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的动态变化以及二者与脑损伤程度相关性及其关系。方法选择2005年5月至2009年5月胶南市人民医院儿科56例HIE患儿和27例正常新生儿,分别在生后24 h,第3~5天,第7天采集股静脉血,分离血清,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测定血清中NSE浓度。结果临床分度HIE组血清NSE浓度均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HIE各组NBNA均低于对照组水平(P<0.01)。结论血清NSE浓度变化与新生儿HIE程度呈密切正相关,与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呈负相关;血清NSE浓度变化与NBNA评分是评估新生儿HIE时脑损伤的早期特异敏感指标,对临床进行早期干预和估计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水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行为神经评分(NBNA)的变化。方法50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亚低温治疗组,各25例,分别在入院时和入院后3、14 d采集静脉血,收集血清应用ELISA法检测MMP-9的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儿同时间点的NBNA评分。结果入院时两组MMP-9比较及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d后常规组MMP-9继续升高而亚低温组无明显变化,亚低温组NBNA无明显变化而常规组继续降低;14 d后两组MMP-9均下降,但亚低温组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NBNA评分均增加,而亚低温组明显高于常规组;血清MMP-9水平与NBN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1=-0.825, r2=-0.846, r3=-0.857, 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可通过抑制MMP-9的水平而有效降低缺氧缺血后脑损伤的程度,进而改善患儿行为神经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脑损伤(NBD)的疗效。方法:脑损伤新生儿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100 U/kg肌肉或静脉注射,每周3次,应用2周;治疗组同时采用FX-2000亚低温治疗仪(深圳)头部亚低温治疗持续72 h,亚低温治疗结束后自然复温。对照组按HIE治疗方案进行。对各组于生后7 d、14 d、21 d、28 d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并对生后3个月、6个月智能发育评估(CDCC)及6个月的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生后7 d、14 d、21 d、28 d时治疗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2.008、5.341、6.238、7.485,P均<0.05);治疗组3个月与6个月智力发育指数(M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部亚低温与EPO的联合治疗新生儿脑损伤短期和远期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GM1(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一氧化氮(NO)的变化,以了解神经节苷脂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HIE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将40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其中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还加用神经节苷脂与亚低温联合治疗,治疗0h、24h、48h、72h、7d后,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患者血清NO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24h、48h、72h时血清中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良好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神经节苷脂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可抑制患儿血清中NO浓度的过度升高,揭示了神经节苷脂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HIE的部分神经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头部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脑脊液中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鄄BB)的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 2014 年 3 月至 2016 年 3 月在我院治疗的 HIE 患儿 84 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 39 例和常规治疗组 45 例,亚低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头部亚低温治疗,常规治疗组给予 HIE 常规治疗,检测两组患儿脑脊液中 CK鄄BB 变化,同时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和婴幼儿期智能发育评估。 结果:亚低温组和常规治疗组患儿治疗 72 h 后脑脊液中 CK鄄BB 较治疗前降低(P<0.05);亚低温组治疗72 h 后脑脊液中 CK-BB 为(13.10±1.57)U/ L,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出生14 d、28 d 时 NBNA 评分均较出生 7 d 时明显升高(P<0.05);亚低温组出生14 d 和28 d 时 NBNA 评分为(37.10±1.32)分和(38.10±1.30)分,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亚低温组出生后 3 个月和 6 个月智力发育指数(MDI)分别为(91.02±9.80)分和(99.10±7.53)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亚低温组出生后 3 个月和 6 个月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分别为(87.22±6.72)分和(95.10±5.52)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 结论:头部亚低温治疗 HIE 有较好的效果,能明显降低患儿脑脊液中 CK-BB 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两组均采用降颅压、抗惊厥、维持酸碱平衡及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又加用头部亚低温疗法。观察两组患儿抽搐发生率、存活率,比较两组患儿的NBNA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抽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生后7、14、28 d NBNA评分比较,亚低温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是有效的,具有近期及远期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疗效,探讨其对HIE患儿的脑保护作用。方法:60例HIE新生患儿,分黄芪治疗组(n=30)及常规治疗组(n=30),在不同时间点(d 3d、7)进行神经行为评分(NB-NA)、同时(入院时、d 3d、7)监测血清丙二醛(MDA)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后d3天两组NBNA评分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8.67±2.50vs8.27±2.53,P>0.05);d 7黄芪治疗组NBNA评分高于常规治疗组(32.40±5.86vs25.47±8.27,P<0.01)。