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生产性噪声对作业工人的听力影响情况。方法对漳州市2013年1 253名噪声作业工人岗中职业体检纯音气导听阈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观察对象218人(17.4%),检出率高于噪声聋(6.3%);男性听力损失率(29.7%)高于女性(14.2%);机械制造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率(38.4%)高于食品(8.1%)和化工(8.0%)行业;听力损失随接噪工龄增加而升高。结论接噪作业工人的听力损失随接噪工龄的增加而增高,机械制造业更明显;听力损害以高频为主。应改革生产工艺,加强个人防护,保护职业工人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天津市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指导和实施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天津市11 643名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健康资料及所在288家企业工作场所噪声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天津市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33.81%,高血压检出率19.81%,心电图异常检出率12.11%,男性高频听力损失明显高于女性。高噪声暴露组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女性工人心电图异常率均高于低暴露组(P0.05);随噪声接触工龄延长,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增加(P0.05).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年龄增加、工龄延长和高噪声暴露均为高频听力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P0.05);高噪声暴露情况下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率增加42.00%(男性)和29.00%(女性),工龄每增加5年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率增加23.00%(男性)和147.00%(女)。此外,高噪声暴露可增加男性高血压和女性心电图异常的发病风险(OR1.00,P0.05)。结论天津市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高频听力损失较为严重,高噪声暴露是高频听力损失、男性高血压发病和女性心电图异常的危险因素,应当引起重视,采取积极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铁路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情况,为保护工人身体健康,保证运输生产安全提供依据。方法现场检测作业场所噪声强度,采用整群分层的方法选择360名接触噪声作业工人为暴露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分析其工龄与听力损失率、心电图异常率、血压异常率的关系。随机抽取100名其他作业工人为对照组进行纯音测听。结果噪声暴露组听力损失检出92人,检出率25.6%,听力损失率高于对照组(P<0.05)。噪声暴露组听力损失率随着工龄的增长有上升趋势(P<0.05);心电图、血压的异常率分布在各个工龄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听力损失和女性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铁路系统职业性噪声危害严重,应合理改善工作环境,并加强个体防护,减少职业性噪声耳聋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噪声接触工人听力损失、心率改变及高血压患病的基本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根据职业健康检查中76家单位3 023名噪声接触工人的纯音听力、心电图和血压的检测结果,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段、工龄组的异常情况及听力损失、心率改变和高血压患病的相关性。结果此次研究对象以男性为主(87.43%),30岁年龄组(57.10%)及工龄5年(67.81%)者所占比例较高;听力损失率、高血压患病率和心率异常率男性均高于女性;≥40岁年龄组和≥15年工龄组听力异常率较高,5年工龄组中严重听力损失及高频听力损失者高血压患病风险高于听力正常者(OR=2.050,2.043);30岁年龄组和5年工龄组心率异常率较高,5年和5~9年工龄组中窦性心动过速者高血压患病风险高于心电图正常者(OR=2.690,2.995)。结论噪声作业致听力损失或窦性心动过速可能是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因素之一。建议关注噪声对年轻及工龄较短者高血压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噪声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常熟市某金属材料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情况,为企业开展噪声危害控制,加强个人防护提供依据。方法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对490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听力损失检出率达22.4%;34~48岁组听力异常检出率最高,达30.49%,≥8年工龄组最高,达38.71%,不同年龄组、不同工龄组听力损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多种危害因素工人听力损失率为27.36%,仅接触听力危害因素工人为19.0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危害应引起企业重视,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某化工企业接触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情况。
方法 选取该化工厂从事噪声工作的421名工人为接触组, 其他不接触噪声的110名员工为对照组, 结合接触噪声工龄、接噪强度, 对员工听力损失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除公用工程岗位噪声强度为90.65 dB (A), 略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外, 其余各岗位噪声强度均未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接触组听力损失检出率21.14%, 对照组检出率4.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噪声接触工龄1~5年听力损失检出率12.67%;6~10年检出率21.21%;> 10年检出率30.22%, 随工龄和年龄增加, 听力损失检出率有上升趋势(P < 0.01)。按照不同噪声强度将接触组分为4组, 随接触噪声强度增加, 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检出率有升高趋势(P < 0.01)。
结论 企业各噪声岗位接触强度绝大部分符合国家标准, 在该噪声强度下听力损失无一例达到职业噪声聋诊断标准, 但听力损失检出率仍较高, 这与个人防护及个人生活习惯有关。建议企业和相关职能单位加大监管和宣教力度, 保障工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噪声、手传振动对听力功能的影响,评估手传振动和噪声对作业人员听力的协同作用,为职业健康监护提出建议。
方法 2018年5月选取某金属加工企业473名操作工,以同时接触噪声、手传振动的操作工为观察组,单纯接触噪声的操作工为对照组。通过纯音听阈测试检测工人高频和语频听力损失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观察组的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40.8%)和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4.3%)均高于对照组(26.3%和1.8%),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均高于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3~6年工龄段的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10.2%)高于0~3年工龄段(2.3%)。
结论 噪声与手传振动相结合,可导致语频和高频的听力损失率增加。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语频听力损失的概率进一步提升。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体检中,需要考虑振动的影响,对于既受到振动又受到噪声影响的工人,应缩短体检间隔时间,提高体检频率,及时发现损害。
  相似文献   

8.
