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已证明恶性疟原虫抗原SERP、HRPⅡ、MSA1及41-3都是具有保护效果的疫苗组分。1992年,作者应用大肠杆菌表达的杂合蛋白MS_2/SERP/HRPⅡ和SERP/MSA1/HRPⅡ接种夜猴的保护试验获得成功,这两个杂合蛋白均包括丝氨酸重复蛋白SERP的一个区(含2个T细胞表位)及富组氨酸蛋白HRPⅡ的C末端半部,MSA1为裂殖体表面抗原1的N末端区(含4个T细胞表位)。本文用3种杂合蛋白重复了猴体免疫试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疟原虫红前期和红内期抗原免疫研究的最新进展。红前期的免疫主要由CD8~+T细胞介导,涉及IFN-γ,NO,IL-12和NK细胞的参与。对不同的宿主和不同的疟原虫来讲,红内期的免疫主要由抗体介导,有Th细胞、NO和γδT细胞参与。本文还概述了红前期和红内期候选疫苗研究的进展,特别是有关采用异源物预处理/加强免疫的研制红前期疫苗的对策,以及MSP1作为红内期候选疫苗分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用射线致弱的子孢子实验性免疫动物和人可诱导抗疟疾感染免疫力 ,表明了研制有效疟疾疫苗的可行性。由于缺乏体外培养系统 ,大量应用射线致弱的子孢子做疫苗是不可行的。含有不同抗原表位的合成肽亚单位疫苗可作为替代品。目前 ,表达子孢子和 /或肝期T、B细胞表位的亚单位疫苗已用于实验动物 ,它们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且能诱导抗体和CD4 + 、CD8+ T细胞介导的保护性免疫。  相似文献   

4.
用射线致弱的子孢子实验性免疫动物和人可诱导抗疟疾感染免疫力,表明了研制有效疟疾疫苗的可行性。由于缺乏体外培养系统,大量应用射线致弱的子孢子做疫苗是不可行的。含有不同抗原表位的合成肽亚单位疫苗可作为替代品。目前,表达子孢子和/或肝期T、B细胞表位的亚单位疫苗已用于实验动物,它们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且能诱导抗体和CD4^ T、CD8^ T细胞介导的保护性免疫。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软件和在线网络分析Eg95的蛋白二级结构,预测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为确定和筛选优势表位,研制安全、高效的表位疫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DNAStar软件和在线网站IEDB、SYFPEITHI等对Eg95的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进行预测。结果 Eg95存在潜在的抗原表位,B细胞表位区域:16-38,41-48,50-67,68-90,92-100,103-113,120-132。分值高的T细胞表位区域:6-14,14-22,48-56,4-12,98-106,142-150,146-154。结论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Eg95存在7个抗原表位,对进一步研究Eg95的抗原性和研发优势表位疫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信号肽和辅助性T细胞表位以及GST表位增强猪带绦虫保护性抗原诱导的免疫应答。方法:在猪绦虫融合抗原pCC27(本室从六钩蚴cDNA表达文库筛选的三个保护性抗原经拼接所得)基因片段5′末端引入人IL-2信号肽、一个通用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位,谷胱甘肽还原酶的T和B淋巴细胞表位(TGG),经pGEX4T-2表达鉴定,序列分析后构建成DNA疫苗,通过肌肉注射途径将这种DNA疫苗免疫小鼠。结果:这种含辅助表位的DNA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效果明显超过对照组,对绦虫卵攻击的保护率为90%。结论:构建了含绦虫融合抗原pCC27及TGG的核酸疫苗,动物试验结果表明.TGG表位既可提高IgG、IgG1、IgG2a的水平,又进一步增强Th1和Th2细胞间的平衡关系。免疫小鼠对绦虫卵的攻击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设计基于弓形虫免疫作图蛋白1(TgIMP1)抗原蛋白的表位疫苗并进行结构验证。方法分别采用IEDB和ABCpred软件预测TgIMP1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分别采用SYFPEITHI和IEDB软件预测TgIMP1蛋白的T细胞抗原表位,运用DNA man比对筛选出T-B联合表位,在PfIMP2同源结构中验证表位性质并设计TgIMP1优势表位盒。结果通过计算机虚拟设计,得到了4条TgIMP1的优势B细胞表位(B1-B4)和2条优势T细胞表位(T1-T2),6条优势表位均处于PfIMP2结构外侧的无规卷曲区,且均为极性表面,适合作为表位疫苗的备选肽段。