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苓桂术甘汤出自《伤寒论》:"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此方功能通阳降冲、化饮利水,是张仲景专为中焦阳气不足、脾虚水停、水气上冲之证而设。其临床方证多  相似文献   

2.
李东垣阴火论为临床治疗内伤热病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思路和方法,其对"阴火"论述虽欠明确,然而瑕不掩瑜。李东垣通过复杂现象看清本质,用扶正以祛邪之法,处处顾护病家的胃气,实在是树立了"治病必求于本"的典范,有力地说明了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清末著名伤寒学家郑寿全,字钦安.郑氏对《周易》、《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有较深的研究,其独到的辨阴阳经验能够提纲挈领,执简驭繁,有效地指导临床辨证,笔者就其辨证特点论述如下. 1 阴阳为纲,判分万病 《医法圆通》自序载:“以病参究,一病有一病之虚实,一病有一病之阴阳,知此始明仲景之六经还是一经,人身之是一气,三焦还是一焦,万病总是在阴阳之中.”从这篇自序可以看出郑氏抓住仲景以阴阳为总纲的核心思想.“认证只分阴阳”,以阴阳为纲统分万病,体现了《内经》“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的精神,具有高屋建瓴,执简驭繁的辨证特点,郑氏在其著作中反复阐述这一观点:“万病不出阴阳二字”.  相似文献   

4.
李东垣阴火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杲 (公元 1180~ 12 5 1) ,字明之 ,晚号东垣老人。其深研《内经》、《难经》 ,著作《脾胃论》 ,提出了“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 ,并首倡阴火论 ,制甘温除热法 ,临床用之多验。然而 ,由于其对于“阴火”一词论述不太明确 ,以致后世医家至今多有争议 ,本文就阴火之本质作一探讨。1 阴火本于脾胃元气不足而产生阴火一词为东垣所创 ,他说 :“夫饮食失节 ,寒温不适 ,脾胃乃伤。此因喜、怒、忧、恐 ,损耗元气 ,资助心火。”又“饮食失节 ,劳役形质 ,阴火乘于坤土之中……皆先由喜、怒、悲、忧、恐 ,为五贼所伤 ,而后胃气不行”。可见 ,阴火是由…  相似文献   

5.
李东垣“阴火”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元医学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学本《内》、《难》,并通过临证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著作《脾胃论》,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并首倡“阴火论”,认为喜怒过度,饮食失常,寒温不适,劳倦所伤,内伤脾胃,中气不足,均可导致阴虚生内热,即是“阴火”的涵义。文中对“阴火”的概念,“阴火”形成的机理,“阴火”的证候特点,“阴火”的诊断和治疗等,均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李东垣"阴火论"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垣首倡“阴火”之说,然“阴火”之本质究竟何在?兹谈谈我们的看法。1“中焦如枢”为脾气胃之主理要想探究阴火产生的机理,首先必须对脾胃的生理功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就是“中焦如枢观”。中焦(主要针对脾胃而言)为脏腑联系的枢纽,能沟通上下的气机,是机体能处于协调的动态平衡状态而维系有序的生命活动的前提。盖脾胃属绅土而性伸,《周易》所谓“地势坤” 即此意。李中梓《医宗必读》云“后天之本在脾,脾为  相似文献   

7.
“阴火”理论是李杲《脾胃论》的中心内容,也是他创“甘温除热”法的重要理论依据。脾胃不足,不同余脏,或肝,或心,或肺,或肾皆可涉及,故李氏《脾胃论》有肺之阴火,脾之阴火,肾之阴火,心之阴火,肝之阴火。  相似文献   

8.
李杲,字明之,元代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东垣为真定古地名,故晚年自号东垣老人,人称李东垣。从学于易水张元素,著《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等。脾胃内伤学说是李杲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而“阴火论”、“甘温除热法”,以及在有关方剂的创制上,也是李杲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及研究相关资料,兹就“阴火”的来源和治疗择要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详辨阴证,多有创见”一节中,论述了郑钦安对于阴证三候的全面认识,尤其是他对阴盛格阳(含真气上浮与虚阳外越)与阳虚欲脱所产生的种种假热之症,能够辨伪存真,识破假象,是其学术经验中最独到、最精华的部分,这一点应该充分肯定。进一步思考可以发现,郑氏所识别的假热之症与其它种种假象,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它们都是在全身“阴象”、“阴色”的基础上,在重重阴霾中产生的局部假热之症,如头面五官诸般红肿热痛之疾和周身发热、发斑、肿块等症,这些假热之症郑钦安称之为“阴火”。在辨认病证时,他曾说过:“不必细分,总在阴火阳火判之…  相似文献   