收集宁夏职业健康检查机构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重点职业病监测的61 421名噪声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对双耳高频听力结果进行判定,分析其在不同性别、年龄、工龄、地区、行业、企业规模及类型等方面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噪声作业工人双耳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7.71%,男性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工龄增长而增高;检出率最高的地区为石嘴山市,最高的行业为采矿业,中型、内资企业检出率最高。提示应规范加强噪声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护,重视本地区传统行业噪声危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衢州市造纸行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现状, 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中提取衢州市2016—2019年造纸行业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个案卡,内容包括用人单位基本信息、工人基本信息及体检信息等。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s回归模型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2016—2019年衢州市造纸行业噪声作业工人共参与职业健康体检7 613人次,听力损失410人次(5.39%),疑似噪声聋1人(0.01%),职业禁忌症41人次(0.54%)。单因素分析发现,听力损失率随年龄上升呈现上升趋势。≥50岁年龄组听力损失率最高,为16.53%。工龄≥8年组听力损失率最高,为7.06%。男性工人听力损失率(6.34%)远高于女性(2.14%)。小型企业听力损失率最高,为7.27%,大型企业听力损失率最低,为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年龄和工龄是听力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衢州市造纸行业应加强对小型造纸企业的职业卫生防护指导,男性、年龄大、工龄长的工人应作为重点人群加强健康监护和个体防护。  相似文献   

10.
闫瑾 《职业与健康》2011,27(8):874-875
目的分析不同工龄噪声作业人员健康检查结果,探讨噪声作业工人工龄与高压高频听力损失的关系。方法对北京市怀柔辖区内1 630名工龄在1~20年的噪声作业人员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高血压检出率随工龄增长成明显上升趋势,在16~20年组高达43.75%;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和工龄长短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听力损失检出率和工龄长短相关,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和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在16~20年组高达63.33和9.38%。结论噪声作业工人高血压患病率和听力损失检出率有随工龄增长而有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调查甘蔗制糖生产企业的生产情况,工艺流程,工人接触噪声情况等进行职业卫生调查并检测其工人接触的8 h等效声级,对工人进行纯音听阈测试。结果显示,工人接触的8 h等效声级为62.7~90.4dB(A);353名工人进行纯音听阈测试,高频听力损失22人,传导性轻度聋1人。3家制糖企业的工人接触的8 h等效声级合格率为78.9%,纯音听阈测试结果显示,接触噪声的工人高频听力损失率超过5.8%。提示,制糖企业高噪声设备多,工人接触的8 h等效声级超标严重,需要加强对接触高噪声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常州市武进区职业性噪声作业人群职业健康状况,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1月—12月常州市武进区所有职业噪声接触在岗职工进行健康体检,收集纯音测听值、血压、年龄、噪声接触工龄以及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学描述分析。结果 共46 530名职业噪声作业工人纳入分析,其中男性33 775人(72.59%),双耳高频平均听阈为(24.00±11.16)d B,高频听力损失4 738人(10.18%),血压异常13 379人(28.75%),心电图异常11 675人(25.09%),尿常规异常7 986人(17.16%),肝功能异常3 902人(8.39%),血常规异常7 450人(16.01%)。男性高频听力损失率、血压异常率、心电图异常率和肝功能异常率均高于女性(P均<0.05);随着年龄的增加,高频听力损失、血压异常、尿常规异常和血常规异常率患病率逐渐增加(P均<0.05);工龄越长高频听力损失、血压异常、血常规和尿常规异常率患病率显著增加(P均<0.05);企业规模小(χ^(2)=130.73,P<0.001)、私有经济企业(χ^(2)=198.16,P<0.001)的作业人群的高频听力损失患病率更高。结论 性别、年龄、工龄、企业规模、经济类型可影响常州市武进区噪声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应针对重点人群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提高噪声接触者的身体健康水平,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生产性噪声对钻井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的连续性影响。方法选择某油田钻井公司2006—2010年673名钻井作业工人连续5年的职业病健康检查报告,比较不同年份的听力损失率和不同工龄组的工人听力损失情况。结果 2006—2010年,高频听力损失率逐年增加(P0.01),2006年为17.98%,2007年为19.91%,2008年为23.92%,2009年为26.00%,2010年为30.61%;经χ2趋势检验,随着工龄的增加,钻井作业工人高频和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有增加的趋势(P0.01)。结论生产性噪声对钻井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有连续性的影响,建议企业采取综合性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了解卷烟厂噪声接触工人的听力状况,更好地对卷烟厂噪声作业工人进行健康监护,为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选择成都市某卷烟厂2012-2016年连续5 a的纯音听阚测试结果完整的361人为观察组,108人未接触该职业危害因素的工人作为对照组,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卷包车间噪声超标率连续4a分别为87.9%、85.3%、88.1%、55.3%,均高于其他车间,噪声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与噪声暴露、工龄、卷包车间及卷包机操作岗位相关(P<0.05).噪声作业引起听力损伤的早期改变是高频听力损失,且在低噪声强度环境都有改变.提示,应将高频听力损失纳入噪声作业职业禁忌证,早期保护劳动者听力健康.  相似文献   

15.
