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6 毫秒
1.
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国产厄贝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为双盲对照试验。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 40例 (男性 3 2例女性 8例 ,年龄 49a±s 1 0a)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和缬沙坦组各 2 0例 ,分别给予厄贝沙坦 1 5 0mg ,po,qd或缬沙坦 80mg ,po,qd ;2wk后按血压决定维持原剂量或厄贝沙坦增加到 3 0 0mg ,po,qd或缬沙坦增加为 1 60mg,po,qd;总疗程 4wk。结果 :厄贝沙坦治疗 4wk末的总有效率为 75 % ,收缩压下降 (2 .7± 1 .8)kPa,舒张压下降 (1 .5± 0 .8)kPa均P <0 .0 1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 5 %。结论 :国产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短期疗效明显 ,每日服药 1次 ,疗效持久、稳定  相似文献   

2.
赖诺普利治疗原发性轻中度老年高血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赖诺普利治疗原发性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76例轻、中度原发性老年高血压病人 ,分为赖诺普利组 4 6例 ,用赖诺普利 2 0~ 30mg ,po ,qd。吲哒帕胺组 30例 ,用吲哒帕胺 2 .5~ 5mg ,po ,qd ,均维持治疗 8wk。结果 :赖诺普利组总有效率 85% ;吲哒帕胺组总有效率 57%。 2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2组治疗前后收缩压 /舒张压下降分别为 (4 .0± 1.6 )kPa/ (2 .3± 1.1)kPa和 (2 .4± 1.0 )kPa/ (1.3± 1.1)kPa ,2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赖诺普利治疗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疗效优于吲哒帕胺 ,可作为治疗原发性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比较地尔硫与硝苯地平对伴有心率增快的高血压病人在降低血压和心率上的疗效。方法 :地尔硫组 37例 (男性 2 1例 ,女性 16例 ;年龄 5 0a±s11a)接受地尔硫缓释片 180mg ,po ,qd× 4wk。硝苯地平组 38例 (男性 2 3例 ,女性15例 ;年龄 5 1a± 10a)接受硝苯地平控释片 2 0mg ,po ,bid× 4wk。结果 :2组治疗后BP均有明显下降 (P <0 .0 1)。SBP :地尔硫组从 (2 2 .7± 1.6)kPa下降至 (18.0± 1.3)kPa ;硝苯地平组从 (2 3.8± 1.5 )kPa下降至 (17.6± 1.3)kPa ,组间比较 (P>0 .0 5 )。DBP :地尔硫组从 (12 .7± 1.3)kPa下降至 (10 .4± 1.5 )kPa ,硝苯地平组的从 (12 .8±1.6)kPa下降至 (10 .8± 2 .3)kPa ,2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地尔硫组治疗后HR从 (90± 10 )次·min- 1下降至 (71± 8)次·min- 1(P <0 .0 1) ;而硝苯地平组由治疗前 (90± 9)次·min- 1至治疗后的 (93± 8)次·min- 1;组间差异明显。结论 :地尔硫对伴有心率增快的高血压病人兼有降低血压和心率的作用 ,优于硝苯地平。  相似文献   

4.
西尼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西尼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设计。经过 2wk安慰剂洗脱后 ,筛选轻、中度高血压病病人 4 8例。分为A组 2 4例 ,给西尼地平 5mg加苯磺酸氨氯地平模拟片 ,po ,qd ;B组 2 4例 ,为苯磺酸氨氯地平 5mg加西尼地平模拟片 ,po ,qd。 4wk末如达目标血压 (坐位舒张压≤ 12kPa) ,继续服用至 8wk末 ,否则剂量加倍服用至 8wk末。结果 :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75 %和 83% ,2组收缩压降低幅度分别为 (0 .2 6±s 0 .16 )kPa和 (0 .31± 0 .16 )kPa ,舒张压降低幅度分别为 (0 .2 1± 0 .11)kPa和 (0 .2 4± 0 .0 8)kPa(均P <0 .0 1)。不良反应 2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西尼地平治疗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5.
