4)KD发病10 d内的CAL发生率低于发病10 d后,且治疗2周后复查发病10 d内给予静脉用免疫球蛋白组新CAL发生率低于发病10 d后给予IVIG组(P〈0.05)。结论:IKD多发于婴儿,且其CAL发生率较高,肛周脱屑、卡疤红肿有助于其早期诊断;CAL发生率与男性、年龄〈1岁、发热时间、PLT、ESR、CRP有关;KD发病10 d内应用静脉用免疫球蛋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何兆坤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460-461
目的分析31例不典型川崎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31例不典型川崎病患者与同期36例典型川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不典型组患者年龄较低,其临床表现少,临床确诊前的发热时间较长,且冠脉损伤情况发生较多,与典型川崎病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典型川崎病在临床并不少见,其需要医师提高临床确诊率,使用丙种球蛋白综合治疗方案积极预防冠脉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对儿童川崎病的认识。方法对过去我院8年中收治的儿童川崎病21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21例均有高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口腔及咽粘膜充血、指(趾)端和甲床交界处片状脱皮;心电图异常7例;心肌酶谱异常8例;贫血5例;超声心动图异常2例。结论持续发热5天以上,出现皮疹、结膜充血、指(趾)端脱皮、淋巴结肿大应高度怀疑本病,应及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早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和阿斯匹林治疗,防止发生血栓形成及心脏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发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初发的比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深圳市儿童医院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例川崎病复发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脏超声、治疗方案、疗效进行总结,并与初发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初发组不完全川崎病2例,复发组不完全川崎病6例。初发组外周血白细胞升高5例。血红蛋白降低2例,血小板升高3例,CRP升高8例,丙氨酸转氨酶升高3例,白蛋白降低1例,复发组白细胞升高6例,血红蛋白均正常,血小板升高2例,CRP均升高,血沉均增快,丙氨酸转氨酶升高3例,白蛋白降低6例。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血沉、C反应蛋白、血白蛋白、血丙氨酸转氨酶,初发组与复发组比较统计学无差异。两组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发组热程短于初发组,有统计学差异。复发组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开始使用时间早于初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丙种球蛋白及阿司匹林后患儿退热时间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复发组川崎病的临床表现与初发时类似,不完全表现发生率高,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并不高于初发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川崎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为川崎病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广州市越秀区儿童医院2007年至2011年诊治的34例川崎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34例川崎病患儿中男23例,女11例,男女比例为2∶1;发病年龄以3岁以内婴幼儿为主(88.2%);发病季节以春、秋为主;不完全川崎病17例(50.0%).发热率100%,确诊前平均发热时间为6.5d,其他临床表现依次为口唇病变(83.4%)、球结膜充血(70.6%)、肢端硬肿或脱皮(64.7%)、皮疹(52.9%)、淋巴结肿大(35.3%).(2)心血管病变:合并冠状动脉病变者27例(79.4%),未见有冠状动脉瘤.(3)其他系统并发症:支气管炎、急性胃肠炎、口腔溃疡等.结论:川崎病具有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特点,冠状动脉病变发生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升高有关,不完全川崎病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川崎病休克综合征(KDSS)患儿的临床表现、早期识别、治疗方案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17例KDSS患儿的住院临床资料,同时为每例KDSS患儿选取同期住院的非休克川崎病患儿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其临床特征及实验室特点.结果:KDSS组患儿心脏损害更加严重,KDSS组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下降,氨基末端脑钠肽较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37例川崎病的诊疗过程,探讨川崎病的基础治疗措施。方法:对37例川崎病患儿的就诊经过、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入院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所有病例均给予肠溶阿司匹林、双嘧达莫、丹参注射液及VitC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结果:32例(86.5%)取得满意疗效。部分病例(13.5%)短期加用泼尼松治疗,37例均未给予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住院10~15d完全治愈出院。随访6~18月无一例发生冠状动脉瘤。结论:基层医院对5岁以下不明原因发热5d以上的患儿应警惕川崎病的发生。农村经济条件有限,基层医院血液制品药源紧缺,采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辅以丹参注射液和VitC注射液联合治疗川崎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临床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川崎病患儿组与对照组治疗前vWF的含量,并在治疗后2周复检vWF值,与对照组作比较.结果川崎病组vWF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检测vWF值,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川崎病患儿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明显受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