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证候,可以采用同一方法治疗,关键在于疾病有无共同的病机。病机相同,才可采用相同的治法。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通过异病同治的原则探讨桂枝茯苓丸治疗妇科常见疾病的临床应用与取得的效果,同时也为治疗妇科疾病提供了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异病同治,辨主证为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的一种具体体现。不同疾病发展到同一阶段出现相似的证,或是一人身兼数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共同表现出的最显著的证候(主证),就可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病主要着眼于证的区别,而异病同治实质上是抓主证,通过辨别主诉中的一组证候,作为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本文从异病同治与证的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面进行阐释,明确抓主证在异病同治中的重要性,同时列举了异病同治的相关例证,以期拓展临床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 中医治疗疾病,主要抓住疾病所引起的整个机体反应的“证”出发,“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同一种疾病,由于病因、病理以及个体反应的差异、发展阶段的不同,可以出现不同的“征”,因而采取“同病异治”的方法。反之,不同疾病,由于病因、病理相同或处于同一性质的病变阶段(证候相同),因而又采取“异病同治”的方法。实践证明,这种实事求是的治疗方法,疗效是很好的,是符合辩证思维方法的,可以说,“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中医辩证学的精髓。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是建立在解决矛盾的普遍性和  相似文献   

4.
所谓"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病位相同、病因同源、病机吻合时,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治疗的法则。中医治病的法则,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的差异。异病可以同治,关键在于辨识不同疾病有无共同的病机。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是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异病同治"就是在此原则指导下产生的。"异病同治"作为中医最基本的治疗原则之一,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故从"异病同治"出发,探讨天麻钩藤饮在治疗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相似文献   

5.
异病同治是祖国医学基本理论之一,即在临床上不同疾病只要出现相同的证候,就可采用相同的方法和方剂治疗。亦称某某汤证,也叫异病同治法。祖国医学认为呕吐有停痰、停水、停饮之别,并分呕吐、干呕、气呕。哕逆一证,有的属胃寒,有的属胃热;并认为气逆致哕。  相似文献   

6.
同病异治,乃中医治疗法则之一,它与同病同治的常法相对说来是一种变法。同病同治是建立在病同,证同,个体差异不大,病机一致的基础上采取的一种相同的治疗方法;而同病异治则是建立在同病异证,或同病同证而异质(个体差异),或病机截然相反的基础上采取的另一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既然是同病,那么,其在症状的表现上就必然有其相似或相同的地方,然而,由于异证或异质或病机的不同,故虽为同病,也就只能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疾病的产生、发展、变化是一  相似文献   

7.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而异病同治则是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异病同治是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表现为大致相同证,因而采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张志明教授认为头痛、眩晕、鼻渊、耳鸣等上窍疾病的主要病机为脾失健运,升降失常,清浊异位;在临床诊治时多从中焦脾胃论治,以健脾化痰、升清降浊为治则,意在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以自拟益气聪明汤为基础加减施治,取得了满意疗效,并有助于人们认识上窍疾病的共同规律,找到治疗上窍疾病大的方向,为临床从宏观的角度辨识治疗上窍疾病提供极大的方便,体现了中医重视辨证论治的理念和异病同治的内涵。现通过典型病案介绍张志明教授“异病同治”思想在上窍疾病治疗中的经验,与同道分享。  相似文献   

8.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诊治疾病的法则,在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指导下,进行综合分析,对疾病的本质作出认识和判断,从而得出“证”的概念。证是机体的“功能态”,全身性病理改变的综合表现。根据辨证结果,确定治疗原则,它的核心是辨证法思维、辨证地对待病证、症之间的关系。任何一种疾病都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在辨证论治的原则下,对证同治同,证异治异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应着眼于病位的认识,异不在于病的异同,因辨证结论已包函着病机和属性。1论治与施治的认识辨证论治既是医生认识疾病、分析病因、病机的性质和诊疗过程的两个相互…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贵刊1981年第4卷第2期发表姚彩霞同志的“中医‘异病同治’法的临床应用体会”一文,其观点很值得商讨。姚文开头则说“不同的病邪在同一部位可以表现出各种疾病或证候,但由于病位相同故可采用同一治法,以达治愈之目的,这种治疗方法中医就把它叫做‘异病同治’,这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法则之一”。一个病位,有寒热虚实,治法有温清补泻;病因有外因,内因和不内外因,治法亦各异。怎能笼统来用同一治法呢? 关于“异病同治”的意义,诸书论述不少。《实用内科学》说:异病同治就是对多种疾病采用同一方法,这就是病虽不同,只要表现的  相似文献   