结论根据预测结果构建了3种TgIMP1优势表位盒,为多价表位疫苗的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综述病毒抗原表位研究方法及多表位疫苗的应用。方法查阅并整理大量病毒抗原表位和病毒多表位疫苗的相关文献,总结抗原表位研究方法和多表位疫苗的应用。结果病毒抗原表位的研究方法基本成熟,根据不同抗原表位可选用不同的鉴定及研究方法,本文总结了病毒抗原表位预测法、抗原肽合成法、噬菌体展示法、化学裂解法及酶裂解法和核磁共振分析法(NMR)及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PR)法等多个病毒抗原表位鉴定法;多表位疫苗目前已成为疫苗研究的热点,拥有诸多研究前例,为病毒多表位疫苗创造了无限的发展前景。结论由于体内免疫应答反应的复杂性和许多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仅用一种鉴定方法不能够完全体现出全部的免疫应答反应,因此需要结合使用多种方法才能得到更全面的抗原表位数据;随着现代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创建更加先进准确和快速的抗原研究方法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疟疾疫苗规划的目标是要研制出能预防疟原虫红内期感染和限制已感染者发病率的多期、多抗原疫苗。Stowers和Miller曾认为,在美洲猴攻击感染模型(NWMCM)中的效能试验数据将可提供选择用于人类试验的最佳候选疫苗的有效方法,因此可加速疫苗发展。本文作者不同意此观点,认为NWM-CM的可预测价值仍不确定,需要用明确的现场试验结果作为人体疟疾疫苗效能的最终评判。 疟疾红内期疫苗候选抗原分子起码需要  相似文献   

10.
表位疫苗:疫苗研制新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类通过接种疫苗已控制了许多重大感染性疾病并且消灭了天花 ,这是有史以来 ,人类征服疾病最为辉煌的成绩。传统疫苗是将病原体灭活或减毒而制成的 ,但存在生物危害性和遗传变异致使原疫苗效力丧失等问题。表位疫苗 (epitopevaccine)是用抗原表位制备的疫苗 ,包括合成肽疫苗 (syntheticpeptidevaccine)、重组表位疫苗 (recombinantepitope basedvaccine)及表位核酸疫苗 (epitopeDNAvaccine ,minigenes/epigenes) ,是目前研制感染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疫苗的方向。1 表位疫苗研制的理论基础表位 (epitope)是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别在基因水平和氨基酸水平对四株恶性疟原虫红内期裂殖子抗原PF83的变异进行了分析,以确定PF83是否有可能作为恶性疟原虫红内期裂殖子疫苗的抗原成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弓形虫微线蛋白16(TgMIC16)B/T细胞抗原表位并对抗原表位区进行酿酒酵母菌的表面展示。方法利用DNAStar和IEDB对TgMIC16进行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利用SYFPEITHI和BIMAS预测其T细胞抗原表位。参照预测结果,采用pCTCON2/EBY100展示系统对抗原表位区进行酵母表面展示,利用间接免疫荧光(IFA)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表达情况。结果 TgMIC16存在潜在的B/T细胞抗原表位且集中在aa343-625区域;该抗原表位区成功展示到酵母细胞表面,最佳诱导时间为24~36h。结论为下一步酵母载体疫苗的研制及疗效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相关软件和在线网络分析Em95的蛋白二级结构,预测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的联合表位。方法采用DNAStar软件和在线网络IEDB、SYFPEITHI及Propred等对Em95的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进行预测,寻找B细胞和T细胞表位共同的区域。结果 Em95存在潜在的抗原表位,其中B细胞表位区域为10-19、43-48、52-59、78-82、92-100和110-115;分值高的T细胞表位区域为32-40、51-60、82-98、108-116和126-138。B细胞和T细胞共同的表位区域为52-59、92-98和110-115。结论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Em95的3个T-B细胞联合表位存在于5个T细胞抗原表位和6个B细胞抗原表位中存在区域,对进一步研究Em95的抗原性和研发优势表位疫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疟疾是当今世界人类最严重的三大传染性疾病之一。根据疟原虫复杂的生活史和不同发育时期表达特异性抗原分子的特点 ,确定有效特异性候选抗原成为疟疾疫苗研制开发的关键。