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评价酒石酸布托啡诺(BT)对剖宫产(CS)术腰硬联合麻醉(CSEA)术后寒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CS并发寒战(2~4级)的产妇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给予BT治疗,对照组给予哌替啶治疗。记录两组寒战分级和麻醉不良反应,并评估寒战控制效果。结果 观察组寒战II、III和IV级例数分别为35、19和6例,对照组为36、20和4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4/60),对照组为20.0%(1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0%(54/60),对照组为88.3%(53/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T对CSEA术后寒颤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酒石酸布托啡诺治疗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的效果。方法将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并发生寒战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出现寒战2~3级时,观察组给予酒石酸布托啡诺治疗,对照组给予哌替啶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用药后寒战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观察组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66.7%、26.7%;嗜睡发生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治疗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比较酒石酸布托啡诺在剖宫产术后不同途径的镇痛方法,为临床用药提供选择。方法选取福州市第一医院2009年2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60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静脉自控镇痛组(I组)30例和硬膜外自控镇痛组(E组)30例,I组患者术后应用酒石酸布托啡诺静脉自控镇痛(PCIA),E组患者应用酒石酸布托啡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采用VAS评价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和肛门排气时间及泌乳时间。结果静脉自控镇痛组患者镇痛效果明显优于硬膜外自控镇痛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泌乳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效果好,药物安全性高,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硬膜外阻滞在剖宫产术中的药效。方法选取行剖宫产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A、B、C 3组各40例;3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依次予0.10%、0.15%、0.20%的罗派卡因复合0.04%的酒石酸布托啡诺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记录3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3组镇痛效果满意,B组、C组阻滞起效时间与痛觉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5%的罗哌卡因复合0.04%的酒石酸布托啡诺在剖宫产术硬膜外阻滞中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的上肢骨折手术患者43例,随机分为B组(1mg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0.375%罗哌卡因共30ml)和L组(0.375%罗哌卡因30ml),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痛觉阻滞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运动阻滞持续起效和维持时间,术后补救性镇痛药物氟比洛芬酯使用总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痛觉阻滞起效时间较L组短[(10.0±1.8)min vs (13.7±2.1)min,P<0.001],痛觉阻滞维持时间较L组长[(744.8±157.1)min vs (537.9±99.8)min,P<0.001],B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较L组短[(22.1±2.3)min vs (25.4±3.7)min,P=0.0016],运动阻滞维持时间较L组长(226.0±24.0)min vs (205.9±25.8)min,P=0.0118],术后12h和24h VAS评分更低,L组补救性镇痛药氟比洛芬酯用量更多[(63.6±49.2)mg vs (23.8±40.7)mg,P=0.006],B组术后24h的IL...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指南》2015,(10)
目的分析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预防剖宫产术中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7~12月实施剖宫产术的产妇75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的方式分为A组与B组和C组,每组患者各25例。A组产妇不使用镇静药物,B组产妇用酒石酸布托啡诺0.01 mg/kg静脉注射,C组产妇采用酒石酸布托啡诺0.02 mg/kg静脉注射,并观察产妇牵拉反应情况,Ramsay评分情况和Sp O2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B组和C组对减轻牵拉反应的满意率和镇静满意率均高于A组,C组的镇静过度率高于A组和B组,C组和A组B组相比,Sp O2有轻微下降。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术后牵拉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降低牵拉反应发生率,提高镇静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同时,采用0.01 mg/kg为最佳剂量,在减少牵拉反应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布托啡诺硬膜外预先给药对麻醉后寒战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硬膜外预先给酒石酸布托啡诺是否能减少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发生。方法:选择连续硬膜外麻下行下腹手术(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疝修补术、下肢骨折内固定术、精索静脉曲张手术)的成年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布托啡诺组(B组),每组30例,两组均常规硬膜外穿刺置管,先给予实验剂量2%利卡因4ml,无异常后,A组注入0.9%氯化钠溶液2ml,B组注入酒石酸布托啡诺2mg,之后行硬膜外常规诱导,阻不完善排除在外。观察记录患者寒战反应的发生及镇静情况、用药后恶心呕吐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寒战程度采Wrench分级。结果:寒战发生率A组为12例(40.0%),其中3、4级5例,B组为5例(16.7%)且程度较轻,两组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寒战是椎管内麻醉(尤其硬膜外麻醉)后常见并发症,诱是多方面的。硬膜外麻醉时局麻药加入酒石酸布托啡诺能有效地减少麻醉后寒战的发生,且有轻度的镇静作用,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DIONEX-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钾(25∶7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82 nm。结果酒石酸布托啡诺在25.5~510.0μg/m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90%,RSD为1.20%(n=9)。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酒石酸布托啡诺在临床应用中的发展动态.