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64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结合血管成像对胰腺癌诊断及术前评估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成像技术对胰腺癌诊断及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为胰腺癌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及手术治疗,将CT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判断CT检查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并将各CT影像学征象及血管受累情况与手术病理证实结果相对照,判断二者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CT检查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100%、93.5%、71.4%、100%、94.4%.DSA、各CT影像学征象及血管受累情况与手术病理结果之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成像能够较准确诊断胰腺癌,并可术前评估手术可能性和预测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2.
多排螺旋CT三期扫描对进展期胃癌术前TNM分期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增强后三期扫描在进展期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35例经胃镜证实的胃癌病例,采用国际胃癌协会TNM分期标准,多排螺旋CT三期扫描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观察多排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病变的检出率及分期的准确性。结果(1)35例胃癌病例,多排螺旋CT检出率100%;31例手术病例,T分期准确性83.9%(26/31),3例作多平面重建,1例CT分期低于TNM分期,4例CT分期高于TNM分期。(2)35例胃癌中,28例动脉期表现为肿块的胃腔表面部分明显线样强化,7例表现为整个肿块的轻度不规则强化;肿块实质的强化以门静脉期为著,到平衡期时强化程度下降。结论多排螺旋CT三期扫描对评价进展期胃癌病灶蔓延范围及浸润深度有较高的准确性,多平面重建对深入观察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较好的帮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扫描在胰腺癌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随机选取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8年2月—2020年1月经病理检查报告证实的胰腺癌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50例胰腺组织正常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对比两组多层螺旋CT各期扫描的胰腺CT值;并对比观察组平扫和增强的胰腺癌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5.
郭臣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18):179-181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胃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疑似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CT检查与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以病理活检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胃癌检出情况、诊断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具体分期、转移等情况。结果:经病理诊断,46例患者中胃癌患者36例,胃部良性肿瘤患者10例,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97.83%、97.22%、100.0%)均高于常规CT诊断(78.26%、83.33%、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在T1、T2、T3、T4期的检出准确率及肺转移检出率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螺旋CT增强扫描在淋巴结转移和骨转移方面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CT检查(P<0.05);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总满意度93.48%显著高于常规CT检查的78.26%(P<0.05)。结论:在胃癌的临床诊断中,螺旋CT增强扫描的检出率较高,能够准确判断病灶的具体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罗勇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2,(10):101-102,104,F0004
目的探讨肝脓肿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76例肝脓肿患者均采用16层螺旋CT机完成平扫、动脉期和门脉期扫描。结果 76例患者中,同时见分隔和分层26例,仅有分隔26例,仅有分层8例,仅显示低密度灶而无分隔或分层8例,病灶内含气体8例。一过性异常高灌注有38例。明确诊断或倾向性较强诊断68例(89.5%),所有含气体的、有环提征的、同时有分隔和(或)分层显示的以及有一过性异常灌注的病灶均正确诊断为肝脓肿;仅显示低密度灶而无分隔或分层8例未能提示诊断,且未见一过性异常灌注,病灶相对均较小,未超过5 cm。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肝脓肿具有特征性,对提高肝脓肿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学影像新技术不断发展,螺旋CT又面世数年,它的特点是扫描速度快,一次憋气可获得胸部、腹部全部容积扫描资料,避免了常规CT因呼吸运动而造成的病变遗漏。在注射造影剂的“黄金”时期进行纵隔螺旋CT扫描,有利于区分纵隔内血管性或非血管性的结构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癌多期扫描的影像特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原发性肝癌的64排螺旋CT的动态增强扫描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中20例为巨块型,病灶最小直径为4 cm,最大直径〉20 cm;6例为结节型,肿瘤最小直径为0.4 cm;6例为弥漫型。30例动脉早期呈明显强化,1例呈轻度强化;门静脉期25例呈等或低密度,延时期30例接近平扫密度。结论 64排螺旋CT三期扫描能获得肿瘤各期的影像增强征象,为肝癌的定性定量诊断提供了更多的影像信息,尤其对早期肝癌和小肝癌的诊断提供了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癌胃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评价其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作用。方法:72例经胃镜证实的胃癌患者进行术前螺旋CT扫描,分析CT图像上胃周淋巴结肿大的检出情况,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螺旋CT对胃癌胃周淋巴结转移的检出敏感性为69%.