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国光 《家庭医学》2006,(15):50-51
曾国藩的家书,涉及修身、教子、持家、处世、为政、治军等内容,养生也是他颇加详论的。曾国藩的养生思想,来源于他所恪守的圣哲前贤的理论和典籍,也是他阅世日久,各种人事、物事经验的积累。  相似文献   

2.
《医药与保健》2010,(11):60-60
曾国藩的家书,涉及修身、教子、持家、处世、为政、治军等内容,养生也是他颇加详论的。曾国藩的养生思想,来源于他所恪守的圣哲前贤的理论和典籍,也是他阅世日久,各种人事、物事经验的积累。  相似文献   

3.
曾国藩的家书,涉及修身、教子、持家、处世、为政、治军等内容,养生也是他颇加详论的。曾国藩的养生思想,来源于他所恪守的圣哲前贤的理论和典籍,也是他阅世日久,各种人事、物事经验的积累。在给澄弟、沅弟的信中,曾国藩说道:我见家中后辈体皆虚弱,以养生六事勉励他们,“一曰饭后千步,一曰将睡洗脚,一曰胸无恼怒,一曰静坐有常时,一曰习射有常用,一曰黎明吃白饭一碗不沾点菜”。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休闲方式也日益多样化。而笔者休闲时喜欢读些“家书”。 家书,通俗地讲,即指家长们用于训诫、教育自己子弟后代的文字。较著名的有三国诸葛亮的《诫子书》、南北朝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清代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等等。  相似文献   

5.
陈可冀 《长寿》2004,(9):22-22
养生应该是全方位的。一个人如果不能在素常生活中惩忿戒虑,心境经常处于郁闷不快状态,最是伤人,会导致寝食不香,因而也就谈不上什么饮食养生了。所以,养生当以养心或养神为本。清代曾国藩堂匾题为“养生以少恼怒为本”,是切肤之语。毛泽东曾云“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对于曾国藩的深思善悟、柔中寓刚,是深有所动的。  相似文献   

6.
很多人知道曾国藩一生处世高明,却少有人知道他的养生观. 君逸臣劳.曾国藩崇尚道家养生思想——“精神修炼法”.他认为,“省思虑,除烦恼,君逸之谓也;行步常勤,筋骨常动,臣劳之谓也”.曾国藩所说的“君逸”即是养心,意即清心寡欲,胸怀坦荡.曾国藩所说的“臣劳”即是肢体常动,经常锻炼,保持健康.“君逸”是“静养”,“臣劳”是“动养”.可见,曾国藩非常重视劳逸结合的养生之法.  相似文献   

7.
<正>自古以来,人们谈论健康养生,无不顺应自然变化之道,从养心开始,让健康生活方式成为一种习惯。近代著名人物曾国藩就是这样。曾国藩认为修心养性能增强身体机能,而"惩忿窒欲"是养生之根本,力求心安定、气稳定、神安详、身安宁。"惩忿"意为遇事不烦恼和  相似文献   

8.
也说曾国藩     
七、养生 曾国藩讲究养生之道是在入京之后。那时他常常感到头晕、乏力、目蒙,便同输林院中的一班人研讨起养生之法来。唐镜海是他最崇拜的一位前辈,曾口授养生处世之秘,曾国藩牢牢记在心里。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七日,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唐先生言,最是。‘静’字功夫要紧,大程夫子是三代后圣人,亦是‘静’字功夫足。王文成亦是‘静’字有功夫,所以他能不动心。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总是要静。又曰:  相似文献   

9.
曾国藩在写给儿子的家书中曾说:“余生平有三耻学问各途,皆略涉其涯,独天文算学,毫无所知,虽恒星五纬亦不识认,一耻也:每作一事,治一业,辄有始无终,二耻也:少时作字,不能临摹一家之体,遂政屡变而无所成,迟钝而不适于用,近岁在军,因作字太钝,废阁殊多,三耻也。“曾国藩一生博学,但主要是经籍方面的书,天文算学对于那时候的曾国藩来说还是一个洋玩意。  相似文献   

