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从肝郁气滞水停的角度总结治疗特发性水肿的中医经验。方法:应用疏肝理气、利水消肿法组方治疗女性特发性水肿46例,1周为1个疗程,第1个疗程内每日早晚口服中药制剂,2个疗程后改为隔日口服中药,以便延长药物疗效。结果:46例中痊愈27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5%。结论:从疏肝理气、利水消肿角度治疗女性特发性水肿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茯苓饼干利水消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茯苓制成含量为30%的饼干(经220℃高温烘烤4分钟)治疗30例水肿患者,取得良效。本组病例中有20例为非特异性水肿患者,10例为器质性疾病(心、肾疾病)所致的水肿患者,儿童3例,成人27例。  相似文献   

3.
白芍善利水消肿037006山西省大同市基建职工医院周益新,崔美英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归肝、脾经,一般均认为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作用,用于治疗胁肋院腹疼痛或四肢拘挛,月经不调,崩漏,自汗盗汗,以及肝阳上亢,头痛,眩晕之证。实质上白芍尚有...  相似文献   

4.
茯苓,亦作“茯灵”,又名“云苓”、“松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茯苓多寄生于赤松、马尾松等树根上,古人认为乃松之神灵伏节而成,故名。茯苓菌核成团块状,质坚硬,球形、椭圆形或长圆形。  相似文献   

5.
刘淑珍 《光明中医》2013,28(8):1726-1727
水液代谢失调与血瘀并存的病理现象在许多疾病中常常可以见到,如中医内科学中论述的水肿、癃闭、淋证等病证,往往在水液代谢失调的情况下,伴见瘀血内停的现象,在治疗中,利水的同时如酌情加入活血化瘀之品,对控制疾病的发展和加速病情向愈都有积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水、津、血相关互患等方面,探求一下利水消肿与活血化瘀法的互助与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6.
特发型水肿以中年女性发病居多,临床特点为眼睑浮肿、四肢沉重发胀、下肢按之凹陷,每月呈周期性发病,多伴有月经不调.理化常规检查无异常,排除器质性病变.笔者以自拟益母利水消肿汤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绿茶对五苓散利水消肿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耳缘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法制备家兔肾性水肿模型,观察五苓散、绿茶和五苓散对肾性水肿家兔水肿程度及尿量的影响,并检测尿蛋白和血清IL-6含量。结果:五苓散可以改善肾性水肿家兔前肢肿胀,增加其尿量,并调节尿蛋白和血清IL-6水平。结论:绿茶对五苓散利水消肿具有促进作用,并能促进五苓散对肾性水肿引起的机体尿蛋白、血清IL-6水平异常升高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鸭跖草是我国民间喜欢常用的一种,流传很早行之有效的较好地中草药。早在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叶如竹,高1~2尺,花深碧,好为色,有角如乌嘴”。李时珍曰“竹菜处处平地有之。8—4月生苗,紫茎竹叶,嫩时可食,4~5月开花,如娥形,两叶如翅,碧色可爱。”  相似文献   

9.
笔者 2001年 1月~ 2004年 8月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利水消肿汤治疗肝硬化腹水 32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者比较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消肿利水外敷散治疗肝癌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肝癌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消肿利水外敷散,治疗2个月.结果:治疗组在腹水疗效、临床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肿利水散外敷能有效改善肝...  相似文献   

11.
赵永萍 《四川中医》2000,18(7):36-36
功能性水肿是指水盐代谢紊乱所致的综合征,多发于中年妇女。水肿多与劳累、月经、季节等有关。笔者在临床上采用健脾理气、利水消肿治疗本病30例,取得良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均为女性,年龄最大为68岁,最小31岁,45~55岁居多。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晨起颜面部肿胀,多数伴有四肢及手指肿胀,握掌困难,下午呈现下肢凹陷性水肿,特别是足踝部。本病往往遇劳而发,反复迁延。患者常伴有体态丰腴、胸闷气短、腹胀纳减、失眠、性情急躁等症。部分与季节有关,亦可于经前加重。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心功能均属正常范围。3…  相似文献   

