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本文从仲景原文分析了伤寒六经的经络意义;举例说明了经络在伤寒发病、传变及辨证中的作用;通过对《伤寒论》和《素问·热论》的若干方面的对比,说明了伤寒六经辨证和《素问·热论》的六经分证在理论上都是以经络学说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2.
李继玉  高贤  孙威海 《陕西中医》2003,24(10):957-958
六经分证是《伤寒论》的提纲 ,怎样认识六经的实质问题 ,历来说法不一。这个问题对学好《伤寒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故有探讨之必要。1 对六经的看法 有人认为 ,《伤寒论》是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与《素问·热论》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因而 ,六经分证的“经”也就是指经络。因足经比手经长 ,故以足经统手经 ,从而联系了全身的脏腑气血阴阳 ,形成一个整体。六经分证 ,实是《伤寒论》的精神实质所在。然而 ,六经分证只有少阳和少阴两经能够以足经统手经 ,并联系其脏腑 ,其它的经是说不通的。因此 ,仅仅把六经看作是《伤寒…  相似文献   

3.
一、《伤寒论》六经与《素问·热论》六经有何不同? 六经是三阳(太阳、阳明、少阳)三阴(太阴、少阴、厥阴)的总称。《伤寒论》六经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完整起来的。但两者不尽相同. (一) 《素问·热论》的六经,只作为分证纲领,而《伤寒论》所述的六经,既作辨证纲领,又为论治准则。 (二) 《素问·热论》的六经,是以经络言,详论经络受邪所生的热性病。而《伤寒论》的六经,  相似文献   

4.
《伤寒附翼》(以下简称《附翼》) 共二卷,是《伤寒来苏集》中专论六经方药的部分,为清代名医柯琴所著。此书解方析药,注重实际,主张以法制方,强调气味形色,善于前后比较,颇有卓识,实为论述《伤寒》方药之佳作。然历代研究柯氏学术思想者,多注重于对《伤寒来苏集》中《伤寒论注》和《伤寒论翼》的探讨,对此书则未作深究。本文评述《伤寒附翼》的学术思想,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六法制方 参合经气理论 《附翼》认为:“仲景以病分六经,而制方分表里寒热虚实六法,六经中各具六法……”。并将六法贯于各经方论之首,名之为“××方总论”,提纲挈领,发明仲景制方要  相似文献   

5.
<正> 一、《伤寒来苏集》对《伤寒论》六经的实质有何认识?对六经的作用有何评价?您对它的观点有什么看法? 答《伤寒来苏集》为我国清代医家柯琴注释阐发《伤寒论》的名著,向有“能卓然自立”及“创通大义”之誉。该书中“六经正义”一节专门研究《伤寒论》六经的实质含义。认为六经是将人体从病位上划分为六个区域,并以八纲来分析归纳有关证候,以八法来进行立法施治的辨证论治纲领体系,各经证治不同,又互有联系。如说:“夫仲景之六经是分六区地面,所该者广,虽以脉为经络,而不专在经络上立说”,“故于诸病之表里阴阳,分为六经,令各得所司、清理脉证之异同、寒热之虚  相似文献   

6.
文小敏 《浙江中医杂志》2003,38(11):468-469
柯韵伯是仲景学说继承与发扬的典范 ,他编著的《伤寒来苏集》,从《伤寒论》的编次方法到证治方药及适用范围 ,都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既注重理法 ,又密切联系临床 ,为后世医家所推崇 ,是学习和研究《伤寒论》的范本之一。笔者粗读之后 ,拟浅谈柯氏经方研究思路。1 以方类证 证从经分柯氏在《伤寒来苏集·凡例》中云 :“起手先立总纲一篇 ,令人开卷便知伤寒家脉证得失之大局矣 ;每经各立总纲一篇 ,读此便知本经之脉证大略矣 ;每篇各标一证为题 ,看题便知此方之脉证治法矣”。又“是编以证为主 ,故汇集六经诸论 ,各以类从 ,其症是某经所重者 ,…  相似文献   

7.
一、六经病的涵义《伤寒论》六经病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六经病泛指一切外感疾病。狭义的六经病指由经络引起的疾病。仲景论述的六经病是根据《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发展起来的证候分类方法。广义六经病的每一  相似文献   

