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静脉和吸入麻醉药的肌肉松弛作用.方法:40例择期手术女性病人,随机分为4组,分别静脉用2%普鲁卡因(1mgkg-1min -1)、异丙酚(4mgkg-1h-1)或吸入安氟醚(17%)、异氟醚(13%),维持30分钟,观察TOF的T1的抑制程度.结果:4组药物条件下,T1的抑制程度分别是92 1%、90 3%、83 7%、85 2%.2组静脉麻醉药和2组吸入麻醉药间有显著差异.结论:与静脉麻醉药相比,2种吸入麻醉药具有更强的肌松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智宇 《黑龙江医药》2010,23(6):959-960
全身麻醉药分为吸入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吸入麻醉药有两种:一种是挥发性液体,如乙醚、异氟烷等;另一种是气体,如氧化亚氮。静脉麻醉药为非挥发性的全麻药,主要由静脉给药。局部麻醉药:在临床上应用第一个局麻药是可卡因(1884年),由于吸收生毒性较大,使用上受到很大限制。  相似文献   

3.
钟颖  吴洪翔 《云南医药》1996,17(6):421-423
60例心肺功能正常的病人,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恒定给2%安氟醚、l%安氟醚、l%异氟醚吸入。结果显示:诱导期A、B、C三组的吸入浓度(F1)<挥发器输出浓度(FV);A组在30min后、B组在60min后,C组在15min后F1略高于FV。揭示静吸复合麻醉时若采用低流量半紧闭法给吸入麻醉药,在诱导期应适当提高给药浓度,维持期则应控制给药浓度于适当水平。  相似文献   

4.
许斌兵  柏林  徐颖  谭延哲  叶茂 《中国药房》2012,(22):2065-2067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时间对患儿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颜面、颈部手术(唇裂修复术、腭裂修复术和甲舌囊肿切除术)的患儿6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8岁,按用药情况分为吸入七氟醚30min组(S30组)、吸入七氟醚60min组(S60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T组),各20例。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1,S30组和S60组插管后即刻吸入七氟醚,维持呼气末浓度2.5%,分别吸入30min和60min;T组全凭静脉麻醉。行连续4个成串刺激(TOF)方式,采用肌松监测仪监测拇内收肌的肌松情况。记录肌松起效时间(Tonset)、最大效应持续时间(DURp)、临床作用时间(DURc)、恢复指数(RI)、体内作用时间(DURt)及TOFR(T4/T1)恢复至90%的时间(TOFR0.9)。结果:3组Tonse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S30组和S60组DURp、DURc、TOFR0.9延长,S60组DURt、RI延长(P<0.05);与S30组比较,S60组DURp、DURc、DURt和TOFR0.9延长(P<0.05)。结论:2.5%七氟醚可增强患儿顺式阿曲库铵的肌松效应,且随吸入时间延长而增强,持续吸入60min可延迟自然恢复,吸入时间不超过30min则不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与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全身麻醉诱导对产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探讨七氟醚用于产科麻醉诱导的可行性.方法 36例ASA Ⅰ或Ⅱ级、择期剖宫产的足月初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七氟醚组(S组)吸入8%(1.3 MAC)七氟醚加6 L/min氧吸入诱导;丙泊酚组(P组)给予丙泊酚1.5 mg/kg静脉诱导,插入气管导管维持麻醉至胎儿娩出.记录两组产妇的ECG、BP、SpO2等生命体征,记录意识消失时间、气管插管条件、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胎儿娩出的时间以及出生后即刻、5 min、10 min的Apgar评分.结果 给药至胎儿娩出的时间两组均在5~10 min.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七氟醚组有1例新生儿Apgar评分≤7分;丙泊酚组有2例.结论 七氟醚吸入诱导具有同丙泊酚静脉诱导相似的效果,用于剖宫产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鞘内注射NMDA拮抗吸入麻醉药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1  
目的探讨脊髓NMDA受体与吸入麻醉药安氟醚、异氟醚、七氟醚镇痛作用的关系。方法建立小鼠注射吸入麻醉药镇痛模型,用热板法和扭体法实验分别观察鞘内注射(it)不同剂量的NMDA对其痛阈的影响。结果NMDA2.5、5、10 ng it对清醒小鼠热板法痛阈(Pain threshold in hot-p late test,HPPT)和扭体次数无明显影响(P>0.05);NMDA2.5、5、10 ng it可剂量依赖性地减少安氟醚、异氟醚、七氟醚镇痛小鼠的HPPT(P<0.05)和增加扭体反应的次数(P<0.05)。结论脊髓的NMDA受体是吸入麻醉药安氟醚、异氟醚、七氟醚镇痛作用的重要靶位。  相似文献   

7.
