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CI患者62例为ACI组,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小面积脑梗死组(小面积组)21例、中面积脑梗死组(中面积组)24例和大面积脑梗死组(大面积组)17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人群60例为对照组。比较ACI组与对照组、不同面积脑梗死组间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I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升高,血流速度明显减慢,血流量明显减少,而外周阻力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面积组各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高于中、小面积组,血流速度、血流量明显少于中、小面积组,而外周阻力明显大于中、小面积组(P<0.01);中、小面积组各炎性因子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密切监测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对于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作为常见心脑血管病,是导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脑损伤的发生与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有关。本研究观察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对ACI患者疗效和炎性因子与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10-01-2018-09-30唐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ACI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接受常规药物及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根据观察组年龄、性别、病程和梗死部位,选择与之比较接近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Bather指数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NF-α、IL-8、MDA、SOD水平及Bather指数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为(1.22±0.20)g/L,低于对照组的(2.38±0.17)g/L,P0.01;IL-8为(241.84±57.36)g/L,低于对照组的(431.69±64.81)g/L,P0.01;MDA为(5.21±1.31)μmol/L,低于对照组的(8.74±2.25)μmol/L,P0.01;SOD为(1 182.94±63.17)U/L,高于对照组的(684.93±76.04)U/L,P0.01;Bather指数评分为(81.94±5.12)分,高于对照组的(70.87±6.39)分,P0.01。仅观察组出现轻微皮疹和发热各1例,未对治疗造成不利影响。结论 ACI患者接受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治疗有利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氧化应激指标,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临床应用安全且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CRP、Fib)水平的影响,为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新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HP-IgG(+)性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另选取HP-IgG(-)性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5例为对照组。非治疗组与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阿莫西林,测定治疗前后各组脑梗死患者血清中TNF-α、CRP、Fib的含量。结果治疗组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后,血清中TNF-α、CRP、Fib的含量分别为(6.57±0.58)mg/L、(5.63±0.72)ng/mL、(5.09±0.48)g/L,显著低于非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能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CRP、Fib)水平。  相似文献   

4.
张辉 《临床医学工程》2019,(9):1225-1226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及TNF-α、IL-1β、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有效缓解其神经功能损伤,改善其炎症状态,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阳定安  饶正伟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7):4533-4534,4539
目的 探讨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在大面积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大面积脑梗死患者35例为观察组,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CVDI检查,观察组患者均接受颅脑CT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下列CDVI指标:Vmean、Vmax、Vmin、Qmean、Zc及DR,比较CT及CDVI对大面积脑梗死诊断的阳性率.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病灶部位及镜像部位Vmean、Vmax、Vmin及Qmean均显著降低,Zc和DR均显著升高(P<0.05).与观察组患者镜像侧相比,观察组患者病灶部位Vmean、Vmax及Vmin均显著降低(P<0.05).②CDVI共显示27例患者存在血流动力学异常,阳性率为77.14%,CDVI检查阳性率显著高于CT (51.43%),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400,P=0.0248).结论 CDVI能够清晰的显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特点,具有较高的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及TNF-α、 hs-CRP、 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vs. 16.0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造影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100例非脑梗死脑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DSA检查,比较两组的DSA血流动力学指标;将观察组患者按照脑血管狭窄情况分为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完全闭塞组,比较三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rt-PA溶栓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rt-PA溶栓治疗,先以总量的10%于1~2 min静脉推注;剩余的90%以1:5的比例加入生理盐水持续静脉滴注1 h。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7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进行评分,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24 h、7 d两组NIHSS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治疗后24 h、7 d观察组NIHSS[(16.19±4.32)、(10.80±3.35)分]低于对照组[(18.35±3.06)、(16.94±4.1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7 d两组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治疗后7 d观察组ADL评分[(80.35±12.09)分]高于对照组[(61.53±13.0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两组血清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治疗后7 d观察组血清IL-6水平[(77.06±15.43)ng/ml]低于对照组[(90.84±12.67)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溶栓治疗可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9.