莫索尼定治疗难治性高血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莫索尼定对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 8例难治性高血压病人 ,男性38例 ,女性 30例 ,年龄 (5 4±s 14 )a ,在原有用药基础上加用莫索尼定 0 .2mg ,po ,qd ;若 2wk以上血压≥ 18.7/ 12kPa ,剂量增至 0 .4mg ,po ,qd ;于治疗前后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治疗后偶测血压 [SBP和DBP分别为 (2 1.6± 1.6 )kPavs(18.1± 1.1)kPa ,(13.3± 0 .9)kPavs (11.3±0 .4 )kPa]及 2 4h动态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 .0 5 ) ;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莫索尼定治疗难治性高血压降压疗效确切 ,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6.
格列美脲与格列本脲治疗2型糖尿病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格列美脲治疗 2型糖尿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 :6 7例 2型糖尿病分为 2组 ,格列美脲组 33例 ,初始剂量为1mg ,po ,qd ;格列本脲组 34例 ,初始剂量为2 .5mg ,po ,qd ;2组均根据血糖调整剂量 ,服药 12wk后测定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等变化。结果 :12wk治疗后格列美脲组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和HbA1c值明显下降 [(2 .5±s 0 .4 )mmol·L- 1,(3.72± 0 .0 6 )mmol·L- 1和 (1.5 7±0 .0 5 ) % ,均P <0 .0 1];空腹胰岛素水平升高值无明显变化 [(0 .8± 0 .4 )mU·L- 1,P >0 .0 5 ];餐后 2h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 [(13.5± 2 .2 )mU·L- 1,P <0 .0 1],与格列本脲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但格列本脲组餐后 2h胰岛素水平变化明显高于格列美脲组 [(37± 4 )mU·L- 1vs (34± 4 )mU·L- 1,P <0 .0 1) ]。结论 :格列美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糖药 ,较格列本脲有更强的胰外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7.
氯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比较氯沙坦与贝那普利对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蛋白尿、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6 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分成 2组。氯沙坦组 34例 (男性 19例 ,女性 15例 ,年龄 4 0a±s 13a)。贝那普利组 32例 (男性 14例 ,女性 18例 ,年龄 38a± 15a)。在原用降脂药、抗凝药的基础上 ,氯沙坦组加氯沙坦5 0mg ,po ,qd ,贝那普利组加贝那普利 10mg ,po ,qd。治疗 4wk舒张压≥ 11.3kPa病人加氢氯噻嗪12 .5~ 2 5mg ,po ,qd ,总疗程为 2 4wk。结果 :2组治疗 2 4wk后 ,血压达目标值的病人分别为 4 7%和5 0 % (P >0 .0 5 ) ,蛋白尿下降分别为 1.9g·2 4h- 1± 1.1g·2 4h- 1和 1.7g·2 4h- 1± 1.3g·2 4h- 1(均P <0 .0 1) ,血肌酐保持稳定。氯沙坦组咳嗽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6 % ,贝那普利组发生率 2 6 %。结论 :氯沙坦具有类似贝那普利降低蛋白尿、肾功能保护作用 ,且具有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依那普利对高血压病人血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降低血压与血磷的关系。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 32例 (男性 19例 ,女性 13例 ;年龄 52±s 8a)给依那普利 10mg ,po ,qd× 2wk ;测定治疗前与治疗后 2wk的血磷值。结果 :32例治疗 2wk后收缩压由 2 3 .7± 2 .0kPa下降至18.3± 1.6kPa(P <0 .0 5) ,舒张压由 12 .9± 1.9kPa下降至 11.2± 1.4kPa(P <0 .0 1) ,血磷由1.64± 0 .2 2mmol/L下降至 1.4 3± 0 .2 1mmol/L(P <0 .0 1)。