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苏平 《四川中医》2009,27(4):93-94
目的:观察泻黄散治疗小儿脾胃湿热型厌食的疗效。方法:在门诊就诊患者中,选取100例患厌食症的患儿,辨证属于湿热内结型者纳入临床观察,随机将观察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以泻黄散为基础方的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锌剂口服治疗,治疗1个月观察近期疗效。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明显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上以“清化脾胃湿热”为治则,使用泻黄散为基础方加减治疗小儿厌食脾胃湿热型有较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王建玲 《新中医》2020,52(10):30-32
目的:观察三仁汤合泻黄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脾胃湿热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4例脾胃湿热型厌食症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复合维生素B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仁汤合泻黄散加减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3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食欲恢复正常时间、食量恢复正常时间及血红蛋白、微量元素水平,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82.69%(P<0.05)。治疗后,2组食少纳呆、神疲乏力及小便溲黄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3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食欲恢复正常时间、食量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红蛋白、血锌、血钙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血锌、血钙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用药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三仁汤合泻黄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脾胃湿热型小儿厌食症,可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尽早恢复其食欲、食量,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黎家楼 《新中医》2008,40(11):78-78
目的:观察加味泻黄散治疗小儿脾胃湿热型口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采用加味泻黄散治疗;对照组18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5.71%和97.62%,对照组分别为66.67%和88.89%.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味泻黄散治疗小儿脾胃湿热型口疮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泻黄散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5年来,笔者用泻黄散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58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58例中,男41例,女17例;年龄在3-10岁34例,11-17岁16例;发病诱因为上呼吸道感染者32例,鱼虾过敏者6例,原因不明者20例;病程2周以内者22例,2-4周26例,4-6周6例,6月一l年者4例;临床分型:单纯皮肤型8例,关节型13例,腹痛型18例,肾型11例,混合型8例。2治疗方法基本方组成:石膏、山桅、曹香、防风、紫草各10-159,生地20-259,大黄3-6g。其中热盛用生大黄且后人煎剂;紫癫颜色鲜红或伴有鼻咽、牙龈出血者用大黄炭;病久、反复发作、紫癫色…  相似文献   

5.
刘红喜  韩振蕴  吴永雄  张允岭 《河南中医》2020,40(12):1823-1827
泻黄散理法方药释义为辛温、辛凉合用以达清透湿热、开郁除闭、沟通表里之功,正合脾胃湿热表里郁闭证之意。从临床实际出发,以泻黄散方证刍议与组方理法为引,一旦辨证为脾胃湿热表里郁闭证,即可采用泻黄散加减治疗,通过对泻黄散理法的灵活运用,加强理解以泻黄散类法来论治脾胃湿热表里郁闭证的临床思维,从而加深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以提高中医临证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泻黄散加减治疗小儿心脾积热型口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3取94例口疮患儿,治疗组46例,予泻黄散加减治疗;对照组38例,予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84.7%,总有效率97.8%;对照组临床痊愈率78.9%,总有效率89.4%,两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泻黄散加减治疗心脾积热型口疮疗效明显优于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李珍 《江西中医药》2010,41(3):48-48
泻黄散是宋代钱乙所创的五脏补泻方中的泻脾方,是治疗小儿“脾热弄舌”名方,具有清泻脾胃伏火的作用。笔者侍诊李新民老师,观其所用本方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泻黄散治疗小儿手足口病6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颖 《新中医》2007,39(9):75-76
目的:观察泻黄散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以泻黄散加味治疗,对照组24例以利巴韦林颗粒、维生素C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79.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泻黄散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泻黄散加减结合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口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Hp相关性口臭脾胃湿热证的患者7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常规抗Hp治疗,治疗组在抗Hp治疗基础上给予泻黄散加减,治疗后1周,统一复查口臭值,观察近期疗效;治疗后4周再次复查口臭值,并复查Hp,观察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口臭疗效比较,近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样远期疗效(治疗后1个月),两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根治Hp方面疗效对比,治疗组有效率86.11%,对照组62.8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泻黄散加减结合抗Hp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口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泻黄散加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45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泻黄散加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45例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中医院夏云鹤(316100)关键词:泻黄散,手足口病手足口病(HFMD),是儿科常见传染病。笔者运用泻黄散加味治疗本病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  相似文献   