治疗后d3、d 7黄芪治疗组MDA水平较常规治疗组低6.18±0.79vs7.28±0.86,5.43±0.64vs6.43±0.79,P<0.05)。结论:黄芪能提高HIE患儿的NBNA评分、降低MDA水平,对HIE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头部亚低温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神经行为测定(NBNA)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确诊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高压氧组(n=28)和联合组(n=32),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常规治疗以及高压氧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头部亚低温治疗.对患儿治疗前、治疗后3~7 d、12~14 d、26~28 d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8 d进行脑部CT检查评估患儿脑部神经发育情况.比较各个阶段两组患儿的NBNA测定评分结果,以及28 d后患儿脑部神经系统评估结果.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7 d的NBNA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组患儿在12~14 d、26~28 d的NBNA测定结果明显高于高压氧组(P<0.05);联合组的CT检查评估结果优于高压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联合头部亚低温可有效改善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钠(商品名:申捷)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组42例HIE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予以申捷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疗法,以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轻度HIE两组NBN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重度HIE两组NBNA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申捷治疗新生儿HIE尤其是中、重度患儿疗效理想,NBNA可作为申捷治疗新生儿HIE疗效评价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赵雯  李明超 《淮海医药》2022,(4):404-406
目的:探讨左卡尼丁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对肌酸激酶杂化型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88例HIE新生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2组新生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亚低温疗法治疗,观察组采取左卡尼汀注射液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均以14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新生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比较2组新生儿血清CK-MB、CK-BB、HIF-1α水平及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新生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09%,高于对照组的63.64%(P <0.05)。观察组新生儿血清CK-MB、CK-BB水平分别为(22.75±4.01)U/L、(16.33±3.07) U/L,均低于对照组的(28.56±4.73) U/L、(24.06±3.81)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HIF-1α水平为(0.38±0.09) ng/m L,低于对照组的(0.63±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重度HIE足月新生儿37例随机分为两组,亚低温组19例,对照组18例。两组患儿出生体质量、胎龄、临床分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在生后6 h内给予亚低温治疗,鼻咽部温度维持在3334℃,直肠温度维持在3334℃,直肠温度维持在3334℃,持续72 h后复温,两组其他治疗措施相同。两组均行心电、血压、经皮氧饱和度、鼻咽温度、直肠温度连续监护。检测血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血气分析、血小板,并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进行神经行为发育评价。结果两组均无出血、严重感染及死亡。亚低温组治疗期间心率平均下降30次/分,血压及呼吸无明显改变,未发现与亚低温相关的心律失常及肺动脉高压。血钠、血钾、血钙在低温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HIE患儿治疗前均有代谢性酸中毒,部分患儿有急性肾功能异常,治疗后均逐渐纠正。两组患儿生后28 d NBNA评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无严重不良反应,对预防或减轻神经系统后遗症,提高生存质量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干预组自出生后3~7天即开始采用医院和家庭相结合的方式,接受良好环境刺激和综合康复功能训练,对照组行一般治疗和常规育儿。两组患儿均定期定人于0~1岁时进行智能发育随访。结果:干预组在出生后28天时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和6、9、12个月时发育商(DQ)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中、重度HIE患儿进行医院和家庭相结合的早期干预可促进HIE患儿智能发育,降低伤残发生率,促进早期康复,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亚低温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在本院治疗的88例HI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用药治疗基础上采取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新生儿行为神经学(NBNA)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3.18%比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5、10d观察组NBNA评分为(34.12±4.55)、(36.54±3.17),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与亚低温联合治疗HIE效果确切,可促进患儿神经功能的恢复,提升HIE治疗效果,临床普及价值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3种不同的亚低温疗法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4年11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HIE共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选择性头部降温组(A组)19例,全身降温组(B组)21例,头部降温联合轻度全身降温组(C组)22例。三组入院后均给予儿科常规维持治疗,在病儿出生 6~12 h内,给予三组病儿不同的降温治疗。近期疗效测定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系统(NBNA)分别于生后1周、2周、3周进行测定;远期疗效测定采用神经发育评分测试分别于生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进行评估;将18个月时死亡、脑瘫、反应迟钝的例数作为评价预后不良的指标。