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急性肾损伤(AKI)是临床常见而严重的综合征,体外循环是AKI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体外循环对肾功能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常见的诱因很多,其中肾脏血流量下降导致肾灌注不足引起肾缺血损伤是目前公认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1].近年来提出的RIFLE分层诊断标准和AKIN诊断标准是诊断AKI的两个常用标准,均是根据尿量以及血清肌酐(Scr)为诊断依据,存在一定局限性.尽管目前诊治手段大大改善,体外循环后AKI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是AKI未能早期诊断和早期防治[1].目前对AKI仍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包括替代治疗.因早期治疗受制于早期诊断,临床上还没有公认的疗效肯定的药物治疗方法[2].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和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在儿童脓毒症早期肾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100例脓毒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肌酐清除率水平分为Ccr≥80mL/min的对照组、Ccr60~80mL/min的肾功能Ⅰ级组、Ccr40~59mL/min的肾功能Ⅱ级组,检测血清总Ccr、Scr、Urea、Cys C及尿液中NGAL含量。结果肾功能Ⅰ、Ⅱ级组患儿的Cys C、NGA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肾功能Ⅱ级组高于Ⅰ级组,Scr、Urea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Cystatin C和尿NGAL能够早期发现肾功能损害,且肾功能损害越严重,血清Cystatin C和尿NGAL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究外周血胱抑素C(Cys-C)、肾损伤因子-1(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早期肾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于大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56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早期肾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按性别、年龄匹配同期收治的56例未出现肾损伤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Cys-C、KIM-1、NGAL水平,分析Cys-C、KIM-1、NGAL水平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早期肾损伤患者的检测价值及与eGFR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eGFR低于对照组,Cys-C、KIM-1、NGA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Cys-C、KIM-1、NGAL水平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早期肾损伤患者诊断价值AUC分别为0.771、0.785、0.766,低于联合检测的0.896 (P<0.05)。血清Cys-C、KIM-1、NGAL的cut-off值分别为1.24 mg/L、1.03 mg/L、116.82 ng/ml。Cys-C、KIM...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7,(7)
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肾损伤疾病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6年4月间住院治疗并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60例为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27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15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6例,子痫期患者12例);选择60例妊娠期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患者入院24h内和产后72h的尿NGAL、血肌酐(Cr)及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分析其与妊娠期高血压肾损伤疾病的严重程度及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入院24h各组尿NGAL、血Cr含量均高于产后72h,Cys-C水平低于产后7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妊娠期高血压组和轻度子痫前期组,各亚组间尿NGAL、血Cr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含量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以及子痫期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NGAL与妊娠期高血压肾损伤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检测尿NGAL水平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妊娠期高血压肾损害,对于临床决策、母婴健康及治疗子痫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检测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脂质运载蛋白早期诊断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在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早期诊断中应用。方法选择120例进行体外循环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体外循环结束后第一个12 h内采集尿样及血样1次/2 h,此后3 d内采集1次/12 h,采用ELISA方法对尿样中NGAL进行定量分析,同时测定血清肌酐基线水平,并在术后相应时间点检测血清肌酐水平,血清肌酐比基线水平增加50%以上为发生AKI的标准。结果术后3 d内有21例发生不同程度AKI,发生率17.5%,AKI组在体外循环术后各时间点尿NAGL浓度都显著升高,以术后2~6 h最为显著,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术后2 h的尿NAGL浓度在界限值为100μg/L时进行ROC分析,尿NAGL在AKI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和93%。结论尿NAGL可以作为体外循环术后AKI的预测指标,在诊断AKI时较血清肌酐早,有利于早期对AKI进行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7,(7)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C反应蛋白(CRP)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为AKI早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选取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的新发AP患者125例,分为轻型AP组(MAP组)、重型AP组(SAP组),依据是否发生AKI又分为AKI亚组和非AKI亚组,采用ELISA法测定尿NGAL水平及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反应比较CRP预测AKI的价值。结果所有MAP患者均无AKI发生,47例SAP患者中有30例发生AKI(占63.8%);入院后2h内测MAP组及SAP组患者尿NGAL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后尿NGAL逐渐升高,峰值出现在入院后12h,且SAP组AKI亚组NGAL明显高于非AKI亚组和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GAL预测AKI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GAL对SAP患者并发AKI具有早期诊断价值,早期诊断价值高于CRP。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6,(15):9-12