七氟醚与异氟醚吸入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效果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吴红  杨晓斌  陆文汉 《安徽医药》2008,12(6):541-542
目的比较七氟醚和异氟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效果。方法4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异氟醚组(Ⅰ组),每组21例。快速诱导后麻醉维持两组分别吸入1MAC七氟醚和异氟醚,必要时追加芬太尼、罗库溴铵维持麻醉。记录诱导前(T0)、插管后5min(T1)、切皮(T2)、气腹开始(L)、缝皮(T4)、睁眼(T5)和拔管前(T6),患者的HR、SP、DP和SpO2。计算从停止吸入麻醉药到睁眼和拔管的时间。结果1MAC七氟醚和异氟醚对病人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均较轻,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患者的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比I组短,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和异氟醚吸入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程度相似,但七氟醚全麻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异氟醚全麻患者。  相似文献   

8.
吸入麻醉药镇痛、催眠作用与GABA_A受体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22  
目的 分析吸入麻醉药安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催眠、镇痛作用与GABAA 受体的关系。方法 建立小鼠催眠、镇痛模型后 ,在小鼠催醒、热板、扭体实验中 ,分别观察用药后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持续时间、痛阈或扭体次数的变化。结果 一叶秋碱和荷包牡丹碱对上述 3种吸入麻醉药的催眠、镇痛作用的影响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GABAA 受体并非安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催眠、镇痛作用的主要靶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和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3~10月择期神经外科手术全麻患者40例,ASAⅠ~Ⅱ级,将其随机分为丙泊酚-瑞芬太尼组(P组,n=20)和七氟醚-瑞芬太尼组(S组,n=20),麻醉诱导均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顺苯磺酸阿曲库胺、丙泊酚。常规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瑞芬太尼持续静脉输注维持术中镇痛,P组和S组患者分别采用丙泊酚持续静脉输注和七氟烷持续吸入维持麻醉深度,手术结束后停止麻醉药。分别于麻醉后不同时间点[麻醉诱导后(T1)、切皮(T2)、切开硬脑膜(T3)、颅内占位切除约一半(T4)、关闭硬脑膜(T5)、缝皮结束(T6)]测定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观察手术结束后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S组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长于P组(P<0.05);麻醉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拔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和七氟醚均适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维持,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的全凭静脉麻醉苏醒更加迅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观察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与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麻醉中的作用.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S组(七氟醚-瑞芬太尼组)与P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组),每组20例.麻醉采用静脉诱导.麻醉维持:在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25~0.30μg/(kg·min)的基础上,S组复合吸入七氟醚(1.0%~2.0%,氧流量2 L/min),P组静脉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1.5~3.0 mg/ml),调节麻醉深度以满足外科手术的需要.手术结束后准备缝皮时停用所有麻醉药,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O)、插管时(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3 min(T3)、插管后5 min(T4)、气腹时(T5)、手术结束时(T6)、拔管时(T7)的血压和心率,同时记录停用麻醉药至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记录术中不良反应、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有无术中知晓.结果 (1)T4、T5时点S组MAP与HR均比P组低,在其余时间点两组无明显不同.(2)两组患者术后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S组均较P组短,但无统计学意义.(3)术中S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比P组高,术后随访两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S组高于P组.两组患者均无术中知晓等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丙泊酚-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用于麻醉维持,较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更易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在麻醉后恢复方面,丙泊酚-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可提供与七氟醚-瑞芬太尼复合应用相当的快速苏醒.七氟醚-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后均可发生恶心呕吐,但七氟醚-瑞芬太尼发生率较高.两种麻醉方法均可用于妇科腹腔镜麻醉.  相似文献   

11.
