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宇晖  高爽  温东东 《广东医学》2005,26(2):253-254
目的 研究可手术乳腺癌患者手术前给于新辅助化疗 (NCT)的安全性、近期疗效及对手术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 196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 (Ⅱ~Ⅲ期 )术前随机给予CEF(CTX EPI 5 -FU)方案或ET[EPI(表阿霉素 ) 紫杉醇 (TAX) ]方案化疗两个周期。评价其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结果  196例化疗患者中 ,CR 16例 ,PR12 0例 ,总有效率为 6 9 4 % ,无进展病例 ;此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 ,其中Ⅱ~Ⅲ期为 5 5 6 % ,骨髓抑制以白细胞减少为主 ,Ⅲ~Ⅳ期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 32 5 % ,经对症治疗后均可缓解。全组无因为化疗的毒性反应而终止治疗的病例。结论 对于可手术乳腺癌患者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 (NCT)可以使原发灶明显缩小 ,能够为预测化疗效果提供实体依据 ,降低手术复杂性 ,缩小手术范围 ,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提高生存率 ,并且安全可行 ,是一种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辅助化疗(NAC)在乳腺癌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NAC逐渐成为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部分。如何对NAC疗效进行有效、及时、准确的评价是当前研究重点。对乳腺癌NAC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临床评价、病理学评价及细胞生物学评价,各种评价都有其优缺点。本文对各种乳腺癌NAC疗效的评价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紫杉醇联合顺铂的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智辉  孔令言 《热带医学杂志》2005,5(5):693-694,670
目的 观察TP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Ⅲ、Ⅳ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紫杉醇135mg/m^2,静滴3h,顺铂25mg/m^2静滴,均第1天完成;共6~9个疗程,且在第2疗程后3周按乳腺癌根治术方式行手术切除治疗。结果 CR18例(Ⅲ期15例,Ⅳ期3例),PR17例(Ⅲ期12例,Ⅳ期5例),NC6例(Ⅳ期),PD1例(Ⅳ期);有效率RR(CR+PR)83.3%。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肌肉关节疼痛、胃肠道反应及周围神经痛。结论 TP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Ⅲ、Ⅳ期乳腺癌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肿瘤残留病灶大小在原发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的意义.方法:将2000年11月~2006年3月408例于北京肿瘤医院乳腺中心就诊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病理资料重新进行Miller&Payne(M&P)方法病理评价.将其超声影像结果与手术后M&P病理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组病例中临床有效且残留病灶≤1cm 158例,达cCR者53例,cPR者105例.病理显效(M&P病理评价G4G5)117例(74%);最大径>1cm的239例中病理显效占76例(31.8%).二者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Spss13.0,Pearson Chi-Square,卡方=60.939,P<0.001).达cCR者53例,病理非显效(M&P 1~3级)者6例.结论:原发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留肿瘤病灶≤1cm时,有良好的病理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医调肝健脾法联合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9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48例)和B组(48例),分别应用CTF(环磷酰胺和比柔吡星联合氟脲嘧啶化疗方案)和中医调肝健脾法联合CTF(环磷酰胺和比柔吡星联合氟脲嘧啶化疗方案)进行治疗,监测这两组月经情况、肿瘤激素受体、原发肿瘤的大小和腋窝淋巴结状况等变化情况,比较并评价这两种方法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效果.结果 A、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1.7%和6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ⅡB期患者总有效率为90.9% (10/11),B组为80.0%(8/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Ⅲ A期患者的总有效率为26.3%(5/19),B组为66.7%(1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ⅢB期患者总有效率为27.8%(5/18),B组为65.0%(1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脱发及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等,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 中医调肝健脾法可以明显提高CTF(环磷酰胺和比柔吡星联合氟脲嘧啶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奇  周士福 《医学综述》2004,10(12):718-721
新辅助化疗,最初仅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的治疗。LABC即TNM分期中的Ⅲ期(ⅢA、ⅢB)患者。因为此类患者局部病变为T3、T4或区域淋巴结转移较重,手术切除困难或属不可切除者。早年曾采用许多方法加强局部治疗,如扩大根治术、手术加放疗或放疗后手术等,但均未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鉴于化疗对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产生了对LABC先用化疗使肿瘤缩小,使之易于手术切除,不可切除者经化疗后也变为可切除,术后再予放疗或巩固化疗。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局部治疗。在LABC治疗获得显著成绩的鼓舞下,人们进一步将这一疗法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变化情况与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or primary chemotherapy,NCT)疗效的关系.方法 抽取70例乳腺癌患者NCT前后健侧上肢静脉血5mL,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富集血标本中单个核细胞,通过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所获得单个核细胞中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19,CK-19)阳性的CTC数目.