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目的 拓展含罂粟壳成方制剂的中医临床用药范围,规范含罂粟壳成方制剂使用说明与质量标准。方法 汇总《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以下简称《中国药典》一部)中收载的含罂粟壳成方制剂,重点对含罂粟壳成方制剂的剂型、用法用量、使用禁忌、检验方法、处方中罂粟壳使用量、处方中罂粟壳的炮制方法等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其临床安全用药水平的建议。结果 经对《中国药典》一部中收载的1 607个中药成方制剂处方项下的处方药味全部品种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共有19个含有罂粟壳(含罂粟壳浸膏1个)的中药成方制剂,仅占《中国药典》(一部)全部中药成方制剂的1.24%。含罂粟壳成方制剂的基础研究比较薄弱,存在制剂品种少,个别品种用量不明确以及使用禁忌表述不规范等问题。结论 建议加强含罂粟壳成方制剂的基础研究,扩大临床用药范围,加强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以达到规范使用,提高临床合理使用水平,保障含罂粟壳成方制剂的临床用药安全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按《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凡例要求对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项目进行分析,以提高质量标准的规范性及科学性。方法:通过对《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饮片部分的标准项目进行分析,对发现的标准规范问题进行归纳与分类,提出一些修订建议。结果:《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项目存在不规范与不统一现象。结论: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尚需完善,标准制订应更明确,以有利于标准的执行。  相似文献   

3.
吴颖雄  田侃 《中国药事》2017,31(12):1404-1407
目的:分析新颁布的《中医药法》的亮点与不足,为《中医药法》的完善提供建议。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和法规,结合我国中医药行业现状,对《中医药法》进行评析。结果:《中医药法》的颁布实施将对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其内容涵盖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科学研究等方面。结论:《中医药法》在中医医疗服务和中药生产经营监管方面有突破性的制度设计,但还需要在章节、名称、语言表述以及仅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的限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毒性中药饮片在儿童专科医院的使用情况及分布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毒性中药饮片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根据相关法定文件,收集整理2019—2021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门诊患儿含毒性中药饮片处方数据,对患儿性别、年龄、临床诊断和毒性中药使用频率、使用剂量、超药典剂量使用频率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66 294张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中,涉及11味毒性中药饮片,处方18 680张,占比28.18%。据年龄组统计,学龄前期和学龄期患儿使用毒性中药饮片情况最多,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口服含毒性中药饮片处方数多于外用。使用频数前5位的毒性中药饮片分别为炒苦杏仁、盐蒺藜、炒苍耳子、川楝子和全蝎。9味毒性中药饮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剂量使用情况,制吴茱萸处方超剂量问题最突出。毒性中药饮片条目数22 309条,单张处方大多使用1味毒性中药饮片,毒性中药饮片联用≥2味的共3 913条。结论 儿科临床应用毒性饮片比较广泛,使用毒性中药饮片基本合理。但需警惕毒性中药连续使用、超药典剂量使用以及毒性中药联用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5.
刘薇  李明华  程显隆  张萍  魏锋  马双成 《中国药事》2018,32(12):1648-1652
目的:通过国家评价性抽验工作对我国当前中药五味子(包括中国药典收载的五味子和南五味子)的市场质量情况分析,为监管和临床用药工作提供建议。方法:检验数据和文献整理相结合,分析五味子的质量、标准及临床使用问题,同时提出建议。结果:质量方面,部分五味子饮片存在染色现象;标准方面,五味子检测方法专属性欠佳,研究提出专属性强的检测方法;临床应用方面,《中国药典》按品种来源分五味子、南五味子,而临床上,两个来源均统称为五味子,且各地在名称、处方应付方面差别较大,使用较为混乱。结论:建议在提升标准、规范生产和流通环节外,加强标准和临床使用的衔接。对临床使用环节中不同来源五味子的名称、饮片规格、处方等进行明确和规范。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中国药典2015年版及《临床用药须知》收载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成方制剂的用药特点,为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参考。方法 收集中国药典2015年版及《临床用药须知》中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成方制剂,并进行分类、频数统计。结果 中国药典及《临床用药须知》共收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成方制剂9种,其处方组成药物中含中药38味,主要为补益剂、祛湿剂和表里双解剂。结论 中国药典2015年版及《临床用药须知》收载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成方制剂以补益气血、祛湿止泻、解表清里为主要治则,药物以补虚药、清热药、理气药、止血药、收涩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使用较多。