结论 :依那普利降低血压的机制可能与血磷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血管紧张肽转换酶 (ACE)抑制剂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心脏和大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二维超声、超声心动图及自动脉搏波传导速度 (PWV)测定仪观察 16例采用ACE抑制剂培哚普利治疗 (4mg ,po ,qd ;4wk后若血压 >18.6 / 12 .0kPa ,加服吲哒帕胺 2 .5mg ,po ,qd)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心脏、大动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 12wk后进行上述检测。结果 :收缩压、脉压、颈动脉 股动脉PWV、颈总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和左室后壁厚度在 12wk培哚普利治疗后显著降低 [分别为 (2 0 .4±s 1.4 )kPavs (18.0± 1.2 )kPa ,(7.5± 1.1)kPavs (6 .9± 1.2 )kPa ,(10 .5± 1.3)m·s- 1vs (8.6± 1.0 )m·s- 1,(0 .71± 0 .14 )mmvs (0 .5 9± 0 .14 )mm ,(10 .5± 1.0 )mmvs (9.8± 1.0 )mm ,P <0 .0 1或P <0 .0 5 ];颈总动脉横断面顺应性、容积扩张性在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培哚普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不仅仅是与血压降低有关 ,药物引起动脉平滑肌松驰 ,对全身和局部肾素 血管紧张肽系统的抑制能有效地改善高血压导致的心脏、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Ⅱ期临床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降血糖、降血脂及改善胰岛素敏感作用。方法 :采用平行双盲随机对照研究。共 6 0例病人入选 ,分为 2组。A组予二甲双胍 5 0 0mg,po ,bid。B组予吡格列酮30mg ,po ,qd。疗程均为12wk ,观察 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胰岛素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共 5 3例病人完成试验 ,年龄 (5 6±s 6 )a ,男性 17例 ,女性 36例 ,A组为对照组 ,B组为试验组。 2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治疗后 2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 (P <0 .0 1) ,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试验组胰岛素、C肽均明显下降 (P <0 .0 1) ,对照组餐后 2h胰岛素下降 (6± 11)mU·L- 1,P <0 .0 5。试验组三酰甘油下降 (0 .5± 0 .8)mmol·L- 1,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较治疗前升高 (0 .5± 0 .3)mmol·L- 1,游离脂肪酸下降 (2 80± 396 ) μmol·L- 1(均P <0 .0 1)。对照组血脂各项较治疗前明显变化 (均P <0 .0 1) ,2组间比较 ,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变化有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试验组血尿酸下降 (2 7±4 4) μmol·L- 1。 2组治疗后均有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降低 (P <0 .0 1) ,但 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具有相?  相似文献   

11.
氯沙坦与氨氯地平的降压疗效及对左室肥厚逆转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21,自引:10,他引:21  
目的 :评价并比较氯沙坦及氨氯地平的降压疗效及对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 :12 0例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病人随机分为 2组。氯沙坦组6 0例 ,给氯沙坦 2 5~ 50mg ,po ,qm。氨氯地平组6 0例 ,给氨氯地平 5~ 10mg ,po ,qm ;疗程均为 2 4wk。结果 :治疗 2 4wk后 ,氯沙坦组SBP和DBP下降差值分别为 (3.4± 1.7)kPa和 (2 .7± 0 .7)kPa ,氨氯地平组为 (3.2± 1.5)kPa和 (2 .2± 0 .9)kPa(均P<0 .0 1)。组间比较 ,氯沙坦组除偶测血压SBP外 ,DBP和 2 4h动态血压均较氨氯地平组下降显著 (P<0 .0 1)。2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指数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P <0 .0 1)。结论 :氯沙坦与氨氯地平均能显著降压 ,并使左室肥厚逆转  相似文献   

12.
