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水蛭属于中药虫类药范畴,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并认为其"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利水道。"《本草纲目》载水蛭:"咸走血,苦胜血。水蛭之咸苦,以除蓄血,乃肝经血分药,故能通肝经聚血"。《本草经百种录》认为"水蛭最喜食人之血,其性又迟缓善入,迟缓则生血不伤,善入则坚积易破,借其力以攻积久之滞,自有利而无害也"。水蛭性苦味咸平,有毒,入肝、膀胱经,功用破血瘀、散积聚、通经脉、利水道,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学“尪痹”范畴,临证多以病情迁延、“多虚夹湿夹瘀”为病机特点,治以补虚泻实之法。“玄府”既是气机升降出入于脏腑经络之门户,津液输布之通道,也是外邪入侵、痰瘀等实邪产生的关键病位,更是与气液之宣通、气血之渗灌、神机之运转紧密相关的中医脏象理论体系的微观结构。现基于玄府理论“玄府通、气血调、筋骨和”的生理功能,提出利用风药味辛气薄,升散发越的特点,透达玄府,搭配活血、祛湿、补益药物治疗尪痹,为从中医微观结构角度认识和治疗尪痹,并发挥中医药优势和提高临床疗效,以及中医理论创新方面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李姣  黄委委  陶林  张磊  杨锋 《颈腰痛杂志》2022,43(2):283-284,290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骨科常见病,主要因脏腑亏虚、外感风寒湿邪、跌扑损伤所致.名老中医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严守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方随证立,药依方出,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各地名老中医论治此病各具特色,多强调论治分型、分期、用药准确,重补肝肾、调气血、通经络、兼祛邪化瘀之法.  相似文献   

4.
红斑狼疮基本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组  方1 组成 白花蛇舌草 2 5 g ,紫草 1 0 g ,半枝莲2 0 g ,全蝎 2 g或蜈蚣 2条 ,丹参 1 5 g ,益母草 1 5 g。2 来源 叶任高教授经验方。3 方解 中医学认为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主为素体禀赋所异或为外邪诱发 ,导致机体气血阴阳失调 ,脏毒内生。热毒蕴于血分 ,易损及肾脏 ,络脉受损 ,瘀阻不畅 ;肾失封藏 ,气化不利 ,精微外泄 ,水湿内停 ,从而引起临床上常见的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 ,重者肾气虚衰 ,浊邪内蕴 ,表现为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其病因病机的关键即为热毒内蕴 ,瘀血停滞。狼疮方组成即针对此而设。方中以大剂量白花…  相似文献   

5.
正今人或因饮食不节,或因嗜食肥甘厚腻之品,亦或因情志不遂等,脾胃病者十之八九,而脾运失常者其达病所之药力能有几何;加之药不雄峻,其疾不了,中药、西药实乃以毒制毒之品,其毒性副作用甚是严峻;再者随着环境污染的严重,杂病怪病愈来愈多,故单凭内治之法难免有独脚难行,孤掌难鸣之感。中医外治法通过药物或者针灸等器具作用于孔窍、腧穴、经络避免胃肠吸收,在急症、疑难杂症治疗上独具一格,当然也存在其一定的局限性。尤在泾在《医学读书记》中说道:"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达病所。"中药内治疗人以四气五味之偏性,而中医外治法善引经通络,直达病源,故两者结合治疗内科疾病有势如破竹,直捣黄龙之势。现将临床内科疾病  相似文献   

6.
祖国医学对损伤的认识,早在《内经》中就有一定的论述,但没有外伤和内伤的明确分类;认为体表的外伤和体内的内伤相兼发生和发展,并具有因果关系。如《素问·缪刺论》中说:“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胀满,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此上伤厥阴(肝经)之脉,下伤少阴(肾经)之络”,《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进一步指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则伤肝;有所击仆则伤脾;有所举重则伤肾”。同时强调“气伤痛,形伤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些论述为损伤的病因病机奠定了理论基础,即外力作用于体表,而伤及体内的气血、经络,甚至脏腑;导致血淤气滞,经络受阻,脏腑功能障碍。而内伤则指七情失和、劳倦过度饮食不节等所致的内科疾病。  相似文献   