目的探讨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检测在急性肾功能损伤(AKI)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肾移植术后并发AKI患者36例,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将AKI患者分为3个亚组:危险(R)组、损伤(I)组和衰竭组(R)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9例(NC)作为对照,分析不同级别的患者尿液NGAL水平,结合传统指标、临床表现,综合评估NGAL对诊断AKI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NC组和AKI组两组在SBUN、SCr、e GFR及UNGAL水平进行方差分析,两组SBU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Cr、e GFR及UNGAL水平,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亚组在SCr、e GFR及UNGAL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检验及线性回归分析,UNGAL水平与e GFR水平呈负相关,r值为-0.632(P0.01)。结论尿液NGAL的水平的检测过程简便易行,有助于肾移植术后并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可作为肾移植术后高危人群的常规检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尿 NGAL 在对比剂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 NGAL)对冠状动脉诊治术后对比剂肾病的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2年5月-2013年4月使用非离子型低渗造影剂进行血管造影的80名成年患者,所有患者分别于冠状动脉诊治术前24 h内、术后12 h,24 h和48 h抽血检测Scr。同时于术前24 h内,术后2h收集尿液检测NGAL。所有入选的患者以发生对比剂肾病(CIN)的病例为CIN组(以48 h的Scr为诊断标准),从未发生CIN病例中选取2.5倍CIN组例数的患者作为非CIN组。结果 CIN组冠状动脉诊治术后2 h尿NGAL浓度较术前24 h的尿NGAL浓度显著升高(P<0.05);非CIN组冠状动脉诊治术后2 h的尿NGAL浓度较术前24 h的尿NGAL浓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状动脉诊治术后2 h尿液NGAL可以作为早期诊断CIN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肾功能早期损害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就诊于我院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且未经系统治疗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应用简化肾脏病饮食调整工作组(MDRD)方程和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合作工作组(CKD-EPI)方程计算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并对影响e GFR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简化MDRD方程和CKD-EPI方程计算e GFR(M-e GFR、C-e GFR),52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分别有88例(16.67%)和62例(11.74%)出现e GFR下降,较114例健康对照者中10例(8.77%)和6例(5.26%)的下降率高(χ2分别为4.518和4.156,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年龄、乙肝表面抗原(HBs Ag)和体质指数均是M-e GFR的影响因素;年龄、HBs Ag、性别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是C-e GFR的影响因素;而患者的乙肝病毒载量(HBV-DNA)及乙肝e抗原(HBe Ag)均不是M-e GFR或C-e GFR的影响因素。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并发一定程度的肾功能早期损害,年龄和HBs Ag水平是主要影响其肾功能的因素,临床上应注意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肾功能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 C-反应蛋白(CRP)、胱抑素 C(CysC)联合检测对于早期诊断痛风患者的肾功能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收治的151例痛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将患者分为肾功能损伤组(60 ml/ min < GFR <90 ml/ min)59例和非损伤组(90 ml/ min≤GFR <90)92例,比较2组患者的 CRP、CysC、GFR、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酸(UA)水平的差异。结果肾功能损害组患者的 CRP、CysC、GFR、β2-MG、mAlb、UA、GFR 值与非损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CRP 诊断痛风患者肾损害的灵敏度=62.71%、特异度=84.78%、误诊率=15.22%、漏诊率=35.28%、阳性预测值=72.55%、阴性预测值=78%。CysC 诊断痛风患者肾损害的灵敏度=57.63%、特异度=77.17%、误诊率=22.83%、漏诊率=41.37%、阳性预测值=61.82%、阴性预测值=73.96%。CysC + CRP 诊断痛风患者肾损害的灵敏度=86.443%、特异度=86.96%、误诊率=13.04%、漏诊率=13.55%、阳性预测值=80.95%、阴性预测值=90.91%,ROC 曲线下面积 AUC =0.908。结论痛风肾功能损伤患者的 CRP、CysC 均较非损伤患者升高显著,将二者结合起来作为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指标能够显著提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胱抑素C(CysC)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的水平并评价胱抑素C(CysC)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作用。方法用7170A生化分析仪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95例糖尿病患者的BUN、Cr和CysC的浓度,并进行分析。结果 CysC阳性率为52.5%,Cr为27%,BUN为23%。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清中CysC阳性率明显增加,在反映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中比Cr和BUN更有意义。建议临床广泛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ysC和KIM-1在造影剂肾病早期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40例,设定为观察组,另取同期40例未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比浊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比较两组术后4、12、24、48和72 h时的CysC、KIM-1、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及e GFR水平。结果术后4 h两组Cys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48和72 h时观察组CysC均高于对照组,且在24 h时达到最大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12、24、48和72 h时KIM-1均高于对照组,且在12 h时达到最大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12、24、48 h时两组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及eG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尿素氮及eGFR在术后72 h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肌酐在术后72 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C和KIM-1相较传统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及eGFR等指标,对造影剂肾病的早期预测具有更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