11.
唇风又名"慢性唇炎",是唇病中常见的慢性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因较复杂,舌舔或咬唇等不良习惯均可引起本病,表现为干燥、反复脱屑及结痂、充血水肿,口周发痒发干,伸舌舔唇,日久环口皮肤发红变肿,甚则溃破流水,自觉灼痛而痒为特征。秋冬季节多见。是脾胃系统疾病之一,亦是儿科难治性病症。该病易迁延,治不彻底,易反复发作。泻黄散出自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由藿香、山栀仁、石膏、甘草、防风组成。方中用石膏清胃火、山栀仁泻三焦之火兼清气分血分之热,  相似文献   

12.
郑彩华  郭光业 《河南中医》2012,32(11):1541-1542
目的:观察泻黄散合导赤芍加减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维生素B2片及维生素C片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泻黄散合导赤散加减(石膏、当归、防风、炒栀子、广藿香、淡竹叶、生地黄、生甘草、木通、黄连、吴茱萸、牡丹皮、金银花、蒲公英、焦三仙)配合局部药物治疗,两组均2周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泻黄散合导赤散加减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李天萍 《河北中医》2001,23(5):340-340
泻黄散载于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方中药物虽平常 ,然用之得当确有立竿见影之效。 1996~2 0 0 0年 ,笔者运用泻黄散加味内服 ,配合珠黄散外用治疗小儿口腔溃疡 61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 61例中 ,男 33例 ,女 2 8例 ;年龄 <1岁 16例 ,1~ 3岁 2 7例 ,3~ 6岁 11例 ,6~12岁 7例 ;病程 <3日 2 1例 ,4~ 6日 19例 ,7~ 14日14例 ,15~ 30日 5例 ,>1个月 2例。1.2 临床表现 均可见口腔黏膜有散在或聚集性溃疡 ,少者 2~ 3处 ,多者 7~ 8处 ,小者如针尖、米粒 ,大者如黄豆 ,并波及舌面、颊黏膜、咽峡…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杂志》2020,(1):30-33
目的:比较泻黄散加减与利巴韦林治疗心脾积热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心脾积热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给予物理降温、补液、抗感染等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每天10 mg/kg静脉滴注,研究组给予泻黄散加减口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4个主症和10个次症的评分变化,以及两种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4项主症及10项次症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且研究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泻黄散加减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有效,且优于利巴韦林。  相似文献   

15.
泻黄散又名“泻脾散”,源于宋代名医钱乙之《小儿药证直诀》,本方原治脾热弄舌。笔者在1991~2005年期间,用泻黄散加减治疗慢性口腔溃疡36例,取得满意疗效,兹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6例患者,均为反复、多次发作,病程1个半月~20年;其中男12例,女24例;发病年龄35~61岁。2治疗方法方药组成:防风21g,生甘草15g,生石膏9g,山栀6g,藿香12g。兼有心经热盛者合用导赤散;胃有积热明显者,合用清胃散;兼有肾阴虚、虚火上炎者,合用知柏地黄丸加怀牛膝。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3治疗结果疗效标准痊愈:溃疡愈合,疼痛消失,饮食正常,半年内未复发;显效:治愈后…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医“脾主肌肉”、“脾胃伏火,热伤脉络,血不循经,溢于脉外,渗于肌肤”的理论。在治疗上从脾论治,拟用清解脾胃伏火、祛风解毒凉血法,方以泻黄散加减为基本方,并随辨证加减用药,共治疗过敏性紫癜52例,结果显效率为80.7%,总有效率为94.2%。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泻黄散合导赤散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8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B2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泻黄散合导赤散加减方治疗,2组均治疗1周。观察2组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随访复发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溃疡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泻黄散合导赤散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溃疡愈合,降低复发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19.
20.
口腔类一些顽固性疾病是一种具有周期性发作特点并造成口腔部分皮肤、黏膜、系带等局限性红肿、出血、溃疡、糜烂损害的疾病。因其可伴局部明显灼痛,常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从而成为临床常见病、难治病。中医认为:"口腔类顽疾发病脏腑主要在心、脾、胃,兼及肺肾,发病原因主要是火(实火、虚火),张师治疗此病多以泻黄散加减泻心脾之火、兼顾清肺胃之热,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