7.
宣余发 《中国骨伤》1989,2(4):47-47
《灵枢,大惑论》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按现代医学观点来讲。眼睛是脑的反应器官,所有的疾病都可以透过神经系统而到眼部,再由眼部表现出来。人体受伤后,由于气血、经络、脏腑功能紊乱,眼部的血脉经络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亦不例外。正如《跌损妙方》上说:“凡受伤不知左右……即看眼珠,亦可知其定所”。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积累,总结出许多“望眼诊伤”的检查法。使之成为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诊伤方法。笔者收集了一些民间“望眼诊伤”方法,经过临床验证,诊断准确率达80%以上。其方法简便有效,它可以反映损伤的部位、程度、性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特殊诊断方法。故借贵刊一角,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学“大偻”范畴,阳虚是其重要的发病基础。首先,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以阳虚体质居多,督脉为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病位,督脉亏虚卫外不固,则风寒湿邪侵袭肌表,痹阻经络气血,日久酿生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导致强直性脊柱炎发病。其次,葡萄膜炎、肺间质纤维化、骨质疏松、焦虑抑郁状态等强直性脊柱炎并发症的出现也多与阳气不足有关。因此,温阳是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治疗原则。从温阳以祛邪、温阳以通络、温阳以养脏3个方面入手,达到阳气充沛流畅,化痰祛瘀以及通络止痛的治疗目的。但温阳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绝非单纯使用温热药补充阳气,而是要顺应阳气充沛流畅的特点,且注意温补与温通并重。在具体临证遣方用药上应该擅用辛味药,取其“能行、能散、能补”的功效特点,同时还要不忘阴中求阳,灵活配伍甘温甘寒类养阴药,以求“阴生阳长”及久郁之燥热邪热伤阴。  相似文献   

9.
曹学溪 《中国骨伤》1988,1(2):39-40
甘草又称蜜甘、甜草。南朝名医陶弘景称其为国老,是临床较常用的药,古今名流,运用神奇。临床各科,应用广泛。它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经。具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之作用。《本草经集注》曰“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可见用甘草治疗骨伤科病已有悠久的历史了。有人作过这样的统计,早在汉唐时期治疗骨伤科疾病的279首方剂中,应用有甘草的就有45首。占16.1%,到了清朝时已达到了18.8%。  相似文献   

10.
胡学刚 《中国骨伤》1989,2(1):33-33
《神农本草经》云葛根能治“诸痹”。痹者,闭也,气血不通之谓。清·叶天士释之:“诸痹皆起于气血不流通,葛根辛甘和散,气血和诸痹自愈也。”腰部急性损伤多为肌肉、韧带扭伤或撕伤,损伤后局部出血可致血淤气滞。葛根有和散气血之效,气血和则淤血消,不治痛而痛自止。清·柯韵伯又云:葛根味甘气凉,起阴气而生津液,滋筋脉而舒其牵引。”〔3〕尝观仲景恒重用葛根以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项背强几几”乃形容项背拘急,俯仰不能自如之状。笔者认为:腰部急性损伤因气滞血淤,络脉阻滞,经脉拘急,亦使腰部拘挛不能俯仰,欲左右而不能也。夫腰在经亦属太阳,《灵枢·经脉篇》说:“膀胱是太阳之脉,挟脊低腰,是动则病脊痛,腰似折,”葛根为太阳经要药,用之“滋筋脉而舒其牵引”,对腰部软组织损伤所致功能障碍有积极的治疗价值。笔者用大黄于此证,意在通而不在下,“通”,达也,开也。气血痹阻,疼痛乃作,开达气血,即寓通则不痛之义。《本草备要》言其“入血分”,治“损伤积血”,《神农本草经》谓其能“推陈致新”。就其“入血分”而论,推陈致新亦有《内经》“去宛陈茎”之意,疏通经络,祛除淤积,淤血去则新血生。简言之,大黄对经络淤积“推陈致新”的过程,就是对急性损伤病理的修复过程。曾治胡某,男,18岁,1983年10月24日诊治。好胜斗勇,扛树比试,因姿势不当,致使右腰急性扭伤。局部不红不肿,唯胀痛难忍,右手托按腰部不能挺直。脉弦,舌淡红,苔薄白。证属急性腰部伤筋,治宜舒筋活血止痛。处方:葛根30克,大黄10克,延胡15克,青皮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续断10克。连服二剂,痛愈强半,续进原方三剂,腰伤得愈。1984年4月12日诊治刘×,男,42岁,工人,因从梯上滑下,跌伤腰部,自诉腰痛不已,转侧不利。查:腰部肿胀,腰椎两侧压痛明显,脉涩,舌象未见异常。经X光拍片删除脊柱骨折及内脏损伤,诊为腰部急性扭挫伤。气血痹阻,经脉拘急,亟宜舒筋通痹。处方:葛根30克,大黄10克,乳没各10克,青皮10克,当归尾12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续断12克。守方连服七剂,诸症悉除。  相似文献   

