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25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其他原因有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产是不可忽略的因素。结论:有出血倾向应及早防治,产后2h严密观察,尽早发现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海南省农垦总局医院1994年1月~2003年12月280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其它原因有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产是不可忽略的因素。结论:有出血倾向应及早防治,产后2h严密观察,尽早发现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3.
产后出血1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小宁 《海南医学》2005,16(2):115-115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海南省万宁市人民医院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110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其它原因有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产是不可忽略的因素。结论 重视产后2h观察,尽早防治产手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25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其他原因有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产是不可忽略的因素。结论:有出血倾向应及早防治,产后2 h严密观察,尽早发现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5.
刘菊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3):2946-2947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60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其他原因有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产是不可忽略的因素。结论:有出血倾向应及早防治,产后2h严密观察,尽早发现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25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其他原因有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产是不可忽略的因素.结论 有出血倾向应及早防治,产后2h严密观察,尽早发现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1 0年1 月30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官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其他原因有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产是不可忽略的因素.结论 有出血倾向应及早防治,产后2h严密观察,尽早发现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讨我区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例产后出血的出血量、出血原因等。结果3年中我区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1.78%,产生出血的原因依次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93.19%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结论产后出血往往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采取综合措施,及时全面掌握病情是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1994年1月至2005年8月624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其他原因有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产是不可忽略的因素。结论:有出血倾向应及早防治,产后2h严密观察,尽早发现产后出血。自1997年我院建立血库后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两院1999年12月~2007年12月收治的36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产妇宫缩乏力,其次是前置胎盘所致;产后出血率达3.13%;其中有8例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均行子宫切除,5例抢救成功,3例死亡,死亡率达0.82%(3/366)。结论针对产后出血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措施,减少了产后出血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影响产后出血的原因、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53例产后出血原因及危险因素.结果 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胎盘因素引起产后出血的出血量最多;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阴道分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是防治宫缩乏力;宫缩乏力的危险因素包括剖宫产术,胎盘因素,多胎妊娠,羊水过多,产妇疲劳等.重视危险因素,对因处理,才能真正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中,产后出血是引起死亡六大原因中的首要原因,占49.9%,因此产后出血的防治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对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03年元月至2004年元月发生的产后出血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办法。方法对40例产后出血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探讨防治办法。结果产后出血主要影响因素是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结论对产后出血的治疗重在预防,明确原因,及时补充血容量。  相似文献   

14.
《右江医学》2010,38(1):49-50
目的探讨产后发生大出血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发生产后大出血病例262例进行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其他原因有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等,手术产及多胎分娩史也可增加产后出血率。结论预防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因素,产后2 h严密观察,尽早发现产后出血,有出血倾向及早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了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我院105例产后出血病例.结果 同期产后出血的发病率为3.47%,出血原因主要系宫缩乏力(占48.57%)、胎盘因素(占33.33%).90.48%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严重产后出血占29.52%.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分娩方式、产程延长,有多胎、多产、多次人流史等.结论 产后出血是由多种原因和多种因素所致,应针对具体病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产后2小时是产后出血不容忽视的阶段,严重产后出血应引起产科医生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黄峻玮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2):325-325
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是产妇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仍居首位。为观察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相关因素、防治和护理,现对2006年3月~2007年9月我们收治的26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马美云 《基层医学论坛》2012,(28):3726-3727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04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276例,分析产妇出血率、出血量、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及治疗效果。结果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患者,产后出血量在500-1000mL的比例最高,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宫缩乏力和胎盘因素两方面,治疗后有效率达到95.2%。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宫缩乏力和胎盘因素。针对出血原因,严密观察产程,选择及时有效的止血方法,可以有效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24例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等因素均易引起产后出血;剖宫产较阴道分娩更易发生产后出血;对产妇进行孕期保健及产后出血防治措施干预可显著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结论:产后出血是多种原因及多种高危因素所致,及早发现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并及时对症处理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防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了1992年1月至2001年12月收治的277例产后出血病例。结果:同期产后出血的发病率为3.44%,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51.26%,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6.51%,85.56%的产后出血发生于产后2h内,其危险因素有多孕,多产,剖宫产,急产,产程延长,胎盘因素及妊娠合并症。结论:减少宫缩乏力的发生和降低剖宫率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产后出血是孕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一,占死亡之原因的首位,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因此,防治产后出血,是医院降低产妇死亡率的一个重要环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第四产程产后出血资料,找出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关因素。结果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占79.5%.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占12.24%,软产道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占7.14%,其它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3.06%。多产妇比初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高,阴道手术助产比顺产的发生率高。结论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各产程,及时预防直接因素及相关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