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合方源流论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合方 ,是一类特殊方剂 ,它是由两首已知方剂相合而构成的新方剂 ,又可以理解为方剂加减变化的特殊形式 ,其特殊的功用与相合法则 ,让人难以常规的药物加减来阐述 ,一系列的“特殊”造成了医家于临床上应用多而于理论上探讨少的局面 ,因而有必要对合方的源流进行简要回顾 ,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合方的历史。合方的历史主要是由几位医学大家所谱写的 ,但在这几位医学重镇的旗帜下 ,却有着众多追随者的呐喊助威。合方 ,这一首创于张仲景 ,复经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等大家的提倡 ,始得流传于今。1 秦汉时期秦汉医学的积淀 ,为张仲景创立合方奠…  相似文献   

2.
合方是方剂应用的特殊形式,是将两首或两首以上方剂相合为用,利用其配伍的药群经验,增加疗效,扩大治疗范围,面对数证相兼或复杂病机的临床病证,力求达到全面、准确、理想的治疗效果。仲景首开合方运用之先河,临证合病与并病者,合方用之,疗效甚佳,笔者受其启发,临证应用体会颇深。  相似文献   

3.
《伤寒杂病论》合方运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阐述了《伤寒杂病论》所创合方的这一方剂变化的特殊形式及其运用。并对合方的源流,涵义,组方原则,作用及意义进行了探讨。认为合方虽源于《内经》,但成形于《伤寒杂病论》。合方具有单方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疗效,如治疗面广,作用性强,产生新疗效,调整作用功能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培土生金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理论依据,培土生金法是"治未病"思想的体现,以培土生金法为原则的常用方剂有甘平、甘凉与甘温之别,临床宜辨证施治,现代药理学研究为中医治疗哮喘缓解期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方剂学课程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方剂的配伍理论,明确制方要旨,还要引导学生在方剂组方原则指导下,依据辨证施治的思维规律,对成方灵活运用,提高综合运用方药的能力。而合方是方剂加减变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学习和掌握合方应用,一定程度上领悟了方剂变化规律,可以取得较好的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张仲景“合方”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伤寒论》中“合方”的定义、法则、功效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合方”是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的方剂加减变化的一种特殊方式。“合方”的功效,并非是所合方剂功效的叠加,而是以病证的病因病机为依据的重新组方。因此,病证的病因病机与所合方剂功效的相合与统一,是“合方”临床应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培土生金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理论基础。[方法]结合历代文献的相关记述,梳理培土生金法的脉络,根据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分析培土生金法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治疗中的应用。[结果]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当以脾胃亏虚为发病之本,以痰浊上犯为发病之标,肺气受损,宗气与卫气不足贯穿疾病始终。治疗当以“培土生金”之法,通过健运脾胃,杜绝生痰之源;补充宗气与卫气生成之本,恢复已伤之肺气,达到标本兼治之效。经典名方参苓白术散、麦门冬汤、黄芪建中汤等皆宗“培土生金”之旨,疗效甚佳。[结论]培土生金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及临床意义,通过健运脾胃治疗肺脏之伤损,对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张仲景的合方理论。方法以文献学、数学的方法,分别探讨张仲景合方的动机与目的、合方的依据、合方的原则,合方中方与方间的“七情”关系,合方的功效,合方“先煎后合”与“先合后煎”之异同。结果合方动机与目的除获取更好的临床疗效外尚存在信仰和经验的问题;合方的依据是依据证候与病机;合方的原则是增效与减毒,合方中方与方间在比重上起码存在着主辅、对等关系;从方与方间的相互作用来看可能存在着类似中药配伍的“七情”关系;合方的功效将产生相加、协同与拮抗;合方“先煎后合”与“先合后煎”的不同制备法将影响合方的疗效。结论合方是方剂发展的另一条路,是方剂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合方能够拓广现有方剂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雾化吸入联合培土生金法干预肺部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疗效。方法将58例肺部MDRO感染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雾化吸入联合中医培土生金方内服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证候、细菌学疗效、白细胞(WB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降钙素原(PCT)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临床症候疗效、细菌学疗效及WBC、hs-CRP、PCT平均值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雾化吸入联合中医培土生金法干预肺部MDRO感染,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细菌清除率,疗效明显,并有较好的安全性,是应对MDRO感染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培土生金化瘀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稳定期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培土生金化瘀方治疗,科学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PEF、FVC肺功能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支气管哮喘稳定期患者,采用培土生金化瘀方治疗,可明显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五行、八卦与四元素学说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行学说与易经八卦体系,有着明显的不同:八卦代表的天、地、水、火、山、泽、雷、风属于自然物质,而五行则把人类劳动创造的“金”也纳入了自然万物之中,使人类的活动与自然万物形成了有机的联系,促成了天人一体的整体观.因为没有人的参与,土不能生金,金不能克木,金也不能生水.可以说,五行是改良的八卦,它与元气一元论、阴阳二元论一起,给了中医学摆脱巫术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医学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五行学说与西方的四元素学说也有着明显的区别:五行学说创立了万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关系论,是系统科学的胚基;四元素学说,属于构成论,是分析科学的萌芽.  相似文献   