10.
“异病同治”是祖国医学独特的治疗方法之一。在一般情况下,异病异证是需要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然而,若病虽不同,但出现相似的病机和证候,便可使用“同治”之法。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中,因热所致者可出现诸胀腹大,或诸病有声,鼓之如鼓,或诸转反戾,水液混浊,或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由于以上各病皆因于热,故同可用  相似文献   

11.
浅谈三七及其制剂在心脑血管疾病之异病同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燕 《医学综述》2013,19(6):1086-1088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之精华,包含"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两方面,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学的灵活性。三七功用化瘀止血,消肿定痛,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的特点。因其药用价值较高而成为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以三七为主要成分的多种制剂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该文结合中医精髓之"异病同治"理论,综述三七及其制剂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黄帝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形成了完备的治疗理论和治则。《内经》的治则治法可以概括为:早期治疗,治未病;治病求本,正治反治,治标治本;扶正祛邪,两者相互关系和具体运用;调整阴阳,掌握阴阳相互关系和作用,损之有余,补之不足;因势利导,病位不同立法各异;三因制宜,根据天时、地域、个体差异灵活运用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内经》的治则治法可分为内治、外治和内外合治三种。《内经》的治则治法灵活丰富,充分体现《内经》的治疗思想和精髓。  相似文献   

13.
中医异病同治法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遵循中医异病同治理论.自拟六安七味煎为主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干燥综合征.并附验案3则。  相似文献   

14.
中医心身病证及其治疗原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中医“心身症证”的概念及其治疗原则。认为在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中,早就蕴含着“心身疾病”的思想,并以之指导医疗实践。结中医典籍中的“心身症证”思想进行阐发,同时提出了治疗中医“心身病证”的3个原则即心理治疗、躯体治疗和心身并治。  相似文献   

15.
慢性筋骨疾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以及慢性劳损的普遍存在,慢性筋骨疾病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群健康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有效地防治慢性筋骨疾病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学问题.提炼慢性筋骨疾病共同的发病特点,阐述其相似的发病机制,有助于发挥中医药对其的防治作用.虚、瘀、毒是筋骨退变的重要病理基础,防治的...  相似文献   

16.
杨惠民教授临证灵活运用天麻钩藤饮辨治以头痛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以其特有的方证相应及异病同治思想辨治,强调每个方子都有其适用的体质类型,主治疾病谱以及加减法,认为方药的用途,有对症状、对证候、对体质的不同层次.不同的疾病有着相同的症状及体质类型,也可用同一个方.天麻钩藤饮是其常用的体质性用方,也是改善阴虚阳亢体质的名方.临床用于面色潮红、形体较瘦类体质,以头痛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病、美尼尔氏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眩晕证的中医辨证与治疗方法。方法共收集62例眩晕证患者分为痰浊中阻、风痰阻络、血脉瘀阻、气血两虚四种类型。分别用健脾化浊、涤痰熄风、化瘀通络、益气养血等方法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显效24例(39%)、有效33例(53%)、无效5例(8%)。结论中医药治疗眩晕证有良好的疗效,体现出了治病求本和异病同治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肠易激综合征为消化系统常见病,文章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病例举例,治疗思想等方面论述姜树民教授治疗腹泻型IBS经验。姜树民教授认为腹泻型IBS多以脾虚为主,肝郁,湿盛,肝脾不和亦多。治疗应以健脾为主,辅以疏肝祛湿之法治疗,并重视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思想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王居易教授从医从教针灸临床50余年,熟读古典医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经络诊察法""同名经合穴与合穴配伍法""经络气化"等相关理论,将古典医籍与临床紧密的结合,为针灸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王老通过"经络诊察法"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辨别病变经络,依据经络辨证法诊断治疗疾病,取穴甚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异病同治"是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试以张介眉教授研制的"华夏小葱制剂"为例,探讨这一理论在中药新药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