王昆鹏  宫建  白宇 《天津医药》2012,40(8):831-832
目的 观察丙泊酚、异氟醚对颅内肿瘤患者抗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IL-10及IL-13的影响,并探讨丙泊酚脑保护作用的机制。 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颅内肿瘤手术患者106例,年龄35~60岁,体重39~82kg,ASAⅠ或Ⅱ级,按性别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异氟醚组,每组各53例,丙泊酚组采用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3~6μg/mL,异氟醚组使用1% ~2%的异氟醚持续吸入,两组术中均按需静脉给予芬太尼和维库溴铵,并于手术结束前5 min分别停止丙泊酚输注和异氟醚吸入。两组均于麻醉诱导前(T0)、术后0 h(T1)、24 h(T2)和48 h(T3)各时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IL-4,IL-10,IL-13的含量。结果 丙泊酚组和异氟醚组患者血清IL-4、IL-10和 IL-13含量术后均呈上升趋势,各指标各时间点间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T2、T3时丙泊酚组和异氟醚组IL-4、IL-10和 IL-13含量均较T0、T1时明显升高(均P<0.05);丙泊酚组和异氟醚组比较,T0和T1时IL-4、IL-10和 IL-13含量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2、T3时,丙泊酚组IL-4、IL-10和 IL-13含量均较异氟醚组增多(均P<0.05)。 结论 丙泊酚靶控输注比异氟醚吸入可更好地增强颅内肿瘤患者术后抗炎性水平,这可能也是丙泊酚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张爱国  乐呈进 《中国药师》2010,13(3):399-400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在新生儿全麻诱导中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60例需全麻的新生儿患者随机均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七氟醚联合氯胺酮组(SK组),S组单用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SK组采用七氟醚吸入,同时静脉给予氯胺酮0.5mg·kg^-1联合诱导。观察并记录患儿入室时(TO),气管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1min(T2),切皮时(T3),停药时(T4)及拔除气管即刻(T5)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CO2分压(PetCO2)。记录两组患儿从吸入诱导到插管时七氟醚的用量,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喉痉挛、苏醒延迟、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S组T1与T0的MAP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的MAP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七氟醚的用量、一次插管成功率、喉痉挛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七氟醚在新生儿全麻联合诱导可以有效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减少插管时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七氟醚的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喉罩下七氟醚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手的患儿60例,年龄3~9岁,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喉罩下七氟醚麻醉组(S组)和氯胺酮麻醉组(K组)。S组给予七氟醚吸入诱导,置入喉罩成功后保留患儿自主呼吸,术中根据手术刺激大小调整七氟醚浓度为3%~4%;K组患儿诱导时静脉注射氯胺酮1mg/kg,术中间断静脉追加氯胺酮0.5~1.0mg/kg维持麻醉。记录麻醉前(T0)、切皮前(T1)、切皮后1min(T2)、30min(T3)、术毕时(T4)MAP与HR;记录两组患儿意识消失、苏醒、清醒时间;观察两组患儿麻醉期间及麻醉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术中镇静、镇痛效果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K组比较,S组麻醉诱导后及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小,意识消失、苏醒、清醒时间短,麻醉期间及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喉罩下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七氟醚缺血及再灌注早期处理对肺内激活中性粒细胞的作用。方法 40例二尖瓣或者主动脉瓣膜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七氟醚组患者在阻断升主动脉前吸入2%七氟醚15 min,阻断后经膜式氧合器吸入2%七氟醚15 min,主动脉开放前经膜式氧合器吸入2%七氟醚15 min,开放后恢复机械通气继续吸入2%七氟醚15 min;对照组整个过程不给予任何吸入性麻醉药物。分别于体外循环前(T1)及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2)抽取左右心房血样检测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中心粒细胞表面CD11b的表达。分别于切皮前(T0)、体外循环前(T1)、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2)、开放后2 h(T3)、开放后6 h(T4)、开放后24 h(T5)取桡动脉血检测动脉血气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_2、氧合指数(OI)、观察不同时间点肺功能变化。结果与T1时间点比较,2组患者在T2时间点中性粒细胞计数、CD11b水平及其跨肺前后的差值都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T2时间点七氟醚组白细胞计数、CD11b水平及其跨肺前后的差值均明显降低(P<0.05)。与T0时间点比较,2组患者在T2、T3、T4、T5时间点P(A-a)O_2均明显升高(P<0.05),而OI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T2、T3、T4、T5时点七氟醚组P(A-a)O_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O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应用七氟醚缺血和再灌注早期处理可以抑制白细胞的激活、黏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观察地佐辛用于老年患者七氟醚吸入诱导气管插管末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的影响。