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流程管理对血透室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血透室共收治患者2000例,在我院血透室工作的护士20例,依据管理方法将这些护士分为常规管理组(n=10,1000例患者)和流程管理组(n=10,1000例患者)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流程管理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0.07%(7/10000)显著低于常规管理组0.41%(410000)(P<0.05),护理满意度98.1%(9810/10000)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91.0%(9100/10000)(P<0.05)。结论流程管理较常规管理更能有效提升血透室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王凤 《中国医药指南》2014,(20):363-364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管理改善血液透析护理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1年12月将护理流程管理应用于血液透析室的护理管理中,对实施前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将护理流程管理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护理流程管理应用于血液透析室的管理中可有效的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中品管圈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降低血透室不良事件为主,开展6个月品管圈活动,按照品管圈的步骤、计划内容实行,对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问题实行分析,并制定处理措施,对实行的效果进行检查。结果对实施品管圈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透室护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有效的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姚凤英 《北方药学》2023,(12):83-85
目的:研究肾内科血透护士用药管理的优化,分析其对用药安全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肾内科血透患者13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实施用药流程改造,成立安全用药管理小组,对既往用药流程进行分析,寻找安全隐患和流程弊端,针对性地进行环节调整,实现流程再造,管理小组做好监控管理,确保安全用药流程的落实。统计两组患者肾内科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肾内科用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肾内科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构建完善、科学的安全用药流程,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安全用药认知水平,减少了相关护理差错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防措施对血透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实施预防措施前2011年收治的血透患者60例为 A 组,实施预防措施后我院2012年收治的血透患者60例为 B 组。对其不安全因素分析,并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B 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89,P 〈0.05)。结论有效地实施预防措施,可降低血透室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可通过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以及根据血透室具体工作情况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多与患者沟通,从而控制血透室护理中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发生的23起护理不良事件(21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根因分析法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另选取2016年发生的12起护理不良事件(23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根因分析法分析的原因制定相对应的整改措施,比较整改前、整改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上报率。结果实施根因分析前,218例患者中发生护理不良事件23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55%,上报14例,上报率为60.87%;实施根因分析后,236例患者中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2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8%,上报11例,上报率为91.67%;经χ~2检验,实施根因分析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根因分析前,且上报率显著高于实施根因分析前,均有P<0.05。结论根因分析法可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上报率,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产科护理管理中采用分层次责任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及降低护患纠纷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择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产科2019年1—12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下收治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另选择2020年1—12月实施分层次责任护理管理后收治的100例患者为试验组。采用自制护理质量调查问卷评估实施分层次责任护理管理前后护理质量,比较实施前后护士考核成绩,并统计研究期间两组患者护患纠纷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实施分层次责任护理管理后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技能、应急能力各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且护理人员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也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00%、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均低于对照组的6.00%、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采用分层次责任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可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减少护患纠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标识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我院实行护理标识后选取的3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与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实施护理标识前的26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安全管理认知等。结果运用护理安全标识后,患者安全认知、满意度分别由83.8%上升为96.9%和82.1%上升为94.0%;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14.62%降至2.67%。结论护理安全标识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临床路径的理念对急诊PCI术前护理采用流程管理的效果,更好地为AMI患者提供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选择2009年11月-2011年3月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1年4月-2013年1月的50例患者作为流程管理组。对照组患者按急诊PCI术前护理常规进行准备,流程管理组按制定的急诊PCI术前护理流程操作,以患者从急诊室到达导管室时间、并发心血管不良事件、住院时间为观察指标,设计观察记录表。结果流程管理组从急诊至介入室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程管理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程管理组心血管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PCI患者采用术前护理流程,有效缩短了患者到达急诊室后送入介入室的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呼吸科危重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呼吸科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根据根据收治时间划分对照组及实验组,前者实施传统护理,后者实施施传统护理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的护理管理评分、护理缺陷、投诉、纠纷发生率与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结果管理后,实验组的护理管理评分较对照组更高,护理缺陷、投诉、纠纷发生率与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护人员在为呼吸科危重患者提供护理期间采取护理风险管理,能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药实践》2015,(11):859-861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接受治疗的4 211例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并将其设为观察组,与2012年1月—2012年12月接受住院治疗的4 154例患者进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的对比。