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调查东莞市城乡医保参保居民对医保补偿政策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以及分析提高满意度及优化医保补偿政策的有效途径。方法 2021-10-01-2021-12-31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取东莞全市7个镇,每个镇2个村的282名城乡医保参保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取资料,问卷中的满意度指标采用李克特量表5级测量法,统计分析参保居民不同特征对城乡居民医保补偿政策的满意度是否存在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参保居民对城乡居民医保补偿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参保居民对城乡居民医保补偿政策的满意度平均得分为3.13分。参保居民的婚姻状况(χ2=21.040,P=0.050)、健康状况(χ2=33.986,P=0.005)、城乡居民医保补偿政策关注度(χ2=66.311,P<0.001)、城乡居民医保补偿政策知晓度(χ2=114.173,P<0.001)、到医疗机构就医的时间选择(χ2=16.556,P=0.044)和身体不适时就医机构选择(χ2  相似文献   

2.
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是我国医疗保障工作的重点方向之一。文章以山东省为例,通过梳理16地市居民普通门诊统筹的起付标准、最高支付限额、支付比例等政策的差异,探讨基于普通门诊统筹视角的省级统筹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山东省15市制定了普通门诊统筹待遇政策,各地政策间的差异主要集中在设置形式方面,待遇保障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建议在推进省级统筹过程中首先统一各地对普通门诊统筹保障功能定位和价值认知,其次在做好基金测算的基础上适度提高普通门诊统筹保障水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医保基金支付能力提升,建议逐步探索以费用保障为核心的普通门诊统筹和门诊慢性病融合发展的门诊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梳理全国各省 (区、市) 出台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政策,了解各地开展城乡居民“两病”门诊保障的模式和特点。目的在于掌握不同地区“两病”保障的辐射对象、认定标准、待遇水平以及提供服务的机构类型;理解“两病”专项保障在“两病”保障体系中发挥的作用;为扩大“两病”保障范围、提升保障效果提供未来政策优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医保统筹基金保障水平、个人账户计入和适用范围、支付方式改革三个方面分析我国30个省(区、市)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政策。方法:系统收集和梳理各地职工医保门诊共济相关政策文件,基于内容分析法提炼共性和差异。结果:各地普通门诊统筹保障水平差异较大,保障均等化水平较低,多数地区普通门诊支付方式尚未明确具体操作指南,未与医疗服务体系协同。结论:优化门诊统筹基金支付方案,完善门诊统筹协议管理;加强门诊支付方式顶层设计,明确基于价值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方向;加强与医疗服务体系的协同,拉大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报销比例。  相似文献   

5.
职工医保门诊改革是医疗保障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文章梳理了2021年国家启动门诊共济保障改革前已开展普通门诊统筹地区的门诊待遇设计情况,总结“两线一比例”的分布情况和主要特点,为各地进一步推动门诊共计保障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新农合两种门诊补偿模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门诊补偿模式的实施效果,探索合理完善的门诊补偿方案和监督管理办法。方法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10个试点县门诊统筹实施情况,并与10个家庭账户补偿模式县的结果相比较,评价其实施效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结果门诊统筹补偿模式与家庭账户补偿模式相比,受益面明显提高;门诊基金支出占基金总支出的比例有所提高;门诊次均费用大幅降低;有更多的门诊病人流向村卫生室;监管更加困难。结论门诊统筹模式更有利于参合农民有效利用门诊卫生服务,但监管难度增加;门诊统筹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合理的补偿方案和严格有效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模式与家庭账户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门诊资金、门诊卫生服务利用和住院服务利用的比较,分析门诊统筹与家庭账户模式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试点开始,坚持以大病统筹为主;大部分地区为兼顾受益面、调动农民参合积极性,同时也设置了家庭账户,形成“大病统筹+门诊家庭账户”的补偿模式。随着新农合的不断运行,家庭账户模式的弊端逐渐暴露。为此,部分地区开始试行门诊统筹的模式,如湖北、湖南、陕西、甘肃、吉林、浙江、江苏、河南等。  相似文献   