10.
李东恒在《脾胃论》首提脾虚阴火,指出“脾胃一伤,五乱互作,其始病遍身壮热,头痛目眩,肢体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卧……”。“脾胃之虚怠惰嗜卧,四肢不收……,体重节痛,口苦舌干,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嗜食,食不消……”。因此在临床诊治脾胃病中,所见脾虚阴火病例较多,现浅谈体会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柴胡饮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近年来正柴胡饮在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两方面取得的进展。证实正柴胡饮,具有广泛的抗病毒作用、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显著的抗炎及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且临床应用广泛,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不可多得的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12.
《山东中医杂志》2017,(5):358-360
从《周易》卦序及阴阳观等方面探讨郑钦安医易思想。以《周易》《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为主要研究对象,参合《黄帝内经》《伤寒恒论》等书,通过梳理分析发现,郑钦安在易学阴阳理论的影响下,论病强调以阴阳为本。在卦序的启发下,以上经"乾坤为始,终以坎离"为据,提出了"乾坤为体,坎离为用"的思想,并阐明了阴阳之先后天及体用关系;以下经"咸恒为始,既济未济而终"为凭,提出治病应重视上下交感、水火相济,论述了阴阳相互交感运动的重要性。郑钦安在易学理论基础上,结合《黄帝内经》《伤寒论》诸书,形成了独特的医易思想,且理、法、方、药兼备,对后世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13.
李杲"阴火说"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阴火”理论历来有不同解释,经反复分析原文,认为“阴火”是指下焦离位之邪火,乃为病理之火,与元气不两立,又称“心火”。对“阴火”诊治之法,认为病因是脾胃元气,病机是气火失调,治疗特点是甘温益气、升阳泻火。  相似文献   

14.
郑钦安"阳主阴从"学术思想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胜利 《河南中医》2008,28(5):12-14
从生命观、病理观、辨治观三方面对郑钦安"阳主阴从"学术思想进行探析。郑氏从元阴元阳立论,而以阳气为主导,临床上贯彻"阳主阴从"的学术思想,常用大剂姜、桂、附等辛热温燥之药,治愈许多杂病中的阳虚证,饮誉蜀中,世人尊称之"郑火神"。  相似文献   

15.
《山东中医杂志》2016,(3):193-195
研读李杲《脾胃论》等著作,认为其所论阴火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太阴脾虚(湿盛)不能升清,阳明胃火不降所致。阴火异于阳热实火和阴虚虚火。本文考镜源流,认为阴火之论根于《黄帝内经》,其病因病机为饮食劳倦,损伤脾胃,致脾虚或脾虚生湿,不能升清,则胃土不能降浊,阳明不降而出现一派热象,此热中兼有脾虚中气不足之证,实为内伤虚火。其临床表现以热或在颜面,或在九窍,或在四肢,其热势或高或低,但均有气短声低、倦怠乏力中焦气虚表现,或肢体沉重、四肢不收、大便溏泄等湿盛之象。治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苦寒以泻其火。用药为人参、黄芪、羌活、陈皮、茯苓、猪苓、柴胡、升麻、黄芩、黄连等。方如补中益气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升阳散火汤、升阳除湿防风汤等。临证以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治疗寒热错杂、虚实相兼一患者。  相似文献   

16.
基于证机概念深入认识证相关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证机概念,深入的阐释了症机、证机及病机的逻辑关系,分析了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深刻内涵及适用基础并论述了辨证的核心。指出病机、证机、症机不可同一而语,他们是3个处于不同层次的中医诊断概念,不能逻辑不清的混为一谈。"异病同治"具有局限适用性,"同病异治"原则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辨证的核心是辨证机。  相似文献   

17.
"宛陈则除之"是重要的针灸治疗原则,有着"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的作用。文章通过系统化整理《黄帝内经》中相关条文,浅析了其释义、理论依据、操作方法及临床运用等;也提出了"宛陈"不应局限于"瘀血"以及"虚证刺血"安全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郑钦安先生精研《伤寒论》一书,悟出张仲景六经气化学说的精髓,就在于三阴三阳阴阳合一之道,其重点就在于扶阳气与存津液之两端,对六经辨证的真实内涵,感悟出中国传统文化阴阳合一之理,并由此认为六辨复杂的证候群,均是由于标本中气从化之变化的结果,是天人合一的具体表现,并发扬了《伤寒论》扶阳气治疗三阴证学术思想,成就了火神派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19.
傅文录 《河南中医》2011,31(2):128-130
潜阳封髓丹出自火神派创始人郑钦安《医理真传》卷二,由附子、砂仁、龟板、甘草四味药物组成,主治对象为阳虚而向外浮越之证,其内在实质为阴盛。该方抓住肾水虚寒,相火越位,即下寒上热这一病机特征而精心设计,达到温命门之水寒,潜上越之浮阳,即引火归元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扶阳理论以阴阳为总纲,重视阳气,主张阳主阴从。通过针对督脉的诊治,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身之阳气,促成扶阳之效。在针灸临床上,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诸阳,联系脏腑,故根据督脉的生理基础和病候表现,提出通督扶阳和补督扶阳的方法,治疗脑卒中后手足浮肿、痉挛性瘫痪、腰椎间盘突出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五更泻、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疗效显著。应准确辨证,通补结合,方能达到最佳扶阳的效果,祛除病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