8.
《伤寒来苏集》“六经地面”学说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琴是伤寒学派中畅发仲景辨证论治精神的杰出医家,他所著《伤寒来苏集》,流传至今,体现出柯氏精究伤寒,卓然自立的学术思想与成就。《伤寒来苏集》有几大鲜明特点,已广为后世医家所阐明,如柯氏大胆提出按方类证,以方名证,方不拘经,汇集诸论,各以类从的方法,对伤寒条文方证进行重新编次;如柯氏提出“六经为百病立法”说、“阴阳总纲”说、“六经地面”说、“三明合病”说等理论,还《伤寒论》以原貌,使仲景辨证论治的精髓彰显于后世。……  相似文献   

9.
浅谈下法治疗阳明腑实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建辉  侯舒 《新中医》1994,26(1):62-62
浅谈下法治疗阳明腑实的体会罗建辉,侯舒,李潮芳仲景《伤寒论》的六经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总称。伤寒六经虽然与《素问·热论》有源流的关系。但二者在内容上却有很大的不同。《伤寒论》的六经,是以脏腑经络受邪所出现的症状作为辨证纲领,既论实热...  相似文献   

10.
六经又称三阴三阳,最早见于《素问·热论》,其内容简陋。张仲景著《伤寒论》,虽在原文中没有明确指出,但从内容分析,已用六经分篇章,形成六经学说的雏型。因为六经学说不仅能有效地指导临床,而且又是伤寒学的主要理论之一,所以引起伤寒学家的关切。本文从伤寒史角度,选择有代表性六家,以示六经学说发展之概况,望对当前仲景学说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三阳三阴实质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伤寒论》三阳三阴(亦称作“六经”)的实质问题,历代医家都进行过探索,尤其是近年来,研究更加广泛更加深入。有指为足之六经络,或划分表里六部位;有称作伤寒六阶段,或概括疾病六类型;有阐以气化理论,或证用脏腑学说;有论据阴阳胜复,或共脏腑、经络、气化三者而立说;等等观点,发隐就明,有裨后学。然《伤寒论》三阳三阴的实质究竟为何?尚未能统一认识。笔者认为,欲弄清三阳三阴实质问题,首先就得了解《伤寒论》三阳三阴病辨证论治赖以发展的基础是什么?考诸家之言,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素问·热论》六经分证  相似文献   

12.
李凤新 《光明中医》2005,20(2):9-10
《伤寒论》的六经分证 ,较《素问·热论》进了一步。《素问·热论》的六经分证 ,是以经络为中心 ,每一经中各有其不同的经络证候 ,进而据这些证候来随经治疗 ,原是比较简单的。《伤寒论》则是将脏腑、经络、气化学说等内容有机地融合 ,进而贯通于“辨证论治”的体系 ,所以 ,读《伤寒论》宜从脏腑、经络、气化三者间的联系入手 ,而对这种联系的深刻认识 ,又不能离开六经六气。本文试从少阳病证及证治中探讨《伤寒论》之六经辩证论证的思想内涵。少阳包括手少阳三焦与足少阳胆。少阳即阳之少者 ,乃一阳初生 ,由阴出阳。足少阳胆内寄相火 ,手少…  相似文献   

13.
杜雨茂教授对伤寒六经本义阐释精确独到,认为伤寒六经是仲景对《素问.热论篇》六经分证的继承和发展,三阴病是对《灵枢.经脉篇》分经论治理论的发展和运用;伤寒六经病的传变顺序应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六经辨证应从属于八纲辨证,六经辨证使八纲辨证更加系统化、具体化,八纲辨证是对六经辨证的继承、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关于伤寒六经与经络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问题。伤寒六经源于《素问·热病》之六经分证,这是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而对于伤寒六经与经络的关系,历来注家争论纷繁,看法不一,总的归纳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认为伤寒六经即经络六经。如宋代朱肱等就是,宗此说者非鲜。近时日人池田政一在谈病位之阴阳时说:“所谓太阳病,是指叫做太阳的部位;或者太阳经某一部位的病。少阳病也同样是指病位。”即是此义。二、有言伤寒六经即腑脏经络。自成注《伤寒论》后,咸宗其说。近贤刘渡舟在中日《伤寒论》学术交流问答会上也阐明此种观点,他说:“六经是有物质的,它是人体脏腑  相似文献   

