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 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阐述中药在使用中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经过及相应的防治措施,有效的避免和减少ADR的发生,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2.
张奇兵  袁珺  赵寿宁 《中国药房》2015,(8):1030-1032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由我院信息管理系统调取2013年1-6月(干预前)和2013年7-12月(干预后)的全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数据,并从病案室抽查使用了中药注射剂的住院病历,对比干预前、后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量和用药合理性。结果:通过临床药师的干预,我院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由干预前的16.60%降低至14.90%,中药注射剂的平均使用天数由干预前的9 d降至8.41 d;重复用药、超适应证用药、溶剂选择不合理的发生率分别由干预前的12.79%、8.44%、8.44%降低为8.20%、4.76%、4.23%(P<0.05)。结论:临床药师针对常见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应及时与医师沟通并进行整改,加强电子医嘱审核和医嘱点评、通报,以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3.
张健  裴慧  黄帅  臧传军 《中国药房》2014,(47):4511-4512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对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影响,为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由临床药师对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进行为期1年的干预,收集干预前(2012年4-6月)、后(2013年4-6月)各1 000份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分别设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析两组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率、合理性、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的中药注射剂使用率和ADR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适应证、用法用量、溶媒的选择、溶媒用量、配伍等方面的合理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的干预可使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更为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4.
该文对49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报告分别从药物种类、临床表现、ADR严重程度及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该院有15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以变态反应为主,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最多. 关注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的一般规律,正确认识中药注射剂的安全问题,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和改善,推进其用药安全性的提高,实施分级管理,确保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干预措施对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应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应用中药注射剂的同时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对照组仅采用中药注射剂治疗。比较2组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率、不合理用药比例、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药注射剂使用率、不合理用药比例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采取充分的干预措施进行规范,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干预前后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合理性,考察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某院2010年7-12月120例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出院患者设为非干预组,2011年7-12月131例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出院患者设为干预组,对比2组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合理性。结果:干预后,该院中药注射剂在用药指征、用法用量、溶媒选择、稀释比例等方面的合理性显著提高,不合理使用总比例下降了9.59%,使用平均疗程缩短了2.53 d,两联使用率下降了7.01%,无三联使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有明显降低。结论:实施的干预措施对促进临床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有效、合理的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仍需加强管理,以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
文书奎 《北方药学》2011,8(1):45-45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方法:通过查阅中药相关书籍及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际遇见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总结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问题.结论:医护工作者应该注意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少华  桑国优 《中国药师》2011,14(5):706-708
目的:调查某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某院2010年1~3月住院病历304份,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存在联合用药不当、溶媒选择和用量不当、超剂量、超疗程、超适应证用药的现象。结论: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应引起重视,用药调查分析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本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中药注射剂的科学管理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9~2011年住院药房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治疗费用(DDC)采用DDDs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药学干预方法包括:临床药师处方点评、异动监测、不良反应监测等。结果 2009~2010年,中药注射剂在住院病区的用药金额呈上升趋势,增幅25.34%。在有效干预下,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减少。2010~2011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呈下降趋势。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减少10.36%、总DDDs减少16.66%。结论本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基本合理,药学干预是有效的。在临床治疗中,也要更加重视中药注射剂的安全合理用药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随之增高,由于临床上的误用、滥用、过量使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频繁发生,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曾先后通报了清开灵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穿琥宁注射剂、参麦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患者对中药注射的疗效和安全性产生了疑问,也影响了中药注射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在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临床药师干预前和干预后的普内科出院病历各300份,对比分析干预前后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率、不合理应用情况、占总住院费用比例情况。结果临床药师干预后,普内科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率、占总住院费用比例、不合理使用率分别由干预前25.00%、7.6%、19.67%T降至干预后12.0%、6.6%、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药师的主动干预促进了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2009年至2011年有关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的综合报告407例,涉及文章67篇,对检索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所致药品不良反应以小儿及老年患者、静脉滴注最常见。其原因主要为医务人员责任缺失,缺乏临床辨证,盲目用药,药物浓度及溶剂选择不当,临床中西药联用、操作不规范等。结论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应加强医师责任意识,药师积极参与临床合理用药,规范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注意合理配伍和药物相互作用,建立医院管理机构和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3.
12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陆冰  马青松 《中国药业》2011,20(10):59-61
目的加深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从医院2008年至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报表中筛选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128例,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类别、名称,不良反应涉及器官/系统、临床表现,临床应用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128例不良反应中老年患者较多,占50.78%;其次是儿童患者,占28.13%。药物共涉及6类24个品种,其中活血化瘀类药物较多(占44.53%),尤其是血塞通注射液(占13.28%)。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多见,累及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常见,其次为消化系统症状。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等。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中剂量过大、滴速过快、配伍不当等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结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较多,不良反应经常发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加强中药注射剂质量管理,以及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11—01~2012—12收集到的有关中药注射剂的52例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率为8.9%,全部为静脉滴注;以中老年居多,占61.54%;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给药后30min内,占82.69%;临床症状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为23例,占44.23%。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合理应用能够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朱敏 《中国药业》2014,(4):64-66
目的 分析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14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超过50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58.33%.引起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共37个品种,累及8个系统;活血化瘀类品种涉及不良反应最多,热毒宁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居首.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36.81%,其次为免疫系统损害,占21.53%.结论 中药注射剂应根据药品说明书严格规范操作,建议重视辨证施治,加强临床用药监护,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浅谈我院神经科几种中药注射液的辨证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中药注射液的辨证论治依据,增强其临床应用。方法:分析中药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原理。结果:中药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应辨证使用,结合病症的临床表现谨慎应用。结论:合理辨证使用中药注射液,可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51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楠 《中国药物警戒》2008,5(6):365-367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2007年上报的51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不良反应/事件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药物热为主,共36例次,占52.9%涉及13个注射剂品种,其中痰热清、双黄连、喜炎平3种注射剂共诱发27例不良反应/事件,占52.9%。结论应提倡中药口吸取途径给药,慎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和相关研究,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宋志勇  胡永红  魏鵾  王娜 《中国药业》2011,20(16):73-74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中药注射剂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门诊处方10 400张,对中药注射剂用药频度(DDDs)、用药金额、日均费用及用药指数(DUI)进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占处方总金额的12.28%;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注射用炎琥宁和舒血宁注射液位于用药频度排序前3位,大多数中药注射剂的药物利用指数不超过1.结论 门诊中药注射剂应用比例较高,使用基本合理,但仍有不足,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陈浩  冯雷  赵业婷  胡扬  都丽萍 《中国药事》2020,34(3):357-362
目的: 分析北京地区老年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了解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使用药品,规避用药风险。方法: 整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市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信息,筛选出6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出现的ADR数据,进行统计归类,并对发生人群、ADR严重程度、涉及药品及预后、合并用药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 共收集到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756例次(年龄范围为0岁~95岁),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共415例次,占54.89%。415例不良反应共涉及中药注射剂36种,其中祛瘀剂占比最高(15种药品;涉及23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占比56.15%),其次为清热剂(7种药品;涉及7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占比17.11%)。排名前12位的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共353例次,占所有不良反应的85.06%,其中祛瘀剂占比最高(4种药品;涉及210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占比59.49%)。415例次不良反应中,严重不良反应13例次,涉及中药注射剂7种。415例次不良反应中,174例(占比41.93%)提及患者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因此,应重视和规范老年患者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药师要发挥专业特长,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114例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艳红 《中国药业》2012,21(17):49-50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医院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报道的114份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60岁及以上年龄组发生不良反应居首位,共56例;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损害最多;不良反应药物以银杏达莫最多。结论临床应慎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