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敏刚  田洪民 《山东医药》2005,45(18):71-72
约占小儿肘部骨折的10%,仅次于肱骨髁上骨折与肱骨外髁骨折。根据内上髁(骨骺)移位的程度分为:①Ⅰ度损伤:内上髁(骨骺)分离,移位较小。②Ⅱ度损伤:撕脱的内上髁(骨骺)向下、向前旋转移位,可达关节水平。③Ⅲ度损伤:撕脱的内上髁(骨骺)嵌夹在内侧关节间隙,肘关节处于半脱位状态。④Ⅳ度损伤:肘关节向后或外后侧脱位,撕脱的内上髁(骨骺)嵌夹在关节内。肱骨内上髁骨折后肘关节处于部分屈曲位,  相似文献   

2.
李元磊  董宏鹏  唐媛媛 《山东医药》2008,48(27):116-116
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的骨折,以小儿多见.单纯外固定难以维持对位,而切开复位内固定又加重组织与骨骺损伤,留有手术切口疤痕.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61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肘关节侧位片与81例正常儿童的肱骨前线与肱骨小头的关系进行了对比测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将1991~1994年收治的142例14岁以下外伤患儿分为正常组和骨折组。正常组肘部软组织无肿胀,无骨折线,无脂肪垫征及肱骨干塑形改变,无关节脱位及骨骺分离。骨折组包括完全型和青枝型骨折,前者有明显骨折线或断端完全分离移位;后者可见不完全性骨折线或仅有轻微的骨皮质皱褶或轻度骨干塑形改变,除外合并尺桡骨骨折或关节脱位及骨骺分离者。  相似文献   

4.
儿童肱骨外髁小移位骨折有时不愈合;有时在某些畸形疼痛或尺神经病已经发展的情况下才发现不连接。众所周知,如不复位,肱骨外髁骨骺  相似文献   

5.
一、B 题解:肌皮神经自臂丛外侧束,位于上臂内侧,主理上臂前肌群,不易损伤。而桡神经独居上臂外侧,经肱骨桡神经沟下行至肱骨外上髁之前分深浅二支,深支通过旋后肌后进入前臂背侧,支配除桡侧腕长神肌之  相似文献   

6.
吴海星  孙玉华 《山东医药》2001,41(18):76-76
自 198 5年 10月以来 ,我科收治 3 80例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采用牵抖法整复、纸壳或夹板外固定 ,疗效显著。现摘其 1例报告如下。患儿 6岁 ,因学武术 ,跌伤左肘关节 ,致左肘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 ,经当地土法整复 ,肿痛加重 ,伤后 3天来诊。检查 :左肘部肿胀明显 ,靴形畸形 ,功能障碍 ,手背肿胀 ,手指活动可 ,桡尺动脉搏动良好。X线片示 :左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 ,断端完全移位 ,远端向尺侧后侧移位 ,近端向前移位。治疗 :局部麻醉 ( 2 %奴夫卡因 10 ml) ;双人牵抖法整复 ,对抗牵引 2~ 3分钟 ,牵抖骨折远端矫正侧方移位 ,同时屈肘 90…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7岁,摔伤右上肢,来我院急诊。查体:肘后3点改变、可触及肘后尺骨鹰嘴,外髁部压痛,闻及骨擦音,腕部肿胀,呈餐钗样畸形,无神经血管损伤。X线片示尺桡骨远端骨骺分离,肘关节后脱位,肱骨小头骨骺分离翻转移位。  相似文献   

8.
肱骨小头是肱骨下端前外侧一个半球状隆起,与桡骨小头构成肱桡关节。肱骨小头骨折是成年人较少见的一种肘关节内骨折。其骨折范围限于全部肱骨小头或软骨与软骨下的部分骨质,有时骨折亦可包括小头内侧的部分肱骨滑车。这种骨折与儿童肱骨外髁  相似文献   

9.
李鸣 《山东医药》2000,40(18):59-60
198 9~ 1999年 ,我院对 32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施行闭合穿针骨外固定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4例 ,女 8例 ;年龄 5~ 14岁 ,平均 8.5岁。闭合骨折 31例 ,开放骨折 1例。合并髁间骨折 1例。左侧18例 ,右侧 14例。屈曲型 2 1例 ,伸直型 11例。治疗方法 :采用局麻、臂丛或氯胺酮麻醉。选用 1.5~2 .0 mm骨圆针。为避免误伤血管、神经 ,近心骨折端穿针须由尺侧向桡侧 ,穿针平面距骨折端面 2 cm,垂直于肱骨干 ;远心骨折端由内髁水平进针至外髁。穿针成功后在 X线下进行骨折复位 ,复位满意后由术者维持复位状态 ,由助手…  相似文献   

10.
A型题一、在下列上肢骨折合并神经损伤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肩关节脱位或肱骨颈骨折易伤及腋神经; B.肱骨中、下1/3处骨折易伤及肌皮神经; C.肱骨髁上骨折移位易伤及正中神经、桡神经或尺神经; D.桡骨小头骨折或脱位易伤及桡神经深支; E.腕掌侧切割伤易伤及正中神经或尺神经。二、患者女,60岁。被自行车撞倒后,不能行走半  相似文献   