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对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女大学生治疗月经病的中药配方颗粒处方进行用药规律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6月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治疗月经病的女大学生的中药配方颗粒处方,统计各药物使用频次、处方金额等,对频次≥100的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收集该院中药配方颗粒处方1 103张,诊断为月经不调的患者有856例(77.6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中药处方书写格式及书写规范》,处方在治疗用药、用药味数、剂数和金额方面基本合理。用药频次较高的中药品种依次为当归、川芎、白芍、甘草、白术。处方统计和聚类分析结果均显示使用频次高的药物种类为补虚药和活血祛瘀药。结论:中药配方颗粒处方治疗月经病是根据个人体质使用经典方剂酌情加减药物治疗,配伍使用合理。并建议女大学生学习生活饮食规律,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从而减少月经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王立云  陈正伟  牛萌萌  姬俊 《中国药事》2022,36(11):1253-1259
目的:对2020年国家药品抽检品种养阴清肺口服液的抑菌效力及其抑菌剂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评价其抑菌体系对微生物污染的控制能力。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 2020年版四部通则1121抑菌效力检查法,对抽样自16个省、市、自治区的31批次养阴清肺口服液的抑菌效果进行考察,评价产品抑菌体系是否满足要求;并构建方法对样品中添加的抑菌剂含量进行检测, 分析添加的抑菌剂种类和用量情况是否合理。结果:抽样自16个省、市、自治区的31批次养阴清肺口服液均达到《中国药典》中口服制剂的抑菌效力判断标准;抑菌剂种类及浓度均在《中国药典》要求范围内,31批次均使用山梨酸,浓度在0.061%~0.069%之间。结论:国家药品抽检品种养阴清肺口服液是按法定处方工艺进行生产的,未存在违规添加抑菌剂的情况,添加的抑菌剂种类和用量合理,在保质期内的防腐体系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中药处方药物剂量应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提高中药饮片的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按照新版《中国药典》规定中药用量范围,选取本院中药处方中100种常用药实际用量进行对比;同时对1963年版药典与2005年版药典中相同药物的剂量变化进行统计。结果:我院中药处方中100种常用药实际用量与2005年版药典规定剂量比较,45个品种处方剂量低限在药典规定的上限上,超量数在32%以上;2005年版药典与1963年版药典比较,相同313味药物中有137味中药剂量增大。结论:中药方剂中存在用药超剂量的问题,不仅造成药材资源的损失,而且也极易产生中药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 通过对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进行点评与分析,了解医院中药处方和中药临床使用存在的问题,为指导中药房调剂工作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查我院2014年1~12月1 200张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对处方中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应用中药的措施。结果: 中药饮片处方中存在临床诊断填写不全、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中药名称不规范、处方脚注不明确、用法用量不适宜、配伍禁忌等问题;单张处方药味数大于15个以上的处方占比为65.70%,处方平均剂量大于250g的处方占比为40.25%。结论:加强中药饮片处方的定期点评检查和质量监督,有利于提高处方质量,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和经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上海市嘉定区公立医疗机构中药房建设与人员配备现状,提高我区中药药事管理质量。方法 采取全面调查的方法,对全区1所中医医院、3所综合医院、1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16所公立医疗机构,调查中药房面积、中药饮片销售金额、中药饮片品种数、中药房相关规章制度、中药房负责人和中药饮片质量验收负责人资质、中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现状。结果 嘉定区公立医疗机构中药饮片品种数量满足需求,中药房面积不符合国家规定,中药房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中药饮片处方代煎监管不足,继续教育内容需要更新。结论 上海市嘉定区中药药事管理尚有可以完善之处,建议依照有关规定进行整改。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中医科门诊处方类型及开药量现状,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调取2015年7~9月中医科门诊处方信息,以开药量为主要评估指标,对饮片类和非饮片类处方用药进行分类整理与分析。结果: 收集饮片类药品条目203 831条(占总药品条目比例77.0%),其中开药量不超过4周量的条目数占95.1%;非饮片类药品条目61 037条(占总药品条目比例23.0%),其中不超过4周量的条目数占98.4%。饮片和非饮片类药品中开药量大于4周量的条目不足5%,主要为外埠慢性疾病患者,其中部分西药开药量较大值得关注。结论:该院中医科门诊开药总体规范,但部分药品的临床使用仍存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临床药师培训目标、培训模式以及培训方案,分析人才培养的局限性及不足,为各医院中药临床药师的培养提供参考。