9.
建立健全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是我国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重大民生工程之一,各统筹地区门诊共济机制落地实施过程伴随着门诊医疗资源挤兑、欺诈骗保行为多发、政府经济负担增大和群众接受度不高等风险,对此,提出完善政策的建议:开源节流补齐资金缺口,三医联动构建医疗保障格局,协同监管维护医保基金稳定,优化政策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安乡县在2009年新农合工作中,选取两组共4个乡镇进行了完全性普通门诊统筹、过渡性门诊统筹模式两种不同补偿模式普通门诊统筹试点。文章通过对一年来两种模式的运行情况分析,得出了实施完全性普通门诊统筹,能引导参合农民合理就医、使小病在门诊治疗的结论。同时,实施这种门诊统筹模式,也能有效地控制住院率、减少患者医疗费用和住院基金的压力、增强参合农民互助共济意识、提高新农合门诊统筹基金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改善农村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作用,有针对性的提出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优化策略。方法: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8年5期追踪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模型检验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村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影响。结果: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显著降低了农村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率,健康水平、人力资本支出、家庭资产积累是重要的作用渠道。结论:建议持续推进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因地制宜制定医保统筹政策、将灾难性卫生支出纳入农村居民返贫致贫监测预警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赵琳 《健康》2020,(1):70-71
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有一条规定:实行个人(家庭)账户的,应于2020年底前取消,向门诊统筹平稳过渡;已取消个人(家庭)账户的,不得恢复或变相设置。政策内容公布后,有了新的变化,对实际问题作出以下相关阐释与规定。  相似文献   

13.
城镇职工医保门诊慢性病统筹改革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以慢性病为主的门诊保障政策碎片化、无序化问题严重,影响了参保人公平享受门诊保障待遇,同时掣肘了门诊统筹改革的推进。本文收集、整理了湖北省17个市、州的职工医保门诊慢性病、门诊特殊病、门诊重症等相关政策,从政策名称、病种目录、管理模式、保障水平及共病患者待遇管理办法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寻找改革切入口,为湖北省职工医保门诊慢性病统筹改革提供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析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县不同医保类型患者住院费用和补偿水平,为完善医保支付机制设计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提取A县2020—2022年住院患者费用明细数据193 418条,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居民住院医保基金主要流向医共体内(51.93%),职工住院医保基金主要流向医共体外(65.51%);职工医保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日均住院费用分别比居民医保患者高出1 552.28元、228.05元,政策内报销比例、实际报销比例高出12.62个和9.96个百分点。结论:建立健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总额预算分级分类机制和费用审核监督机制,探索建立差异化医保支付机制,促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在对乌鲁木齐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相关数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测算乌鲁木齐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体系的人均筹资标准、补偿比、起付线和封顶线,为政府相关部门下一阶段门诊统筹方案的修订和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运用模型法和平衡系数法,对城镇居民门诊医疗保险相关标准进行了测算.结果 乌鲁木齐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人均筹资标准应为112.89元,补偿比应为61%,起付线和封顶线分别为16.6元和200.6元.结论 根据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水平现况,应考虑加大筹资力度、合理制定补偿比和适度上调起付线.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研究典型地区门诊统筹政策及实施效果。方法 运用文献分析成都市门诊统筹政策特点,通过回顾性数据调查法收集样本卫生机构2009-2012年基本情况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作相应访谈。结果 成都市开展门诊统筹以来,筹资额度增加、覆盖范围扩大、参保者的待遇得到提高,这些都促进了服务利用率。结论 在取得成效的同时,还存在着经办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配套支持工作以及与相关政策的衔接仍需加强、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有待提高、门诊开放就医加大了管理难度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前,医保“家庭共济”政策的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共济账户空虚、统筹区域割裂,统筹资金过剩、功能使用受限,信息建设滞后、实际操作脱节,忽视家庭需求、政策思路局限等问题。基于此,在推进“家庭共济”深度嵌入医保政策的实践中,要通过跨区域部门联动,落实医保资金使用,进一步改进医保补偿机制,建立健康保险关联机制,并构建多元政策生态,尽可能实现多数人的健康保障。  相似文献   

18.
门诊特殊疾病补偿政策是我国基本医保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特殊疾病患者门诊费用补偿水平、引导医疗服务利用行为和改善患者健康状况、促进健康中国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当前,农村居民基本医保对门诊特殊疾病的补偿政策尚缺乏国家级政策文件的统一规范,各地在政策目标、保障对象、纳入病种和补偿政策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在供需方管理及政策衔接方面也面临一些问题。建议制订国家级政策文件对这一政策的关键要素做出明确规定,以国家或省为单位开展病种遴选及相关技术标准制订等工作,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统筹区域内医疗机构专科服务能力建设,以规范和完善门诊特殊疾病补偿政策。  相似文献   

19.
一、背景 2006年,内蒙古凉城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试点开始,为兼顾受益面,调动农民参合积极性,设置了大病统筹加门诊家庭账户的补偿模式。随着新农合的不断运行,家庭账户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农民小病不去治疗,门诊基金大量沉淀,2009年凉城县门诊家庭账户基金310.87万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卫生》2012,(1):28-28
2011年,青海省委、省政府将全省新农合年人均筹资标准由2010年的154.3元提高到300元,其中各级政府补助260元,高于国家要求的60元,城镇居民医保筹资标准也同步提高到300元。同时,新农合将门诊慢性病、地方病、高原病由21种扩大到22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