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60例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暂时和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01年1月~2003年10月,我科行单针双腔导管留置行血液透析160例,其中暂时中心静脉导管148例,颈内静脉122例,锁骨下静脉8例,股静脉置管18例;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12例,颈内静脉1例,锁骨下静脉11例.分析不同置管方法其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处理方法.结果:暂时中心静脉置管与永久性置管相比,各种并发症发生率高.颈内静脉置管与锁骨下静脉置管相比,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别,但颈内因操作相对安全,在临床应用更广泛.结论:暂时中心静脉置管对紧急血液透析患者,因操作简便,并发症低,并能提供稳定血流量,为临床造瘘提供了时间,从而广泛使用.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低,对血管条件差,无法行动静脉瘘、血管移植术或人造血管植入术,或手术失败,预计存活时间在2~3年内的老年体弱患者,为一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随着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的提高以及糖尿病、老年透析患者的增多,血管通路仍然是影响血液透析(血透)患者成功地进行长期血透的主要障碍之一。通过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中心静脉导管被证明是有效的血管通路途径,后者由于并发症多而应用受限制。颈内静脉临时导管的“长期”应用容易形成血栓或血管闭塞。当各种原因无法再选择颈内静脉作为血管通路时,髂外静脉可作为血透患者血管通路的另一选择。我们对1例无法留置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的老年慢性血透患者,选择髂外静脉建立血管通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双腔带涤纶套长期留置管手术及其在血液透析中的使用技术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应用Seldinger技术和撕脱型扩张导管法行颈内静脉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术,对2009年5月-2013年4月期间行该方法治疗的109例患者相关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治疗.结果:共109例.经右侧颈内静脉置管101例次,超声检查提示右侧颈内静脉狭窄或堵塞,经左侧颈内静脉置管8例.其他原因死亡11例,行肾移植6例,改腹透治疗4例,血流下降无法满足透析需要拔管5例,管路自行脱落2例,感染12例,因感染经处理后无效拔管8例.结论:(1)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操作技术、良好的维护是导管成功留置的关键;(2)双腔带涤纶套长期留置导管是一种快速、简便、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应用、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评价长期留置双腔导管的优缺点,2002年10月至2007年10月,我院血液透析中心应用颈内静脉双腔留置导管行血液透析病人共28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建立和维护一个良好的血液循环系统通路 (血管通路 )是保证血液顺利进行和血液透析充分的重要条件。对于无法建立合适的动静脉瘘或经多次自体内瘘失败后无再建自体内瘘的理想部位 ,特别是因自体内瘘未成熟及急性肾衰竭、各类急性药物中毒、毒物中毒等而急需透析建立临时安全有效通路的病人 ,采用单针双腔导管插入颈内静脉或股静脉已成为血管通路的途径。现将我科 2 0 0 0年以来颈内静脉置管及股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对比观察结果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共观察 2 0 0 0年 4月~ 2 0 0 3年 4月颈内静脉置管 4 5例 ,股静…  相似文献   

