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和人性化护理服务在肝胆外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胆外科患者120例进行分析,按照护理方法分成循证护理组和人性化护理组,每组60例,循证护理组采用循证护理,人性化护理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循证护理组在整体健康状况和躯体功能评分上明显高于人性化护理组(P〈0.05),情感功能评分明显低于人性化护理组(P〈0.05),两组在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后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躯体功能有所改善,而人性化护理服务更偏重于对患者的情感护理,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3.
罗雪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7):39-4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肝胆外科患者120例,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循证护理组与个体化护理组各60例,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结果循证护理组出现术后并发症11例,个体化护理组出现术后并发症10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结束时,2组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个体化护理组患者情感功能得分显著高于循证护理组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和个性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但个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情感功能。建议在循证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结合二者优点,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4.
5.
新生儿气管插管意外脱管原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管插管意外脱管原因及寻求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意外脱管。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5年1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178例气管插管的新生儿意外脱管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意外脱管率24.72%,其中口腔插管脱管率33.33%,鼻腔插管脱管率22.05%。结论:意外脱管与置管方式、护理操作不当、自身拔管等有关。采用经鼻插管、护理操作得当、提高医护人员认识及严密监护,发现意外脱管及时处理,是防止意外脱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许文婷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3):98-99
目的探讨分析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术后按照循证护理方法对疼痛进行护理,对照组术后按照常规方法对疼痛进行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及疼痛原因。结果术后1~2d,观察组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d,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原因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能够减少疼痛程度和疼痛持续时间,提高护理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痔疮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方法将痔疮手术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循证护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0例采用循证护理方法缓解疼痛,对照组100例按照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疼痛发生率、术后出血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术后疼痛发生率、术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痔疮患者术后应用循证护理缓解伤口疼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分析循证护理在剖宫产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2013年1月至2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剖宫产患者560例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8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术后24 h睡眠时间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为(5.74±2.33)分、试验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为(3.96±1.85)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24 h睡眠时间为(6.74±1.58)h、试验组患者术后24 h睡眠时间为(9.24±2.11)h、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满意度为77.1%、试验组患者术后满意度为93.9%,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可能导致剖宫产术后的疼痛因素及早的进行循证护理,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感、促进患者术后的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镇痛护理在肝胆外科术后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患者进行开腹手术治疗并分别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和常规术后护理联合镇痛护理,观察并比较其护理效果.结果:镇痛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睡眠质量、疼痛度评分和红灯呼唤频率均明显低于干预组患者(P<0.05),住院、止痛和下床时间均明显短于干预组患者(P...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药指南》2020,(5)
目的对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44例纳入本次研究,病例选取时间范围为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以患者入院顺序的奇偶性为依据对其展开交叉分组,把其中一组称为对照组并为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把另一组称为研究组并为其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5 d的VA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和对所接受护理措施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3 d、术后4 d、术后5 d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患者短;研究组中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缩短其疼痛时间,在促使患者更快康复出院的同时亦能普遍被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2.
脑血管意外患者循证护理的临床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意外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本文从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早期丧失意识情况下的皮肤、呼吸道、尿路、血管保护及营养支持等基础护理,以及病后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康复指导与训练等方面来探讨并总结我国急性脑血管意外疾病循证护理实施的现状和存在的难题。为临床使用提供有力证据,以促进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应用循证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将本科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并行手术的112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实验组72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采取循证护理措施及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第3天患肢肿胀程度及术后20d伤口积液、出血、裂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肢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的正确运用有利于医护、医患合作模式的建立,有利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肝胆外科手术护理使用快速康复护理的研究分析。方法对文献资料进行翻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来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快速康复护理对患者的手术质量和预后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治疗周期缩短,患者经济负担减少。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在手术治疗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7.
胡仁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0):170-170
据相关临床医学数据统计,我国肝胆疾病发病率正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肝胆外科已发展为医院重要科室,而术后的临床护理工作对手术治疗效果及健康的恢复等有直接的影响作用[1]。现将我院肝胆外科手术患者50例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1~1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肝胆疾病患者50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究循证护理在肿瘤疼痛护理中的作用及效率。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癌症患者35例,根据是否应用循证护理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循证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疼痛缓解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在疼痛缓解率及治疗依从性上效果好于对照组,并且通过护理两组睡眠及精神状况等明显好转。结论循证护理在肿瘤疼痛的临床护理中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在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实施护理;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治疗组患者在术后实施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乳腺癌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在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