选择全麻手术60例,年龄>65岁,ASAⅠ~Ⅱ级,随机于诱导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A组)、地佐辛0.1 mg/kg(D1组)或0.2 mg/kg(D2组),10 min后以七氟醚吸入诱导气管插管,记录注药前(T1)、注药后10 min(T2)、插管前(T3)、插管后1 min(T4)、插管后10 min(T5)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脑电双频指数;记录从注药开始到一次插管成功的时间(Ta),插管末七氟醚呼末浓度(MAC值)以及诱导相关不良反应。3组血流动力学均较平稳,但D2组T4时的平均动脉压较A组、D1组明显降低(P<0.05),T3心率明显低于T2(P<0.05),对心血管应激反应的抑制要强于A组和D1组。D2组T4时的MAC值较A组明显降低(P<0.05);各组患者插管后Ta无显著性差异(P>0.05)。0.2 mg/kg地佐辛可安全用于老年患者七氟醚吸入诱导插管,降低七氟醚吸入诱导插管末的MAC值,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大鼠酸吸入急性肺损伤模型,在酸吸入损伤后早期吸入七氟醚,观察对大鼠急性肺损伤NF-кB活性的影响及肺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SD大鼠分为5组(n=16),生理盐水组: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1mL/kg;盐酸吸入组:气管内注入pH=1.25盐酸溶液1mL/kg;七氟醚处理组:气管内注入盐酸溶液,并分为3个亚组(七氟醚0.5h组,七氟醚1h组,七氟醚2h组),分别在给予盐酸溶液1h后,吸入2.4%七氟醚0.5h、1h、2h。于注入生理盐水或稀盐酸5h后处死各组大鼠,检测肺组织NF-кB活性及肺泡灌洗液中TNF-a、IL-6和IL-10的浓度。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盐酸吸入组肺组织NF-кB/p65阳性细胞增多(P<0.01),七氟醚处理1h与2h后阳性细胞较盐酸吸入组减少(P<0.05);盐酸吸入组肺泡灌洗液中TNF-a、IL-6和IL-10的浓度较对照组增高(P<0.01),七氟醚处理1h与2h后,与盐酸吸入组比较,TNF-a、IL-6的浓度降低(P<0.05),IL-10的浓度无明显改变。结论:七氟醚对酸吸入急性肺损伤可起部分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NF-кB在大鼠肺组织中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7.
詹峰 《海峡药学》2013,(12):147-148
目的 探讨丙泊酚静脉全麻与七氟醚吸入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例ASAⅠ~Ⅱ级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分为丙泊酚静脉全麻组(观察组)与七氟醚吸入麻醉组(对照组),比较两组麻醉前(T0)、气腹前(T1)、气腹后15min(T2)和解除气腹后(T3)的MAP和HR,评价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T1、T2和T3时刻的MAP和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指令性反应时间都要长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静脉全麻与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可以维持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但七氟醚吸入麻醉患者术后恢复更加迅速,更适用于短小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吸入七氟醚和静脉注射丙泊酚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诱导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0例行择期短小手术的患儿,随机均分为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组(丙泊酚组)和七氟醚吸入诱导组(七氟醚组)。记录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反射消失时间、气管插管时间,监测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1、3、5min(T3~T5),SBP、DBP、HR、SpO2的变化及诱导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丙泊酚组麻醉诱导起效更快,意识消失时间、插管时间较七氟醚组缩短(P<0.05)。而七氟醚组麻醉诱导对心率的影响更小,诱导更平稳。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与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小儿短小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性别因素对七氟醚增强罗库溴铵肌松效应产生的影响。方法以丙泊酚作为对照,选择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180例,按性别不同随分为4个亚组。丙泊酚组:静脉输注丙泊酚,5min后输注罗库溴铵;七氟醚组:吸入七氟醚,七氟醚浓度稳定后静脉输注罗库溴铵。比较4组患者肌松起效时间、完全肌松时间、T1恢复到25%和90%的时间。结果4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均衡性。丙泊酚组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肌松效应起效时间更短,完全肌松时间、25%恢复时间、90%恢复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女性患者较男性肌松效应起效时间更短,完全肌松时间、T1恢复到25%恢复时间和90%恢复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七氟醚组较女丙泊酚组90%恢复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七氟醚组较男丙泊酚组起效时间更短,完全肌松时间、25%恢复时间、90%恢复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患者七氟醚增强罗库溴铵肌松的作用效果强于女性,且男性患者七氟醚增强罗库溴铵肌松的作用比丙泊酚更为显著,性别因素对七氟醚增强罗库溴铵肌松效应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手术致痛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1(D1)组大鼠单纯吸入异氟醚麻醉,不进行手术,其余5组(D2、K1~K4组)以异氟醚吸入使大鼠麻醉,按BRENNAN 法手术,建立大鼠手术切口疼痛模型。20 min后经尾静脉给药。D1组、D2组大鼠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K1~K4组分别给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2,4,8,16 mg·kg 1。待大鼠手术清醒及每组给药后1 h,进行累积疼痛评分,观察给药后反应。结果氟比洛芬酯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切口疼痛模型大鼠的累积疼痛评分(P<0.05)。 结论氟比洛芬酯可抑制外科手术的疼痛反应,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