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和探讨个体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遵医嘱行为、就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进行治疗的110例糖尿病的患者,按照时间先后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个体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遵医嘱行为、就医满意度和血糖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遵医嘱行为、就医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都有所改善,但试验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没有统计学意差异(P>0.05),干预后血糖都有所下降,但试验组降低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个体健康教育干预模式有助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使血糖早日恢复正常,治愈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以跨理论模型(TTM)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TTM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TTM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TTM为指导的糖尿病教育,两组均随访6个月,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评估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TTM组干预后3个月、6个月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分别为108.0±6.2、108.1±3.7)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2.8±5.8、102.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均较干预前有所下降,干预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以TTM为指导的健康教育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89)和观察组(n=89),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FBG、2hPG及HbAlc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糖代谢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以及低血糖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关系和生存质量总分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健康行为,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及健康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1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药师指导下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干预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显著高于干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收缩压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干预组上述指标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干预组治疗后自我管理情况指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患者健康管理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于出院后开展电话回访健康教育指导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安阳市中医院收治的174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出院健康指导,干预组予以电话回访健康教育,干预6个月后,对比两组健康知识、自我管理水平及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干预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自我管理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的血糖水平控制的更有效,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出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电话健康指导可有效增强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同时还可提高自我管理水平,从而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院外口服药物治疗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0例)采用传统式健康教育,观察组(n=40例)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后遵医行为,比较两组干预前后BMI、空腹血糖水平(FP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糖蛋白(Hb Alc)、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TG)等指标变化。结果两组干预后临床症状、预防措施、糖尿病管理理念、控制措施、并发症、预防并发症措施等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按时服药、低盐饮食、低油饮食、适量运动、合理控制饮食及自我血糖监测等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FPG、2h PG、Hb Alc、TC、TG等指标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而BMI指数干预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教育模式可明显提高糖尿病院外口服药物治疗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并改善相关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行为转变理论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年9月-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10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n=51)和研究组(n=51),对照组孕妇采取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健康教育中融合行为转变理论,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自我管理效能评分及妊娠结局。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血糖监测、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等自我管理效能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巨大儿等相关事件总发生率(29.41%)较对照组(66.67%)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健康教育融入行为转变理论,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升孕妇自我管理效能,优化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问题导向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及自护能力、依从性、血糖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控制GDM患者血糖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诊治的GDM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问题导向健康教育模式干预,时间1个月。采取糖尿病自我管理效能量表(DSES)评价患者自我效能,采取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SDSCA)评价患者自护能力,采用治疗依从性量表评价患者治疗依从性,观察干预前、后餐后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DSES量表饮食、运动、血糖监测、遵医嘱用药、足部护理、预防及处理低血糖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DSES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SDSCA量表血糖监测、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依从性、足部护理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SDSCA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治疗依从性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结构和习惯对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对17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结构和习惯调查,按照随机对照法将入选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n=85)和干预组(n=85)。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饮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1年后各类食物日均达标率和血糖、血脂控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总热量、谷类、蔬菜、蛋类、禽肉类、豆类、乳类、油脂类、鱼虾类和盐类的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年后,干预组上述指标的达标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FPG、2 hPG、HbAlc、TC、TG和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HDL-C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且干预组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施行饮食结构和习惯的有效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基于个人与家庭自我管理理论(individual and family selfmanagement theory,IFSMT)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继发糖尿病足的预防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就诊本院的糖尿病患者16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IFSMT理论的个体化健康教育,追踪随访4年,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足相关自我管理行为及糖尿病足发生风险差异.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空腹血糖为(10.34±3.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9.76±2.15)%,观察组分别为(10.42±3.15)mmol/L、(9.84±2.38)%,两组间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对照组分别降至(8.46±1.84)mmol/L、(6.52±1.05)%,观察组分别降至(6.59±1.28)mmol/L、(5.34±0.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观察组患者两项指标均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值均<0.05).