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志远  阳明  储松 《现代保健》2012,(21):67-69
目的:探讨CT在胃肠道病变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做CT检查的胃肠道患者,检查前做胃肠道准备,做CT平扫+增强,以手术病理诊断为标准。结果:CT清楚显示胃肠道病变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定位诊断符合率100%,定性诊断符合率82.5%。结论:CT检查前的胃肠道准备至关重要,CT检查对胃肠道病变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高,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具有重要的检查价值。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饮食结构不合理,工作、生活压力较大,不良的嗜好等原因都可以引起胃肠道疾病。另外,环境污染也是胃肠道疾病的原因之一。而对胃肠道疾病的检查诊治手段一直比较局限。现在广泛使用的钡剂胃肠造影和电子纤维内窥镜技术都有自身无法克服的缺点,很难适用于胃肠道疾病的广泛普查。而随着螺旋CT的迅速发展,为胃肠道检查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本文就螺旋CT对胃肠道疾病的检查特点、优势及仿内窥镜技术的原理等作了初步的探讨和叙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增强CT检查在肺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1月本院接收的131例疑似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对比CT平扫与增强扫描的诊断效果。结果:CT平扫诊断准确率是67.18%、敏感度是68.42%、特异度是65.45%,CT增强扫描分别是88.55%、89.47%、87.2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肺结核球以及炎性假瘤患者的增强峰值与强化增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腺癌、小细胞癌以及鳞癌患者的CT净增强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增强CT检查在肺腺癌诊断中具有显著应用效果,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比较了试验性增强法与常规增强法在肝脏CT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了试验性增强法在肝脏CT动态增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5例接受肝脏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第一组203人次按常规方法行CT动态增强(在静脉开始注射造影剂后14~18s进行动脉期扫描),第二组222人次接受试验性增强法CT动态增强检查。比较、分析两组增强结果。结果第一组57.1%(116/203)的病例获得了最佳的肝动脉期图像,第二组87.4%(194/222)的病例获得了最佳的肝动脉期图像。统计学分析两组肝动脉期图像质量优良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试验性增强法肝脏CT动态增强扫描对于肝脏动脉期的显示优于常规CT动态增强检查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CT室进行CT增强检查的60-93岁的老年患者52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70例病员用静脉留置针;对照组250例用一次性蝶翼头皮针。结果实验组使用静脉留置针无一例渗漏;对照组使用一次性蝶翼头皮针有25例发生渗漏。结论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CT增强扫描中应用,大大降低了造影剂渗漏率,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大力提倡使用。  相似文献   

6.
中药保留灌肠,是将中药汤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现将近年来在临床应用的概况简述如下。1 在急症、重症中的应用根据赵氏报告1例发热昏迷抽搐患者,给予西药抢救5天效果不显,改用中药羚羊角、钩滕汤合柴胡尤骨、牡蛎汤加减给予保留灌肠,12小时1次,灌肠3次后患者神志清醒,热  相似文献   

7.
<正>CT检查的过程中,人体某些组织需要成像才能更好地看清楚组织的病变情况,但是往往人体本身组织在CT检查中的对比度都无法有很好的成像,这可能会导致医生无法准确分析患者的疾病,造成误诊或者漏诊。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同时扩大诊断的范围、增强对患者疾病掌握的准确性,需要在临床检查过程中使用药剂增强组织成像的对比度,这种方法叫做人工对比法,所用到的物质就是造影剂。临床检验医学中,造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患者增强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86例老年患者,研究时间为2016年05月17日至2018年06月20日,按照抽签方式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仅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各43例。结果:观察组护理差错率及投诉率低于对照组数据,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老年患者增强CT检查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的基础上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药保留灌肠法,属于祖国医学外治法中导法的范畴。灌肠疗法最早见于张仲景所著之《伤寒论》蜜煎导法。继之《证治准绳》、《医宗金鉴》、《世医得效方》都有类似的记述。近年来这一传统治疗方法应用广泛,疗效显著,现确切的简介如下: 治疗尿毒症胡氏采用熟附片10克,生大黄10克,炒槐花和生牡蛎各30克,加水浓煎成100~150毫升,每晚1次保留灌肠。观察治疗30例,可使血非蛋白氮下降,临床症状改善。孙氏用大黄2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检查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3月-2010年11月收治的128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CT检查临床表现,探讨CT检查在肺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组128例患者经检查确诊继发性肺结核(III型)79例,结核性胸膜炎(IV型)35例,原发性肺结核(I型)12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II型)2例。CT检查表现为结核渗出性病灶者83例,表现为结核增殖性病灶者15例,表现为结核干酪性病灶者7例,表现为结核性空洞者19例,表现为结核纤维化及钙化病灶者4例,占3.2%。