多年来 ,研究者致力于子孢子疫苗、红内期疫苗和传播阻断疫苗的研究。在我国间日疟分布最广 ,普遍流行。目前 ,对间日疟疫苗候选抗原的研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疫苗已在小鼠、家兔和猴等开展试验 ,有些已进入人体临床实验阶段。该文选择间日疟 3个疫苗阶段有代表性的候选抗原 ,就分子结构 ,免疫原性和免疫效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具有抗原表位可能性的结核分枝杆菌高活性结合肽(HABPs),构建基于HABPs的多表位疫苗。方法通过免疫信息学方法预测HABPs的保护性抗原可能性、细胞毒性、致敏性及潜在B细胞和T细胞表位;将筛选出的HABPs与佐剂霍乱毒素B亚单位连接,构建多表位疫苗,并对其二级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分析;采用I-TASSER服务器进行多表位疫苗三级结构同源建模,优化的模型质量通过PROCHECK、ERRAT及ProSA-web软件进行验证;使用PatchDock软件进行多表位疫苗与TLR-4的分子对接;对疫苗进行密码子优化、在线克隆和免疫模拟。结果共筛选出32条HABPs序列,构建的多表位疫苗包含881个氨基酸残基,二级结构由43.93%的α螺旋、13.62%的β折叠和42.45%的无规则卷曲组成,不稳定性指数(Ⅱ)、脂肪族指数和亲水性平均值分别为45.34、84.09和-0.009,表明该疫苗具有灵活、稳定的球形构象和亲水结构。Ramachandran图中位于核心区域和允许区的氨基酸比例大于90%,ERRAT评估整体质量因子值为74.39,Z值为-5.94,表明3D模型的质量整体较好。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疫苗可与TLR-4稳定相互作用。经过密码子优化的疫苗可在大肠埃希菌中高效表达。免疫模拟显示,当反复暴露于多表位疫苗抗原时,机体的B细胞和T细胞免疫反应均得到增强。此外,多表位疫苗还可诱导高水平细胞因子的分泌。结论利用免疫信息学工具构建的基于HABPs的多表位疫苗含有B、T细胞表位,有望同时激发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具有良好应用前景,但其实际免疫效果还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6.
细胞免疫在防御外来病原感染、自身免疫及肿瘤等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分子免疫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对T淋巴细胞免疫分子机制的阐释,大量T细胞表位信息以及功能基因组学资料的积累,使得基于数据驱动的预测T细胞表位的研究受到重视,可能成为疫苗研发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概述辅助T细胞表位预测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在寄生虫疫苗研发中的应用,并讨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由于恶性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几乎均与恶性疟原虫红内期有关,因而研制红内期疫苗尤为重要。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存在于感染环状体或早期滋养体的红细胞表面的抗原RESA,其相应的抗RESA抗体在体外可阻抑裂殖子再侵入红细胞。现场观察亦表明,人群中抗RESA抗体的高滴度与临床免疫具有相应关系。RESA可望成为疟疾的重要候选疫苗。  相似文献   

18.
1型糖尿病疫苗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主要进行的1型糖尿病(T1DM)疫苗研究有自身抗原疫苗、T细胞及其受体疫苗、细胞因子疫苗等。这些疫苗对T1DM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其作用机理主要为重新诱导免疫耐受和促进免疫调节。部分疫苗已开始进行临床试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公认,有效的抗疟疫苗应能抗疟原虫生活史各期的抗原,即子孢子抗原、无性红内期抗原以及配子体抗原。由于有效的子孢子疫苗很难百分之百杀灭蚊传子孢子,故不  相似文献   

20.
疟疾是当今世界人类最严重的三大传染性疾病之一。根据疟原虫复杂的生活史和不同发育时期表达特异性抗原分子的特点,确定有效特异性候选抗原成为疟疾疫苗研制开发的关键。多年来,研究者致力于子孢子疫苗、红内期疫苗和传播阻断疫苗的研究。在我国间日疟分布最广,普遍流行。目前,对间日疟疫苗候选抗原的研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疫苗已在小鼠、家兔和猴等开展试验,有些已进入人体临床实验阶段。该文选择间日疟3个疫苗阶段有代表性的候选抗原,就分子结构,免疫原性和免疫效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