结果:通过护理风险管理,极大地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P<0.05),提高了患者和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P<0.05)。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的管理模式使得护理质量有了显著提高,避免护理缺陷的出现,创造一个患者安全、护士满意的工作氛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惠州市某三级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实施RCA前的患者500例,同时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实施RCA后的患者500例,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上报率。结果实施RCA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0.40%,上报率为61.54%,实施RCA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4.40%,上报率为90.91%,实施前后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采用RCA(根本原因分析法)的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率,对于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的强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对血透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间赴医院就医的血透患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病例建立的先后顺序作为分组依据,前40例为对照组,后4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错误发生率、院内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疼痛评分、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错误发生率、院内风险事件发生率均较低,且疼痛评分、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也显著较优,进行比较的相关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透患者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护理期间的护理差错与风险事件的方式,提高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分析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03月~2013年12月在某院未实施预防措施前的血透患者2161例,将其作为对照组,2013年12月后实施预防措施的血透患者2162例,将其作为试验组,观察并比较血透室护理中的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发生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情况。结果:血透室护理中院内感染的发生率(59.97%)明显高于跌倒的发生率(29.99%)、自行拔针的发生率(20.90%);试验组干预后的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24.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59.88%),其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血透室护理中,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技巧,完善血透室规章制度,可以有效降低血透患者发生不安全因素的机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持续性质量改进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施持续性质量改进前后各随机抽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抽取50名护士对比分析质量持续改进实施前后护理水平,统计质量改进实施前后当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纳入统计软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持续性质量改进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3.35%下降到0.91%,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95.21%提升到98.6%,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在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病房管理和护理文书方面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P<0.05)。结论持续性质量改进能够有效提升护士护理水平,降低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较高,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病房神经外科的护理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重症病房神经外科患者临床资料,均采取护理管理对策;对比护理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护理管理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投诉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50%、1.67%,分别低于实施前的15.00%、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管理后,护理安全、病区管理、消毒隔离、患者满意度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病房神经外科中应用护理管理,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持续优化护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安全隐患管理在内分泌科中老年患者入院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于2013年1月开始实施中老年患者入院安全隐患管理,将实施前组定为对照组,将实施后组定为实验组,通过对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安全隐患管理对策,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得分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得分、病房消毒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对照组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为9.10%,实验组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为3.64%。结论在内分泌科对中老年入院患者实施安全隐患管理可明显提升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胡春凤  钟晖  王沙沙 《安徽医药》2018,22(5):1001-1003
目的 探讨护理周质控记录表在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 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血液风湿病区质控小组利用护理周质控记录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管理,并与实施前2014年6月—2015年6月护理质量进行比较,内容包括护理存在问题、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使用周质控记录表后,病区在核心制度执行、病区环境、护士日常行为、消毒隔离、护理记录、药品管理、急救管理出现问题的次数由18,22,18,26,20,26,19次降到6,15,7,15,5,10,8次,不良事件发生率由0.58%下降到0.31%,干预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周质控记录表可以明显改善和提高病区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对急、慢性肾衰竭晚期行血液透析(下称血透)治疗的患者及家属实施护理管理,是保证他们安全维持血透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是血透室护理管理者及透析护理人员的首要责任。通过充分、合理的护理管理治疗,患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从而吸取验验教训,完善制度和改进工作流程。方法对2010年全院住院患者中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2011年实施在全科业务大课进行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告知全体护士发生问题的根源,从而引起警惕。对比2010年和2011年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前后护理不良事件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2011全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率显著低于2010年,P<0.05。结论分析护理不良事件的干预机制可以提高护理人员预防护理良事件经验和技能,可以减少住院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