CT检查可较准确反映结核病灶范围、类型及病情程度。结论 CT检查对肺结核的早期及分型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是目前临床诊断肺结核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在诊断胃肠道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50例,均进行CT诊断,比较病理诊断结果与CT影像诊断结果以及各扫描图像.结果:CT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相差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CT检查,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CT图像显示,十二指肠腔内有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肠道CT检查的技术特点及对比剂的应用。方法 50例胃肠道疾病患者CT检查技术及对比剂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胃肠道CT检查能直接显示病变组织,有助于胃肠道壁内、外肿瘤的发现,远处转移灶的显示。结论 CT胃肠检查可早期发现病变,这对肿瘤诊断的意义则更大,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CT对胃肠道病变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和价值。方法 50例行胃肠道CT检查的病例,病人通过禁食、禁水,口服胃肠道对比剂后,行增强扫描,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结果 CT检查诊断的胃肠道病变,定位诊断均与胃镜检查结果相符合,定性诊断符合率亦较高,达到84%。结论 CT对胃肠道病变的检出率高,能直观地显示病变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CT对胃肠道病变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和价值。方法 50例行胃肠道CT检查的病例,病人通过禁食、禁水,口服胃肠道对比剂后,行增强扫描,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结果 CT检查诊断的胃肠道病变,定位诊断均与胃镜检查结果相符合,定性诊断符合率亦较高,达到84%。结论 CT对胃肠道病变的检出率高,能直观地显示病变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林嘉  吴旭萍 《医疗装备》2014,27(11):22-23
目的:比较肺功能检查前水合氯醛不同保留灌肠方法对于幼儿镇静催眠的效果。方法:选取160例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需要做肺功能检查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选择改良式保留灌肠法,将药液分两次缓慢注入,对照组选择常规灌肠法将水合氯醛直接一次注入,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后入睡程度,是否顺利完成肺功能检查。结果:实验组应用水合氯醛后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幼儿在肺功能检查前采用改良式保留灌肠法有利于水合氯醛的吸收,实用性强、操作简便、镇静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药灌肠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高安市中医院收治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药灌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检查中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采用CT增强检查方式进行诊断的患者5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通过静脉留置法对两组患者进行CT增强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专门的优质护理方法.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造影剂外渗率以及CT增强检查成功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CT增强检查成功率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造影剂外渗率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方式进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造影剂外渗率,提高CT增强检查成功率,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胃肠道间质瘤患者36例,CT设备采用Philips Brilliance16层螺旋CT机,行腹盆腔常规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于后处理工作站分析CT数据,全面观察病变的部位、数量、形态、边缘、密度、与周边结构的关系及强化方式.结果 36例患者胃肠道间质瘤均为单发,其中胃18例(50.0%),十二指肠4例(11.1%),空肠6例(16.7%),回肠5例(13.9%),结肠3例(8.3%).共有良性病变8例(22.2%),潜在恶性病变7例(19.4%),恶性病变21例(58.3%).8例良性病变CT平扫密度较均匀,并呈均匀性强化.7例潜在恶性病变中有3例(42.9%)平扫及双期强化CT表现为密度均匀肿块,4例(57.1%)强化后密度不均.21例恶性病变中有20例(95.2%)表现为不均匀强化,比例明显高于良性间质瘤(P<0.05).结论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亚莉  谭启明 《医疗装备》2009,22(11):43-44
清洁灌肠是基础护理中最常见的技术操作之一,是肠道手术的重要准备工作。笔者在几年的工作中,对清洁灌肠的操作有了一些改进,达到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双源CT在儿童泌尿系统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源CT对儿童泌尿系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24例超声显示肾积水或其它泌尿系统病变的患儿行双源CT平扫、肾实质期扫描(注药后10s)及延迟扫描,将原始资料送至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及三维图像重建,获得完整的尿路造影影像。结果:12例儿童泌尿系统成像均获得了满意的三维图像,双源CT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100%(24/24)。结论:双源CT尿路造影适用于儿童泌尿系疾病检查,它具有超高速、低辐射剂量和三维显示等优点,可作为儿童泌尿系疾病的一种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