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人迎诊法是古代切脉方法之一,常与气口相提并论曰人迎气口诊法,究其源流,出自《内经》,主要散见于《素问》、《灵枢》、《太素》等相关篇章(本篇以人迎诊为主)。  相似文献   

3.
《内经》脉诊法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内经》中的脉诊方法颇有参考价值 ,但尚未统一 ,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1 十二经诊法即各取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中一处浮露或较为浮露的具有代表意义或便于诊察的动脉。具体部位是诊十二经之太渊、阳溪、冲阳、冲门、阳郄、天窗、委中、太溪、劳宫、和、悬冲、太冲各穴。这是一种用于诊察全身疾病的脉法。2 三部九候诊法此脉法详载于《素问·三部九候论》中 ,曰“故人有三部 ,部有三候 ,以决死生 ,以处百病 ,以调虚实 ,而除邪疾。上部天 ,两额之动脉 ;上部地 ,两颊之动脉 ;上部人 ,耳前之动脉 ;中部天 ,手太阴也 ;中部地 ,手阳明也…  相似文献   

5.
从<内经>着手探讨经络问题,其实是不想受后世对经络理解的影响,也希望能从源头上探讨经络本义.笔者对<内经>中有关经络的原文作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并得出如下认识,与同道商讨.  相似文献   

6.
<内经>明确提出了治疗脏腑病和经络病的不同治疗方案,但由于两种病变在气血和功能上关系密切,也均具有气血不调和功能失常两方面的病机,因此发病后的症状也多有相似之处.根据<内经>的整体观思想,从脏腑与经络在人体内外两大环境中的不同作用入手,比较两者病机与表现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对两种不同的疾病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也有助于对经典著作中部分条文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经络诊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经络辨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内经》中经络诊察主要方法有问、审、切、循、按、扪等,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运用《内经》问、审、切、按、扪等方法进行经络诊察,然后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寒热虚实施以不同的手法,有着非常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内经》经络诊断法探析712083陕西中医学院郑少祥经络学说是针灸医学的主要理论基础。’依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规律而进行“循经取穴”是针灸治疗的主要取穴方法,所以察视经络的变化,辨经施治对于针灸治疗尤为重要,诚如《灵枢·刺节真邪》篇所云:“用针...  相似文献   

9.
从《内经》看经络的实质陈国印(河北省峰峰矿务局总医院056200)依据《内经》中有关经络的论述,用现代医学知识加以认识,并对经络实质提出自己的观点,这对加快经络研究,尽早对经络的实质得出共识,可能是有益的。基于此目的,不揣拙陋,谨以此文就教于同道。首...  相似文献   

10.
《内经》尺肤诊法浅探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361005)黄建军福建省厦门市第一医院(361003)赵银龙关键词内经,尺肤诊法,理论研究尺肤诊法是《内经》中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据《灵枢·论疾诊尺》记载:“黄帝问于岐伯曰:余欲无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其...  相似文献   

11.
从《内经》浅探经络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体内客观存在的结构,是有物质基础的,它包括了现代医学中的神经系统,脉管系统和神经体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的部分形态、生理及病理现象.  相似文献   

12.
《内经》经络体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志生 《中国针灸》2000,20(4):215-216
《内经》经络体系是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形成的 ,由经络血管体系和经络图式体系组成 ,是经络研究的基础。1 阴阳学说在经络理论形成上的指导作用1 1 阴阳学说与“体表十二分法”《素问·天元纪大论》说“阴阳之气 ,各有多少 ,故曰三阴三阳也。”《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言人之阴阳 ,则外为阳 ,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 ,则背为阳 ,腹为阴。”若用“ -”“ ”来表示阴阳 ,则在外在背者为太阳“ ” ,在外在前者为阳明“ ” ,在外在两阳之内者为少阳“ ” ;在内在前者为太阴“ ---” ,在内在后者为少阴“ --” ,在内在两阴之间者为…  相似文献   

13.
14.
《内经》经筋的实质是神经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秦玉革 《中国针灸》2006,26(2):147-150
通过解剖、定位、症状、临床及五行理论的对比分析,否定了后人对经筋的错误认识,论证了《内经》经筋的实质是以周围神经的躯体神经为主,含少部分中枢神经及植物神经功能。这一概念的澄清与回归,无论是对中医的继承、发展及中西医结合,还是科研、临床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归纳了《内经》经络之望色,切脉,内脏病变在经络循行的特定部位以及经络腧穴之反映,来说明经络的诊断作用,并且分述了针刺治疗的手法:进针前手法,进针时手法,进针后之补泻手法。  相似文献   

16.
人是一个被节律所贯穿的系统──试论《内经》“诊法常以平旦”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230038)沈津湛关键词:诊法,平旦《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诊法何如?岐伯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相似文献   

17.
脉学理论和时间医学理论都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中的脉学理论无处不深深打上了时间医学的烙印,无论是生理脉象(平脉);还是病理脉象(病脉)都必须以时间节律为法度,才能进行精当的描述和诊断。认识《内经》脉象学中的时间诊法,对提高诊治水平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简析现行“十二五”规划教材《内经选读》、《内经讲义》有关诊法部分的内容,阐述了《内经》课程当中诊法内容的重要意义,同时从总结诊法的原理,总领《中医诊断学》之纲要;梳理脉法的源流,联系《中医诊断学》之发展;强调医德的重要,弥补《中医诊断学》之不足三个方面举例说明了如何在《内经》诊法教学当中衔接《中医诊断学》课程的相关内容,为《内经》诊法内容的教学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20.
"寸口诊法"是中医脉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记录于《内经》,确立于《难经》,《三指禅》对其进一步发展,使其与临床紧密结合,更加适用于临床。比较了《内经》、《难经》、《三指禅》对"寸口诊法"的研究与应用,以期对临床脉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