干预前,自我管理行为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和4年后,自我管理行为水平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干预后继发糖尿病足发生率对照组(11.90%)高于观察组(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0,P=0.04).Kaplan-Meier生存率分析显示,两组干预起至发生糖尿病足时间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 基于IFSMT理论的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对糖尿病足产生预防作用,表现在优化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提升糖尿病足相关自我管理行为,降低继发糖尿病足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农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4月浦东新区祝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护理门诊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指导,实验组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问卷(DKT)得分、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得分和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对照组DKT得分、足部护理行为较本组干预前有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DKT得分、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血糖监测、用药管理、足部护理和血糖控制情况均优于本组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农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行为方式的影响,为临床干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某社区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诊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照其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教育,研究组接受系统化健康教育;半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行为方式等指标改变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通过系统化健康教育之后,其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研究组患者的行为方式改变程度更为明显。两组上述各类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改善其生活行为方式,积极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促进病情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自我管理小组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血糖控制水平的干预效果,为探索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杭州市江干区笕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120例≥60岁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纳入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随访管理,干预组在常规社区随访管理的基础上,组织开展8次T2DM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体质指数(BMI)、腰围、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干预1年后,两组T2DM患者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和异常血糖处理5个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均提高(P0.05),且干预组患者得分提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BMI、腰围、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下降(P0.05),且干预组患者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可有效提高老年T2DM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BMI、腰围和血糖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信健康教育平台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西乡社康中心确诊为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开展常规的糖尿病教育,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均干预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比较其血糖达标率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参考Deborah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调查两组患者在定期检测血糖、定期复查、合理饮食及适度运动等方面的自我管理水平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FPG、2 h PG及HbA1c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FPG、2 h PG及HbA1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降低,而观察组血糖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坚持用药依从率为90.00%(45/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00%(2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观察组在定期检测血糖、定期复查、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正确用药及自我管理的总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健康教育平台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自我管理水平,是一种方便、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出院后继续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入住协和医院内分泌科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性别、年龄(±3)匹配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86例)。干预组出院后强化健康教育;对照组不作要求。干预组完成2016年一期健康教育培训后,调查比较两组糖尿病知识得分、自我管理得分、血糖、血压及BMI值,估计指标间的关系。结果干预组糖尿病知识得分、自我管理得分高于对照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血压低于对照组;知识得分与自我管理得分呈正相关,自我管理得分与血糖、血压呈负相关。结论出院后继续教育,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获取知识,加强自我管理,控制血糖与血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探索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便为今后有针对性的制定糖尿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相关政策和干预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将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专业工作人员的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维持患者原生活习惯,不采取特殊干预措施。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行为形成率和空腹血糖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干预前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行为形成率和空腹血糖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糖尿病相关知识率(80.00%)和健康生活行为形成率(87.60%)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7.60%、3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水平([6.29±1.10)mmol/L]也低于对照组([7.22±2.0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优化患者生活方式,有效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糖尿病综合防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区内科门诊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两组都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社区内科门诊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行为及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血糖水平更低,而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血糖水平达标率更高,而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则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内科门诊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效能,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健康管理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实验组实施家庭参与式健康管理,干预3个月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Hb Alc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饮食控制、规律运动、遵医行为、血糖监测和血糖异常处理等自护行为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家庭参与式健康管理可以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构建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评价及其效果。方法将青浦区2006年已纳入糖尿病数据管理库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知、信、行问卷调查。试验组筛选重点干预人群,采取多种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未作处理。从糖尿病知识、态度、行为和血糖改变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控制情况,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的糖尿病知识、防治态度、行为方式好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血糖控制水平好于对照组,试验组干预前一组糖尿患者占58.50%,干预后占42.49%,低于对照组的51.43%;试验组的糖化血红蛋白较为平稳,平均下降9.5%(P<0.05),达标率由干预前的34.3%上升到38.3%,高于对照组的31.0%。结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的管理和控制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步骤构建的"社区-医院-个人"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可使糖尿病患者了解其健康状况;重视患者参与度,有利于改变不健康行为并控制血糖,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团队式管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67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给予糖尿病患者传统方法治疗,同时检测两组患者血糖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6.51 mmol/L)经过家庭医生团队式管理后明显低于对照组(7.66 mmol/L),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28,P<0.05)。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糖尿病患者家庭医生团队式管理的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保健和自我管理效果,应加强健康教育投入,以利于提高社区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水平。家庭医生团队式管理模式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大力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