结果 NCT前外周血CTC检出率为24.29% (17/70),与患者年龄(P =0.008)及HER-2(P =0.022)表达情况有关.根据NCT前后CTC检测情况,将患者分为阳性-阳性、阳性-阴性、阴性-阳性及阴性-阴性4组,以RECIST标准评估NCT疗效时,4组有效率依次为66.67% (2/3)、78.57% (11/14)、0(0/4)和71.43% (35/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以Miller-Payne标准评估NCT疗效时,4组有效率依次为66.67%(2/3)、71.43% (10/14)、0(0/4)和69.39% (34/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 NCT前后CTC的变化情况与疗效有一定关系,CTC可作为评估NCT疗效的潜在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及其保乳手术的优势及护理特点。方法 对ⅡA期至ⅢB期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29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其治疗过程的不良反应及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手术或保乳情况。结果 全组患者顺利完成3个月的内分泌治疗后原发灶明显缩小,有效地降低了临床TNM分期,其中16例患者接受保乳治疗,另13例患者行乳腺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率达到了55.2%,随访13~61个月,中位31个月均未发现有复发或转移的病例。结论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毒、副作用反应低,患者心理状况稳定,护士耐心的解释及疏导,使患者顺利完成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提高了手术或保乳的机会,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保乳术 护理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采用FCA方案的新辅助化疗方法对局部晚期乳腺癌病人缩小肿瘤,降低分期,行手术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疗效分析研究。方法用FCA化疗方案对16例病人进行3~4个周期化疗后行手术治疗。结果全组病人术后恢复顺利,预后生活质量、良好。结论采用新辅助化疗后,使病人肿瘤缩小,分期降低,抑制癌细胞增殖,能够有机会进行手术治疗,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11.
术前ET与CEF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6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ET组和CEF组,每组23例,分别用ET、CEF化疗方案治疗,3周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完成3周期新辅助化疗后评价疗效.结果 乳腺癌总有效率(OR)ET组为87.0%(20/23),CEF组为61.0%(14/23).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厌食、脱发两组相似,ET组骨髓抑制并伴有关节肌肉疼痛及神经毒性.结论 两组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乳腺癌的原发肿瘤均有效,不良反应均可耐受.ET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均高于CEF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疗效评价中的特点和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癌肿的声像图指标改变进行观察,并以病理组织学评价为标准,评估超声评价的疗效符合率。结果超声评价符合率高达88.7%(94/10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准确、简捷、有效,对准确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指导临床制定个体化乳腺癌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2,自引:9,他引:2  
自Halsted提出乳腺癌根治术后的一个多世纪以来,乳腺癌的治疗已从单纯手术切除发展为全身性综合治疗,而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的综合性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现就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影像学监测、化疗前后肿瘤细胞分子生物学的改变、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对新辅助化疗的意义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新辅助化疗对可手术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病理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是否真实可靠.方法:60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应用2~3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48例化疗方案采用CEF(环磷酰氨60mg/m2,表柔比星70mg/m2,氟脲嘧啶60mg/m2),12例患者采用CET(环磷酰氨50mg/m2,表柔比星50mg/m2,多西紫杉醇75mg/m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前取亚甲蓝2ml皮下均衡注射于肿瘤四周各个象限,切除的标本计数淋巴结总数和染蓝的淋巴结数,与大体标本同时作常规病理检查.结果:66例乳腺癌患者中,60例前哨淋巴结染色成功(90.9%),平均检查前哨淋巴结数为1~5枚/例.8例在手术前肿瘤已局部切除的患者前哨淋巴结均染色成功.60例患者前哨淋巴结癌转移阳性23例,其中同时腋窝淋巴结阳性15例,阴性8例.前哨淋巴结阴性的37例患者中,腋窝淋巴结阴性35例、阳性2例(前哨淋巴结假阴性占5.4%),假阴性率为8%.48例采用CEF方案的患者,前哨淋巴结假阴性1例.12例采用CET方案的患者,前哨淋巴结假阴性1例.60例患者中58例前哨淋巴结准确地预测了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结论:采用CET或CEF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其前哨淋巴结检查的病理结果同样能准确地反映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Ki-67在预测乳腺癌对新辅助化疗治疗反应的潜在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至2013年于本院行乳腺癌根治术,且术前已成功行新辅助化疗者114例。分析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免疫组化指标,明确其与新辅助化疗反应的相关关系。结果:4例(4.5%)达到临床完全缓解,86例(75.4%)为临床部分缓解,24例(21.1%)为疾病稳定,尚未发现疾病进展。病理完全缓解为26例(22.8%)。Ki-67是预测乳腺癌病理缓解的独立因素(P=0.027)。根据ROC获得Ki-67预测化疗反应的最佳截断点为25%。结论:高表达Ki-67是预测乳腺癌对新辅助化疗反应的有效指标,其最佳截断点为25%。  相似文献   

16.