15.
<正> 张仲景在《素问·热论》六经的基础上创立了伤寒六经辨证治疗大法。以经络而言,当有手足之分。“伤寒论”里并未详言,故致使后世学者对此各持己说。如:河间《宣明论》日;“伤寒传足经、不传手经”。陶节庵《伤寒琐言》日;“伤寒传足不传手经者,俗医之谬论也,人身之气,自平旦会于膻中,朝行手太阴肺经,以次分布诸经,所以一脉愆和,则百脉皆病。”按:所谓六经,是指手足同名六经而言,并非单指足六经。根据经络学原理,人体是一  相似文献   

16.
柯琴是清代著名的《伤寒论》注疏家 ,他所著《伤寒来苏集》,对后世《伤寒论》学派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试就柯氏的“六经各有伤寒、非伤寒中独有六经”这一论点 ,来探求柯氏对六经表证的认识。柯氏认为六经皆有表证 ,不唯三阳有表证 ,三阴亦有。其在《制方大法篇》中云 :“麻黄桂枝 ,太阳阳明之表药 ;瓜蒂栀豉 ,阳明里之表药 ;小柴胡 ,少阳半表半里之表药 ;太阴表药桂枝汤 ;少阴表药麻黄附子细辛汤 ;厥阴表药当归四逆汤。”这段条文明示了六经均有表证 ,而且具有相应方药。下面就六经之表分别加以讨论。1 太阳表证太阳主表 ,故六经虽有表证…  相似文献   

17.
晚清四川著名中医学家胥紫来先生深究《伤寒论》,融合伤寒诸家学说,著《医门真钵》一书以阐发仲景心旨。笔者今就胥氏《医门真钵·六经篇》的学术思想试作简要评述。一、遵圣法,阐明六经全旨纲要胥氏认为:仲景在《伤寒论》中创立的六经辨证,三百九十七法,乃万法之鼻祖,凡外感热病,总不逃乎六经之法。他反对六经治法惟治冬月正伤寒之说,认为:“外邪袭人……,从太阳而传六经乃自然之行度,各有成法用药施治。”有一经见证,即用一经之法,经腑二证兼见,则当用表里两经之药合解。而六经中又以太阳一经为大纲,六邪中又以风寒两邪为  相似文献   

18.
后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有不少条文涉及针灸疗法,其针灸经络学术思想,是构成仲景辨证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与《伤寒论》的其它部分一样,其理论体系导源于《内经》,并有极大的发展和提高。笔者拟就如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斧正。1六经分证与经络《伤寒论》之六经仅取《内经》之名称,用以分证的六经辨证体系已成为辨证之纲领,论治的准则,其意义远远超出《内经》“六经”之名称。《热论》云:“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伤寒一日,太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伤寒论》…  相似文献   

19.
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精髓,也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思想的基石。广东医学院王伯章先生,历时十载,究源溯源,著有《六经辨证与方技新析》(以下简称《新析》)一书(广东科技出版社1994年4月出版),知其专为探求六经辨证源流和本义,且涉及仲景方剂之配伍活用诸事。展读之下,余体会该书有如下几个特点:1寻六经辩证之源,明其本义六经这一名词,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六经为川.肠胃为海",《素问·气交变大论》:"六经波荡,五气推移",《灵枢·刺节真邪》:"六经调者,谓之不病"等等,其含义不尽相同,有指三…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六经与《素问·热论》六经及《内经》经络学说所记载的,不但内容实质互异,关系不同,而且各自所主的病证也不完全一致,甚至显然有别。例如:《伤寒论》六经是六个证侯群,而《内经》所指的是经络;《伤寒论》六经传变,除直中外,不论顺经传或逆经传,但一传至阳明,则不复再传,而《热论》六经传变,则一日巨阳……六日厥阴,设不瘥,至第七日则又传至巨阳;《伤寒论》六经篇各有“××之为病”提纲一条,而《内经》经络学说十二经的证侯则是“是动则病……”和。是主所生……”。如上所述,个人认为六经绝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