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2015年开始"健康中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理念逐渐形成。随着社会发展和群众需求的变化,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逐渐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天津市探索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进行融合改造,形成一个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基础,以健康管理为导向的标准化全科门诊服务新模式。目前已取得较好的初期效果,对于优化医疗服务结构,方便居民就医,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2015年开始"健康中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理念逐渐形成。随着社会发展和群众需求的变化,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逐渐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天津市探索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进行融合改造,形成一个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基础,以健康管理为导向的标准化全科门诊服务新模式。目前已取得较好的初期效果,对于优化医疗服务结构,方便居民就医,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医院体检中心健康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多源异构健康数据的处理和应用方法,以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设计精准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开展检前评估、疾病风险评估、健康量化评估、疾病预警、动态监测、跟踪随访等健康管理服务。探索构建数据驱动的精准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推动医院体检中心数字化转型,提高健康管理服务品质,丰富健康管理服务内涵。数据驱动的精准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可实现全流程健康管理服务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对满足受检者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健康需求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第五次科技革命浪潮中,"信息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医疗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了很大影响。互联网医疗广义上等同于信息技术加持下的医疗健康产业。"健康中国"战略作为我国的"优先发展战略",强调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坚持健康公平公正原则,以共建共享为基本路径。互联网医疗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在于以互联互通、数据、人工智能3大工具促进医疗服务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提高整体医疗健康体系的运行效率,从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互联网医疗的未来发展遵循技术与政策共同驱动的双螺旋模式,政策决定了产业的发展边界。在确保医疗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互联网诊疗的可能性空间,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注重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从而实现医疗健康服务的共建共享,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开展合肥市社区卫生服务和健康教育工作 ,满足社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需求 ,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及医院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咨询提供资料 ,合肥市健康教育所于 2 0 0 0年底开始编写“合肥市社区健康教育丛书”。该套丛书为社区居民健康服务 ,以中老年、妇女、儿童为重点 ,按不同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等分类单独编写成册。内容详实、通俗易懂 ,注重科学性、实用性、资料性。该丛书共 47册 ,介绍了 5 0多种常见病的基础知识、疾病论断、治疗方法和预防保健措施。现已出版《预防感冒》、《防治糖尿病》、《防治肝炎》、《防治高血…  相似文献   

6.
该文分析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发展沿革,技术创新、需求倒逼、健康中国战略及新医改政策驱动着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驶入深蓝海;传统医疗服务供给模式改变,供给侧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社会资本多元化渗入,民营医疗机构和外资医疗机构发展迅速,健康服务业呈现开放式发展局面。随着公众健康服务需求由"医疗服务"向"健康服务"转型,"医联体+互联网医院"或将重构医疗行业生态,社会办医有望从公立医院的追随者、补充者发展为竞争者、超越者。  相似文献   

7.
以统计年鉴数据、抽样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线性预测、时间序列指标分析和比较分析法,分析海南省健康需求现状与卫生资源配置及分布情况,结合供需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优化健康服务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2017年,海南省老年系数已达8.14%,传染病发病率与去年相比增长了60.8%,健康需求增长较快。与此同时,卫生资源总量快速增加,但与同为经济特区的深圳市、珠海市和厦门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并且海口市卫生资源分布极大程度上优于其他市、县,表明海南省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疾病谱发生改变,使居民健康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但供给侧存在有效供给不足、资源配置结构失衡等问题,优化健康服务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在回顾我国卫生和健康事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国家权威统计数据整理和文献分析,围绕全生命健康周期,重点梳理了妇幼健康保障、医疗卫生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养老等重点领域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卫生和健康服务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健康资源总量不足与分布不均并存、健康产品和服务量质需进一步提升、专业人才缺乏。建议在强化基本健康保障基础上,提升健康服务供给和获得;以需求为导向,加快健康服务产业升级发展;多措并举,加快健康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9.
复旦大学紧扣国家健康重大需求,在全国率先试点培养公共卫生硕士(master of public health,MPH)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20余年卓有成效的探索,创新了"以健康为中心"的MPH培养模式,通过不断修订培养方案、精心建设课程教材、全力打造实践基地和坚持论文应用导向,探索解决公共卫生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被学术学位同化、矮化的问题,为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提供了"主动服务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加剧,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导致生理机能的下降,因此,健康问题已经成为老年人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宁波市养老服务机构的抽样调研可知,养老机构老年人对于健康服务需求强烈,但养老机构健康服务供给能力不足,提供的健康服务项目单一,尤其是体制障碍,影响养老机构在健康服务领域的发展。对此,提出了建立养老机构健康服务的政策保障体系、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合作模式、设计"以需求为中心"的养老机构健康服务项目、加强养老机构复合型健康服务专业队伍建设以及发挥政府与市场在养老机构健康服务领域的双重作用等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快速增长及不良生活方式广泛流行的态势,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医疗机构服务方向需要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进行转变,创建健康促进医院是各级医院落实"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实现疾病预防、治疗与康复有机整合,推动全民健康战略的重要路径。本文结合健康中国战略要求及未来医疗服务模式转化方向,介绍了健康促进医院创建关键策略、路径与评估方法,并对今后健康促进医院发展的模式与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满足居民对健康服务需求的多元化趋势,基于优先序视角探寻健康服务产业供给选择路径,为政府优化健康产业结构提供思路借鉴。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全国34个城市的1 187名居民进行调查,通过卡方检验、Pearson和Spearman相关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建立需求度与满意度二维耦合模型对供给优先顺序进行类别划分。结果:居民对健康服务产业的需求度与满意度均较高,其中居民需求度和满意度耦合值最高的是健康保障服务产业,其次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产业、专业公共卫生服务产业等9项产业,健康教育服务产业得分最低。结论:基于模型将11项健康服务产业亚类划分为三类供给路径。I类为最急需供给产业类型,应最优先供给;Ⅱ类为需求型供给产业类型,在条件具备的基础上应大力发展;Ⅲ类为培育型供给产业类型,需要培育市场需求后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落实全国老龄工作会议精神,协同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持续增加老年健康服务供给,切实提高老年健康服务质量,不断满足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现就全面加强老年健康服务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4.