汤元杰  孙颖浩  高旭 《上海医学》2004,27(5):295-297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前新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  31例经前列腺活检证实为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 ,其中 12例于前列腺癌根治术前辅以诺雷德加氟他胺 (新辅助治疗组 )平均治疗 5 .6个月 ,19例单纯行前列腺癌根治术 (单纯根治术组 ) ,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结果 两组患者的盆腔淋巴结清扫阳性率为 12 .9%(4 / 31例 ) ,术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1)。新辅助治疗组药物治疗后血清PSA明显降低 (P <0 .0 1) ,8例临床分期降低 ,术后前列腺切缘阳性 2例 ,精囊浸润 1例 ,淋巴结转移 1例 ;单纯根治术组前列腺切缘阳性 7例 ,精囊浸润 4例 ,淋巴结转移 3例。两组的前列腺切缘阳性率、精囊浸润率、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异有显著性 (P值均 <0 .0 5 ) ,而手术时间、失血量和Gleason评分的差异无显著性 (P值均 >0 .0 5 )。结论 前列腺癌根治术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最有效的方法 ,术前辅以新辅助治疗可降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期 ,其对远期疗效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Hui R  Zhang J  Fan Y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4):961-964
目的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和腋淋巴结及结外软组织病理缓解的影响因素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0年10月至2001年8月在天津肿瘤医院乳腺科接受新辅助化疗、化疗后手术的196例ⅡB~ⅢB期乳腺癌患者.观察肿瘤、腋淋巴结及结外软组织病理缓解的程度,分析影响病理缓解的因素,及病理缓解与预后的关系.随访率100%,中位随访期61个月(4~70个月).结果 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的病理完全缓解pCR20例(10.2%),病理部分缓解pPR108例(55.1%),病理无变化pSD68例(34.7%),27.0%的转移淋巴结降期.病理缓解率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无关(P>0.05),与肿瘤大小、激素受体状况、病理类型相关(P<0.01).5年总生存率62.8%(P<0.01),中位生存期为61个月(P<0.01).结论 病理缓解率与肿瘤大小、激素受体状况、病理类型相关.新辅助化疗后原发瘤和转移淋巴结的降期是重要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新辅助化疗已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但在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方面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现就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现状及展望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子标志物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Ⅱ~Ⅲ期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子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分析其改变原因及分子标志物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40例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子标志物(ER、PR、Ki-67、C-erbB-2、pS2)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量变和状态改变,ER和Ki-67表达的改变与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相关(P〈0.05)。结论 ER和Ki-67表达可以作为预测化疗疗效的敏感因子。  相似文献   

20.
张键  骆成玉  段煜飞 《北京医学》2011,33(11):898-900
目的 探讨外周血人乳腺珠蛋白(hMAM) mRNA的变化在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Nested-RT-PCR)技术检测62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hMAM mRNA的表达.新辅助化疗前表达阳性者(31例)于化疗后分为缓解组和不缓解组.结果 新辅助化疗前阳性率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