6.
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管通路的首选[1],但有些患者如老年、糖尿病患者,因自身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内瘘,导致血液透析无法长期进行的患者,双腔带Cuff导管做为半永久血液通路应用逐渐增多,据报道[2],美国有25%的患者使用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作为长期血透通路。现对我科16例经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带Cuff导管使用情况及其并发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置管术在婴儿心脏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年龄30d~1岁,体重3.70~12.0 kg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患儿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A组)在超声引导下将颈内静脉置于屏幕中央,用18G BD静脉留置针穿刺血管,置静脉外套管后,放入引导钢丝,然后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对照组(B组)选择右颈内静脉中路或后路,用18G BD静脉留置针穿刺,回血通畅后经静脉外套管置入引导钢丝,最后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记录两组穿刺置管时间、穿刺总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失败率及并发症.结果 A组穿刺置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穿刺总成功率100%,明显高于B组的80%(P<0.05);A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0%,显著高于B组的65%(P<0.01);A组无失败病例,B组失败率20%;A组的穿刺并发症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引导下婴儿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提高了成功率,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并缩短穿刺置管时间,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DOQI)指南推荐自体A-V内瘘(AVF)做血透患者的首选长期血管通路[1],其次为长期导管等,但我科超过60%的患者首次血透用临时性插管做血管通路,增加了感染、血栓等并发症的风险。为了解三种不同血管通路对血透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我们检查了这三种血管通路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显示临时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双腔血透管置管困难发生机制及对策,提高置管成功率.方法:分析太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1998年1月1日~2013年3月31日经颈内静脉置管困难病人的临床资料.置管困难认定标准:有经验的操作者盲穿3次或更换操作者盲穿3次无法成功者;或导管置入即刻失功能.结果:共58例病人置管困难,发生率1.87%,低于文献报道的约5%-19%,操作者原因致置管困难者,与准备不足及操作细节不完善有关,患者原因致置管困难者多存在解剖变异,需重新评估后慎重处理.结论:颈内静脉置管困难发生机制复杂多样,进行置管全程质量管理可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置管困难;建立置管评分系统用于早期识别置管困难及应用中心静脉穿刺固定器减少置管困难需实际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特殊体位患者行颈内静脉置管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47例特殊体位(被动体位9例,强迫体位38例)下行颈内静脉置管的患者作好物品与患者准备,根据不同体位确定穿刺步骤和固定导管。结果 47例颈内静脉置管均成功,其中一次置管成功38例。中心静脉置管留置4~151d,中位数22d。留置过程中无与置管相关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发生。结论对特殊体位患者行颈内静脉置管需重视各操作环节,尤其是穿刺点定位、穿刺方向、穿刺深度及角度,以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稀肝素用于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封管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 ,作为一种安全、迅速、可靠的临时性血管通路 ,正广泛运用于急诊和 (或 )临时性血液净化治疗中。合理掌握肝素封管剂量是既能保持导管通畅 ,确保透析顺利进行 ,又不加重出血倾向的关键。许多专家和学者建议的双腔导管封管剂量为 12 5 0~ 5 0 0 0u/ 2ml〔1~ 3〕不等。我科于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对 5 6例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行血液净化治疗的病人采用两种不同剂量的肝素封管 ,进行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现将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5 6例患者中男 36例 ,女 2 0例 ;年龄 2 5岁~ 72岁 ,…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96年以来.采用经皮股静脉穿刺留置单针双腔导管建立临时血管通道126例.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改良冲管法在静脉留置针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91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为研究对象,2021年4~6月的3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1年7~9月的3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导管A-C-L维护法(评估-冲管-封管维护法)对静脉留置针进行维护,观察组采用改良冲管法对静脉留置针进行维护。结果 观察组留置针回血率、堵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冲管法能降低静脉留置针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置管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超声在股静脉临时血透管穿刺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需要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的95例血液透析患者,通过多普勒超声显像观察股静脉的解剖位置并进行定位或引导,然后采用Seldinger技术置入双腔血透管,观察一次成功率及并发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5例患者均置管成功,无严重并发症,超声定位和超声引导组一次成功率比盲穿组高,并发症低。结论超声辅助下行股静脉穿刺置入双腔血透管,具有定位准确、成功率高、安全有效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经验相对不足的临床医生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建立有效的血管通路、保持血透通路的通畅是保证血透患者安全、有效进行血透的重要前提之一。右颈内静脉置管因其穿刺部位易暴露、血流量充足、操作方便、活动不受限制、与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几乎成一直线、插管容易成功等优点而被临床作为血管通路广泛应用于血透患者。  相似文献   

16.
带毡套的中心静脉导管长期留置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感染、导管血栓或纤维鞘形成、中心静脉狭窄等,导致导管功能不良,影响血液透析(血透)充分性.现报道带毡套的颈内静脉导管留置致上腔静脉狭窄5例及我们的诊治体会.  相似文献   

17.
在479例次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中,右侧颈内静脉置管434例次,左侧颈内静脉置管24例次,有侧锁骨下静脉置管16例次,股静脉置管5例次。所有病例均为需要紧急或短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其中大部分为等待肾移植的终末期尿毒症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110例带Cuf f涤纶环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和护理,研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并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在无菌局麻下采用Sel di nger技术穿刺颈内静脉留置导管,通过撕脱型外套送入血管。结果:经颈内静脉建立长期血管通路的110例患者中,导管相关感染18例,导管堵塞7例,出血血肿5例,自行拔管2例,导管破裂1例,分别占16.36%、6.36%、4.54%、1.82%、0.91%。结论: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是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一种及时、迅速、安全、有效的方法,它使用时间长、栓塞率、感染率较低,成功的置管,严格无菌操作,优质的护理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19.
徐杰 《浙江创伤外科》2012,17(1):136-137
目的通过对颈外静脉穿刺置管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进行比较,探讨中心静脉置管的最佳途径。方法对160例病人中心静脉置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记录总成功率、一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穿刺完成时间。结果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较颈内静脉穿刺一次进针成功率高,且完成时间短。结论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具有操作简便、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完成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比较,它是一种安全实用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血管通路专业组的建立对血管通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建立儿童血管通路专业组,进行血管通路知识培训,负责进行血管通路相关问题会诊,建立外周静脉留置针核查表并根据核查结果决定是否保留留置针。收集专业组建立10个月的全院血管通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016年9月到2017年6月外周静脉留置导管的187 787例日数中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19/1 000置管日,中心静脉导管的8 988例日数中并发症发生率为0.67/1 000置管日,PICC的17 038例日数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 000置管日,静脉输液港置管2 050例日数,并发症为0。全院会诊35例次。结论儿童血管通路专业组的建立可保障血管通路成功建立与维护,减少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促进儿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