10.
曾国藩是晚清名重一时的权臣,他一生体质本弱,又“心血积亏太过”,却道德、军功、文章三不朽,主要得益于他独特的养生之道。曾国藩讲究养生之道是在入京之后。那时他常常感到头晕、乏力、目蒙,便同翰林院中的一班人研讨起养生之法来。唐镜海是他最崇拜的一位前辈,曾口授养生处世之秘,曾国藩牢牢记在心里。道光22年10月,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唐先生言,最是‘静’字功夫要紧。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总是要静。又曰:凡人皆有切身之病,刚恶柔恶,各有所偏,须自己体察所溺之病,终身在此处克治。”曾国藩是一个能举一反三的人,唐…  相似文献   

11.
婉儿 《健康生活》2006,(3):32-33
曾国藩是晚清名重一时的权臣,他一生体质本弱,又“心血积亏太过”,却道德、军功、文章三不朽,主要得益于他独特的养生之道。曾国藩讲究养生之道是在入京之后。那时他常常感到头晕、乏力、目蒙,便同翰林院中的一班人研讨起养生之法来。唐镜海是他最崇拜的一位前辈,曾口授养生处世之秘,曾国藩牢牢记在心里。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七日,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唐先生言,最是‘静’字功夫要紧,大程夫子是三代后圣人,亦是‘静’字功夫足。王文成亦是‘静’字有功夫,所以他能不动心。若不静,省身也小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总是要静。”又曰:“凡…  相似文献   

12.
<正>老年人的精神养生,用曾国藩的话说叫"君逸臣劳"。减少思绪,排除烦恼,二者都可以用来清心,这就是"君逸";常常步行走动,动弹筋骨,便是"臣劳"。也就是说:养生的方法,不但在于多从事活动,以增进身体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应当减少烦恼,以保持精神上的健康。精神养生的目的是体健防病,也就是"预防为主"的原则。老年人凡欲养生皆在于  相似文献   

13.
《健康大视野》2009,(16):126-127
家书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陌生的词语了。 曾经看过的《傅雷家书》,在记忆里还残留着那谆谆的教诲和真诚的交流。孩子们通过家书理解父母的呕心沥血,父母们通过家书了解孩子的所有想法。而我们作为旁观者,在观察双方磨合的同时感受着浓浓的亲情。  相似文献   

14.
《长寿》1998,(9)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曾是清末湘军首领,他生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卒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并不算高龄,但对养生有些见地。他讲究养生之道是在入京之后。那时他常常感到头晕、乏力、目蒙,便同翰林院中的一班人研讨起养生之法来。唐镜海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国藩绝对算得上是响当当的人物,他是清朝著名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湘军之父,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毛泽东对其极其推崇:"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曾国藩一生处世高明、颇有心得,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养生有术。  相似文献   

16.
华安 《现代养生》2014,(21):36-36
曾国藩,湖南湘乡人,清道光年间进士,曾任两江总督,为晚清名重一时的权臣。他体质本弱,又"心血积亏太过",却能道德、军功、文章三不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独特的二三四五养生之道。二字和两事:曾国藩主张眠食有恒,有一整套顺应自然的养生观。他强调,治心以"广大"(襟怀开阔)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有病时要慎重吃药,无病时可偶服补剂调理。  相似文献   

17.
作为晚清名臣,曾国藩的处世哲学至今仍受世人推崇。作为博览群书、治学严谨的大学问家,曾国藩的读书之道也值得今人研究。曾国藩一生勤奋好学,以“勤”、“恒”二字激励自己。在军务繁忙之际,每天犹定申、酉、戌、亥四个时辰温旧书,读新书,偿外债(指诗文债、字债),写笔记。曾国藩曾说:“君子有三乐。其一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  相似文献   

18.
睡眠,古人称为“眠食”。曾国藩有“养生之道,莫大于眠食”的名言。英国大剧作家莎士比亚将睡眠誉为“生命筵席上的滋补品”。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睡得香”为健康的重要客观标志之一。以眠为本这四个字,是“以高质量的睡眠为中老年人养生保健之根本”的缩写,即“夜里睡得  相似文献   

19.
冬季以眠为本睡眠.古人称为"眠食"。曾国藩有"养生之道.莫大于眠食"的名言。英国大剧作家莎士比亚将睡眠誉为"生命筵席上的滋补品"。"以眠为本"这四个宇.是"以高质量的睡眠为中老年人养生保健之根本"的缩写.即"夜里睡得香.八十不见老"。  相似文献   

20.
《健康必读》2009,(10):29-29
长年与病魔做斗争 用曾国藩老家的话来说,曾国藩是一个典型的“药罐子”、病号。他一生中几乎有一半的时间在与病魔做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