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易明  饶钒  张晓红  谭艳鸣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8):2738-2739,2742
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俯卧位机械通气(PP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将收入该科行机械通气的NRDS患儿分成三组,家属同意用PS替代疗法的患儿为治疗1组,除外治疗1组患儿按上机先后顺序奇数分为治疗2组,偶数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采用PS联合PPV,治疗2组仅采用PPV;对照组仅采用仰卧位机械通气。三组患儿其他治疗方法相同,均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护。分别在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30 min,6、24 h监测患儿血气分析,了解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情况,以及各阶段呼吸机的平均气道压(MAP)、吸入氧浓度(FiO2)指数,详细记录患儿用机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和预后[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VILI)]情况。结果三组患儿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气分析、呼吸机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开始24 h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开始后24 h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组用机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机械通气能有效治疗NRDS,PPV优于仰卧位机械通气,PS联合PPV治疗NRDS,能有效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提高NRDS患儿的存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大剂量氨溴索防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大剂量氨溴索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防治效果。方法:随机将85例早产儿分为治疗组41例及对照组44例,在相同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氨溴索30 mg/(kg.d),连用5 d,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及转归,总结NRDS发生率及使用呼吸机的情况,并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中13例(31.71%)应用了新型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6例(14.63%)出现NRDS,上机率12.19%;对照组23例(52.27%)使用了NCPAP,15例(34.09%)发生NRDS,上机率29.55%。两组患儿上机后6 h、48 h的血气分析比较,PaO2、p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CO2、PaO2/FiO2、RI及通气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除肺部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大剂量氨溴索有助于减少NRDS的发生,降低上机率,防治轻度NRDS。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于肺透明膜病(NRDS)早产儿的治疗结果影响。方法60例NRDS早产患儿,随机分成仅采用机械通气的对照组(30例)与在机械统计基础上联合PS治疗的观察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并发症等,评价PS对于呼吸机治疗NRDS早产患儿的治疗影响。结果采用PS联合呼吸机治疗的观察组,经0.5~2.0 h治疗后,呼吸窘迫情况显著好转,两组血气较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呼吸机治疗时间与总吸氧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此外并发症发生率也小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病死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PS联合机械通气对于NRDS早产患儿的疗效显著,较单纯采用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更确切,缩短病程、治疗时间,减少患儿家属负担,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俯卧位机械通气(PP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入我院行机械通气的NRDS患儿分成三组,治疗1组采用PS联合PPV,治疗2组仅采用PPV,对照组仅采用仰卧位机械通气,三组患儿其他治疗方法相同。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护,分别在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30 min、机械通气6 h、机械通气24 h监测患儿血气分析指标,了解患儿动脉血PaO2、PaCO2,以及各阶段呼吸机的平均气道压(MAP)、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详细记录患儿用机时间、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和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以及预后情况。结果:三组患儿治疗前后各阶段血气分析、呼吸机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各阶段血气分析、呼吸机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用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组与对照组治疗24 h后血气分析、呼吸机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组和对照组用机时间、平均住院日、并发症VAP和VIL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与对照组用机时间、平均住院日、并发症VAP和VIL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机械通气能有效治疗NRDS,PPV优于仰卧位机械通气,PS联合PPV治疗NRDS能有效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提高NRDS患儿的存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低剂量牛肺表面活性物质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24例早产儿为观察组,生后6h内气管内滴注低剂量牛肺表面活性物质,24例同期住院未应用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早产儿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对两组病例不同时间段的血气分析、氧合指数进行比较,并记录两组早产儿NRDS的发生率、机械通气率、死亡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12h、24h的PaO2和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观察组12h、24h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NRDS的发生率和机械通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低剂量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对预防早产儿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效,可改善临床症状,减少NRDS发生,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氨溴索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NRDS早产儿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均给予相 同的综合治疗,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70~100 mg/kg气管内滴入,观察组给予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剂量同上)联合静脉滴注氨溴索7.5 mg/ kg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机械通气参数与血气指标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吸入氧浓度(FiO2)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和pH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h、24 h后两组患儿血PaCO2、PaO2、SpO2和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观察组FiO2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上机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撤机后氧疗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氨溴索治疗早产儿RDS可以尽早降低呼吸治疗中吸入氧浓度及撤机后氧疗时间,从而对早产儿的NRDS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国产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syndrome,N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出生的7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进行研究。