方法 综述近几年来酒石酸布托啡诺在临床应用中的相关文献,分析其应用进展情况.结果 在众多文献报道中,酒石酸布托啡诺在很多临床疾病手术及术后镇痛中都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妇科、骨科、胃肠镜及甲状腺切除术等都有较好的应用.结论 酒石酸布托啡诺临床应用效果好、副作用少,提倡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酒石酸布托啡诺对剖宫产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的疗效。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发生寒战的产妇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酒石酸布托啡诺组(B组),哌替啶组(D组),对照组(生理氯化钠溶液组,C组)。所用药物均用生理氯化钠溶液稀释到5 mL。发生寒战的产妇均在胎儿出生后给予治疗药物。观察给药后产妇寒战反应的变化、镇静程度以及恶心呕吐、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各组治疗寒战有效率B组(93%)、D组(97%)与对照组(0)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B和D组镇静效果满意,均无恶心、呕吐发生;心动过速发生例数D组大于B组(P<0.05)。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治疗剖宫产产妇麻醉后寒战效果确切,镇静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诺扬(酒石酸布托啡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超前镇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例。A组:气管插管前给予诺扬1mg静注。B组:气管插管前给予凯纷50 mg静注。C组:手术结束时给予诺扬1mg静注。D组:对照组,不使用任何镇痛药。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系统评定术后0、1、2、3、4 h的疼痛程度。同时用Ram-mesay系统进行术后5、10、15、20 min的镇静评分。记录患者追加镇痛药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D组在各时点的VAS评分均高于其他3组,同时镇静评分低于其他3组。C组VAS评分在各时点均高于A组、B组。A组与B组在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15、20 min时点的镇静评分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在5、10 min时的镇静评分高于B组、C组(P<0.05)。在其余时段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诺扬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超前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且与其他超前镇痛药物比较有较好的镇静作用,可以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氯胺酮在合并有并发症产妇的剖宫产术全麻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ASA分级Ⅱ~Ⅲ级的产妇4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全麻组(Q组)和椎管内麻醉组(Z组)。Q组方案:静注氯胺酮1mg·kg-1、司可林100 mg,气道表面麻醉后行气管插管,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前一般无需追加上述药物,若追加氯胺酮其总量不超过1.5 mg·kg-1、司可林总量不超过200 mg,胎儿娩出后立即抽取胎儿脐带血行血气分析并对胎儿进行1min和5 min Apgar评分。观察产妇入室至离室各时间点的血压、心率、脉率血氧饱和度及产妇入室至手术开始所需的时间等指标。并记录两组新生儿出生后3~5 d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结果 :在两组血气分析数值中Q组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两项值均高于Z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的血压、心率两组间在个别时间点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率血氧饱和度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入室至手术开始所需的时间Q组明显短于Z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NBN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可以安全地用于剖宫产术全麻中,尤其适用于危重或禁用椎管内麻醉的产妇。 相似文献
14.
雷梅香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6):26-27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麻醉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于芦溪县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术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产妇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行剖宫产术的未携带乙型肝炎病毒产妇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完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麻醉效果优良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完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但可增加置管出血率及低血压、心率减慢等并发症发生率,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联用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阻滞镇痛的效果,探讨其最佳浓度.方法 把1 038例行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41例)、B组(353例)和C组(344例).所有分娩产妇均采用硬膜外阻滞,分别给予0.125%、0.15%和0.20%罗哌卡因联用3 mg布托啡诺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ECA).结果 B组、C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痛觉消失时间显著短于A组(P<0.05),B组和C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A组、B组比较,C组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运动恢复时间明显延长,运动阻滞程度明显较重(P<0.05),而A组和B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和C组术后2h、12 h 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而B组、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术后24 h 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的嗜睡、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率均较C组低(P<0.05).结论 0.15%罗哌卡因联用3 mg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妊娠后经阴道分娩成功率的策略。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孕妇362例,经阴道分娩110例,经剖宫产分娩252例,对两组孕妇进行对比分析。362例孕妇中有269例符合阴道试产条件,202例孕妇同意阴道试产,阴道试产率为75.09%,有110名孕妇试产成功,试产成功率为54.46%;经阴道分娩组较剖宫产组分娩出血量少、子宫复旧时间短、住院费用低(P<0.05)。两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孕期教育和产程中的有效保障措施,可以提高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妊娠孕妇的阴道试产率和阴道分娩成功率,且经阴道分娩母婴更安全。 相似文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