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瑞曼 《河南中医》2012,32(4):400-400
《伤寒论》中“寒”字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寒”指寒、冷,强调邪气的性质;广义之寒,则强调病情的发展趋势、邪气的部位等.通过“寒”字的含义不同,可以看出《伤寒论》病机是不断变化的,病位是逐渐深入的,痛性是可由寒化热的.所以,读伤寒,重医理,方能“会学”.  相似文献   

2.
李宇铭 《河南中医》2012,32(7):793-794
《伤寒论》第29条的初见证,过去一般以太阳中风兼阴阳两虚证为解,但经过与《伤寒论》其他原文对比发现,“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六证,属于胃热炽盛而阴液耗伤,且表证已除或表证轻微.故此在选方用药上,本当选择小承气汤治疗,若误用汗法则使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3.
唐瑛  沈宏春  王科闯 《河南中医》2009,29(6):525-526
通过对《伤寒论》第63条的分析,认为麻杏石甘汤证主要病机是邪热壅肺,麻杏石甘汤临床应用的关键是麻黄和石膏的比例。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第148条患者症状不典型且和少阴之证非常类似,唯一的区别点就是"头汗出",所以"脉细""脉沉紧"都不能辨证为少阴证,特别是"脉沉紧"不能作为少阴病的辨证点,因为脉搏可以出现和中医证型不符合之处,《伤寒论》第148条也说的很明白:"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所以《伤寒论》第148条本意是指的患者太阳病表证未除,阳气微结涉及阳明证而出现"大便硬"的一种特殊情况,为"半在里半在外也",未涉及下焦,仲景用小柴胡汤解表且疏通郁结之阳气,正是因为此证不典型,仲景才说"可与小柴胡汤"而并非"小柴胡汤主之"。本条出现"微恶寒",是仍有"表证",而同时见"大便硬,脉沉"属于下焦的里证,亦即原文所说"必有表,复有里",既有表证,同时也有里证,是表里同病的意思,张仲景则称这种情况为"半在里半在外"。  相似文献   

5.
肖相如 《河南中医》2011,31(4):316-316
厥阴是人体阴阳之气交替转换的阶段;厥阴病则是伤寒最后的厥证阶段.<伤寒论>第326条只是肝热脾寒的寒热错杂证,并不是厥阴最本质的定义,而337务论述了"厥"的临床表现和病机,揭示了厥阴病最本质的特征,可作为厥阴病的提纲.  相似文献   

6.
王明炯  余钰 《河南中医》2019,39(2):163-165
《伤寒论》第29条言:"……少与调胃承气汤",《伤寒论》第213条言:"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更莫复服。"所以第30条中"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无论是从仲景原文看还是临床上看都应是承气汤。根据第30条的变化,29条中的"咽中干,烦躁"症状和"胃气不和,谵语"之证是不能分开的,所以《伤寒论》第29条应该为"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若胃气不和,咽中干,烦躁,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第7条云:“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关于“发于阳”“发于阴”和痊愈日数,历来众说纷纭,教材观点亦不统一,现再归纳分析如下. 1 辨“病发于阳、发于阴” 尤在泾《伤寒贯珠集》[1]认为阴阳指阴经和阳经.如云“发于阳者,病在阳之经也,以寒加阳,阳气被郁,故发热而恶寒.发于阴者,病在阴之经也,以阴加阴,无阳可郁,故无热但恶寒耳”. 陈修园《伤寒论浅注》[2]认为阴阳指少阴与太阳.如云“发热恶寒者,发于太阳之标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少阴之标阴也”.临床上三阴经亦有发热症状,故此种说法不合实际.  相似文献   

8.
滕羽鸥  陈萌 《河南中医》2019,39(12):1786-1788
《伤寒论》第29条初见证提示病情正处于太阳病向少阴病、表阳虚向表里之阳俱虚的转变阶段,"脉浮,自汗出",提示病起于太阳病,阳气勉强达表,汗出则阳更虚;"小便数",提示阳气外张,津液流失,病邪由太阳经向少阴经转化;"心烦",提示误治之前已有腑实热结之象,但无日晡潮热,濈然汗出之阳明经证,故不能说明病邪已由太阳转向阳明;"微恶寒",提示由表阳虚转为表里之阳俱虚;"脚挛急",提示阳气重伤,津液不达;误予桂枝汤后出现"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仍提示病邪正处于太阳病向少阴病转化阶段,但未出现小便色白,故少阴病证尚未悉俱。故在治疗上不可仅予桂枝汤,应加附子以增益桂枝之发汗之力,又可防止亡阳,故应予桂枝加附子汤。张仲景并未直接给出本方,而是采用了分述的方式,正是其"随证治之"治疗思想的体现,亦表明了分步治疗在急证当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应释义为曾病霍乱,今又伤寒,是指曾患霍乱的体质又感发伤寒,而非论述霍乱与伤寒的区别;"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可理解为"本呕,下利者,不可止也",此非不治,而是不可止,使邪有出路,待正复而邪去。临床治病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此即治病求本;要注意当愈不愈而发生的变证,观其脉症,随证治之;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动态变化的,辨证论治亦当考虑其动态变化,不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0.
李宇铭 《河南中医》2012,32(5):531-533
《伤寒论》第29与30条论述的是由于胃热炽盛阴伤却经误汗,使阳气更虚,导致阴阳两虚证.临床包括误用桂枝加附子汤发汗出现的阳虚证、阴虚证、胃热证以及重发汗及烧针后出现的内热重证,仲景分别予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调胃承气汤及四逆汤治疗,以示范复杂病机治疗的先后缓急.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第18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一语,古今医家多解释为素有喘疾复感风寒,在表虚症状基础上以咳喘表现突出,故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以解表降气平喘.笔者认为《伤寒论》第18条重在强调"加厚朴、杏子佳",即平素有咳喘病史的人,感受风寒外邪出现桂枝汤证,并没有明显的咳喘时,应在桂枝汤的基础上提前加厚朴、杏仁,...  相似文献   