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 :评价国产厄贝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设计。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 2 16例 ,经 2wk安慰剂导入期后 ,分成 2组 ,分别服厄贝沙坦 15 0mg加氯沙坦模拟药片 1片或氯沙坦 5 0mg加厄贝沙坦模拟药片 2片 ,qd。 4wk后如血压≥ 18.7/12kPa则将剂量加倍 ,共 8wk。另有 2 0例病人开放服厄贝沙坦。结果 :治疗 8wk后 ,厄贝沙坦组和氯沙坦组总有效率为 81.9%和77.0 %。收缩压下降 (2 .9±s 1.9)kPa和 (2 .6±2 .0 )kPa ,舒张压下降 (1.8± 1.1)kPa和 (1.8± 1.2 )kPa ,治疗前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不良反应 2组分别为 8.7%和 8.9% ,无一例停药 ;开放组 2 4h动态血压监测T/P比值SBP 6 2 % ,DBP 5 6 %。结论 :厄贝沙坦是有效且不良反应少的长效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13.
吲达帕胺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抗高血压利尿剂吲达帕胺缓释片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经吲达帕胺缓释片(1.5mg,po,qd或bid)或西拉普利(2.5mg,po,qd或bid)治疗8wk前后的高血压病人肱动脉血流介导的扩张值(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扩张值(NMD)的变化,同时测定血浆内皮素1(ET-1)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浓度,并以17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高血压病人FMD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NMD无显著差异(P>0.05)。高血压病人ET-1和vWF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高血压病人经西拉普利治疗8wk后FMD显著改善[(7.9±s1.7)%vs(5.4±1.2)%,P<0.01],同时ET-1浓度[(59±10)ng·L-1vs(67±10)ng·L-1,P<0.05]和vWF浓度[(121±26)%vs(140±29)%,P<0.05]均显著降低;病人经吲达帕胺缓释片治疗后,FMD显著改善[(7.7±1.4)%vs(5.8±1.9)%,P<0.01],ET-1浓度显著下降[(57±10)ng·L-1vs(69±11)ng·L-1,P<0.05],vWF浓度虽然也降低,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128±24)%vs(142±31)%,P>0.05]。直线相关性检验发现,FMD与收缩压呈显著负相关(P<0.05),ET-1浓度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存在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并有血浆ET和vWF因子浓度升高。血压的升高对内皮功能有一定影响。吲达帕胺缓释片能显著改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并使血浆ET浓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培哚普利对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胰岛素抵抗 (IR)的影响。方法 :选择雄性SD大鼠 30只分成 2组 ,对照组饲以基础饲料 ,培哚普利组饲以高糖高盐饲料 ,4wk后用培哚普利 0 .8mg·kg- 1·d- 1灌胃 4wk ,观察 2组实验前、4wk、8wk时收缩压 (SBP)、空腹血糖 (FBG )、空腹血胰岛素 (F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及红细胞膜Na ,K ATP酶活性测定的变化。结果 :培哚普利组 4wk时SBP升高 ,上升值为 (4 .4±s 1.6 )kPa ,FBG上升值 (0 .4± 0 .3)mmol·L- 1,FINS升高 (12 .7±2 .1) μU·L- 1,ISI降低 ,差值 1.30± 0 .2 0 ,红细胞膜Na ,K ATP酶活性降低 (12± 6 )nmoL·pi·mg- 1·pro·h- 1,P <0 .0 1。 8wk与 4wk时比较分别为 ,SBP[(13.2± 1.2 )kPavs (17.0± 2 .0 )kPa](P <0 .0 1) ,FBG分别为 [(2 .9± 0 .7)mmol·L- 1vs (3.8± 0 .3)mmol·L- 1](P <0 .0 1) ,FINS分别为 [(8.0± 1.5 ) μU·L- 1vs (18± 3) μU·L- 1](P <0 .0 1) ,ISI分别为 [(- 3.2 0± 0 .2 0 )vs (- 4.2 0± 0 .2 0 ) ](P <0 .0 1) ,红细胞膜Na ,K ATP酶活性分别为[(36± 9)nmoL·pi·mg- 1·pro·h- 1vs (2 6± 6 )nmoL·pi·mg- 1·pro·h- 1](P <0 .0 1)。结论 :培哚普利能改善高糖高盐饲养大鼠的IR。  相似文献   

15.
