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洪钢 《中国药事》2017,31(5):467-471
目的:分析互联网药品销售监管体系存在的主要缺陷并提出对策,为加强互联网药品销售安全监管提供参考。方法:阐述国内网上药品销售发展现状和违法表现,分析互联网药品销售监管体系存在的主要缺陷。结果与结论:从修订法规文件、健全监管体制、完善技术手段、加大监管力度、促进社会共治等几个方面,提出完善互联网药品销售监管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完善我国医疗器械网络交易的监督管理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通过对医疗器械网络交易的概况和监管现状进行分析,梳理其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相关改进路径。结果与结论: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网络交易的监管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仍存在监管体系不完善、处罚规定不合理、需求群体判别能力差等问题,完善监管模式、促进行业发展需要从增强处罚力度、建立协同监管平台、加强消费者教育、建立行业自律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王慧  李启艳 《中国药事》2017,31(9):1056-1059
目的:分析我国保健食品质量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就加强我国保健食品质量标准化建设提出相应建议。方法:运用文献调查方式及比较分析的方法,系统梳理目前保健食品的标准体系,比较保健食品和药品标准体系的不同之处,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结果:我国已经形成了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产品技术要求和备案企业标准等4个层级的保健食品标准体系。结论:我国保健食品标准体系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明确部分标准执行或理解中存在的问题和产品技术要求与备案企业标准的关系,建立保健食品原料标准体系,以及提高标准的专属性、可行性和统一性等,为保健食品上市后监管提供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黄克稚  鬲立新 《中国药事》2018,32(2):167-171
目的:加强旅游景点中药材等产品销售的监督管理,保障游客用药安全和消费利益。方法:按照现行食品药品相关法规,对所在地土特产店进行调查摸底,结合日常监管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及监管薄弱环节,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结果:旅游景点土特产店以夸大或虚假宣传为手段,采取粉碎药材的方式,非法销售中药材(包括药食两用、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等)及未经国家批准的境外植物药材。诱骗欺诈游客购买,侵害消费者权益,影响旅游秩序和游客对旅游地的评价。结论:食品药监、工商、物价、公安等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有关部门应对阳元草等疑似境外植物药材从法规层面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我国已上市治疗用生物制品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鼓励创新、系统构建注册法规等多个角度提出完善监管的建议。方法:基于对我国已上市治疗用生物制品批准情况的深度分析,通过专家咨询,提出建议。结果:治疗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公众临床用药的需求,但仍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结论:从鼓励创新、促进生物类似药发展、完善药品批准文号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吴丹  王淑玲 《中国药事》2020,34(2):162-166
目的: 为规范药品零售市场的经营秩序,促进县级药品零售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确保百姓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专家访谈、文献检索等方法对以灯塔市为例的县级药品零售市场的监管政策、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形成原因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县级药品监管部门对药品零售市场的监管对策。结果与结论: 造成县级药品零售市场监管不力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又有本地区域多种因素。灯塔市药品零售市场监管人员严重不足,同时药品零售企业开办条件较低,缺少相应的退出机制及鼓励政策,传统的监管手段具有滞后性。应加大基层监管力量,壮大基层执法人员队伍;同时政府应提高药品零售市场的准入门槛,完善药品零售市场的退出机制,出台鼓励连锁经营的政策,并采用电子监控的方式对药品零售企业开展有效的监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武小赟  王金华  曾昕  管海燕  刘映倩 《中国药事》2019,33(12):1377-1382
目的:提高监管的实时性和有效性,杜绝重大药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达到提升整个药品行业的质量水平和技术水平的目标。方法:通过分析药品现行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讨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建立起在药品生产流通各环节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追溯、研判和监管响应的"互联网+药品生产大数据综合分析预警平台"。结果:针对现行监管模式下可能存在的数据真实性问题及数据获取的滞后性问题,通过对生产流通数据的实时采集和溯源,保证监管数据的真实性和实时性;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起对异常监管数据的高效研判和及时响应机制,实现对药品生产流通的实时动态智慧监管。结论: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必将推动药品监管技术手段、策略乃至监管模式的巨大变革。积极探索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药品监管领域的应用,对于解决监管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同时也为未来监管技术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摘 要文章在新 《食品安全法》实施背景下,结合保健食品注册及备案方面的工作,针对保健食品理化质量标准提出了在新形势下保健食品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给出了如何建立保健食品理化检测指标方法和建议,并从完善保健食品理化检测指标的构成、提高保健食品理化质量标准的针对性等方面进行论述,为保健食品上市后监管提供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梳理我国互联网药品交易政策,为我国互联网药品交易监管提出相应建议。方法: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网站,收集和整理我国互联网药品交易的相关政策,梳理我国互联网药品市场的演变历史和脉络,总结政策对于我国互联网药品交易的影响,并对当前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我国互联网药品监管政策对互联网药品交易的企业规模、药品种类以及物流运输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后要继续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行业自律性建设、加强对网站的监督、运用信息化进行智能监管,促进我国互联网药品交易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广平  王颖 《中国药事》2019,33(4):355-364
目的:探索我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粗放式监管方式,向精准化监管转变的制度设计和实施路径。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和数据分析方法,分析我国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制度及其分类和分级监管措施,探索监管资源配置现状及精准监管的设计思路。结果与结论:当前,我国食品药品监管存在监管人员缺口较大、监管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食品药品安全精准监管设计思路应从企业产品分类分级、信息化大数据和基层分类分级的三维度考虑;精准监管实施路径,包括加大监管资源投入力度、属地统筹协调、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政府购买服务、强化大数据分析等。  相似文献   

11.