结果 三组病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测定时相之间NBN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2.54,P=0.00),测定时相与治疗方法间有交互作用(F=10.19,P=0.00);不同处理组间NBN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5,P=0.00),A、C组(t=-6.37,P=0.00)和B、C组(t=-5.62,P=0.00)NBN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NBNA评分最高(A,B,C组NBNA评分分别为35.50分,35.50分,36.68分)。不同测定时相之间神经发育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3.28,P=0.00),测定时相与治疗方法间有交互作用(F=3.22,P=0.02);不同处理组间神经发育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1,P=0.00),通过两两比较同样发现A、C组(t=-2.84,P=0.02)和B、C组(t=-2.5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认为C组病儿的远期神经发育评分最高(A,B,C组远期神经发育评分分别为91.69分,91.40分,94.17 分)。18个月随访时,A组死亡1例,为意外死亡;三组均有1例失访;A、C组未发现脑瘫及反应迟钝病儿,B组发现脑瘫病儿1例。结论 运用头部降温联合轻度全身降温法,近期、远期疗效均较选择性头部降温和全身降温两种方法有所改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择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新生儿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使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高压氧辅助治疗,评估和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前,两组的NBN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45,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的NBNA评分为(38.85±2.4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8651,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5.42%,明显高于对照组(x2=9.8824,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对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新生儿科住院的9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分为轻度组18例、常规治疗组33例、GM1组39例。GM1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20mg/次,静脉滴注1次/d,10~14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浆NSE,同时以25例正常新生儿组作对照。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各进行脑CT检查1次;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和生后28d各进行NBNA测定1次;生后1个月起至生后12个月每月DQ检测1次。结果GM1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有显著下降(P〈0.05),GM1组比常规治疗组下降更显著。轻度组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M1组在CT好转率、NBNA评分及DQ评分意识障碍恢复方面明显好于常规治疗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十分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乳酸水平、阿氏评分、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判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自2003年6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窒息新生儿,娩出后在第一声啼哭前立即抽取脐动脉血2ml送检乳酸,其中64例发生HIE的患儿按病情分为轻、中、重3组,第3天及第7天进行NBNA评分,随访至4岁行C-WYCSI智力测验,统计学方法分析上述临床资料。另选同期出生的80例正常新生儿为脐动脉血乳酸值正常对照组。结果各HIE组脐动脉血乳酸值较正常新生儿组均明显升高,脐动脉血乳酸值、阿氏评分、NBNA评分与C-WYCSI测验结果及四者之间均呈直线相关关系。结论脐动脉血乳酸水平能早期预测HIE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结合阿氏评分、HIE分度、NBNA评分动态观察结果,更有助于判定HIE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吴云刚  李雯洁  鲁连海  陈建州 《安徽医药》2018,39(12):1431-1434
目的 探究新生儿窒息并发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行神经节苷脂联合亚低温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并发HIE患儿7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亚低温治疗)、研究组(36例,神经节苷脂联合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亚硝酸盐(NO2-)、血浆硝基酪氨酸(NT)水平、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不良反应及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SOD水平高于对照组,NO2-、NT水平低于对照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随访12个月后遗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8.33%)低于对照组(19.4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联合亚低温治疗可促进新生儿窒息并发HIE患儿行为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不同治疗时间窗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生后3 h内进行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组、生后3~6 h治疗组、生后6 h以上治疗组及对照组。对各组患儿生后28 d行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同时监测严重伤残例数及死亡例数。结果:共117例患儿完成了治疗和随访,其中亚低温治疗生后〈3 h组30例,3~6 h组29例,〉6 h组29例,对照组29例。四组NBNA评分分别为(38.5±5.5)分、(37.6±5.5)分、(30.1±4.9)分、(31.2±4.4)分,〈3 h组和3~6h组患儿生后28 d NBNA评分均高于〉6 h组和对照组(P〈0.05),而〈3 h组和3~6 h组之间以及〉6 h组和对照组之间的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h组和3~6 h组患儿严重伤残率(3.33%&3.44%)和病死率(0%&0%)均低于〉6 h组和对照组(17.2%&13.8%,10.3%&10.3%)(P〈0.05),而〈3 h组和3~6 h组之间以及〉6 h组和对照组之间严重伤残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后〈6 h开始的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神经系统近期和远期功能恢复都有明显疗效,明显优于生后6 h开始的治疗,〉6 h则明显无效,而进一步提前开始治疗的时间并无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