12.
RP-HPLC法测定利水消肿胶囊中肉桂酸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剑波  赵小兵  黄旭  谢艳华 《陕西中医》2003,24(6):554-555,564
目的 :建立利水消肿胶囊中肉桂酸定量分析的 RP-HPLC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以 Ultrasphere ODS柱为固定相 ,甲醇 -0 .1 %磷酸溶液 (2 9:71 )为流动相 ,流速 1 .0 ml/ mi,检测波长为 2 85nm。结果 :肉桂酸在 2 .51 2~ 1 2 .56 μg/ ml呈良好的线形关系 ,相关系数 r=0 .9996 (n=5)。平均加样回收率94.41 % ,RSD为 2 .1 8%。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 ,可用于桂枝药材及其复方制剂的定量  相似文献   

13.
张少华  秦林 《山东中医杂志》2010,(9):589-590,592
运用传统中医药理论,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分析利水消肿中药的不同性能特点。认为利水消肿药物具有淡渗升降、通利三焦,苦寒趋下、降泄利尿,以及毒烈凶猛、峻下逐水等作用特点,可分为淡渗、苦寒、峻毒三类,应用于寒热虚实不同的水肿病证,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临床应用《伤寒》、《金匮》治疗风水、皮水的越婢汤、防己黄芪汤、五苓散,参阅有关专著,选用麻黄、桂枝、黄芪、白术、木香、通草、六一散,独活、冬瓜皮、茯苓皮拟为利水消肿汤加减治疗,收到满意效果。 (例一】刘某,女,28岁。2002年10月21日初诊。症见  相似文献   

15.
笔者自1982年~1985年间,运用自拟的中药协定方——消肿利水益肾饮治疗急性肾炎患者350余例,疗效满意。今将其中有完整资料的260例患者的治疗情况,作一报告。不揣浅陋,以供杏林同道参考验证。一、临床资料 260例患者中,男性172例,女性88例;16~26岁106例,26~36岁82例,36~46岁42例,46~56岁30例。全部均有发热、头痛、浮肿、血尿、少尿等临床症状表现,部分患者有口苦、纳差、腹胀、便溏、恶寒、出汗、咳嗽、咽痛、关节酸痛等表现。舌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患者应用活血消肿利水法治疗后对褥疮初期的影响分析。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98例脑卒中褥疮初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活血消肿利水法治疗),每组患者49例。对比治疗后对褥疮的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73.47%);观察组患者的第4天、第8天以及第12天的红肿面积缩小率(26.98±8.88)%、(61.98±9.54)%以及(91.99±7.8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第4天、第8天以及第12天的红肿面积缩小率(21.98±8.76)%、(43.98±9.02)%以及(70.98±9.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褥疮初期患者,采用活血消肿利水法治疗,可有效促进组织修复,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周新蓉 《四川中医》2011,(11):85-85
目的:观察中药消肿利水汤治疗妇女特发性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60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肝郁气滞、湿热内蕴、心脾亏虚、肾虚水泛4型[1],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临床治愈20例,显效2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各证型间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消肿利水汤治疗妇女特发性水肿疗效显著,适宜于各型的治疗,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16,(11):2266-2268
特发性水肿是临床常见疾病,邵朝弟教授认为其中医病机在肝失疏泄,肺失宣降,脾失转运,肾失开合,而致气滞、血瘀、水湿内停,邵教授运用自拟利水消肿汤以活血行气,健脾化湿,利水消肿治疗特发性水肿,临床疗效显著。现将邵教授运用自拟利水消肿汤治疗特发性水肿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腹水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长期作用于肝脏引起的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损害,肝细胞广泛坏死,残存肝细胞形成再生结节,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化,导致正常肝脏结构破坏、假小叶形成,在此基础上出现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及腹水形成的临床表现.为提高肝硬化腹水的治疗疗效,我科采用自制消肿利水方外敷配合DSG-I 型电脑肝病治疗仪,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王开莲 《光明中医》2020,(12):1910-1912
中风是脑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存在意识及认知功能障碍,长期卧床易致脏腑功能减弱,加之局部受压,出现气血亏虚,脉络瘀滞,血液循环不畅,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营养供应障碍,日久致皮肤破损而发为褥疮,若失治误治可继发感染而危及生命。因此,对于褥疮应尽早干预,积极治疗,防治病变恶化。笔者针对中风患者初期褥疮采用活血消肿利水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