12.
五脏配五行原理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文《尚书》说是以五脏解剖位置与五行所属方位相比拟而来;今文《尚书》说则是以五脏与五行各自阴阳属性相互匹配的结果,即五行的阴阳属性是火为太阳,木为少阳,金为少阴,水为太阴;而五脏的阴阳属性,则是心为阳中之太阳,肝为阴中之少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肾为阴中之太阴。要想使二者的阴阳属性相符合自然应当是心属火,肝属木,肺属金,肾属水。“土”于五行居于“中”,较之东与西、南与北可以两两相比来说,“土”之属阴可视为一个特例,而脾为阴同样也是一个特例,故脾配土。  相似文献   

13.
武维屏教授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肺科疑难病3例,脾胃属土,肺属金,五行相生,土生金,通过培补脾土,使脾运正常,从而使肺得到补益以治疗肺脏疾病。临床验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中医运气学角度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的病位、病因、病性、核心病机、易感人群及证治等方面进行解读分析,理解NCP发生的运气学原理,为当前的临床诊治提供有益参考。[方法]运用五运六气理论,分别从NCP发生的气运背景、易感人群、证候分析等全面解读分析NCP发生的病位、病因、病性、核心病机及其证治。[结果]2019己亥年终之气的主气是太阳寒水,客气是少阳相火,岁运是湿土不及。客气少阳相火侵犯三焦之肺、岁运土气不及的脾胃虚弱为在上在里的关键因素,复感时寒阴雨雾露之气为在表的引发因素。素有阴火之人,常有脾气虚、心肺阴火、湿流下注的阳虚三联证之人,最易感受。病位在肺和脾胃,表有时寒阴雨雾露,里有肺胃三焦郁热,属两感疫病,故发病急危。肺是病变核心病位,肺功能失常,一来不能通调水道,二来脾不运输,于是湿聚为患,多见舌苔腻,此舌苔腻并非寒湿直中。既有火毒,复有湿毒,肺天脾地损伤,失纳天地气味,神气不生,营卫不通,形神不和。上有火通心郁肺,则上焦不通,中下焦湿聚结滞,三焦相溷,肺不吸天之五气,脾不纳地之五味,神气不生,营卫不行,脏腑经络不通,而邪乘亏虚处盘踞筑巢,则危病时致。其治疗,要透热清肺以祛邪,健运脾胃以扶正,兼以解表祛湿,用药当以辛咸寒透热清散和温健脾胃为主,基础方当以竹叶石膏汤和苇茎汤、升麻鳖甲汤为主。[结论]以中医五运六气理论分析,NCP属冬温,为"两感疫病"。其防治原则,当以透清肺之火热和健脾胃为基础,扶正祛邪,兼以解表利湿。  相似文献   