刘保芹  郭庆华 《健康研究》2021,41(3):346-347
文章采用丁苯酞胶囊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发现该法可调节患者凝血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瓜蒌皮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瓜蒌皮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从三亚卒中注册系统中选取65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0例和对照组330例。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血纤维蛋白原含量、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及心电图改变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心电图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流动力学各指标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合并心肌缺血的治疗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瓜蒌皮注射液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血液粘稠度,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改善卒中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3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与对照组血脂变化观察,多因素分析用SPSS10.0软件包中的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相对危险度(RR)的95%可信限(CI).结果:脑梗死组TC、TC、LDL-C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血清TC>6.0 mmol/L才增加脑梗死的风险、而HDL-C浓度≥0.85 mmol/L可隐藏低脑梗死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并发急性脑梗死(AIS)患者血清Hcy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427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AIS分为对照组(T2DM,n=129)和实验组(T2DM合并AIS,n=298),对T2DM合并AIS患者根据N...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医院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并发症的发生提供预防和诊疗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7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92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医院肺部感染临床资料,重点分析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患者年龄、患者营养状况与并发医院肺部感染的关系,并分析病原菌的分布特点.结果 92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医院感染153例,感染率为16.50%,其中肺部感染75例,感染率为8.09%,肺部感染占所有感染的49.02%;共分离出病原菌83株,铜绿假单胞菌23株占27.71%,克雷伯菌属16株占19.28%,大肠埃希菌13株占15.66%,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占13.25%,表皮葡萄球菌10株占12.05%,鲍氏不动杆菌8株占9.63%,白色假丝酵母菌2株占2.42%;预防性使用≥2种抗菌药物的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概率,明显高于使用单一抗菌药物或者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P<0.05);高年龄组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比例明显高于低年龄组;血清总蛋白<60 g/L或白蛋白<25 g/L的患者,更易发生肺部感染.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易并发医院肺部感染,其危险因素主要有抗菌药物使用不当、患者年龄、自身营养状况等,采取相应措施可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刘建军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5):1301-130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1年10月期间,某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54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于清晨空腹采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cy水平。采用散射化浊法检测hs-CRP的水平。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以及不同梗死体积患者之间Hcy和hs-CRP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Hcy和hs-CRP含量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神经功能缺失患者相比,中度和重度神经功能缺失患者Hcy和hs-CRP含量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小梗死患者相比,中梗死和大梗死患者Hcy和hs-CRP含量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预防和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并存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80例心、脑梗死并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有某些共同的危险因素。统计脑梗死和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时间间隔,在2月以内的比例均较高,心、脑梗死组为83.3%,脑、心梗死组为55.3%,尤其以2周之内突出,心、脑梗死组为45.2%,脑、心梗死组为34.2%。心、脑梗死组右室心肌梗死伴发率及左室肥大、室壁瘤的比例均高于脑、心梗死组,而EF值、入院时的舒张压均明显低于脑、心梗死组。两组年龄≥65岁患者住院病死率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 老年(≥65岁)可能是心、脑梗死和脑、心梗死预后危险因素,心肌梗死和脑梗死时应积极防治并发症,争取获得最好的转归。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mia ,Hcy)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同期体检健康者各78例,进行Hcy检测。结果脑梗死组青年患者、中老年患者的Hcy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脑梗死组中老年患者Hcy与青年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对照组中老年人的Hcy与青年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脑梗死组男性患者Hcy与女性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男性Hcy与女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Hcy中重度增高组男性与轻度增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cy轻度增高组与中重度增高组男性、颈动脉不均质回声斑块及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与Hcy呈正相关。对于脑卒中高危患者伴有高Hcy血症,应加强监测Hcy,防止急性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老年脑梗死患者记忆障碍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老年脑梗死患者记忆障碍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2010 年4 月-2011 年10 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29 例60~80 岁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英国Rivermead康复中心设计的行为记忆测验第二版(RBMT-Ⅱ)对其进行记忆功能测试。结果脑梗死患者发生记忆障碍者为342 例,占79.7%,其中轻度99 例,占23.1%,中度187 例,占43.6%,重度56 例,占13.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女性、低学历及退休前从事体力劳动、患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复发者、脑梗死部位在颞叶、额叶、丘脑、基底节的老年脑梗死患者发生记忆障碍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3.795)、患高血压(OR=2.261)、患糖尿病(OR=4.816)和复发(OR=1.919)是记忆障碍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OR=0.429)和退休前从事脑力劳动(OR=0.120)是记忆障碍的保护因素;梗死部位在颞叶(OR=3.349)、额叶(OR=2.851)、丘脑(OR=4.940)和基底节(OR=4.414)时较其他部位更易发生记忆障碍。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记忆障碍的影响因素复杂,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临床特征,将1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进展组(n=37)和非进展组(n=128),分别检测其血清Hcy、hs-CRP水平.结果 进展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0.01).结论 检测血清Hcy、hs-CRP水平有助于进展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急性脑梗塞(ACI)患者脑水肿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ACI患者160例,根据NIHSS评分标准分为轻度脑梗塞患者62例、中度脑梗塞患者54例和重度脑梗塞患者44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102例为对照组,测定ACI患者入院第2 d、3 d、5 d、7 d空腹血清PCT水平及患侧大脑半球脑电阻抗扰动系数(CEI)。结果ACI组患者在入院第2 d患侧CEI高于对照组,且随时间呈增高趋势,患侧CEI于第5 d达到峰值,第7 d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患者血清PCT水平与患侧CEI变化趋势基本一致;ACI患者各时间点血清PCT水平与患侧CEI扰动系数值均呈正相关(P<0.05);重度ACI组血清PCT水平和患侧CEI高于轻度和中度ACI组,且中度ACI组高于轻度AC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清PCT水平和患侧CE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CI患者血清PCT水平升高,与ACI患者脑水肿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