何英梅  杨平荣 《中国药事》2017,31(2):121-126
目的:研究“四品一械”(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复检的相关规定以及复检机构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为监管部门加强复检机构管理以及检验机构依法依规开展“四品一械”复检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并分析梳理了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结合实地调研和访谈,研究我国在“四品一械”复检的相关规定和复检机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结果与结论:目前,我国在“四品一械”检验结果异议复检方面的相关规定不统一,复检机构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应从法律法规和制度、监管、检验机构和保障机制等4个层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夏玉成 《中国药事》2017,31(12):1453-1455
目的:探讨食品药品检验系统人才培养相关问题。方法:通过分析当前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人才发展现状与尚存问题,提出人才培养的措施建议。结果与结论:当前现状是学历层次较高、实践经验较强、结构趋于合理;人才培养尚存在的问题是缺少规划、全局观、开拓性。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人才培养应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科学规划,分层实施;从注重管理、注重整体、注重实践三个方面实现人才培养的系统性与整体性。  相似文献   

13.
摘 要标准为保健食品的发展提供技术依据,是保健食品得以立足的技术基石,也是促进保健食品质量提高的技术手段。在新形式下,“十三五”期间,急需建立一个比较系统的、安全的、有效的保健食品检验标准体系,使之能够充分地满足日益发展的保健食品的需求,以适应高水平行业发展的要求。本文从目前保健食品所涉及的各类标准出发,阐述保健食品检验标准体系的发展现状,对标准来源及分类、现行标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保健食品标准体系的几点探索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任  徐涛  倪维芳  周明昊 《中国药事》2017,31(6):600-603
目的:探讨目前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环节抽样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食品安全抽样工作的建议,旨在提高食品安全抽检工作效率,为进一步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介绍食品抽样检测的定义及食品安全抽检的内容、现阶段食品安全抽样的状况,分析抽检过程遇到的问题:抽样任务部分重复;抽样任务难以完成;抽样人员缺乏专业知识;餐饮抽样中涉及外购原料再加工后的问题样品难以溯源;部分被抽检样品信息标注无规范;样品贮存和运输过程中缺少温度和湿度的全程监控;被抽检单位不予配合。结果与结论:建立各级监管部门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机制;配备按食品要求的贮存和运输设备;追溯被抽检样品的来源;制定部分被抽检样品信息标注规范;提高抽样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加大食品安全的宣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健康发展和监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国内外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和监管情况,分析我国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和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结果与结论:随着国家对传统中医药产业的重视,中医药利好政策不断发布,中药配方颗粒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且在生产、流通和使用方面逐步规范。然而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对中药配方颗粒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等各环节的监管带来挑战。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应加强质量管理,药品监管部门应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流通、使用等方面加强监管,以保证中药配方颗粒质量安全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16.
刘静  何轶  张聿梅  戴忠  马双成 《中国药事》2017,31(10):1171-1175
目的:分析中药化学对照品标定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根据标定过程中结构鉴定、纯度分析、水分测定、残留溶剂、无机盐、定值等环节存在的不同问题进行个性化分析,分类总结。结果:通过对中药化学对照品标定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结论:有关问题的解决为中药化学对照品的标定和使用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