15.
治未病思想作为中医学的核心理念,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治的各个阶段。针对疫病防治的三个阶段,提出未病先防阶段需顾护肺肾养正气,可采用芳香辟秽的中药以防邪气;既病防变阶段应抓住湿毒证素的特点,防其化热、成瘀而为闭证、脱证;瘥后防复阶段建议遵循培土生金、形神共复的防复原则,采用合理饮食、养生功法、音乐、经穴按摩等方法,促进患者康复,截断复发源头,以期为本次疫情的防控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收集清代以前各类医书中用"培土生金"法治疗的医案,运用频数统计和聚类统计方法,对其性别、年龄、主治病种症状、所用方剂、药味药量等进行分析,结果示:"培土生金"法以咳嗽、喘促、痰多、纳呆、便溏泄泻、乏力、烦热、形体消瘦、脉虚细数为主证,用药上重用补脾气药物同时也重视补脾胃阴和温中阳,治脾药物用量是治肺药物的2~3倍。  相似文献   

17.
分析清代医家顾德华所著《花韵楼医案》,考据作者生平,对其学术思想简要探讨,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验案,探索其临证思路,分析其理、法、方、药运用特点。顾氏学宗经典,验之临床,治痿、痹侧重脾、胃、肝,治哮喘法培土生金,疗飱泄重温脾阳等。顾氏旁参诸家学说,内外妇儿均有涉猎,多有阐释发挥,如以鲜药入温病处方,以疏肝补脾治疗乳疬,以及针对《明医杂著》"儿科无补法"提出"小儿补法";且擅用成方加减,如以甘露饮清热袪湿,归脾汤疗崩,逍遥散疏肝。《花韵楼医案》阐发独到,不落窠臼,根据脏腑所主时,把时辰作为临床诊断的着眼点。统观全书,反映了顾氏临证审病因、立法据经典、治疗重脾胃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8.
程传浩 《中医学报》2022,37(1):59-63
通过对易水学派、黄元御等医家学术思想的分析,把握中医学中"五行-六气"理论的基本原理,探讨建立以"五行-六气"为核心的生理、病理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对应的方阵图解方式。"五行-六气"理论具有模型思维的典型特征,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可以依据"五行-六气"的空间分布和时间运动来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构建方阵图解模型,用以分析相应方剂的配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培土生金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模型大鼠肺组织线粒体膜电位(△·ψm)、肺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20)和模型组(n=100)。模型组采用气管内注射脂多糖加烟熏的方法,制作COPD大鼠模型,从模型组中选出大鼠80只,再随机分为黄芪建中汤(高、中、低剂量组)、金水宝胶囊组和生理盐水组。给药8周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组织线粒体膜电位,在光镜下观察肺病理形态变化。结果 COPD模型组大鼠见肺气肿病理形态变化,黄芪建中汤可明显改善COPD模型组支气管壁和肺泡炎性细胞浸润、肺泡扩张融合等病理改变;COPD模型组大鼠肺脏组织中线粒体膜电位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黄芪建中汤(高、中、低剂量组)、金水宝胶囊组肺脏组织中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升高(P<0.01),升高的次序为黄芪建中汤高剂量组>黄芪建中汤中剂量组>金水宝胶囊组>黄芪建中汤低剂量组。黄芪建中汤高剂量组与黄芪建中汤中剂量组、黄芪建中汤中剂量组与金水宝胶囊组,金水宝胶囊组与黄芪建中汤低剂量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培土生金法治疗,不仅对COPD大鼠呼吸系统的症状和体征有明显改善,而且可以显著提高肺组织线粒体膜电位,对COPD稳定期的防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扶土生金康复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恢复期肺脾不足证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及对免疫学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COVID-19恢复期肺脾不足证患者分为治疗组89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扶土生金康复方治疗,对照组无任何干预措施,疗程为14?d。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总有效率。观察2组治疗前后体液免疫和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为94.38%,高于对照组54.84%(P<0.01)。治疗组IgA、补体C3水平明显降低(P<0.01),IgG、IgM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IgM、补体C3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治疗组CD3、CD4、CD8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CD3、CD4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扶土生金康复方能够有效改善COVID-19恢复期肺脾不足证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并且能较好地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