氯沙坦对高血压病人部分血管活性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氯沙坦降压疗效及其对部分血管活性肽的影响。方法 :4 7例轻、中度高血压病人予氯沙坦 5 0~ 10 0mg ,po ,qd× 4wk ,观察其血压变化 ,并测定血浆血管紧张肽II(AngII)、内皮素(ET)、心钠素 (ANF)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治疗 4wk后 ,高血压病人血压明显下降 (P <0 .0 1)。AngII治疗前后为 (10 3±s 5 0 )ng·L- 1和 (15 0± 85 )ng·L- 1(P <0 .0 1) ,CGRP分别为 (30± 17)ng·L- 1和 (4 5± 18)ng·L- 1(P <0 .0 1) ,均较治疗前升高。ANF则较治疗前降低 ,分别为 (2 75± 17)ng·L- 1和 (186± 7)ng·L- 1(P<0 .0 1)。而血浆ET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 (P >0 .0 5 )。结论 :氯沙坦具有平稳的降压疗效 ,并能影响部分血管活性肽的异常分泌  相似文献   

16.
氯沙坦对高血压病人肾素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肽II受体阻断剂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降压疗效及其对肾素活性水平的影响。方法 :坐位舒张压 12 .7~ 15 .2kPa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 36例 ,经 1wk药物洗脱期 ,2wk安慰剂期后服用氯沙坦 5 0mg ,po ,qd ,4wk末坐位舒张压≥ 11.7kPa者剂量加至 10 0mg ,po ,qd× 4wk。服用氯沙坦前后测坐位血压和立位血浆肾素活性水平。结果 :8wk末平均动脉压从 15 .2kPa±1.1kPa下降至 13.7kPa± 1.1kPa(P <0 .0 1)。平均血浆肾素活性水平从 1.5 5 μg·L- 1·h- 1增加至5 .5 4 μg·L- 1·h- 1。结论 :氯沙坦使肾素活性水平增加 ,但其抗高血压疗效与基础肾素活性水平及肾素活性的变化幅度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依那普利-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依那普利-氢氯噻嗪治疗中国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126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95mmHg≤平均坐位舒张压(DBP)<110mmHg,平均坐位收缩压(SBP)<180mmHg(1mmHg=0.133kPa)],口服安慰剂2wk后, DBP仍在95-110mmHg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口服依那普利-氢氯噻嗪(10mg:6.25mg),qd;B组口服依那普利-氢氯噻嗪(10mg:12.5mg),qd;C组口服依那普利10mg,qd,4wk后如DBP≥90mmHg,各组剂量均加倍,疗程为8wk。安慰剂期末和治疗2,4,6,8wk测量坐位、立位血压和心率,记录不良反应。结果:8wk末,A组DBP由(99±4)mmHg降至(83±6)mmHg,降低(15±4)mmHg, SBP降低(18±14)mmHg;B组DBP由(100±5)mmHg降至(83±6)mmHg,降低(16±7)mmHg, SBP降低(17±16)mmHg;C组DBP由(97.0±2.0)mmHg降至(89±8)mmHg,降低(8±8)mmHg, SBP降低(3±14)mmHg。各组内DBP与治疗前相比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A,B两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A,B两组降压幅度优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A,B,C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6%,83%及60%,A,B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显著,优于C组(P<0.05)。3组主要不良反应为咳嗽、干咳,组间比较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依那普利-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优于单药制剂,6.25mg与12.5mg氢氯噻嗪的复方制剂降压疗效相似,复方制剂和单药一样安全,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