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观察化痰活血汤对急性脑梗塞患者临床中医证候、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 将79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7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化痰活血汤.治疗前后测定神经功能评分、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73.81%,对照组为51.3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 化痰活血汤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热活血法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活血法治疗。结果结果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90%,高于对照组的66.70%(P<0.05)。两组患者治疗14 d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水平均出现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经治疗14 d后,纤维蛋白原、血浆黏滞度、全血黏滞度均有改善(P<0.05);其中治疗者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hs-CRP、D-二聚体水平、全血黏滞度、血浆粘滞度、纤维蛋白原均较前改善,但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活血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g)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药物干预的影响。方法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Fg和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随机分为疏血通组与丹参组,两周后复查Fg和D-二聚体,再次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结果急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浆Fg与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P〈0.05)。疏血通组治疗后Fg、D-二聚体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丹参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疏血通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低于丹参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Fg和D-二聚体水平升高,通过疏血通干预,可以明显降低血浆Fg和D-二聚体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寻血必净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的干预特点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57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滴;观察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变化和肺功能(FEV1%、FEV1/FVC)、血气分析、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及咳、痰、喘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肺功能的改善程度相近;治疗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加西医常规治疗AECOPD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可降低AECOPDE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改善其高凝状态,且适用于所有寒、热证AECOPD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化痰祛浊通络方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和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将顽固性高血压病患者2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5例,研究组给予自拟化痰祛浊通络方和吲达帕胺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吲达帕胺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研究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自拟化痰祛浊通络方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疗效较好,可明显下调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对肾病综合征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血浆黏度的影响。方法将6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激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血浆黏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血浆黏度等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阿魏酸钠联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阿魏酸钠对肾病综合征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血浆黏度的影响。方法将6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激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血浆黏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血浆黏度等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阿魏酸钠联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化痰通络方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阻络证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9例。传统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化痰通络方加减治疗,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6.55%,28/29)高于传统组(79.31%,23/29)(P<0.05);治疗前两组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水平具有同质性,治疗后,两组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水平降低,实验组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水平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风痰阻络证采用化痰通络方加减治疗,可促进症状转归,改善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味桂枝茯苓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D-二聚体及肺动脉压力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加味桂枝茯苓丸联合西医治疗,疗程12天,对两组患者的SAA、PCT、hs-CRP、血浆D-二聚体、肺动脉压力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SAA、PCT、hs-CRP、血浆D-二聚体及肺动脉压力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8%,高于对照组的82.35%(P<0.05)。结论:加味桂枝茯苓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炎症指标SAA、PCT、hs-CRP及血浆D-二聚体和肺动脉压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汤辅助西药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益肾活血汤辅助治疗,比较分析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凝血功能(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活血汤辅助西药治疗慢性肾炎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改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冬病夏治”中药贴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COPD基本药物加中药贴穴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单纯CDPD基本药物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呼吸相关量表评分、肺功能指标、疾病复发率均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冬病夏治”中药贴穴疗法能调节肺脾肾三脏功能,改善肺功能的退化,有效预防和减少COPD发病次数,减轻其发病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攻下泄热化瘀法组成的狼疮I号方治疗狼疮性肾炎热瘀证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狼疮性肾炎热瘀证30例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狼疮I号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结果:治疗1个月后补体C3治疗组及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分别〈0.01和〈0.05);24h尿蛋白定量治疗组及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分别〈0.01和〈0.05);血肌酐治疗组及对照组均较治疗有所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但P〉0.05;SLEDAI积分治疗组及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血浆FIB、D-二聚体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血浆tPA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tPA含量无明显变化;治疗组及对照组血浆PAI-1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分别〈0.01和〈0.05);治疗组热瘀证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1和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热瘀证证候积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狼疮性肾炎热瘀证攻下泄热化瘀法组成的狼疮I号方治疗狼疮性肾炎热瘀证短期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特别在改善凝血纤溶指标及热瘀证证候方面。  相似文献   

13.
活血化瘀中药具有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的作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血瘀证。中药能够充分调动机体对疾病的预防功能,发挥多角度、多层面、多靶点的综合调控能力,作用于不同的组织器官达到治疗效果。目前关于血瘀证的相关研究较多,但主要聚焦在疗效观察和处方总结等方面,缺乏对中药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和归纳总结。中药治疗疾病强调整体观念,但由于其化学成分繁多、组方形式多样、作用机制复杂、干扰因素众多等,药物与疾病多重环节,多靶点之间相互作用及影响的认识不够彻底。近年来中医在应用中药治疗活血化瘀疗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并从整体、器官、细胞、分子等方面阐明了血瘀证的分子机制。为了明确活血化瘀中药的作用途径及靶点,本文通过系统地查阅和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血瘀证的相关分子机制进行了综述,从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抗血栓形成、微循环障碍、血管内皮损伤、抗炎症反应等不同角度探讨中药治疗血瘀证的分子机制,为中药治疗血瘀证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丁永芬  程玲  王志国 《世界中医药》2013,8(11):1316-1319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综合疗效,探讨基于症状变化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法。方法:将慢性盆腔炎患者121例随机分成中医综合治疗组、西药组,比较各组的综合疗效及证候疗效情况。结果:中医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5.8%,西药组总有效率86%,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等级分组资料的H检验结果表明气滞血瘀型中医综合治疗组(中医组)显著优于西药组(P〈0.05)。湿热瘀结型中医组与西药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确切,采用症状等级分组资料H检验可能为一种更好的疗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金汤配合呼吸肌锻炼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肺气虚型的疗效。方法:58例慢性阻塞性肺缓解期肺气虚型(肺功能I、Ⅱ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用补金汤口服配合呼吸肌锻炼。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侯疗效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O.05),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金汤配合呼吸机锻炼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虚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强心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化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强心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NYHA心功能分级、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左室射血分数及6 min步行试验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46/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0%(38/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试验距离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试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心胶囊辅助西医规范化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运动耐量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肾纳气中药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作用。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10例患者按入组先后顺序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舒利迭治疗,观察组加用补肾纳气中药治疗,以人参蛤蚧散为基础,偏肾阳虚者合肾气丸,偏肾阴虚者合百合固金汤。观察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和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逐渐下降。治疗后3个月、半年和1年3个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均得以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FEV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VC和FEV1预计值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GRQ各项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纳气中药可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颗粒剂对慢性心衰(CHF)患者的心功能和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120例气虚血瘀证的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心颗粒(中药免煎颗粒复方),两组均连续服药21d,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质量、血浆BNP、LVEF和6min步行距离(6MWT)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改善,均能减轻体质量、降低血浆BNP,提高LVEF、6MWT水平,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可以进一步改善气虚血瘀证CHF患者心功能,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高洁  郑爱红  许早荣 《河北中医》2010,32(10):1505-1508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逐瘀汤配合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瘀互结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单用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肺化痰逐瘀汤口服。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观察2组临床症状、肺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率为6.67%,显效率为93.33%,对照组分别为0、70.00%,2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咳嗽、喘息、舌下静脉迂曲、气短及颜面口唇紫绀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比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肺化痰逐瘀汤可明显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液流变学中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比容,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潘炜 《西部中医药》2014,(2):100-10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1次/d。观察组给予益气活血方,水煎分早晚服用。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D-二聚体(D-dimer)水平的变化情况及血栓形成情况。结果: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观察组为2.33%,对照组为4.6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后的纤维蛋白原及D-dimer的差值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益气活血法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具有与低分子肝素钙相同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