治疗组42例NRDS患儿气管内注入国产PS后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28例NRDS患儿单纯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机械通气参数、肺X线片转归、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及结局等。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迅速好转。用药后1 h血气PaO2、pH开始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P<0.05或P<0.01)。机械通气参数FiO2、PIP于用药后1 h内明显下调,RR和PEEP分别于用药后6 h、48 h明显下降(P<0.05或P<0.01)。应用国产PS后2~6 h治疗组机械通气参数FiO2明显低于对照组(P2h<0.05,P6h<0.05),PIP值于用药后1~72 h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用药2~6 h后,肺X线片显示NRDS病变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未见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国产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的疗效研究。 方法 选取NRDS患儿100例,分为高频振荡通气组(50例,早产儿32例,足月儿18例)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组(50例,早产儿32例,足月儿18例),比较两组之间的上机时间、上机前、上机后血气分析(2 h 、12 h 、24 h)、氧合指数(OI)以及出现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HFOV治疗组上机后2、12、24 h的血气分析数值和氧合指数明显优于SI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胸、慢性肺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HFOV明显低于SI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SIMV比较,HFOV治疗NRDS疗效尤其是早产儿NRDS能更好的改善氧合,更快地下调呼吸机参数,节省上机时间和减少肺部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足月儿、近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新生儿科RDS患儿病历66份,根据是否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的血气分析结果(pH值、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呼吸频率)和用药1 h、6 h、12 h后两组患儿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和吸氧浓度,肺氧合功能(PaO2/FiO2、A-aPO2),比较两组患儿的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人数和死亡人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气分析各项结果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1 h、6 h、12 h后治疗组的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吸氧浓度均小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的肺氧合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aO2/FiO2治疗组高于对照组,A-aPO2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吸氧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呼吸机使用人数和死亡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对足月儿、近足月儿NRDS有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资料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诊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采用固尔苏治疗NRDS的患儿30例为观察组,同期未用固尔苏的NRDS患儿30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血气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机和氧的使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究鼻腔持续正压通气(NCPAP)与间歇气道正压通气(NIPP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的疗效及其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于我院就诊的158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79例和观察组79例,在牛肺磷脂治疗基础上分别行NCPAP和NIPPV无创通气,院外随访30 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各血气指标PaO2、PaCO2、pH、PaO2/FiO2(P/F值)、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疗效以及近期预后。结果:治疗后6 h、24 h、48 h两组患儿PaCO2显著低于治疗前,PaO2、pH以及P/F值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例数、有创辅助通气时间、无创辅助通气时间、总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2%(P<0.05);两组患儿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482,95%CI(0.175,1.326),P=0.173]。结论:NIPPV联合PS治疗NRDS,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血气指标,改善氧合功能,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双水平正压通气(DuoPAP)及鼻塞持续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以期为NRDS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NRDS早产儿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nCPAP治疗,而观察组给予DouPAP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1、12、24 h后的动脉血气指标、氧合指数(OI),同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期间的通气、氧疗及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12、24 h后的pH、氧分压(PaO2 )、二氧化碳分压(PaCO2 及OI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而观察组治疗1、12、24 h后的上述各指标较治疗前也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24 h后的pH,治疗12、24 h后的PaO2、PaCO2及OI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18%)略高于对照组(85.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通气、氧疗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4.71%)低于对照组(26.郾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uoPAP在改善患儿动脉血气指标、临床症状方面的效果优于nCPAP,且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更高,在NRDS的临床治疗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佐治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5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3 074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 727例)和研究组(347例)。两组患者均予营养支持、抗感染、呼吸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乌司他丁注射液。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液p H、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重症监护室(ICU)入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4.58%比9.90%,P <0.05),ICU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94%(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 0.05)。结论乌司他丁佐治重症肺炎,可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缩短ICU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不同的呼吸机治疗方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of newborn,NRDS)的肺保护性,为NRDS肺损伤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 选取呼吸机治疗的肺保护性NRDS患者56例,按照不同的呼吸支持治疗方法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8例.