基于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政府出台的供给侧改革相关政策,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卫生服务供需结构性改革为样本,从健康需求与卫生服务供给两端检视供需结构性平衡问题。结果发现,地级市在卫生服务供需结构性改革中,应按供需性结构均衡调整卫生资源配置政策,加快推进公共卫生与医疗卫生协同发展,以需求为导向,调整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建立大健康精准化全链条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在欧洲,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理念已经纳入了各国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2008年6月,WHO欧洲委员会部长级会议通过了"增加财富与促进健康的卫生系统——塔林宪章"(The Tallinn Charter:HealthSystems for Health and Wealth)的卫生改革战略性框架文件,提出了投资于健康就是投资于人类发展、社会和谐与财富增长的卫生发展战略,进一步强调卫生系统必须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与健康期望。围绕重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增加政府卫生投入,整合卫生服务资源与模式,提高卫生系统反应性,改善卫生服务质量,加强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建立基于问责机制的卫生系统绩效评估模式,加强卫生部门治理,以及实施卫生技术评估等问题,一些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完善卫生筹资机制,改革政府卫生投入方式,明确卫生改革优先领域等,促进了卫生服务供给模式转变与卫生服务绩效改善,这也为我国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了许多借鉴。本期首先介绍《塔林宪章》的主要内容,今后将陆续推出关于欧洲卫生改革发展的文章,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我国部分地区健康服务业政策特点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方法:从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等四方面,分析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杭州市、青岛市健康服务业相关政策内容。结果:调研地区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提升关键技术水平、促进市场竞争和适度规模经济等多种措施,构建提供主体多元化、不同种类服务间相互补充促进的产业体系。结论:调研地区采取综合性产业政策等多种形式,提高健康服务业供给效率;积极推进以"公私合作"方式提供部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依据地域垄断性进行健康服务业布局;健康服务业监管体系和管理方式有待完善。建议依据自身需求与产业基础,明确发展健康服务业的目的和重点;构建多元供给体系;进一步放宽直接行政规制,加强健康服务行业与政府的互动;结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技术政策,促进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7.
王政  严云鹰 《现代预防医学》2019,(24):4453-4456
目的 了解居民对健康服务的需求程度,为政府优化健康服务供给政策提供思路借鉴。方法 在重庆市抽取8个区县共1 12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秩和检验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居民对健康服务的需求程度从强到弱分为5类,需求度最高类型:健康保障服务;需求度较高类型:医院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专业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度一般类型:社会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和健康保险服务;需求度较弱类型:健康相关零售服务和健康相关租赁服务;需求度最弱类型:健康教育服务。所有不同社会特征的调查对象需求第1位次均为健康保障服务,但第2位次却有所不同:低收入居民对医院服务(OR = 1.225,95%CI:0.820~1.829)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OR = 1.556,95%CI:1.042~2.323)的需求较高;初中学历的居民对专业公共卫生服务(OR = 1.639,95%CI:1.039~2.586)的需求较高;60岁以下(OR = 3.438,95%CI:2.059~5.743)、高学历(OR = 0.442,95%CI:0.228~0.858)的居民对体育健身服务的需求较高。结论 健康保障服务是重庆市居民最迫切需要的类型,未来应针对不同人群特征供给差异化健康服务,通过加强居民健康教育和提升健康素养水平来培育多元化健康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8.
李颖  曹佳  石凯  贺佳  张虎 《疾病控制杂志》2009,13(2):143-146
目的为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和调整社区卫生服务方向提供证据,在重庆市某社区开展社区健康需求评估。方法问卷调查和专题小组讨论。结果社区的主要健康问题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占70.3%。可能的健康影响因素:①不良行为、生活方式,54.0%的被调查者从不参加任何锻炼;喜油腻食物、过咸食物、甜食的人分别占为40.1%、46.5%、40.5%。②环境污染主要是噪音、灰尘和宠物粪便。卫生服务需求方面,74.5%和33.5%的被调查者需要健康体检和健康促进知识宣传。结论社区健康需求评估结果提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是社区卫生服务的疾病防治重点,常规的健康体检和健康促进成为社区居民急需的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产业变革以及公众对健康需求的提高,医学教育如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多学科背景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对以“群体疾病与健康”为研究对象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本研究发现了福建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索了适应社会需求的预防医学教学改革,以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20.
在区域一体化卫勤保障模式改革试点中,本院全军健康管理医学研究中心采取多种措施,以增强官兵健康意识,降低官兵疾病风险为目标,采取建立健康管理体系,实现健康管理无缝连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满足部队官兵健康需求;优化健康体检流程,实现健康信息互联共享;规范健康教育运作,提高官兵健康素养;完善军人健康评估体系,建立健康等级评价标准;加强心理骨干培训,提高心理卫生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