准确性68%。结论:螺旋CT在胃癌胃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对临床制订治疗方案、评估手术切除可能性、比较治疗效果、估计预后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早期增强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共32例活检或临床证实为前列腺癌行螺旋CT增强研究,团注非离子型造影剂90—120ml,3ml/s,延时30—45s螺旋扫描,层厚3—5mm.结果32例中11例显示早期明显强化灶,4例显示轻度强化灶,17倒未见早期强化。结论螺旋或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能够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低张动态增强多排螺旋CT对胃癌TNM分期的价值。方法:收集76例胃癌患行螺旋CT检查,结合多平面重建(MPR)、CT仿真胃镜(CTVG)及表面遮盖显示(SSD)等后处理技术进行分期,以探讨多排螺旋CT对胃癌术前分期的价值。结果:72例患中T分期总的准确率为69.4%。N分期的准确率为71.1%.M分期的准确率为90.8%。结论:低张增强多排螺旋CT确能提高术前TNM分期的准确性.但N分期中淋巴结大小与转移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食管癌螺旋CT的分期诊断价值。方法对196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根据食管癌的浸润程度、周围淋巴结及脏器转移情况进行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分期对照。结果螺旋CT对食管癌分期的准确性为72%。结论螺旋CT检查的分期对评估食管癌手术方案及临床治疗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提高螺旋CT对胆囊癌的诊断率,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搜集38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着重观察其原发灶的CT表现。结果38例胆囊癌术前CT确诊31例,误诊7例。其原发灶CT表现为3种类型:胆囊窝肿块型、胆囊壁增厚型和胆囊腔内结节型。增强后扫描病灶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强化效应明显。结论螺旋CT扫描可较清楚地显示原发灶及其对邻近组织的侵犯和转移,增强扫描原发灶显著强化是其特征性表现。螺旋CT扫描,特别是增强扫描可以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5.
胃低张充气64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低张充气64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和(或)胃镜活检证实的50例胃癌患者术前一周行低张充气64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后的TNM分期,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50例患者胃壁浸润深度的T1-T4分期结果准确性分别为66.7%、75.0%、76.9%、75.0%,总准确性为74.0%,淋巴结N0-2转移的准确性分别为68.8%、54.5%、66.7%,远处转移的M0和M1的准确性分别为100%和85.7%,与手术病理对照一致性良好。结论低张充气64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TNM分期与术后病理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医生对胃癌的术前判断,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双期动态扫描下三维重建和CT仿真胃镜显像在胃癌术前分期及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经胃镜组织活检证实的胃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双期(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动态增强扫描,再行CT仿真胃镜以及基于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表面遮盖显像及透明显像的三维显像。根据国际抗癌联盟标准进行胃癌TNM分期,并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CT仿真胃镜结合三维显像对进展期胃癌大体分型的判断准确率为89.7%,对胃癌术前T,N,M和TNM临床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75.8%,74.2%,96.9%和78.1%。多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TNM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有着较高一致性。多层螺旋CT对胃癌可根治性手术切除判断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2%和100.0%。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下CT仿真胃镜和三维显像对胃癌术前分期及评估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评价血清EB病毒衣壳抗原IgA(VCA-IgA)检测联合螺旋CT增强扫描在鼻咽癌在辅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385例临床疑似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在治疗前的血清VCA-IgA检测和螺旋CT增强扫描的结果。对比分析鼻咽癌组和鼻咽部良性疾病组VCA-IgA和螺旋CT增强扫描结果的差异性;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别评价血清VCA-IgA检测和螺旋CT增强扫描用于鼻咽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鼻咽癌组VCA-IgA检测和螺旋CT增强扫描的阳性率均高于鼻咽部良性疾病组(P0.05);鼻咽癌组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鼻咽部良性疾病组(P0.05);VCA-IgA检测和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鼻咽癌的灵敏度和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特异度介于两者单独检测之间。结论血清VCA-IgA和螺旋CT增强扫描两项检查是临床辅助诊断鼻咽癌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癌TACE术后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的评估价值,从而指导再行介入治疗时机。方法搜集临床确诊的肝癌患者43例.行TACE术后4周再行螺旋CT平扫及双期动态增强扫描,观察癌区内碘化油沉积情况,并与血管造影对比分析,观察栓塞区非坏死性低密度灶的强化规律与供应血管关系。结果CT平扫可明确碘油沉积区、坏死液化区及非坏死低密度区,双期动态增强扫描于动脉期见非坏死性低密度区显著强化者38例.血管造影发现该区有残存或再通的肝癌血管或和侧支供血;门静脉期进一步强化者8例.有门静脉参与供血;另有5例双期无明显强化。结论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可反应肝癌TACE术后瘤体的组织学及供血变化,及时发现肿瘤复发及新病状出现,指导再行TACE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