方法:梳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具体内容,细化综合能力、药学及临床基本知识、临床药学技能培训和中药科研技能培训的方案及内容,强化中医基础知识在中药临床药学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完善中药临床药师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结果:明确了学员的报名条件和培训目标,突出了药学、中药学和中医基础知识与临床的重要相互作用关系,并分析讨论基地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局限性和不足。结论:中药临床药师是执行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主体,优化基地的培训体系和内容,丰富人才培养方案,解决问题与不足,本基地的工作内容可为中药临床药师的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吴萍 《中国药事》2017,31(5):560-564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中药注射剂临床用药的合理使用。方法:对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简称静配中心)于2016年6月至8月审核处方过程中发现及纠正的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共审核2207份中药注射剂医嘱,其中不合理医嘱46例,不合理医嘱主要为溶媒选择与用量、药物剂量、联合用药、配伍用药及用法不合理。结论:静配中心的建立对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起到了应有作用,而不合理医嘱的数据也反映出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临床医师、静配中心药师以及护士的审核等环节进一步改进、完善,从而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罗守萍  赵豆豆  万小燕  李婷婷  彭芳 《中国药事》2022,36(12):1443-1452
目的:为社区医院中医药系统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Excel 2010和R语言对成都市双流区某社区医院2020年1-12月的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社区医院中医科室在2020年共诊疗患者3045人次,以0~18岁的婴幼儿和青少年为主(47.31%);16.67%的中医医生接诊处方量占总中医处方量的83.54%,少数医生接诊量占比高,头部效应明显。处方中中药配方颗粒总体使用率为43.51%,给婴幼儿开具的处方中使用率高达94.19%。配方颗粒组成的处方因药味和药量少,并未对患者造成经济负担。66.32%的毒性中药使用超过了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最大用量;不合理处方中66.03%未写特殊煎法,应引起重视。结论:中医药社区诊疗可通过加大中药配方颗粒的推广和普及,并建立有毒饮片使用规范等制度,同时提高软硬件条件,从而提升社区医院中医药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现代医药学的发展,为中药临床药学的产生提供了契机,“医药不分家”下发展的中医传统理论,为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提供了指引。本文从中医传统理论出发,探讨中药临床药学发展中药师的能力建设,强调中药临床药师要具备中医辨证能力,提供临床合理用药;提升医学人文素养和交流沟通能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以及培养和发挥临床与科研相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钱智磊  陆磊  张亮  周秋云  丁红梓  王洁 《中国药师》2015,(11):1901-1903
摘 要 目的: 总结临床药师在医院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内容与体会。方法: 结合临床药师在医院工作的情况,详细叙述了在医院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内容以及进一步提高的探讨。结果: 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可以提高药物的安全合理应用。结论:药师应加强药学及中药学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中药临床药学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8.
沈珠  鲍君杰  陶宏  曹斌  曹国文 《中国药事》2018,32(6):815-817
目的:统计分析苏州市卫计委公布的重点监测品种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情况,为进一步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依据。方法:统计重点监控品种中的中药注射剂在我院的使用量、销售金额和科室分布情况,计算用药频度(DDDs)和限定日费用(DDC)并排序。由临床药师对排序前4位的中药注射剂(注射用血栓通、醒脑静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的住院医嘱,对照《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分别进行点评。结果:中药注射剂重点监控品种在我院临床使用中存在部分不合理现象;临床药师通过定期监测,结合专项处方点评,为医院管控重点监控品种的临床使用提供了药学保障。结论:临床药师参与重点药品监控,是药事管理新的任务和要求,可减少重点监控品种的滥用现象。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 探讨我国建立中药临床药学培训基地的重要性和意义。方法: 结合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开展的现状、存在问题等,阐述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培训基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明确建立中药临床药学培训基地的重要意义。结果: 建立培养专业中药临床药学人才的中药临床药学培训基地,可以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临床药学服务,必将促进中药临床药学发展和药学服务水平提升。结论:建立中药临床药学培训基地迫在眉睫,意义重大,是当前中药临床药学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