11.
路连国 《中国骨伤》1987,(1):104-104,103
昌××,男,52岁,干部。1978年3月5日初诊。消渴,善饥,多尿,胸中热气蒸冲,心烦失眠已数月。血糖385mmg,尿糖<卅>,舌质红,苔黄燥,脉眩数。证属肾水不足,肝火亢灼。宜滋肾水,潜清肝火。药用生龟板、麦冬、枸杞、玄参、阿胶、黄连等药而火愈炽。又责肺胃热盛伤津,用人参白虎滋清而大便溏泄。二法互服月余,终无疗效。方夜习书至伤寒厥阴提纲“消渴……”句而恍然有悟:“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乃胸中热气蒸冲之象。“下之利不止”,乃服人参白虎而大便溏泄之应。此证之消,乃“厥阴之为病”。虽同病厥阴而证质有异,此乃肝火独恣,下盗母液,中尅胃阴,上反挟扰心火以乘肺金,致成此证。反省前法,滋阴潜阳,亦意“扬汤止沸”;虽伍黄连清肝,但苦寒燥阴,伤母损子;滋清肺胃,不过“隔靴搔痒”。即乌梅丸,连柏苦寒,燥伤肾水,姜附等辛温反助肝火,皆未宜是证。后思张锡纯有羚羊角善入肝经以治肝火炽盛,其性透发之见。临证亦得,羚羊寒平肝火而不燥,清滋肝阴而不腻,性虽透发而有度,能适肝之疏泄而有收,得其同气相求之负,宜为是证的药。当单刀直入,伏其所主。处予羚羊粉,每次二克,日三次冲服。连服十天,病遂渐愈。后反复查血糖正常,尿糖<—>,至今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2.
信息     
《颈腰痛杂志》2001,22(1):4
学习班消息   中国人民解放军骨科研究所、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拟于2001年4月上旬至5月下旬在上海连续举办四个学习班。   1、由贾连顺教授主办“2001年春季颈椎外科理论与临床研讨会”,该班系国家卫生部批准继续教育一类科目,结业时计学分20分。届时将由脊柱外科专家、教授授课,其主要内容包括颈椎外科基础理论、颈椎病、颈椎脊髓伤和畸形 、肿瘤等外科诊断方法及治疗技术全新概念,并进行阅片和教学查房等项内容。   2、由侯春林教授主办第11期“四肢创伤与修复重建外科”学习班,该学习班亦为卫生部批准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0分 )。内容包括:带血管蒂组织瓣移位术、手残指延长术、选择性壁丛神经根切断术治疗上肢痉挛性脑瘫、截瘫后膀胱功能重建、肩周炎的外科治疗。学习班采用授课和观看手术录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由周维江教授主办“第五期关节外科学习班”,内容包括髋、膝关节置换术、关节镜外科、关节创伤与矫形等,届时邀请富有经验的国内、外专家教授讲课,并结合录相及模型操作进行教学与研讨。记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18分)。   4、由长征医院骨科主办的“石膏与支具技术高级讲习班”,教程内容有骨折复位与外固定、骨科护理与康复等。届时将由专家、教授主讲。记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10分。   为保证教学质量,每班预计名额限制在40人左右,欲参加者请于2001年2月1日前与夏爱民副主任技师联系,将根据来信先后寄发报名通知。联系地址:上海长征医院骨科,邮政编码:200003。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全国针刀疗法学习班招生(边穷地区学费减半)   军中名医任志远主任在古代九针和经络基础上,经23年临床实践创立“针刀疗法”。发明针刀具已获国家专利经专家鉴定治疗颈、肩、腰、腿痛和骨质增生具有简、便、廉独特疗效,获军内科技成果进步奖,多数疾病1~2次即可治愈。曾与中国中医研究院,和北京高等中医培训学校等单位合作已举行130余期。针刀推广中心在天津长年举行面授、函数和临床操作班。学费680元,边穷地区自费360元。由任志远等专家讲授和示教。请于天津市解放军254医院任志远联系。邮编:300142 电话:022—26357139。 欢迎参加第五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由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及《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主办、宁厦医学院附属医院承办的第五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暨2001年(银川)国际脊柱脊髓损伤研讨会将于2001年8月18日~23日在宁厦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召开。会议将同时举办脊柱脊髓损伤诊疗新进展学习班,将由国内知名专家做约15个专题的讲座。时间为2001年8月16日~18日。现将会议征文内容及要求通知如下。   征文内容   1.脊柱脊髓伤病的诊断、治疗新进展及临床经验介绍。2.相关影像学检查。3.相关的基础研究。4.脊柱脊髓伤病的康复。   征文要求   1.论文未在正式期刊上公开发表过。2.文稿应字迹清晰,全文4000字以内,并附500~800字的结构式摘要1份。(最好附软盘,存为文本格式。或通过E-mial发送:cspine@public.sti.ac.cn) 3.来稿请在信封及正文首页注明“征文”字样。请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4.征文截止日期为2001年5月31日。   来稿请寄:北京市和平街北口中日友好医院内《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辑部,邮政编码 100029 《美国中华骨科杂志》更换国内通联处地址的通知   本杂志于2001年1月1日起将国内通联处迁移至广东省高州市西关路89号(高州市人民医院内),希望各位作者、编者、通信员及读者,将信件、稿件及汇款寄至新地址,谢谢配合!新通信地址: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外科大楼附楼505室,《美国中华骨科杂志》通联处 邮编:525200   Tel/Fax 0668—6689120 联系人:吕 霞 田慧中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