对照组NRDS患者应用传统机械通气的治疗方式,试验组NRDS患者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的治疗方式,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氧合指数、白细胞介素-10、机械通气时间、死亡率、肿瘤坏死因子-β、动脉血气、pH值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试验组NRDS患者的肺损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牋.05);治疗后,试验组的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瘤坏死因子-β和白细胞介素-10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NRDS患者实施肺保护性通气的治疗方式的效果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66例NRDS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头罩吸氧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二组肺氧合功能的改变。对两组患儿住院天数、用氧天数和吸入氧体积分数(FiO2)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经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后Pa(O2)和动脉血氧分压/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而氧合指数(O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用氧天数和吸入氧体积分数(FiO2)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塞持续正压通气能明显改善NRDS新生儿的氧合功能,能迅速纠正患儿低氧血症,快速改善患儿症状,缩短用氧时间和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存活率。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规范操作,做好患儿的日常护理,提高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同步间歇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 +目标容量通气(TTV)模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气指标的影响及与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7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NRDS)的临床资料,按照通气模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41例,采用SIMV+PSV+TTV模式,对照组患儿46例采用SIMV+辅助/控制通气(A/C)模式,观察两组患儿血气指标、HMGB1水平,症状、体征好转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治疗后48 h的氧分压/吸入氧浓度、肺泡/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血清HMGB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48 h的氧分压/吸入氧浓度、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升高明显,血清HMGB1水平则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低碳酸血症、呼吸机相关肺炎、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气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8 h血清HMGB1水平与氧分压/吸入氧浓度、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792、-0.637,P均<0.05),对照组治疗48 h血清HMGB1水平与氧分压/吸入氧浓度、肺泡/动脉血氧分压无线性相关关系。结论:SIMV+PSV+TTV 模式可改善NRDS患儿呼吸功能,促进肺泡氧合功能恢复,降低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固尔苏联合鼻塞型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新生儿科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56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28例)与观察组(2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鼻塞型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塞型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小剂量固尔苏气管内滴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血氧合指数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PaO2、PaCO2及PaO2 /FiO2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变,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出现肺炎、肺出血、颅内出血及动脉导管未闭等并发症,其中观察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29%,明显高于对照组(53.5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固尔苏联合鼻塞型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应用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的临床资料,45例使用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为观察组,31例单用机械通气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血气分析指标、乳酸水平、氧合指数、呼吸机参数、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和转归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7天氧合指数为284.48±48.11,与对照组237.88±49.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为(95.46±17.41) h、总吸氧时间为(96.61±18.09) h、住院时间为(21.30±4.60)h,对照组分别为(112.58±20.21) h、(116.72±28.11) h、(27.12±5.14) h(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8.89%)、呼吸机相关肺损伤(2.22%)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9.03%、16.13%,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气胸发生率(4.44% vs 3.23%)、肺出血的发生率(2.22% vs 6.45%)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存活率(95.56%)高于对照组(80.65%,P<0.05)。结论: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可有效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氧合功能,减少并发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细导管注入牛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双相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4例NRDS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所有患儿均采用常规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双相呼吸道正压通气结合硅胶管(内径0.25 mm)注入PS治疗,观察组给予双相呼吸道正压通气结合经细导管(内径0郾1 mm)注入PS治疗,6 h后比较两组患儿血气指标(pH、PaO2、PaCO2、OI)、通气相关指标(MAP、PEEP、FiO2、吸氧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疗效、存活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23%(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pH、PaO2、PaCO2、O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H、PaO2、O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开始时,两组患儿 MAP、PEEP、Fi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h后,观察组MAP、Fi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EE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吸氧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儿存活率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3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02% (P<0.05)。结论:经细导管注入牛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双相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NRDS能够提高患儿肺泡气体交换功能,改善缺氧状态,降低病死率,疗效更显著,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