11.
手术治疗陈旧性肱骨外踝骨骺骨折疗效分析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250011)邱红明10年来,我院手术治疗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骺骨折110例,现就有关问题进行总结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男95例,女15例;年龄1~12岁;伤后至本次手术时间最长7年,最短3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肱骨髁上骨折远端外旋转移位对复位后侧方移位稳定性的影响。方法6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复位后保留远端5°~15°外旋移位,对照组复位后不保留旋转移位,比较两组骨折端的稳定性。结果两组复位后侧方移位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后肱骨远端可保留一定的外旋移位。  相似文献   

13.
198 9~ 2 0 0 0年 ,我院收治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16 0例 ,分别采用手法复位及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均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0 8例 ,女 5 2例 ;年龄 3~ 14岁 ,平均8.5岁。全部为伸直型骨折 ,其中尺偏 96例 桡偏 5 8例 ,无明显移位 6例。伤后至就诊时间为 0 .5小时~ 16天。肱骨髁上骨折分型按 GAR- L AND改进分类标准 , 型 6例 , a型2 6例 , b 型 76例 , a型 32例 , b 型 2 0例。合并神经损伤者 5例 ,其中尺神经 1例 ,正中神经 2例 ,桡神经 2例。治疗方法 :骨折无移位或有轻度移位且为桡偏者 ,采用小夹板外固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大骨节病科研防治工作者和临床医生提供学习和参考。方法汇集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研究所、吉林省地方病第二防治研究所和本课题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大骨节病研究所的历史X线片,以及选择近年来具有典型病例的病区给予补拍的X线片共34 867张进行复读,从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儿童大骨节病病例X线片,采用计算机Photoshop系统进行处理。结果编辑干骺型、骨端型、干骺骨骺型、干骺骨骺骨端型和骨关节型9幅;鉴别诊断X线片包括正常变异、单指指间关节炎和正常干骺骨骺闭合反应各1幅,构成本文各种大骨节病X线水平的儿童病例图片系列,并阐述了大骨节病病例不同类型的病理基础以及愈后。结论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外固定+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在C臂机透视下,采用手法整复外固定+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0例。结果随访时间3~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并发症发生。20例中治愈18例,好转2例。结论采用手法整复外固定+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适合临床开展。  相似文献   

16.
1975~1995年,我院收治翻转移位型肱骨外髁骨折38例(包括闭合复位失败6例),经切开复位交叉钢针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年龄3~15岁,平均7岁。右侧23例,左侧15例。新鲜骨折35例,陈旧性骨折3例。伤后1~3周内手术35例,3周后手术3例。手术方法:在全麻或臂丛阻滞麻醉下,上臂用气囊止血带。取肘外侧切口长4~5cm,显露肱骨外侧髁断面及翻转骨块。先清除关节内血肿、粘连及碎骨片,再按骨块旋转的相反方向使其复位,准确对合关节面。对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前臂伸肌腱短缩者,均切开肱骨远端外侧骨膜,向远侧分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汇编儿童大骨节病掌骨与腕骨基本X线征像,用以提高大骨节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8个单位保存的儿童大骨节病掌骨与腕骨改变的X线片,采用扫描仪扫描,Photoshop软件进行分类处理。结果获得了儿童大骨节病掌骨与腕骨包括囊变、假性囊肿、干骺端不整伴硬化、干骺端增宽伴硬化、干骺端凹陷、干骺端凹陷伴硬化、骨竖刺形成、骨端凹陷、骨端骨性关节面缺损、骨端切角征、骨端骨刺、骨端烟头征、骨骺变形、锥形骨骺、一字型骨骺、骨骺碎裂、八字形骨骺、骨骺的延迟(骨骺溶解、骨骺缺失)、腕骨的局部硬化等5种类型,19种基本X线征像。结论填补了儿童大骨节病X线影像学改变的空白,为正确诊断大骨节病提供了详实的影像学参照。  相似文献   

18.
张辉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8,11(10):1060-1063
儿童肱骨外髁骨不连是肱骨外髁骨折后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后可引起肘部骨发育异常、肘关节对应关系丧失、肢体外观畸形及肘关节功能障碍,给患儿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负担。深入了解其发病原因、解剖结构及治疗方式有助于规范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治疗及并发症的预防。该文针对儿童肱骨外髁骨不连的病因、解剖及手术治疗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曹斌  魏长月 《山东医药》1996,36(11):12-13
对45例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者于2周内行显微外科手术。其中行神经端端吻合8例,外膜及束膜切开减压松解36例,神经移植1例,同时用肌肉包埋损伤神经。结果疗效优33例,良8例,可1例,差3例。认为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者早期行手术松解、修复,可望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1999~2002年,我院收治合并肱动脉损伤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36例。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2~12岁,平均为6.2岁;伤后6小时内就诊30例,6小时后就诊6例,其中4例伤后8~16小时从外院转来。骨折位于左侧15例,右侧21例;合并桡神经损伤2例.合并正中神经损伤3例。36例均有肘部明显肿胀,肢端动脉搏动扪不清,皮肤温度较健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