以某大型船舶制造企业35家外包单位的4875名噪声接触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性别、年龄、工龄、工种分析接触噪声外包作业人员听力损失情况,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结果显示,电焊、打磨、装配、涂装4个工种49个岗位噪声超标率36.7%(18/49);装配岗位噪声虽未超标,但受电焊、打磨作业噪声的影响;涂装岗位同时接触有机溶剂。外包单位噪声接触人员听力损失检出率12.6%(616/4875),男性工人听力损失检出率13.8%,高于女性(5.8%);听力损失检出率随年龄、工龄增长呈升高趋势(P<0.001),年龄≥50岁、工龄≥10 年组检出率分别为19.0%和14.8%;不同工种听力损失检出率9.3%~1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5年接噪人员中以打磨工检出率(15.1%)最高(P<0.05)。针对船舶制造企业外包单位劳动力密集、工种间混杂作业等问题,宜采取防护措施降低噪声接触水平,合理布置高、低声级噪声作业,降低噪声与有机溶剂联合作用造成听力损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人造宝石加工行业噪声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状况,为采取有效的防护、整改措施及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宝石厂磨钻、园磨及熔炉车间作业环境进行卫生学调查,测量车间环境噪声水平。选890例接触噪声人员作噪声组,并选160例非接触噪声人员作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测量每个工人的左右耳气导听阈,按GBZ49-2002标准对听阈作年龄和性别修正,并诊断是否为高频听力损失,比较两组工人听力状况。结果作业现场共测86个噪声点,其中有82个点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超标率为95.35%;噪声强度为70.1 ̄98.6dB(A),平均(89.2±2.8)dB(A);噪声组人员高频听力损失罹患率为34.3%,明显高于对照组(12.5%)(P<0.01),且噪声组随接噪工龄增长有增高趋势,工龄5年以上的高频听力损失明显增高。结论提示人造宝石加工行业高强度噪声引起作业人员高频听力损失。  相似文献   

17.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2020年某特钢厂1 144名接触噪声危害工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使用纯音气导听阈测试方法进行听力检查,检测作业环境噪声声级。结果显示,该厂噪声检测点声级超标率50.3%,接噪工人听力损失率18.4%;随着年龄、接噪工龄及噪声接触水平的增加,接噪工人听力损失率呈增高趋势;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工种、接噪声级水平是工人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佩戴防噪耳塞是听力的保护因素。提示企业应改善生产工艺,积极采取防护措施保护接噪工人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常熟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情况,为企业开展噪声危害控制,加强个人防护提供依据。方法根据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对常熟市接触噪声的3631名作业工人进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听力损失检出率达42.32%,噪声强度相近时,不同年龄组、不同工龄组听力损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接触多种危害因素组与单独接触噪声组听力损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加强噪声作业人员的岗前体检,尽早发现职业禁忌证,取得听力的基础资料,建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基础健康档案尤为重要,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观察听力变化情况,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某汽车制造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接触有害因素工人的健康状况。方法对某汽车制造企业进行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学调查并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检测,对接触职业有害因素的在岗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该企业现场环境噪声的检测合格率为53.3%,接触噪声作业人员共721人,听力异常检出率37.2%,噪声作业人员听力受损检出率明显高于非噪声作业人员(P0.05),且噪声作业人员听力异常检出率随着工龄的延长而增加(P0.05);现场环境粉尘检测合格率87.5%,181名粉尘作业工人胸片检查未检出疑似尘肺病改变,肺功能异常检出率6.1%,与非粉尘作业工人肺功能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物检测合格率为100%,31名苯作业工人血常规检查未发现白细胞、血小板或中性细胞数降低。结论该企业目前最主要和最严重的职业危害因素是噪声,且噪声作业人员听力受损严重,应加强对噪声危害的控制和噪声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噪声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和疑似职业性噪声聋的检出率及其分布特点,为评估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损伤状况,改善职业性噪声聋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了2021年1月至12月在福建省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噪声作业职业健康检查的职工3 224人为研究对象,收集职业健康档案资料,计算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和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结果 噪声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为4.2%(137/3 224),疑似职业病检出率为1.5%(27/1 818)。男性工人的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的检出率大于女性。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检出率呈现随年龄、工龄增长而增高趋势。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呈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趋势。不同企业规模的噪声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微型企业>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大型企业。结论 福州地区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状况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加强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检查,以及在岗期间、离岗时疑似噪声聋的筛查,加强噪声行业的防护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