12.
卢志铨 《光明中医》2014,29(1):23-24
历代医家对于《伤寒论》第七条条文中"发于阳,发于阴"众说纷纭,仁智互见,但对于"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皆含糊其辞,或言不必拘泥,或引易经术数,玄之又玄,使其意更晦。其实明确后者的含义有助于更好的认识"发于阳,发于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相当于全书总论,属概论性质,而《伤寒论》为何没有概论性质的总论呢?作者通过考证,认为《伤寒例》实为《伤寒论》概论也。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176条是伤寒论中争议较大的条文之一.后世关于此条众说纷纭,傅元谋教授独辟蹊径揭示出176条"表"实为阳明,"里"实为太阴,很好的解释了此条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郑丰杰  李宇航 《河南中医》2020,40(6):811-814
宋本《伤寒论》共10卷22篇,原文共计808条。前4篇原文共计122条,其中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3篇,虽然多被认为是王叔和采摭群书,附以己意而成,然"辨脉法"与"平脉法"作为脉法总论,"伤寒例"作为外感热病学概论、伤寒辨证之规范,其内容不乏精妙,学术价值亦不可低估;痉湿暍篇虽见于《金匮要略》,然其证与伤寒相似,具有鉴别诊断之意义,示人不可误治。中10篇论六经辨证、霍乱病、阴阳易差后劳复,是《伤寒论》的重点与核心,共计398条,不可混同于397法。后8篇原文共计288条,其内容虽与中10篇重复较多,但有学者考证提出后8篇的内容本是王叔和所见散失《伤寒杂病论》的原始状态,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参照《伤寒论》不同版本及诸家解读,根据不同的辨证方法《伤寒论》第106条中桃核承气汤方证其证名有所不同。根据六经辨证其包括太阳蓄血证和太阳阳明并病,根据脏腑辨证其包括膀胱腑证和大肠腑证,根据三焦辨证其包括血蓄中焦、下焦,根据卫气营血辨证其为血热互结于营血分,根据八纲辨证其属阳热实证。因此“热结膀胱”可以指膀胱、小肠、大肠、回肠、下焦、结肠、少腹等,但临床应用不局限于此,泛指体内所有部位瘀热互结之蓄血。故方证辨证认为,桃核承气汤证应抓住其瘀热互结的核心病机,其人如狂、少腹急结是其主要症状,“先解其外”是蓄血证兼表证的治疗原则之一,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小柴胡汤皆可应用。经过比较研究,明晰了106条条文内涵。  相似文献   

17.
王芳芳 《河南中医》2009,29(7):628-629
《伤寒论》第309条有人说属于少阴病,有人说属于厥阴病,作者倾向于少阴病。该条的关键在于对“烦躁”之症的理解上。病情病机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张仲景在此谨守病机,不拘证候,用辛通之吴茱萸温助肝阳,使肝木升发有序,阴阳争扰休止,灵活变通,有效推动了病情向好的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蒋明 《中医杂志》2012,53(16):1435-1438
伤寒是病名,伤寒的含义问题即是伤寒病的概念问题,研究其含义可从分析张仲景的疾病观着手。伤寒是一个病,孤例势难判断求证结果,《金匮要略》中有多个病,探索张仲景的疾病观可从《金匮要略》中获得。  相似文献   

20.
虽然《伤寒论》少阴病篇同厥阴病篇中均有"四逆"一症的论述,但《伤寒论》第318条将"少阴病"置于"四逆"之前,旨在界定条文所论述者属少阴病。而由本条所述之主症仅见"四逆",其余诸症皆为或然症,可知其寒象不甚,故不宜将之归属于阴盛阳虚之候,本条所述之"四逆",为少阴枢转不利,影响太阴之开、厥阴之阖,致阳气内郁,其温煦之功不能外达所致,其治法为温脾和胃,运转枢机。观四逆散之组方,虽无四逆汤辈中所取桂附之属峻剂温阳,但针对条文证机,以补益太阴脾土为主,兼以调和三阴经之气,藉补土以益元阳,调气以助枢机,使少阴枢转,而三阴之阴阳气调畅,阳气敷布则逆冷自去。复观其加减用药,均能紧扣证机,并结合兼症,灵活用药,由是则仲景所示之辨证论治亦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